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朝廷的难处
一时间宜春宫之中鸦雀无声,三个阁老,五个尚书,除却兵部尚书杨博而今在河朔之外,其他都在这里的。
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要先说话。
毕竟,这个问题他们都解决不了。
嘉靖有些恼怒了,问道:“户部,说说,能出多少钱?”
方钝听了,立即出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面之上,说道:“陛下,南北用兵,今年一年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一千二百万两。江南受兵灾,金花银都被搁置了。户部根本没有余粮。臣实在没有办法?”
嘉靖知道方钝说得是真的,但是这不是嘉靖想要的结果,他厉声呵斥道:“多少?能出多少?”
方钝说道:“西安,开封,合计有存粮三十万石,可以直接拨给当地赈灾,户部做多能出银五十万。更多的,即便是陛下杀了臣,臣也没有了。”
嘉靖听了,不由皱眉,说道:“五十万?”
五十万两少吗?不少。
但是面对如此天灾,根本是杯酒车薪。这一次赈灾,最少是百万级别的。
只是嘉靖也明白,方钝已经把朝廷财政挤压到极限了,方钝都说没有,那一点不可能再有了。
嘉靖问道:“这如何是好?”
严嵩说道:“陛下,是有轻重缓急,而今最重要的是稳定天下大局,臣以为可以分批赈灾。”
嘉靖说道:“分批赈灾?如何分批?”
严嵩说道:“地震最严重的地方,道路已经断绝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如令人由外部受灾不严重的地方,开始赈灾,一点点地往里面推进,如此一来,就可两全了。朝廷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筹款了。”
嘉靖听了,手上忽然一抖,说道:“真要如此吗?”
嘉靖不是傻子。
嘉靖或许不知道什么叫作黄金七十二小时,当然了,而今其实已经过七十二小时。但是他知道,越迟赈灾,需要赈灾的人就越少,无他,更多人灾民在等待赈灾中饿死了。
如此一来,需要赈灾的人就少了,需要赈灾的银两也就少了。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无他,朝廷财力匮乏,很多时候赈灾都是这样的,等老弱饿死之后,留下的都是青壮,再去赈灾。
只听大殿之中一声咆哮,大声喊道:“陛下,三秦父老嗷嗷待哺,一刻也迟不得。臣请陛下开恩,立即赈灾。”
所有人都一看,此人不是别人,就是礼部尚书王用宾。
王用宾在六部之中很是低调。因为王用宾知道,他这吏礼部尚书是捡来的,所以要低调做人。否则他个官帽子就不保了,于是在很多时候,简直就是一个聋子,什么也不说。
而今日,他却不能不开口了,因为他是陕西人。
而今受灾最严重的就是陕西,因为连续两年大旱,关中本来积蓄就不多了,这一次遭遇天灾,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以严嵩的办法,关中估计不知道能活下来多少。为了家乡父老,他不能不开口。
严嵩眉头微微一凝,心中暗道:“王用宾,本来还想留你一点段时间,既然你如此不识抬举,就不要怪我了。”
嘉靖三十五年,也就是明年,乃是科举年。礼部尚书在科举上是有发言权的。严嵩本意就是将王用宾从礼部尚书任上弄下来,换成自己的人,不过严嵩另外有目标,就将王用宾给放了一放,只是他没有想到,他放过了王用宾,王用宾居然不老实。
严嵩说道:“陛下,老臣这也是权宜之策,如果王大人能立即变出了数百万两,自然是想怎么赈灾,就怎么赈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用宾厉声说道:“陛下,严家父子坐拥天下财富,家产数以百万计,坐视陕西父老饿死,此所谓之无钱乎?”
“好了。”嘉靖有些厌烦,说道:“说正事。”
“陛下。”方钝想了想说道:“臣举荐一人,前往陕西赈灾,绝对是最佳人选。”
嘉靖说道:“何人?”
方钝说道:“周梦臣。周梦臣理财之术,天下无双。而今请周梦臣到底一问,或有方略。”
嘉靖一听,周梦臣这三个字,心中顿时一动。也觉得方钝说得对,周梦臣理财之术,简直是有点石成金之效。大同之前是什么样子,而今又是什么样子,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似乎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周梦臣都能变出钱来。
而今问问周梦臣却也是办法。
嘉靖心中也觉得,而今缓不应急,但是嘉靖到底还是有几分爱民之心的。严嵩如果自己做了将灾民饿死的时候也就罢了,今日要让嘉靖来批准,来背这个黑锅。嘉靖是何等爱脸面,如何能准?
