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晃眼,当年两岁的小萝卜头长大了,要娶媳妇了,别说孙氏和杨华梅她们这些长辈感慨,自己这个做堂姐的,也满是欣慰呢!
鲍素云招呼着大家去堂屋喝茶,但大家伙儿都没去,而是在婚房里打量了一番。
婚房里,蒋桂玲的嫁妆要等到明日才能搬进来。
所以这会子婚房里显得空空荡荡的。
婚房很大,中间用漏空的木格子屏风做了隔断,鲍素云领着大家参观婚房,边介绍。
“当初盖这宅子的时候,老五就打算好了这间最宽敞的屋子留给大宝做婚房。”
“这里做了一个隔断,外间的桌子和几把椅子,还有这靠窗的软塌都是我们男方打的,等桂玲进了门,少不得有些时候跟要好的大姑娘小媳妇在这里说贴心话,做针线啥的,她娘家老娘和嫂嫂们过来,也能来这里喝茶说话,方便,自在。”
大家伙儿听到这些,纷纷点头,杨若晴赞道:“五婶你想得可真周到,这都替弟媳妇想到了。”
鲍素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自个也是做媳妇过来的,晓得那种没个地儿说话的难处。来,大家伙儿再到里面来看看……”
“这里面是内间,床是照着晴儿和棠伢子成亲时候的婚床打的,好看,又宽敞。”鲍素云道。
蓸八妹道:“我不羡慕晴儿他们的大床,我就羡慕他们的衣裳柜子,贴着墙壁打,里面好几排挂的衣裳架子呢,比折折叠叠的方便多了。”
鲍素云笑着道:“咱俩想一块儿去了,所以我们也打了,瞧,这一排都是。”
蓸八妹上前去,把衣裳柜子拉开,里面一排排,一格一屉,看得眼睛都直了。
蓸八妹心里想的是,等过几年她和永进再攒下一些钱,到时候也把院子里最大的那间屋子好好整整,给儿子将来做婚房用。
家里的宅子是新盖的,撑到儿子长大了娶亲完全不成问题,嗯,到时候不仅要打衣裳柜子,还要打很多其他的家具,实用的,美观的,统统都要!
站在蓸八妹身后的妯娌几个,眼睛打量着的是同一物件,心里却是各有想法。
廖梅英黯然沮丧,她不羡慕什么整面墙的衣裳柜子,也不羡慕多宽的大婚床,她只羡慕人家爹妈互敬互爱,一起把孩子抚养长大。
即便穷一点,也不怕,穷不丢志,富不癫狂。
大宝是幸运的,五叔不是他亲爹,可一辈子都在为大宝谋划。
五婶也是幸运的,遇到五叔这样的好男人。如今大宝快要成亲了,五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而自己呢?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杨永仙活着跟死了也没啥区别,将来珍儿念书,娶亲,都得她这个做娘的来张罗了,若是张罗不好,没有女孩子愿意嫁给珍儿,可咋办?
廖梅英想得有些远,赵柳儿就没有想那么远,她想着的是,啥时候她和永智也能盖一座新院子呢?
