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没人了,周大娘看向韩莞。
韩莞说道,“我想向周大娘打听一件事情,望周大娘能如实告之。”
说完,她从怀中取出玉笛托在手中。双手白皙莹润,碧绿的玉笛托在掌心,更加苍翠欲滴,晶莹剔透。
周大娘的瞳孔猛地一缩,赶紧垂下眼皮收敛激动的心绪,忍住想拿过来的冲动。平静地说,“这是支玉笛。”
由于她面部烧伤严重,不像常人那样眼皮垂下后便看不到眼里的内容。韩莞捕捉到了她眼里的慌乱和激动,哪怕只有几秒钟,也注意到她的身子微颤了几颤。
她故作平静,更加说明她欲盖弥彰。
她应该认识这支笛子。
韩莞说道,“这支玉笛是著名伶人琼音的笛子,她死后流传到一个富商手里。谢世子机缘巧合中得知,花巨资买下送与我。若周大娘愿告之实情,我赠予这支笛子以表谢意。”
周大娘并不像韩莞想的那样愿意接收这件大礼,情绪也完全平复下来。她摇头说道,“这么大的礼,韩娘子所求之事不会小。老婆子受过韩娘子大恩,能说的事必会知无不言,却不能厚颜当此大礼。”
韩莞双手把玉笛握紧,说道,“我想知道赵家小姐妹哪里不妥,为何她们六岁前不能随意见外人。”
周大娘看看韩莞,指了指自己的脸和嘴,郑重告诫,“韩娘子,你还年轻。有些事最好不要知道,知道会倒霉,老婆子就是例子。”
声音很低,暗哑,听着甚是恐怖。
她越是这样说,韩莞就越好奇,觉得周大娘知道的事小不了,或许真的跟谢三夫人有关联。
“我不怕,求周大娘告知。不瞒你,我现在就是遇到麻烦了。”
周大娘再次确认,“你真的想听?”
韩莞坚定地点点头,“想听。”
周大娘瘸着腿走去窗前,看看门窗外没有人,春嬷嬷正在院子里忙乎着把腌菜抹上粗盐,再放进坛子里。
她回过身来,小声说道,“把玉笛收起来,保管好。老婆子不要这个大礼……”
心里哀伤地想着,她已经不是她了,还要这个东西作甚,徒增烦恼。
韩莞只得把笛子揣进怀里,两人坐下。
周大娘才小声说道,“几十年前,我去寺里烧完香回城,在郊外看到一个坐在地上的人。他神色憔悴,身上有伤,还非常邋遢……我上前问他是否需要帮忙。他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又闭上眼睛,没搭理我。我就让人放了五两银子在他身边,正要走之际,他却指着我腰间挂着的笛子说,他要死了,死之前想听首曲儿,报酬是他身上的一把匕首。我跟他说,我吹首曲儿就是了,不要他的报酬。
“我就吹了一首曲儿。吹完后,他说谢谢我,这是他这一辈子听到的最好听的曲儿。作为答谢,他不仅要把那把匕首送与我,还会告诉我一个秘闻。我对匕首不感兴趣,却想知道是什么秘闻。听他的话,让跟着我的几个下人退后几步,他从怀中拿出一把黄中泛红的匕首出来。说这是南蛮苗族头人世代相传的一把匕首,叫‘血月’,不知何故在几十年前落到了他祖父手里。
“还说,相传若有人得到这把‘血月’,再找到一对‘祭童’,在闰年闰月把血月插进胸口,流出来的血再同祭童头上的血相融,就能重生。‘祭童’为四至五岁的双生子或双生女,若双生子必须虎年出生,双生女必须龙年出生。不仅要长得一模一样,还要五官清秀,山根笔挺,脸上不能有黑痣或伤疤……
“说完,他就死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话,若那话是真的,那个人兴许已经‘重生’了,还会这样死吗?但看到那把匕首与普通匕首有异,很漂亮,还是收了起来,让人把那个人埋了起来……匕首我拿回去后放在了一边,那个所谓的秘闻我根本不信,也就未再提起。几年后,这把匕首被我的一个,一个……一个认识的人看见,我突然想起了那个人说的话,便不当一回事地跟她说了……
