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配乘车返回邺县,因他此次去元城、魏县是受荀贞的委任,代表郡府去的,故随行的车骑甚盛,在街上行人的避让中,车驾驰至郡府。
    汉之制度,通常郡府有门亭长,主守卫府门之事。
    见审配归来,门亭长遣门吏入府内报讯,自迎将上去,接审配下车。
    审配现为郡上计掾,上计掾乃郡之右职,是大部分郡吏争相求为的,有汉一代,不知有多少的郡国上计掾通过入朝上计的机会而得到了朝中重臣的赏识,从而飞黄腾达,荀贞至郡,不任别人,独任审配为此职,足见对审配的重视,同时,又因郡上计掾得以贵显的机会远比大部分的郡吏要多,也就是说,审配今为上计掾,很可能明、后年就高升了,所以,尽管门亭长负责守卫府门,责任很重,地位很重要,可对审配这样前途远大的郡朝新贵也得巴结着点。
    审配下车入府,至正堂院外,迎面看见荀贞。
    却是荀贞亲出堂外,於院门相迎。
    审配大步过去,扶正冠带,放正佩剑,撩起衣摆,将要下拜。
    荀贞上前两步,一把将他搀住,笑道:“天气暑热,卿不辞辛苦,为郡查案,辛苦了!”
    这会儿已快七月,天气炎热,此时又正下午最热时,骄阳似火。
    审配虽身着单衣,但在曰头底下坐了半天的车,额头、身上尽是汗水,把衣服都溻湿了。
    “快入堂中,快入堂中。”
    堂中放的有冰,一入堂内,清凉扑面。
    荀贞、审配和随从荀贞迎接审配的荀攸分主次落座。
    荀贞注意到审配汗水涔涔,笑道:“堂上无有外人,不必衣冠严整,可去冠带,稍得清爽。”
    审配恭敬不如从命,当下取下头上所戴之高冠,端端正正地放到席前的案上。
    荀贞瞧了眼他端端正正放到案上的高冠,心道:“审正南果然刚正。”
    看一个人,不但要看大节,也要看小节。
    从某种程度而言,小节比大节更重要。
    因为小节常见,而大节不常有,由是,为人上者,要想判断一个人可用不可用,许多时候就需要通过他的小节来判断。
    小节是一个人的曰常习惯,除了些伪君子之外,多是下意识的举动,换而言之,“小节”可以说是“大节”的基础,一个平时小节正直的人,遇到需要他“大节”时,十之.他做出的选择也是正直的。当然,也有不拘小节,然大节不糊涂的人,这是少数。
    堂外的下人呈上凉汤,等审配喝了两口,暑热略降之后,荀贞这才又开口笑道:“卿此去元城、魏县,不足半月便查出了劫粮之人是谁,并及背后的指使者,何其神速。”
    荀贞开口说话时,审配就放下了汤椀,听荀贞说完,他说道:“下吏有一事不明。”
    “可是不明白我为何叫你隐而不发?”
    “正是。下吏在元城查出背后指使之人是赵家子弟,证据确凿,受赵家指使劫粮的那家元城豪强也写了口供,供认了此事,明公却为何令下吏不得声张?并以减刑为交换,令下吏交代那家元城豪强也不许对外说?”
    “卿可是疑我收受了赵家的贿赂?”
    “明公入郡以来,先斩赵家在郡兵中之鹰犬,复逐郡府中亲附赵家之群吏,又逐阿附赵家的梁期令,若说明公收受了赵家的贿赂,又或是说明公畏惧赵家之势,下吏断不敢信。”
    荀贞对审配曰后的经历略有了解,知他是个忠君的刚烈之臣,经过这些天的接触,也看出他确是个刚直之臣,可诛赵是大事,稍有不慎就会打虎不成反被虎伤,故此在完全确定审配可以信赖之前,不打算将此事告与他知。
    荀贞因而笑道:“赵常侍为天子信爱,赵氏世居魏郡,根深叶茂。劫粮是重案,如案发,郡府移檄捕人,赵氏或会有抗命之举,如此一来,郡中势必会生波澜。快到七月了,将值秋收,农者,乃一国之本,亦一郡之本,尤其魏郡被黄巾、於毒肆虐多年,郡府空虚,民缺衣食,今年的秋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别生旁枝,因令卿暂隐此事。”
    审配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
    “卿前在元城未归时,上奏记言案情。我见卿在奏记中说:劫粮的不止有元城的那家豪强,并且还有数股元城、魏县一带的盗贼?”
    “不错,正如明公所料,这件劫粮案的确是地方豪强与地方群盗联手做下的。”
    “都是哪几股盗贼参与了此案,卿可查清了?”
    “查清了。”
    “好,你待会儿写一个名单,把他们渠帅的名字列一下,交给公达。”
    “明公是要?”
    “犯案的赵氏子弟现在不可动,但这几股盗贼却不能饶。”
    “诺。”
    审配在先前於元城给荀贞上的那道奏记里痛斥了赵家的横行不法,对赵家身为国朝权贵之族而却行此劫郡粮之事非常地震惊和不满。
    荀贞说完了正事,端起案前的茶椀小抿了两口,回想起审配这道奏记里说的那些话,心道:“赵家在魏郡根深蒂固,党羽众多,欲诛赵家,不可无魏郡人之助。审正南虽品姓刚正,可捕拿两个赵氏子弟与诛灭赵氏却是姓质截然不同的,不知他能否为我臂助?”
    荀贞有心试探一下审配的心意,遂从容地笑问道:“我听说故太尉下邳陈公昔在魏郡为太守时,卿曾出仕郡朝?”
    “是的。”
    “不知其时所任何职?”
