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嬷嬷也懂“第一桶金”的意思,笑道,“可不是,当初我们是去大法寺卖脆皮肠……”
李家的粉条豆皮包子很好吃,韩莞让春嬷嬷买了二十个带回家。
回去的路上,春嬷嬷就开始骂蜜露,说她拜狐仙娘娘和仙狐的时候不虔诚,张嘴乱说话,阻了姑奶奶和哥儿的好运咋办。回去跪两个时辰,再扣两个月的月钱。
蜜露哭了起来。
韩莞没吱声。蜜露很聪明,但有时候过于跳脱,嘴上没个把门,是该得些教训。而且,她心里有鬼,不愿意别人事事都把她和狐仙娘娘、翠翠和仙狐联系起来。
回到家,两只虎还没回来。
韩莞让春嬷嬷悄悄告诉戚管事,等双宜山庄的客人走了,让赵畅来见她一面,有要事。给小姑娘带这种物件,她一个外人不好作主,得跟她们亲爹说清楚。青山元君想见小姑娘的事,也得跟她们亲爹说。
韩莞一个人坐在屋里,先看了那四个平安坠。都是圆扣平安坠,玉质通透温润,一看就不是凡品。白扣刻着福,碧扣刻着寿。这四个玉坠,一白一碧,连起来就是“福寿”。
她想起青山元君的话,若青山元君的道法高深,跟老和尚一样能掐会算,她把那四个孩子的命运拧在一起,是因为小姐妹命定是自己的儿媳妇?
老和尚也让她善待那两个小姐妹。她就想办法把她们的身体调养好,若真的给自己当了儿媳妇,她们健康,两只虎也会幸福。
韩莞有些好笑。若这样,也不错。
她又打开装药丸的锦盒,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每个盒子装了四丸药,桂圆那么大,药呈褐色,不像普通药丸,表面光滑,有些像前世的巧克力豆。看表像这种药丸不是丸药的常规制法,应该是炉子里炼出来的。韩莞又想起那个青铜三鼎炉。
她仔细闻了一下,只确定了其中几味,其它药猜不出来。
青山元君身体非常不好,她还说天热之后让韩莞去陪她喝茶,也就说明她畏寒。现在天气渐热,她的身体会越来越好。等到秋天以后,她的病便会越来越重。
药放在空间半年之久,应该有一定作用吧?
韩莞把几盒药放去空间后备箱的箱子上,还把盒子打开。
下晌未时末,汪婶来报,赵爷领着两位姐儿来串门子。
韩莞不好请他们来正院,请他们去外院后堂。
赵畅瘦了一圈,目光深沉,略带忧郁,穿着石青色长袍,跟当初那个带着墨镜神彩飞扬的青年贵公子判若两人。
那个大男孩,终于长大了。
韩莞有些心酸,但更多的是替他高兴。
两个小姑娘就过来抱住她,“姨姨,家里来了好多客人,半夜我们去烧了香,还给狐仙娘娘和仙狐磕了头,仙狐长得很像翠翠呢。”
还好小姑娘没说狐仙娘娘长得像姨姨。
几人落坐,屋里只留下春叔和戚管事服侍,韩莞说了青山元君与自己见面的事。
赵畅一愣,笑道,“我们凌晨去仙姑殿烧香,许多人都想见老神仙,她托病身体不好谁都没见。没想到却见了韩娘子,韩娘子的确是有大福之人……我也是前些日子才知道,我有位皇姑祖母,一生下来就带着胎病,高僧说她只有出家才能保命……”
青山元君是当今皇上的亲姑姑,现在六十四岁,若在俗界,就是大长公主。
她幼年时极得先帝和先皇后的疼爱,舍不得小小年纪的她出家,就在皇宫里建了一座小道观,让她在里面修行。想着,等她长大些身体好了,再还俗,外人也不知道。
她九岁前时得了一场重病,醒来后就吵着要去外面的道观正式出家。先帝和先皇后拗不过她,只得在西山建了一处隐密的道观,送她去了那里。
多年前,当今皇上还是太子时曾去看望过她。后来,皇上又让太子、和王、五皇子去看望她,她却只见了和王……
当赵畅听说青山元君专门给自己闺女批了命,还赠了平安坠,又是高兴又是担心。