嘉靖说道:“传周梦臣。”
周家距离皇宫很近,太监一路小跑过去。周梦臣一路小跑过来,来到宜春宫之中,额头已经微微见汗了。行礼之后,还不等说话,嘉靖已经劈头盖脸的将问题抛给了周梦臣。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简直是为难人。”
周梦臣昨天夜里,是想过一些办法。但是他更多是一种体恤百姓的本能,根本没有想过,他会担负如此重任。也没有想到朝廷会如此拮据。而今具体情况,周梦臣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一点,想要让三省尽复旧观,要花的钱不是几十万两,而是上千万两。
当然了,周梦臣也知道,而今朝廷赈灾。根本没有什么灾后重建的环节,能救下百姓性命,最多免除赋税,剩下的就要看百姓自己如何活下去了。
但即便如此,这钱也不是五十万两的能够行的。
而且这钱是急需,急到几乎立即都要。周梦臣根本没有缓冲腾挪的时间。即便周梦臣真有点石成金之能,这点石成金,就不要时间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种情况,也只能借钱了。”
只是借钱,也是有问题的,那就是想谁借钱。
这个问题很重要,西方政府很早就向私人借钱。而崇祯最后向文武百官借钱,弄出何等笑话。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不一样?这里面原因很复杂。要真详细说了。能水上好几章。但是最基本的几条,就是西方没有统一,商人拥有不同国家作为避风港。国家不能轻易违约。其次,就是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家能向这些金融机构借钱,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借钱。并不能杀一个人而消灭一笔债务。
而今的情况,政府在商人哪里小额腾挪尚可,比如朔州之战的赏银问题,就是晋商临时垫付的。
但是长期借贷就不好说了。
原因很简单,就好像这一次的,周梦臣不知道赈灾需要多少,但是大体在三百万两以上,什么时候能够还清?这真不知道,原因很简单,单单陕西一年的财政结余,要存够三百万两,就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可以说,任何商人算一笔账,就知道。这一笔钱借出,根本还不了。
让朝廷欠下还不了的债务,会有什么下场?
大恩以仇,有时候杀人比还债容易多了。请不要高估官员们的底线。
可以说,大明民间不是没有钱,三四百万两虽然多,一家拿出出来,但是整个商人团体,即便是并不是太富裕的陕西商人也未必拿不出来,只是要想办法,将其中一些关节给打通,甚至最好能形成一个国债市场,这对大明将来也是大有好处的。
但是到底该怎么做?周梦臣一时间也想不出来。
- 肉肉屋
一时间宜春宫之中鸦雀无声,三个阁老,五个尚书,除却兵部尚书杨博而今在河朔之外,其他都在这里的。
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要先说话。
毕竟,这个问题他们都解决不了。
嘉靖有些恼怒了,问道:“户部,说说,能出多少钱?”
方钝听了,立即出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面之上,说道:“陛下,南北用兵,今年一年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一千二百万两。江南受兵灾,金花银都被搁置了。户部根本没有余粮。臣实在没有办法?”
嘉靖知道方钝说得是真的,但是这不是嘉靖想要的结果,他厉声呵斥道:“多少?能出多少?”
方钝说道:“西安,开封,合计有存粮三十万石,可以直接拨给当地赈灾,户部做多能出银五十万。更多的,即便是陛下杀了臣,臣也没有了。”
嘉靖听了,不由皱眉,说道:“五十万?”
五十万两少吗?不少。
但是面对如此天灾,根本是杯酒车薪。这一次赈灾,最少是百万级别的。
只是嘉靖也明白,方钝已经把朝廷财政挤压到极限了,方钝都说没有,那一点不可能再有了。
嘉靖问道:“这如何是好?”
严嵩说道:“陛下,是有轻重缓急,而今最重要的是稳定天下大局,臣以为可以分批赈灾。”
嘉靖说道:“分批赈灾?如何分批?”
严嵩说道:“地震最严重的地方,道路已经断绝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如令人由外部受灾不严重的地方,开始赈灾,一点点地往里面推进,如此一来,就可两全了。朝廷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筹款了。”
嘉靖听了,手上忽然一抖,说道:“真要如此吗?”