“令我没想到的是,她是真的相信了。一个多月后,她突然弄了一对双生女回来,我吓坏了,去找匕首。才发现不仅匕首不在了,同时还丢了有大半钱财。我去跟她理论,她不承认,还跟我吵了起来。那天夜里我睡的很死,突然被痛醒,发现周围都是火,我忍着痛跑了出来……才发现那个地方不是我的家,而是一处废弃的房子……”
说完,她就用手捂住嘴,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
韩莞则是吓了一大跳,这是不折不扣的巫术啊。喃喃说道,“真的有这种怪事?太不可思议了,那人太坏了。”
周大娘把眼泪擦了,继续说道,“后来听说她和那两个孩子都死了,我不知道她是否真的重生了。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相信她真的能重生,怎么可能有那种事。我觉得,她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经常有人来向她要钱,她更有可能是被觊觎她财物的人害了。就像她偷了我的财物,要把我弄死一样……
“我逃出火场后遇到一个好心的大娘,把身上仅有的一根金簪送给她,在她家里养伤。我不敢回家,怕害我的人会再次整死我。我的容貌毁了,几乎说不出话来,之前的相好,或者靠我挣钱的妈妈哪怕知道我是谁,也不会帮我这个废人。在大娘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就一路北上,直至到了那家青楼……
“唉,是我不好,我害了那两个无辜的孩子。我看到周西和周南的小模样,便想到了她们,想法子把这两个孩子要了过来。后来,我又看到赵家姐儿,之前听说过她们是龙年生人,想着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世界总有穷凶极恶之人,还是小心为妙,才对你说了那种话。”
由于说的话太多,又激动,周大娘的声音越来越沙哑。或许嗓子疼痛,不时用手摸着脖子前面。
韩莞说道,“我想向周大娘打听一件事情,望周大娘能如实告之。”
说完,她从怀中取出玉笛托在手中。双手白皙莹润,碧绿的玉笛托在掌心,更加苍翠欲滴,晶莹剔透。
周大娘的瞳孔猛地一缩,赶紧垂下眼皮收敛激动的心绪,忍住想拿过来的冲动。平静地说,“这是支玉笛。”
由于她面部烧伤严重,不像常人那样眼皮垂下后便看不到眼里的内容。韩莞捕捉到了她眼里的慌乱和激动,哪怕只有几秒钟,也注意到她的身子微颤了几颤。
她故作平静,更加说明她欲盖弥彰。
她应该认识这支笛子。
韩莞说道,“这支玉笛是著名伶人琼音的笛子,她死后流传到一个富商手里。谢世子机缘巧合中得知,花巨资买下送与我。若周大娘愿告之实情,我赠予这支笛子以表谢意。”
周大娘并不像韩莞想的那样愿意接收这件大礼,情绪也完全平复下来。她摇头说道,“这么大的礼,韩娘子所求之事不会小。老婆子受过韩娘子大恩,能说的事必会知无不言,却不能厚颜当此大礼。”
韩莞双手把玉笛握紧,说道,“我想知道赵家小姐妹哪里不妥,为何她们六岁前不能随意见外人。”
周大娘看看韩莞,指了指自己的脸和嘴,郑重告诫,“韩娘子,你还年轻。有些事最好不要知道,知道会倒霉,老婆子就是例子。”
声音很低,暗哑,听着甚是恐怖。
她越是这样说,韩莞就越好奇,觉得周大娘知道的事小不了,或许真的跟谢三夫人有关联。
“我不怕,求周大娘告知。不瞒你,我现在就是遇到麻烦了。”
周大娘再次确认,“你真的想听?”
