面对骆永胜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三方人都有彼此的想法,但谁也没有贸然开口去说,都在等着其他人来做这个出头鸟。
    投石问路,谁都想知道骆永胜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杀光还是留着?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随着北伐战争的完全胜利,骆永胜的皇权已经膨胀到了近乎恐怖的巅峰,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意见可以和骆永胜达成一致。
    你说这是拍马屁?
    这叫在思想上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见半晌都没有人主动开口,骆永胜只能点将。
    “严真,你先说吧,你什么意见。”
    这看似随意的一点,却是让在场所有的人都不由得心头一震。
    下意识的把目光看向了寇凖。
    要是仔细去留意,那么便会发现,此刻的大会场内的座位是很好玩的。
    一派坐着以严真为首的君卫队官员,坐在会场的左侧。
    中间区域坐着寇凖为首的内阁及朝堂百官。
    最右侧则是以骆永捷为首的大元帅府领导的一众军事主官。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太子骆玉晟也到了,就坐在严真左手位。
    这算是眼下大楚核心的几名人物。
    按说,按照常理来说哈,以往这种国事,骆永胜第一个问的总会是内阁的意见,也就是说要问寇凖。
    再不行也是问骆成文。
    可现在却先问了不管军也不管政的严真。
    这算是什么预兆?
    在所有人的胡思乱想中,严真站了起来,他目视骆永胜说道。
    “陛下,臣没有什么看法,杀也可留也可。”
    看似说了一番废话,但这却是严真作为第一个表态者最认真的应答。
    皇帝陛下的意志就是君卫队的意志。
    这是君卫队的思想纲领。
    纲领在这,那他严真作为君卫队的全权负责人,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吗?
    万一左了呢。
    不说,就是最聪明的回复。
    骆永胜似乎早就猜到严真会这么说,这才看向寇凖。
    后者站了起来。
    “臣的意见,留。”
    “说说你的原因。”
    “陛下,虽然眼下咱们国内的治黄工程业已完成,但到底还有长江等其他的工程需要做,还有道路和很多的国家工程亟需人手,更何况辽东、河北都已经打成了一片废墟,重建城墙也需要人。”
    寇凖讲出了自己的态度,这也是内阁的态度。
    从政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批战俘留下的作用显然是要比杀光更有价值。
    骆永胜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又看向骆永捷。
    “军方的意见呢。”
    “杀!”
    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骆永捷便脱口而出道:“民贼相混难以分辨,既如此,一杀了之倒是省了心,留下来,终成祸患。”
    现在的情况就比较好玩了。
    三方的态度。
    一票要杀、一票要留,还有一票算是弃权。
    什么叫平衡,这就是平衡。
    骆永胜笑了笑,最后将目光看向了骆玉晟。
    后者已经十八岁了。
    放在后世,这是一个可以堂而皇之拿着身份证去上网和带小姑娘开宾馆的岁数了。
    虽然到现在,他还没有成亲。
    “晟儿,你有什么意见吗。”
    骆玉晟怎么都不会想到,在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上,自家老爹竟然会问自己。
    他虽然是太子。
    可是李世民的太子好当,他这个太子不好当啊。
    两位开国皇帝也不是一个水平的啊。
    说什么?
    骆玉晟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严真,又看看寇凖和骆永捷。
    脑子开始疯狂运转起来。
    说什么?
    抓紧想。
    会场内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没有任何人去催促,包括骆永胜更是干脆饮起茶来。
    但除了骆永胜,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骆玉晟。
    等了许久,骆玉晟终是一咬牙关,硬着头皮说道。
    “父皇,儿臣的意见是,别留了!”
    别留了,那就是杀呗。
    骆永胜挑了一下眉头,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情,问道。
    “你可知道,你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很有可能就是几十万条人命没了。”
    父皇这是什么意思,我的选择错了吗?
    骆玉晟心里猛地哆嗦起来,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改口显然更加幼稚,索性便一狠心。
    “儿臣知道。”
    “不改了?”
    “不改!”
    骆永胜的脸上还是没有任何表情。
    会场寂静如水。
    气氛压抑的有些可怕,终还是骆永胜先开了口。
    只见他侧目看向会议负责记录的书记官。
    有些不满的皱起眉头。
    “愣着干什么,没听到太子的话吗?给骆成武传令吧。”
    这事拍板了。
    杀!
    一个不留!
    骆玉晟长出了一口气,腿弯子都有些发软,冲着骆永胜拱拱手,坐了下去。
    后背,早已汗透。
    现在的他满脑子都是过关的喜悦,哪里还顾得上北边那些因为他这一句话而走向死亡的敌人?
    那么他真的选对了吗?
    哪有对和错啊。
    对于骆永胜来说,骆玉晟说杀那就杀,说留那就留。
    很重要吗?
    不重要。
    这个问题是他这个皇帝拿出来问臣子的,又不是要他自己来解决。
    不过几十万条人命而已,对他骆永胜来说又不重要。
    他在乎的,就是要骆玉晟选。
    无论选什么,骆永胜都会满意。
    唯独不能满意的就是啥也不选,来一句全凭父皇做主。
    那这就不行了。
    你是太子不是皇子。
    这个国家早晚是要你来做主的。
    一点主见没有,将来还做什么皇帝。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一项。”
    骆永胜没有任何的耽搁,轻描淡写的就揭过了这事。
    “现在在北方,民族的混杂程度很严峻,回鹘、女真、室韦都有,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族,他们活络在草原、辽东等地,现在呢也都归顺咱们了,怎么处理复杂的民族问题,你们各自也都拿个意见出来吧。”
    这次没有点将,寇凖第一个站了出来。
    “陛下,臣主张陛下之前提及的民族政策,即以文化的形式寻求统一,习汉字、说汉语、焚其典籍毁其文明即可,人,就不杀了。”
    寇凖的话音一落下,骆成文也站了起来。
    “陛下,臣附议阁老之言。”
    严真和骆永捷也相继表态支持。
    最后,还是骆玉晟。
    “儿臣附议。”
    “好,定了。”
    书记官也算是学聪明了,骆玉晟的话一落下,他就开始着笔。
    明眼人谁都能看出来,这是皇帝有意培养储君呢。
    “不过不只是要寻求文化统一,内迁工作也要同步进行,不能任由他们继续留在草原之上,不然时日一久,又成新的契丹。”
    “对,是要内迁。”
    骆永胜点点头:“不仅要内迁,还要强迫他们学习,这样吧,在长江和黄河挑个二三十处地方,把他们集中起来管理。
    白天干干活再学学种地,然后回营再学三个时辰,严真,这事你来负责。”
    严真起身应了下来,不忘问上一句。
    “陛下,有期限吗。”
    “三年。”
    骆永胜伸出是三根手指头来:“给他们编户分组,三年内一个人学不会,就杀一户,一户学不会就杀一组,要是有两成学不会,就把这两处所有人都填河吧。”
    三年学不会,就填河去吧!
    一些胆小的官员只觉得腿肚子都险些抽筋。
    暴君!
    可是左右张望,这些官员却惊恐的发现。
    军方和君卫队的人,却似乎很兴奋?
    这还是他们熟知的国人吗。
    这还是讲究以理服人先礼后兵的华夏文明吗。

章节目录

楚书,太祖皇帝本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煌煌华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煌煌华夏并收藏楚书,太祖皇帝本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