不敢奢求能像三叔五叔家这样,至于晴儿和棠伢子家那种王府花园式的就更不敢想了。
她只想要一座跟二哥二嫂他们家那样的就行了,一家人住一块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屋子,对了,还有哥哥的屋子也要准备。
哥哥一辈子都没能娶亲,肯定是要跟她和永智一块儿过日子的,互相有个照顾。
眼下家里有鸿儿和妞妞,这还不够,不管如何她必须要生出自己的儿子。
当然,鸿儿她也是视同己出的,但终究还是想要个自己的儿子,兄弟两个将来也好互相帮衬。
永柏媳妇翠屏也在上上下下打量这衣裳柜子,羡慕得不行。
羡慕之余又忍不住有些遗憾,听说自己那公爹公婆在世的时候可会捞钱了,要是他们二老没死,那自己进门的时候指不定也有这么好的婚房这么大的衣裳柜子。
哎,命苦啊,嫁给永柏这种没爹没娘的孤儿,除了远在秀水镇的姐姐偶尔帮衬一二,其他亲戚都没啥帮衬的。
不过话说回来,永柏是孤儿也有好处,自己上头没有公婆压着,身边没有大姑子敲打,过起日子来自己当家做主,自由自在。
在枫林镇做点小本买卖,离娘家路近,出嫁了跟招婿入赘也没多大区别,挺好。
至于杨若晴,内心活动也很丰富。
但她跟她们几个想的不同,她琢磨的是,等过完年她想收拾一间屋子出来,改装成骆宝宝的公主房。
墙面要贴上粉色的墙纸,拓展窗户,砌一个漂亮的飘窗台出来。
床一改这种东方风格,换成一米八的席梦思,梳妆台,大书桌,落地镜,白天鹅绒的地垫,女孩子的屋子就要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一众人参观完了婚房,鲍素云招呼她们去堂屋喝茶。
杨若晴惦记着萍儿待会要过来帮自己做绣活,便提前离开回了家。
果真,萍儿已经到了,正跟王翠莲一块儿说话。
见到杨若晴回来,萍儿便跟杨若晴一起去后院做绣活。
“晴儿,明日你五叔家娶媳妇,偏生花花回门,贺礼昨夜周生就送去给你五叔了,明日吃酒席我打发兵兵过去,我和周生都走不开,你到时候帮我跟你五叔五婶那解释下。”
杨若晴道:“放心吧,他们明白的。”
……
有萍儿的帮助,大半天功夫两人就把娇娇的睡袋给缝好了。
“这睡袋瞧着可真好玩,还有两只小手呢。”萍儿揪着睡袋两侧的袖管,一脸新奇。
杨若晴在收拾针线,闻言道:“那是方便小孩子把小手臂伸出去的,总比困在被褥里舒服。”
可惜这是古代,没有拉链,所以没那么严实。
但没关系,两侧用带子系住也是一样的,小孩子力气小,蹬不掉。
“萍儿,今日辛苦你啦!”杨若晴拿起睡袋来再次端详了一番,对萍儿由衷感谢。
萍儿微笑着摇摇头:“这不算啥,咱好久没一块儿做绣活了,还能聊天,我觉得值。”
送萍儿离开的时候经过堂屋,刚巧村里两个妇人过来找王翠莲拉家常,几个妇人凑在一块儿,说得神神叨叨的,包括王翠莲在内的两个妇人脸上还有些惊慌。
家里长辈的朋友过来串门,杨若晴肯定是要停下来去打声招呼的。
鲍素云招呼着大家去堂屋喝茶,但大家伙儿都没去,而是在婚房里打量了一番。
婚房里,蒋桂玲的嫁妆要等到明日才能搬进来。
所以这会子婚房里显得空空荡荡的。
婚房很大,中间用漏空的木格子屏风做了隔断,鲍素云领着大家参观婚房,边介绍。
“当初盖这宅子的时候,老五就打算好了这间最宽敞的屋子留给大宝做婚房。”
“这里做了一个隔断,外间的桌子和几把椅子,还有这靠窗的软塌都是我们男方打的,等桂玲进了门,少不得有些时候跟要好的大姑娘小媳妇在这里说贴心话,做针线啥的,她娘家老娘和嫂嫂们过来,也能来这里喝茶说话,方便,自在。”
大家伙儿听到这些,纷纷点头,杨若晴赞道:“五婶你想得可真周到,这都替弟媳妇想到了。”
鲍素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自个也是做媳妇过来的,晓得那种没个地儿说话的难处。来,大家伙儿再到里面来看看……”
“这里面是内间,床是照着晴儿和棠伢子成亲时候的婚床打的,好看,又宽敞。”鲍素云道。
蓸八妹道:“我不羡慕晴儿他们的大床,我就羡慕他们的衣裳柜子,贴着墙壁打,里面好几排挂的衣裳架子呢,比折折叠叠的方便多了。”
鲍素云笑着道:“咱俩想一块儿去了,所以我们也打了,瞧,这一排都是。”
蓸八妹上前去,把衣裳柜子拉开,里面一排排,一格一屉,看得眼睛都直了。
蓸八妹心里想的是,等过几年她和永进再攒下一些钱,到时候也把院子里最大的那间屋子好好整整,给儿子将来做婚房用。
家里的宅子是新盖的,撑到儿子长大了娶亲完全不成问题,嗯,到时候不仅要打衣裳柜子,还要打很多其他的家具,实用的,美观的,统统都要!