嘉靖不是傻子。
嘉靖或许不知道什么叫作黄金七十二小时,当然了,而今其实已经过七十二小时。但是他知道,越迟赈灾,需要赈灾的人就越少,无他,更多人灾民在等待赈灾中饿死了。
如此一来,需要赈灾的人就少了,需要赈灾的银两也就少了。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无他,朝廷财力匮乏,很多时候赈灾都是这样的,等老弱饿死之后,留下的都是青壮,再去赈灾。
只听大殿之中一声咆哮,大声喊道:“陛下,三秦父老嗷嗷待哺,一刻也迟不得。臣请陛下开恩,立即赈灾。”
所有人都一看,此人不是别人,就是礼部尚书王用宾。
王用宾在六部之中很是低调。因为王用宾知道,他这吏礼部尚书是捡来的,所以要低调做人。否则他个官帽子就不保了,于是在很多时候,简直就是一个聋子,什么也不说。
而今日,他却不能不开口了,因为他是陕西人。
而今受灾最严重的就是陕西,因为连续两年大旱,关中本来积蓄就不多了,这一次遭遇天灾,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以严嵩的办法,关中估计不知道能活下来多少。为了家乡父老,他不能不开口。
严嵩眉头微微一凝,心中暗道:“王用宾,本来还想留你一点段时间,既然你如此不识抬举,就不要怪我了。”
嘉靖三十五年,也就是明年,乃是科举年。礼部尚书在科举上是有发言权的。严嵩本意就是将王用宾从礼部尚书任上弄下来,换成自己的人,不过严嵩另外有目标,就将王用宾给放了一放,只是他没有想到,他放过了王用宾,王用宾居然不老实。
严嵩说道:“陛下,老臣这也是权宜之策,如果王大人能立即变出了数百万两,自然是想怎么赈灾,就怎么赈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用宾厉声说道:“陛下,严家父子坐拥天下财富,家产数以百万计,坐视陕西父老饿死,此所谓之无钱乎?”
“好了。”嘉靖有些厌烦,说道:“说正事。”
“陛下。”方钝想了想说道:“臣举荐一人,前往陕西赈灾,绝对是最佳人选。”
嘉靖说道:“何人?”
方钝说道:“周梦臣。周梦臣理财之术,天下无双。而今请周梦臣到底一问,或有方略。”
嘉靖一听,周梦臣这三个字,心中顿时一动。也觉得方钝说得对,周梦臣理财之术,简直是有点石成金之效。大同之前是什么样子,而今又是什么样子,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似乎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周梦臣都能变出钱来。
而今问问周梦臣却也是办法。
嘉靖心中也觉得,而今缓不应急,但是嘉靖到底还是有几分爱民之心的。严嵩如果自己做了将灾民饿死的时候也就罢了,今日要让嘉靖来批准,来背这个黑锅。嘉靖是何等爱脸面,如何能准?
嘉靖说道:“传周梦臣。”
周家距离皇宫很近,太监一路小跑过去。周梦臣一路小跑过来,来到宜春宫之中,额头已经微微见汗了。行礼之后,还不等说话,嘉靖已经劈头盖脸的将问题抛给了周梦臣。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简直是为难人。”
周梦臣昨天夜里,是想过一些办法。但是他更多是一种体恤百姓的本能,根本没有想过,他会担负如此重任。也没有想到朝廷会如此拮据。而今具体情况,周梦臣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一点,想要让三省尽复旧观,要花的钱不是几十万两,而是上千万两。
当然了,周梦臣也知道,而今朝廷赈灾。根本没有什么灾后重建的环节,能救下百姓性命,最多免除赋税,剩下的就要看百姓自己如何活下去了。
但即便如此,这钱也不是五十万两的能够行的。
而且这钱是急需,急到几乎立即都要。周梦臣根本没有缓冲腾挪的时间。即便周梦臣真有点石成金之能,这点石成金,就不要时间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种情况,也只能借钱了。”
只是借钱,也是有问题的,那就是想谁借钱。
这个问题很重要,西方政府很早就向私人借钱。而崇祯最后向文武百官借钱,弄出何等笑话。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不一样?这里面原因很复杂。要真详细说了。能水上好几章。但是最基本的几条,就是西方没有统一,商人拥有不同国家作为避风港。国家不能轻易违约。其次,就是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家能向这些金融机构借钱,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借钱。并不能杀一个人而消灭一笔债务。
而今的情况,政府在商人哪里小额腾挪尚可,比如朔州之战的赏银问题,就是晋商临时垫付的。
但是长期借贷就不好说了。
原因很简单,就好像这一次的,周梦臣不知道赈灾需要多少,但是大体在三百万两以上,什么时候能够还清?这真不知道,原因很简单,单单陕西一年的财政结余,要存够三百万两,就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可以说,任何商人算一笔账,就知道。这一笔钱借出,根本还不了。
让朝廷欠下还不了的债务,会有什么下场?
大恩以仇,有时候杀人比还债容易多了。请不要高估官员们的底线。
可以说,大明民间不是没有钱,三四百万两虽然多,一家拿出出来,但是整个商人团体,即便是并不是太富裕的陕西商人也未必拿不出来,只是要想办法,将其中一些关节给打通,甚至最好能形成一个国债市场,这对大明将来也是大有好处的。
但是到底该怎么做?周梦臣一时间也想不出来。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