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青是初学者,就学个规则,其实跟谁学都是一样。
他现在急需找机会实战,所以得知于东到了就第一时间跑过来找他。
于东这边改稿子的事情也不急,想要改稿肯定不能凭空再写一篇,需要有初稿在,而他的初稿又放在金陵。
“打牌可以,不过就我们两个,玩不起来啊。”
“杨朋不是来了么,再加上我室友,正好四个人。”
“你室友?”于东疑惑道。
“对,王靖康,可能是看我们年纪差不多吧,所以给我们安排在了一起。我还跟老王讨论了一下,给我们416房间起了个房号——”
“房号?”于东一愣,这是什么操作,“叫什么?”
“老树新芽。”胡长青笑了起来,大概他自己也觉得这个名字很可乐,“现在这科幻界年轻人太多了,我得跟老王抱团取暖才行啊。”
“这才一天不到,你们倒是处出阶级感情来了。行,那去你们房间玩。”
“在你房间不是挺好的。”
“我房间小。”
“看着挺大的啊……”
胡长青喊着喊着,于东已经出了自己房间,他也只能无奈跟上。
两人去了416,于东抬眼看到门上贴着的白纸,纸上面写了四个字:老树新芽。
“吓,弄得还挺正规。”于东调侃一句。
敲了敲门,王靖康穿着大裤头和背心开门,第一眼先看到于东正在疑惑,随后看到跟过来的胡长青,顿时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年轻人是谁了。
“是于东老师吧,快请进,快请进。”
“不敢当,叫我于东就行。”
胡长青把扑克递给于东,说道:“既然都认出来了,我就不给你们介绍了。你们俩个先进去聊会儿,我去叫杨朋。”
等胡长青走后,于东进了屋,笑着说道:“王老师昨天来的?”
“嗯,昨天上午就来了。”他拿起床上的衬衫穿上,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听老胡说要去你屋里,正准备穿衣服,没想到你们过来了。”
王靖康看起来不像个善聊的人,不过大概率是因为第一次见面,所以还有些放不开。
毕竟才一天时间,就能跟老胡打得火热,王靖康应该不会太内向。
于东跟王靖康尬聊了一会儿,胡长青带着杨朋跟何洪伟来了。
胡长青先为他们介绍了一遍,然后说道,“原本还想着人不够,现在反而还多个人。小何先在旁边学习一会儿,等到学会了再上阵。”
何洪伟当然没有意见,点头道:“让杨朋先上,他‘赌博’经验比我丰富。”
几人坐了下来,胡长青又热心为他们讲解掼蛋的规则,于东在一旁听着,偶尔补充一两句。
就这样讲了一遍,胡长青也没问他们记没记住,直接宣布开战,“咱们就别浪费时间了,以战代练,不懂的等到出牌犯了错误再说。”
王靖康笑呵呵地说道:“以战代练这个讲法好,以后要是有外星人入侵地球,咱们也没有知己知彼的时间和机会,只能以战代练,慢慢摸索了。”
胡长青将牌洗好,随手一切,然后王靖康先抓:“老王你先来——你这说法,倒是把我跟于东当成了外星人处理了。不过你这脑袋,怎么天天想着外星人入侵?”
王靖康说,“我是天天想啊,而且越想也没希望,总感觉咱们这地球实在没什么优势,只能期盼着外星人迟点发现我们。”
“嘿,要是让他们先来,那我们肯定打不过的。”胡长青说:“能找到我们,代表他们科技水平远高于我们了。”
杨朋摸到牌,一脸认真道:“覆水老师,我有不同看法。如果他们先来,固然代表他们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我们,但是也可能来的只是侦察小兵,甚至于只是流浪者……你的那篇《外星猴子》里落入地球的不就不是军队,只是一个旅行者么?”
何洪伟说道,“我看法就更不同了,我认为即便有外星人先找到我们,也不能代表他们的科技水平领先了我们。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进化方向非常适合他们进行宇宙旅行,而不是科技水平有多高。你们试想一想,假如有这样一类生物,他们不需要空气,不对温度有要求,还可以飞行……”
“前两个我不反驳,但是可以飞行这项很难实现,因为你说的是宇宙中的飞行,这在我们现有的物理体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宇宙中没有……”
“我觉得有可能,假如这种生物长了一个很大的口袋,能够装一堆石头,在宇宙中飞翔的时候,他只需要朝反方向扔一块石头就行。”
“这不就是航天器成精了么?”