站在蓸八妹身后的妯娌几个,眼睛打量着的是同一物件,心里却是各有想法。
廖梅英黯然沮丧,她不羡慕什么整面墙的衣裳柜子,也不羡慕多宽的大婚床,她只羡慕人家爹妈互敬互爱,一起把孩子抚养长大。
即便穷一点,也不怕,穷不丢志,富不癫狂。
大宝是幸运的,五叔不是他亲爹,可一辈子都在为大宝谋划。
五婶也是幸运的,遇到五叔这样的好男人。如今大宝快要成亲了,五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而自己呢?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杨永仙活着跟死了也没啥区别,将来珍儿念书,娶亲,都得她这个做娘的来张罗了,若是张罗不好,没有女孩子愿意嫁给珍儿,可咋办?
廖梅英想得有些远,赵柳儿就没有想那么远,她想着的是,啥时候她和永智也能盖一座新院子呢?
不敢奢求能像三叔五叔家这样,至于晴儿和棠伢子家那种王府花园式的就更不敢想了。
她只想要一座跟二哥二嫂他们家那样的就行了,一家人住一块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屋子,对了,还有哥哥的屋子也要准备。
哥哥一辈子都没能娶亲,肯定是要跟她和永智一块儿过日子的,互相有个照顾。
眼下家里有鸿儿和妞妞,这还不够,不管如何她必须要生出自己的儿子。
当然,鸿儿她也是视同己出的,但终究还是想要个自己的儿子,兄弟两个将来也好互相帮衬。
永柏媳妇翠屏也在上上下下打量这衣裳柜子,羡慕得不行。
羡慕之余又忍不住有些遗憾,听说自己那公爹公婆在世的时候可会捞钱了,要是他们二老没死,那自己进门的时候指不定也有这么好的婚房这么大的衣裳柜子。
哎,命苦啊,嫁给永柏这种没爹没娘的孤儿,除了远在秀水镇的姐姐偶尔帮衬一二,其他亲戚都没啥帮衬的。
不过话说回来,永柏是孤儿也有好处,自己上头没有公婆压着,身边没有大姑子敲打,过起日子来自己当家做主,自由自在。
在枫林镇做点小本买卖,离娘家路近,出嫁了跟招婿入赘也没多大区别,挺好。
至于杨若晴,内心活动也很丰富。
但她跟她们几个想的不同,她琢磨的是,等过完年她想收拾一间屋子出来,改装成骆宝宝的公主房。
墙面要贴上粉色的墙纸,拓展窗户,砌一个漂亮的飘窗台出来。
床一改这种东方风格,换成一米八的席梦思,梳妆台,大书桌,落地镜,白天鹅绒的地垫,女孩子的屋子就要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一众人参观完了婚房,鲍素云招呼她们去堂屋喝茶。
杨若晴惦记着萍儿待会要过来帮自己做绣活,便提前离开回了家。
果真,萍儿已经到了,正跟王翠莲一块儿说话。
见到杨若晴回来,萍儿便跟杨若晴一起去后院做绣活。
“晴儿,明日你五叔家娶媳妇,偏生花花回门,贺礼昨夜周生就送去给你五叔了,明日吃酒席我打发兵兵过去,我和周生都走不开,你到时候帮我跟你五叔五婶那解释下。”
杨若晴道:“放心吧,他们明白的。”
……
有萍儿的帮助,大半天功夫两人就把娇娇的睡袋给缝好了。
“这睡袋瞧着可真好玩,还有两只小手呢。”萍儿揪着睡袋两侧的袖管,一脸新奇。
杨若晴在收拾针线,闻言道:“那是方便小孩子把小手臂伸出去的,总比困在被褥里舒服。”
可惜这是古代,没有拉链,所以没那么严实。
但没关系,两侧用带子系住也是一样的,小孩子力气小,蹬不掉。
“萍儿,今日辛苦你啦!”杨若晴拿起睡袋来再次端详了一番,对萍儿由衷感谢。
萍儿微笑着摇摇头:“这不算啥,咱好久没一块儿做绣活了,还能聊天,我觉得值。”
送萍儿离开的时候经过堂屋,刚巧村里两个妇人过来找王翠莲拉家常,几个妇人凑在一块儿,说得神神叨叨的,包括王翠莲在内的两个妇人脸上还有些惊慌。
家里长辈的朋友过来串门,杨若晴肯定是要停下来去打声招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