他接过锦盒拿起坠子看了看,见上面刻了“寿”字,更是开怀,这是对身体不好的闺女最大的祝福。
又道,“父皇和皇祖母都说青山元君道法高深,也愿意吃青山元君偶尔送他们的丹药。能得青山元君的另眼相看,两只虎和姐儿有福气了。本来我还想着,等姐儿满了五岁,一大半的时间住去京城,她们大了,要学的东西很多。现在看来,还是住在这个福地满过六岁再说吧。”又看向韩莞,请求道,“我时常不在她们身边,还请韩娘子帮我多多照顾她们。”
说完,还起身作了个揖。
韩莞笑道,“我自当尽力。听青山元君的意思,这几个孩子的命格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姐儿好了,两只虎才能好。反之亦是如此。”
她很想开玩笑说说亲家的事,见小姑娘在场没好意思说。
听了这个话,赵畅也想到了娃娃亲的问题。之前他只想过自己娶韩莞,还从来没想过两只虎长大后娶他心爱的闺女。这样也好,长辈没有缘分,晚辈续上。
他把两个碧色玉坠给小姑娘戴上,嘱咐道,“这是你们姑太祖母送的,保佑你们身体康健,一生平安。好好爱护,不要取下来。以后有机会见到她老人家,要多磕几个头。”
两个小姑娘戴上这么漂亮的坠子,笑的眉眼弯弯,连声保证,“不取下来,给老祖宗磕头。”
赵畅告辞,他还要赶回京城。
小姑娘对爹爹来来去去已经习以为常,没去管他,而是爬在韩莞的身上撒娇。
韩莞有一种看自家儿媳妇的感觉。
小姑娘如今的心眼也多了。
赵佳儿问道,“姨姨,你怎么这样看姐儿呢?”
韩莞笑道,“姨姨觉得,你们越长越俊俏了。”
两个小姑娘高兴得跳了几跳。
谢家庄子到星月山庄的小路上,两只虎一边拉着一只谢明承的手,慢慢走着,几个亲兵小厮牵着马匹跟在后面。
他们刚把庄子里的客人送走。
李家的粉条豆皮包子很好吃,韩莞让春嬷嬷买了二十个带回家。
回去的路上,春嬷嬷就开始骂蜜露,说她拜狐仙娘娘和仙狐的时候不虔诚,张嘴乱说话,阻了姑奶奶和哥儿的好运咋办。回去跪两个时辰,再扣两个月的月钱。
蜜露哭了起来。
韩莞没吱声。蜜露很聪明,但有时候过于跳脱,嘴上没个把门,是该得些教训。而且,她心里有鬼,不愿意别人事事都把她和狐仙娘娘、翠翠和仙狐联系起来。
回到家,两只虎还没回来。
韩莞让春嬷嬷悄悄告诉戚管事,等双宜山庄的客人走了,让赵畅来见她一面,有要事。给小姑娘带这种物件,她一个外人不好作主,得跟她们亲爹说清楚。青山元君想见小姑娘的事,也得跟她们亲爹说。
韩莞一个人坐在屋里,先看了那四个平安坠。都是圆扣平安坠,玉质通透温润,一看就不是凡品。白扣刻着福,碧扣刻着寿。这四个玉坠,一白一碧,连起来就是“福寿”。
她想起青山元君的话,若青山元君的道法高深,跟老和尚一样能掐会算,她把那四个孩子的命运拧在一起,是因为小姐妹命定是自己的儿媳妇?
老和尚也让她善待那两个小姐妹。她就想办法把她们的身体调养好,若真的给自己当了儿媳妇,她们健康,两只虎也会幸福。
韩莞有些好笑。若这样,也不错。
她又打开装药丸的锦盒,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每个盒子装了四丸药,桂圆那么大,药呈褐色,不像普通药丸,表面光滑,有些像前世的巧克力豆。看表像这种药丸不是丸药的常规制法,应该是炉子里炼出来的。韩莞又想起那个青铜三鼎炉。
她仔细闻了一下,只确定了其中几味,其它药猜不出来。
青山元君身体非常不好,她还说天热之后让韩莞去陪她喝茶,也就说明她畏寒。现在天气渐热,她的身体会越来越好。等到秋天以后,她的病便会越来越重。
药放在空间半年之久,应该有一定作用吧?