这时牌已经抓完,胡长青抓到明牌,他笑着出牌:“三条三带一对四……其实我认为外星人也未必会对我们不利,高等文明大概率不会像低等文明一样随意入侵,说不定还会帮助我们。克拉克在《童年终结》中所描述的外星人,也没有对地球进行占领,反而帮助地球发展科技。”
“那是因为里面设定是地球也就要灭绝了,他们只不过是守着人类消失而已。”何洪伟说:“我们对高级文明的猜测是没有被证实的,说不定高级文明为了保证自己的延续,会宁杀错不放过,把所有异己的种族都消灭掉。”
聊到了外星种族这个话题,几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但是一说到要不要继续探寻宇宙,几人的口径又出奇的统一。
即便是何洪伟这样的悲观主义者,也认为:“当然要去找,死也要死个痛快,而且我们不去找他们,他们也会找到我们。”
聊了一会儿宇宙的话题,几人又将话题引回现实,何洪伟问,“东哥,你的《生化危机》明天就发了,《科幻世界》这边现在应该有成书吧?”
“应该是有的。”于东点头。
“你说晚上见到萧姐,我问她要一本,她会不会给我?”
“大概不会。”于东摇头。
“为什么?”
“萧姐赚钱,从来不分人。”于东笑道,“你要想要的话,明天早上我去拿一本给你就是。”
“带签名么?”
“带。”
听到还有签名,杨朋忙说道:“师哥,你不能厚此薄彼吧。”
“行,你也有。”
王靖康看了看两个小伙子,又看了看于东,轻咳一声:“咳咳,我……”
“人人有份,不过等你们以后出了单行本,是要还的。”
“东哥说笑了,现在科幻界除了你还有谁有实力出单行本啊。对了,东哥,这次首印多少本啊?”
“八万。”
听到这个数字,何洪伟有些失望,“怎么就八万啊,这书在美国都卖到上百万本了,至少也印个六位数吧。这八万,也不够卖啊。”
“八万差不多了,现在国内市场就是这样。再多,出版社那边就要承担风险了。”于东说道。
杨朋也说,“是啊,后面不够卖可以加印嘛。”
何洪伟撇了撇嘴,“反正我是感觉肯定不够卖,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书在蓉城这边有多火,没放假的时候,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天天去书店问。我还有几个同学,听说后天有签售会,一直都没回去。他们知道我认识东哥,还想从我这走后门拿签名书,还说一本书给我两块钱费用,我没答应。”
“你应该答应啊,回头拿了钱,咱俩分分。”于东笑着说道。
其实何洪伟的感受跟其他人是不同的。
蓉城是《科幻世界》的大本营,他们在这里的宣传自然要强过其他地方,以至于锦江饭店这边都放了后天签售会的广告,每天在锦江饭店吃饭住宿的人都能看到这条广告。
这年头交通不发达,能来参加签售的基本都是本市的人,不像后世粉头一召唤,千里外的粉丝们都能迅速赶赴战场。
所以为了签售成绩好看,《科幻世界》自然也会重点在本市投入宣传。
这次的签售在人民南路的新华书店,这座书店规模不小,五十年代就建立了,到现在已经有了四十年的历史,可以说是蓉城的地标建筑。
杨萧他们这次把一切都准备得很充分,就想要把这次的签售会给弄得红红火火,这样更方便后面宣传。
……
于东他们打了一下午的牌,傍晚的时候杨萧跟谭锴到酒店来请作者们吃饭。
这次的银河奖阵仗反而没有去年大,并没有请什么重量级的嘉宾,不过据杨萧说,虽然阵仗不大,但是引起的关注却比以往要多很多。
“去年很多媒体都是我们请过来的,今年不同,银河奖的消息一放出去,他们自己就跑上了门。来得多了,我还得筛选。”
说到这个,杨萧一脸的笑意。
之前谭锴问过她,今年是否还要请几个重量级嘉宾来充充场面,她说不用。
这源自于两年来节节攀升的成绩给她的自信,今时不同往日,《科幻世界》的销量已经突破了四万本,而且势头没降,不出意外今年就能突破到五万。
要知道,两年前他们的销量才有几千而已,而且那时候是双月刊。
也就是说,才两年的时间,他们杂志的年销量就翻了有十倍。
最关键的是,他们现在不愁稿子了。