韩莞坚定地点点头,“想听。”
周大娘瘸着腿走去窗前,看看门窗外没有人,春嬷嬷正在院子里忙乎着把腌菜抹上粗盐,再放进坛子里。
她回过身来,小声说道,“把玉笛收起来,保管好。老婆子不要这个大礼……”
心里哀伤地想着,她已经不是她了,还要这个东西作甚,徒增烦恼。
韩莞只得把笛子揣进怀里,两人坐下。
周大娘才小声说道,“几十年前,我去寺里烧完香回城,在郊外看到一个坐在地上的人。他神色憔悴,身上有伤,还非常邋遢……我上前问他是否需要帮忙。他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又闭上眼睛,没搭理我。我就让人放了五两银子在他身边,正要走之际,他却指着我腰间挂着的笛子说,他要死了,死之前想听首曲儿,报酬是他身上的一把匕首。我跟他说,我吹首曲儿就是了,不要他的报酬。
“我就吹了一首曲儿。吹完后,他说谢谢我,这是他这一辈子听到的最好听的曲儿。作为答谢,他不仅要把那把匕首送与我,还会告诉我一个秘闻。我对匕首不感兴趣,却想知道是什么秘闻。听他的话,让跟着我的几个下人退后几步,他从怀中拿出一把黄中泛红的匕首出来。说这是南蛮苗族头人世代相传的一把匕首,叫‘血月’,不知何故在几十年前落到了他祖父手里。
“还说,相传若有人得到这把‘血月’,再找到一对‘祭童’,在闰年闰月把血月插进胸口,流出来的血再同祭童头上的血相融,就能重生。‘祭童’为四至五岁的双生子或双生女,若双生子必须虎年出生,双生女必须龙年出生。不仅要长得一模一样,还要五官清秀,山根笔挺,脸上不能有黑痣或伤疤……
“说完,他就死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话,若那话是真的,那个人兴许已经‘重生’了,还会这样死吗?但看到那把匕首与普通匕首有异,很漂亮,还是收了起来,让人把那个人埋了起来……匕首我拿回去后放在了一边,那个所谓的秘闻我根本不信,也就未再提起。几年后,这把匕首被我的一个,一个……一个认识的人看见,我突然想起了那个人说的话,便不当一回事地跟她说了……
“令我没想到的是,她是真的相信了。一个多月后,她突然弄了一对双生女回来,我吓坏了,去找匕首。才发现不仅匕首不在了,同时还丢了有大半钱财。我去跟她理论,她不承认,还跟我吵了起来。那天夜里我睡的很死,突然被痛醒,发现周围都是火,我忍着痛跑了出来……才发现那个地方不是我的家,而是一处废弃的房子……”
说完,她就用手捂住嘴,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
韩莞则是吓了一大跳,这是不折不扣的巫术啊。喃喃说道,“真的有这种怪事?太不可思议了,那人太坏了。”
周大娘把眼泪擦了,继续说道,“后来听说她和那两个孩子都死了,我不知道她是否真的重生了。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相信她真的能重生,怎么可能有那种事。我觉得,她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经常有人来向她要钱,她更有可能是被觊觎她财物的人害了。就像她偷了我的财物,要把我弄死一样……
“我逃出火场后遇到一个好心的大娘,把身上仅有的一根金簪送给她,在她家里养伤。我不敢回家,怕害我的人会再次整死我。我的容貌毁了,几乎说不出话来,之前的相好,或者靠我挣钱的妈妈哪怕知道我是谁,也不会帮我这个废人。在大娘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就一路北上,直至到了那家青楼……
“唉,是我不好,我害了那两个无辜的孩子。我看到周西和周南的小模样,便想到了她们,想法子把这两个孩子要了过来。后来,我又看到赵家姐儿,之前听说过她们是龙年生人,想着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世界总有穷凶极恶之人,还是小心为妙,才对你说了那种话。”
由于说的话太多,又激动,周大娘的声音越来越沙哑。或许嗓子疼痛,不时用手摸着脖子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