韩莞把几盒药放去空间后备箱的箱子上,还把盒子打开。
下晌未时末,汪婶来报,赵爷领着两位姐儿来串门子。
韩莞不好请他们来正院,请他们去外院后堂。
赵畅瘦了一圈,目光深沉,略带忧郁,穿着石青色长袍,跟当初那个带着墨镜神彩飞扬的青年贵公子判若两人。
那个大男孩,终于长大了。
韩莞有些心酸,但更多的是替他高兴。
两个小姑娘就过来抱住她,“姨姨,家里来了好多客人,半夜我们去烧了香,还给狐仙娘娘和仙狐磕了头,仙狐长得很像翠翠呢。”
还好小姑娘没说狐仙娘娘长得像姨姨。
几人落坐,屋里只留下春叔和戚管事服侍,韩莞说了青山元君与自己见面的事。
赵畅一愣,笑道,“我们凌晨去仙姑殿烧香,许多人都想见老神仙,她托病身体不好谁都没见。没想到却见了韩娘子,韩娘子的确是有大福之人……我也是前些日子才知道,我有位皇姑祖母,一生下来就带着胎病,高僧说她只有出家才能保命……”
青山元君是当今皇上的亲姑姑,现在六十四岁,若在俗界,就是大长公主。
她幼年时极得先帝和先皇后的疼爱,舍不得小小年纪的她出家,就在皇宫里建了一座小道观,让她在里面修行。想着,等她长大些身体好了,再还俗,外人也不知道。
她九岁前时得了一场重病,醒来后就吵着要去外面的道观正式出家。先帝和先皇后拗不过她,只得在西山建了一处隐密的道观,送她去了那里。
多年前,当今皇上还是太子时曾去看望过她。后来,皇上又让太子、和王、五皇子去看望她,她却只见了和王……
当赵畅听说青山元君专门给自己闺女批了命,还赠了平安坠,又是高兴又是担心。
他接过锦盒拿起坠子看了看,见上面刻了“寿”字,更是开怀,这是对身体不好的闺女最大的祝福。
又道,“父皇和皇祖母都说青山元君道法高深,也愿意吃青山元君偶尔送他们的丹药。能得青山元君的另眼相看,两只虎和姐儿有福气了。本来我还想着,等姐儿满了五岁,一大半的时间住去京城,她们大了,要学的东西很多。现在看来,还是住在这个福地满过六岁再说吧。”又看向韩莞,请求道,“我时常不在她们身边,还请韩娘子帮我多多照顾她们。”
说完,还起身作了个揖。
韩莞笑道,“我自当尽力。听青山元君的意思,这几个孩子的命格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姐儿好了,两只虎才能好。反之亦是如此。”
她很想开玩笑说说亲家的事,见小姑娘在场没好意思说。
听了这个话,赵畅也想到了娃娃亲的问题。之前他只想过自己娶韩莞,还从来没想过两只虎长大后娶他心爱的闺女。这样也好,长辈没有缘分,晚辈续上。
他把两个碧色玉坠给小姑娘戴上,嘱咐道,“这是你们姑太祖母送的,保佑你们身体康健,一生平安。好好爱护,不要取下来。以后有机会见到她老人家,要多磕几个头。”
两个小姑娘戴上这么漂亮的坠子,笑的眉眼弯弯,连声保证,“不取下来,给老祖宗磕头。”
赵畅告辞,他还要赶回京城。
小姑娘对爹爹来来去去已经习以为常,没去管他,而是爬在韩莞的身上撒娇。
韩莞有一种看自家儿媳妇的感觉。
小姑娘如今的心眼也多了。
赵佳儿问道,“姨姨,你怎么这样看姐儿呢?”
韩莞笑道,“姨姨觉得,你们越长越俊俏了。”
两个小姑娘高兴得跳了几跳。
谢家庄子到星月山庄的小路上,两只虎一边拉着一只谢明承的手,慢慢走着,几个亲兵小厮牵着马匹跟在后面。
他们刚把庄子里的客人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