编辑部那些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光是审稿都快审不过来了。
稿子一多,收稿标准也就跟着上来,杂志质量自然也就跟着上来,杂志质量上来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吸引更多的读者……
说起这事,杨萧真要好好感谢一下于东。
之前谭锴跟她汇报数据,说编辑部收的稿子中,从金陵来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一大截。后来查明,原来是于东在金艺弄了个科幻协会,还设置了扶持基金,所以金陵那边投稿非常踊跃。
为此,杨萧还跟谭锴开玩笑,他们一直想要把蓉城打造成中国的科幻之都,现在金陵横空出世,说不定会成为他们的强有力对手。
吃过晚饭,杨萧跟于东单独聊了会儿,主要就是聊签售会的事情。
她掏了一个红包给于东,“这是书店那边的一点意思。”
于东掂量了一下,笑道:“这意思,份量还不轻。”
“我帮你数了,五百块钱。”杨萧笑道,“我知道你看不上,不过这已经不少了。”
于东点头,确实不少了,现在的签售会卖不了多少书,能签几百本已经非常可观。就按照五百本来算,等于是于东签一本能得一块钱,稿酬另算。
当然,对于书店来说,所获得的自然不仅仅是五百本书的利润。举办了签售活动,本身也是对书店的一种宣传。
看到于东收下“红包”,杨萧又笑着说道:“还有件事情要麻烦你,自从《生化危机》出名之后,有不少朋友找我求书,我倒是没有立即答应,先来问问你的意思。”
她说的求书,自然指的是签名书籍,而且是特签。
如果是其他作者,杨萧不会这么小心。主要于东本身就在文学圈小有名气,可能对这种事情的看法可能不太一样,更主要的是杨萧对于东跟吉米的关系知道一些,也知道他不缺钱。
于东对这事倒是无所谓,笑着说道,“没事,回头萧姐你把这几位朋友的姓名跟我说了,我写几本就是。”
听于东答应,杨萧笑眯眯地说道,“那我就代那几位朋友先谢过了,回头我把名字给你列出来。其中倒有一位你认识,我上次去科协,正好碰到康老,他也问我要书。”
听到康老要书,于东更无不可了,“那我明天就写。”
……
第二天下午,银河奖颁奖典礼顺利进行,《第二世界》拿了特等奖,一等奖被《七重外壳》和《冰人》拿去,何洪伟跟杨朋都是二等奖。
颁奖结束后,于东他们就被一群记者给围住了。
因为记者众多,有些记者为了抢机会,使出了黑招,举着本《生化危机》凑到于东面前:“于东老师,于东老师,你的《生化危机》我已经拜读,故事十分精彩……”
他现在急需找机会实战,所以得知于东到了就第一时间跑过来找他。
于东这边改稿子的事情也不急,想要改稿肯定不能凭空再写一篇,需要有初稿在,而他的初稿又放在金陵。
“打牌可以,不过就我们两个,玩不起来啊。”
“杨朋不是来了么,再加上我室友,正好四个人。”
“你室友?”于东疑惑道。
“对,王靖康,可能是看我们年纪差不多吧,所以给我们安排在了一起。我还跟老王讨论了一下,给我们416房间起了个房号——”
“房号?”于东一愣,这是什么操作,“叫什么?”
“老树新芽。”胡长青笑了起来,大概他自己也觉得这个名字很可乐,“现在这科幻界年轻人太多了,我得跟老王抱团取暖才行啊。”
“这才一天不到,你们倒是处出阶级感情来了。行,那去你们房间玩。”
“在你房间不是挺好的。”
“我房间小。”
“看着挺大的啊……”
胡长青喊着喊着,于东已经出了自己房间,他也只能无奈跟上。
两人去了416,于东抬眼看到门上贴着的白纸,纸上面写了四个字:老树新芽。
“吓,弄得还挺正规。”于东调侃一句。
敲了敲门,王靖康穿着大裤头和背心开门,第一眼先看到于东正在疑惑,随后看到跟过来的胡长青,顿时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年轻人是谁了。
“是于东老师吧,快请进,快请进。”
“不敢当,叫我于东就行。”
胡长青把扑克递给于东,说道:“既然都认出来了,我就不给你们介绍了。你们俩个先进去聊会儿,我去叫杨朋。”
等胡长青走后,于东进了屋,笑着说道:“王老师昨天来的?”
“嗯,昨天上午就来了。”他拿起床上的衬衫穿上,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听老胡说要去你屋里,正准备穿衣服,没想到你们过来了。”
王靖康看起来不像个善聊的人,不过大概率是因为第一次见面,所以还有些放不开。
毕竟才一天时间,就能跟老胡打得火热,王靖康应该不会太内向。
于东跟王靖康尬聊了一会儿,胡长青带着杨朋跟何洪伟来了。
胡长青先为他们介绍了一遍,然后说道,“原本还想着人不够,现在反而还多个人。小何先在旁边学习一会儿,等到学会了再上阵。”
何洪伟当然没有意见,点头道:“让杨朋先上,他‘赌博’经验比我丰富。”
几人坐了下来,胡长青又热心为他们讲解掼蛋的规则,于东在一旁听着,偶尔补充一两句。
就这样讲了一遍,胡长青也没问他们记没记住,直接宣布开战,“咱们就别浪费时间了,以战代练,不懂的等到出牌犯了错误再说。”
王靖康笑呵呵地说道:“以战代练这个讲法好,以后要是有外星人入侵地球,咱们也没有知己知彼的时间和机会,只能以战代练,慢慢摸索了。”
胡长青将牌洗好,随手一切,然后王靖康先抓:“老王你先来——你这说法,倒是把我跟于东当成了外星人处理了。不过你这脑袋,怎么天天想着外星人入侵?”
王靖康说,“我是天天想啊,而且越想也没希望,总感觉咱们这地球实在没什么优势,只能期盼着外星人迟点发现我们。”
“嘿,要是让他们先来,那我们肯定打不过的。”胡长青说:“能找到我们,代表他们科技水平远高于我们了。”
杨朋摸到牌,一脸认真道:“覆水老师,我有不同看法。如果他们先来,固然代表他们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我们,但是也可能来的只是侦察小兵,甚至于只是流浪者……你的那篇《外星猴子》里落入地球的不就不是军队,只是一个旅行者么?”
何洪伟说道,“我看法就更不同了,我认为即便有外星人先找到我们,也不能代表他们的科技水平领先了我们。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进化方向非常适合他们进行宇宙旅行,而不是科技水平有多高。你们试想一想,假如有这样一类生物,他们不需要空气,不对温度有要求,还可以飞行……”
“前两个我不反驳,但是可以飞行这项很难实现,因为你说的是宇宙中的飞行,这在我们现有的物理体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宇宙中没有……”
“我觉得有可能,假如这种生物长了一个很大的口袋,能够装一堆石头,在宇宙中飞翔的时候,他只需要朝反方向扔一块石头就行。”
“这不就是航天器成精了么?”
这时牌已经抓完,胡长青抓到明牌,他笑着出牌:“三条三带一对四……其实我认为外星人也未必会对我们不利,高等文明大概率不会像低等文明一样随意入侵,说不定还会帮助我们。克拉克在《童年终结》中所描述的外星人,也没有对地球进行占领,反而帮助地球发展科技。”
“那是因为里面设定是地球也就要灭绝了,他们只不过是守着人类消失而已。”何洪伟说:“我们对高级文明的猜测是没有被证实的,说不定高级文明为了保证自己的延续,会宁杀错不放过,把所有异己的种族都消灭掉。”
聊到了外星种族这个话题,几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但是一说到要不要继续探寻宇宙,几人的口径又出奇的统一。
即便是何洪伟这样的悲观主义者,也认为:“当然要去找,死也要死个痛快,而且我们不去找他们,他们也会找到我们。”
聊了一会儿宇宙的话题,几人又将话题引回现实,何洪伟问,“东哥,你的《生化危机》明天就发了,《科幻世界》这边现在应该有成书吧?”
“应该是有的。”于东点头。
“你说晚上见到萧姐,我问她要一本,她会不会给我?”
“大概不会。”于东摇头。
“为什么?”
“萧姐赚钱,从来不分人。”于东笑道,“你要想要的话,明天早上我去拿一本给你就是。”
“带签名么?”
“带。”
听到还有签名,杨朋忙说道:“师哥,你不能厚此薄彼吧。”
“行,你也有。”
王靖康看了看两个小伙子,又看了看于东,轻咳一声:“咳咳,我……”
“人人有份,不过等你们以后出了单行本,是要还的。”
“东哥说笑了,现在科幻界除了你还有谁有实力出单行本啊。对了,东哥,这次首印多少本啊?”
“八万。”
听到这个数字,何洪伟有些失望,“怎么就八万啊,这书在美国都卖到上百万本了,至少也印个六位数吧。这八万,也不够卖啊。”
“八万差不多了,现在国内市场就是这样。再多,出版社那边就要承担风险了。”于东说道。
杨朋也说,“是啊,后面不够卖可以加印嘛。”
何洪伟撇了撇嘴,“反正我是感觉肯定不够卖,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书在蓉城这边有多火,没放假的时候,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天天去书店问。我还有几个同学,听说后天有签售会,一直都没回去。他们知道我认识东哥,还想从我这走后门拿签名书,还说一本书给我两块钱费用,我没答应。”
“你应该答应啊,回头拿了钱,咱俩分分。”于东笑着说道。
其实何洪伟的感受跟其他人是不同的。
蓉城是《科幻世界》的大本营,他们在这里的宣传自然要强过其他地方,以至于锦江饭店这边都放了后天签售会的广告,每天在锦江饭店吃饭住宿的人都能看到这条广告。
这年头交通不发达,能来参加签售的基本都是本市的人,不像后世粉头一召唤,千里外的粉丝们都能迅速赶赴战场。
所以为了签售成绩好看,《科幻世界》自然也会重点在本市投入宣传。
这次的签售在人民南路的新华书店,这座书店规模不小,五十年代就建立了,到现在已经有了四十年的历史,可以说是蓉城的地标建筑。
杨萧他们这次把一切都准备得很充分,就想要把这次的签售会给弄得红红火火,这样更方便后面宣传。
……
于东他们打了一下午的牌,傍晚的时候杨萧跟谭锴到酒店来请作者们吃饭。
这次的银河奖阵仗反而没有去年大,并没有请什么重量级的嘉宾,不过据杨萧说,虽然阵仗不大,但是引起的关注却比以往要多很多。
“去年很多媒体都是我们请过来的,今年不同,银河奖的消息一放出去,他们自己就跑上了门。来得多了,我还得筛选。”
说到这个,杨萧一脸的笑意。
之前谭锴问过她,今年是否还要请几个重量级嘉宾来充充场面,她说不用。
这源自于两年来节节攀升的成绩给她的自信,今时不同往日,《科幻世界》的销量已经突破了四万本,而且势头没降,不出意外今年就能突破到五万。
要知道,两年前他们的销量才有几千而已,而且那时候是双月刊。
也就是说,才两年的时间,他们杂志的年销量就翻了有十倍。
最关键的是,他们现在不愁稿子了。
编辑部那些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光是审稿都快审不过来了。
稿子一多,收稿标准也就跟着上来,杂志质量自然也就跟着上来,杂志质量上来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吸引更多的读者……
说起这事,杨萧真要好好感谢一下于东。
之前谭锴跟她汇报数据,说编辑部收的稿子中,从金陵来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一大截。后来查明,原来是于东在金艺弄了个科幻协会,还设置了扶持基金,所以金陵那边投稿非常踊跃。
为此,杨萧还跟谭锴开玩笑,他们一直想要把蓉城打造成中国的科幻之都,现在金陵横空出世,说不定会成为他们的强有力对手。
吃过晚饭,杨萧跟于东单独聊了会儿,主要就是聊签售会的事情。
她掏了一个红包给于东,“这是书店那边的一点意思。”
于东掂量了一下,笑道:“这意思,份量还不轻。”
“我帮你数了,五百块钱。”杨萧笑道,“我知道你看不上,不过这已经不少了。”
于东点头,确实不少了,现在的签售会卖不了多少书,能签几百本已经非常可观。就按照五百本来算,等于是于东签一本能得一块钱,稿酬另算。
当然,对于书店来说,所获得的自然不仅仅是五百本书的利润。举办了签售活动,本身也是对书店的一种宣传。
看到于东收下“红包”,杨萧又笑着说道:“还有件事情要麻烦你,自从《生化危机》出名之后,有不少朋友找我求书,我倒是没有立即答应,先来问问你的意思。”
她说的求书,自然指的是签名书籍,而且是特签。
如果是其他作者,杨萧不会这么小心。主要于东本身就在文学圈小有名气,可能对这种事情的看法可能不太一样,更主要的是杨萧对于东跟吉米的关系知道一些,也知道他不缺钱。
于东对这事倒是无所谓,笑着说道,“没事,回头萧姐你把这几位朋友的姓名跟我说了,我写几本就是。”
听于东答应,杨萧笑眯眯地说道,“那我就代那几位朋友先谢过了,回头我把名字给你列出来。其中倒有一位你认识,我上次去科协,正好碰到康老,他也问我要书。”
听到康老要书,于东更无不可了,“那我明天就写。”
……
第二天下午,银河奖颁奖典礼顺利进行,《第二世界》拿了特等奖,一等奖被《七重外壳》和《冰人》拿去,何洪伟跟杨朋都是二等奖。
颁奖结束后,于东他们就被一群记者给围住了。
因为记者众多,有些记者为了抢机会,使出了黑招,举着本《生化危机》凑到于东面前:“于东老师,于东老师,你的《生化危机》我已经拜读,故事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