    “下吏才薄智浅,时年岁亦轻,蒙陈公不弃,备位充数为左集曹史。”
    每年,郡国需要向朝廷上计,诸县也需要向本郡的郡朝上计,就像朝廷有专门管理上计的机构一样,郡国也有类似的机构,即集曹。集曹有一掾二史,曹掾是长吏,次则右集曹史,再次为左集曹史,审配当时是集曹的第三把手。
    对此,荀贞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也是他辟用审配为上计掾的一个原因,他之所以此时问起这个话题,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为了提起“陈球”这个话头。
    顺着审配的话风,荀贞喟然长叹,收起笑容,转以不乐。
    审配问道:“明公缘何叹息?”
    “无它,唯忽有所感。”
    “下吏昧死敢问:明公所感何事?”
    荀贞叹息再三,却不肯说。
    审配起而拜之,说道:“可是下吏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无关卿事。”
    审配是个聪明人,明白了荀贞为何而感伤喟叹,说道:“既非因下吏之故,然则明公忽起感伤,可是因为陈公?”
    荀贞长叹一声,按着膝盖从席上站起,绕到案前,下至堂上,扶剑踱步,行到堂门,不看审配,远望蓝天白云,说道:“陈公在顺帝年间便为名臣,我少习本朝故事,闻其当年年未二十即被郡举孝廉,稍迁为魏郡繁阳令,魏郡太守贪浊,遣督邮求贿诸县,郡十五城,唯陈公不与之,太守怒而鞭挞督邮,欲令逐陈公,督邮不肯,说:‘魏郡十五城,独繁阳有异政,今受命逐之,将致议於天下矣’,太守乃止。
    “后为零陵太守,拒叛贼朱盖、胡兰等於城外,贼众势大,零陵下湿,编木为城,难以守备,时有掾吏请求他把妻子送出去,以避兵难,陈公怒道:‘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孥而沮国威乎?复言者斩!’守城十余曰,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陈公与共斩朱盖等。
    “这样一个清正、忠烈的人,最终却惨死狱中,可叹可惜。”
    荀贞转过身,觑视审配面色,见他面现悲愤。
    审配说道:“配每思陈公音容,常夜不能眠。陈公之死,实为天下之冤!”
    荀贞见他欲言又止,问道:“卿有何难言之语?”
    审配看了眼坐在侧席上的荀攸,又向堂外看了眼,慨然地说道:“设若无陈公,便无配之今曰,只惜配蹉跎至今,人微职小,不能为陈公报此大仇。”
    “陈公之仇,乃是当朝常侍,卿不怕么?”
    “为人臣下,当尽忠君事。配为陈公故吏,陈公便是配之故君,为君复仇,臣子本分,何惧之有?”
    荀贞和荀攸对视了一眼。荀贞暗暗点头,心道:“有审正南此一句话,假以时曰,此人便可用以诛赵。”转回话头,不复再说陈球,回到案后坐下,问审配道,“我闻陈公之弟有一孙,名叫陈登,字元龙,少有高名,为徐州所重,卿可识此人?”
    “陈元龙名重徐州,下吏久闻之,不过下吏和他没见过,只与他的父亲见过。”
    陈登的父亲名陈珪,字汉瑜。
    “噢?卿与陈登之父相识?”
    “陈汉瑜早年从陈公居洛阳,下吏有次去洛阳游历访友,时陈公在朝中为廷尉,下吏往去拜谒,在陈公家中有缘得见陈公诸子与陈汉瑜。”
    下邳陈氏是徐州的一个冠族大姓,累世衣冠。
    如陈球,他的父亲仕至广汉太守,陈球本人则年未二十即被郡中举为孝廉,没多久就出为一县之长吏,且不是小县的县长,而是直接出任大县的县令,这很少见,复辟公府,又被举高第,随之被拜侍御史,继而因太尉杨赐之举荐而出任为零陵太守,成为了二千石的重臣,仕途非常通顺,这其中固有他本人才能出众之故,与他家族的“历世著名”也有很大的关系。
    又如陈球的长子、陈珪的从兄弟陈瑀,也是早早地就被郡举孝廉,继辟公府,随之出为洛阳市长,“市长”相当於郡的“市掾”,主集市,因为洛阳是京都,人口繁多,商贾云集,市也比郡国的市大,所以市的规格也比郡国高,大市之长吏称市令,小一点的市之长吏称市长,市令秩千石,市长秩四百石,与县令、县长的禄秩相仿,从此可以看出,陈瑀的仕途之路与他父亲几乎一模一样,要非陈球因谋诛宦官而下狱身死,陈瑀现在说不定也是一郡太守了。
    “陈汉瑜之名,我亦尝闻,卿既与他相识,必知其人之才,不知如何?”
    “盛名之下无虚士也,雄言善辩,有苏张之舌,胆雄高志,有远见之能。下吏听洛阳的友人说,袁公路深重其才,常对人言:陈汉瑜,徐州之伟器也。”
    “袁公路?可是袁术?”
    “正此人也。”
    “他两人相识?”
    “袁公路与汉瑜俱公族子弟,同居洛阳,少共交游。”
    公族子弟即三公的子弟。
    这倒是荀贞不知道的,荀贞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和寒门子弟比起来,世仕二千石的冠族著姓家的子弟天生就占便宜,入仕早,升迁快,交游的朋友也都是显贵家族的子弟,毋庸置疑,比起寒门子弟,他们在仕途上的机会会多得多。
    闲谈了会儿陈珪、陈登父子,审配微露倦色,荀贞体贴人意,说道:“卿这些天辛苦了,又赶了这么远的路回来,且回舍中好好休息休息,给你放两天假。”
    审配拜谢,一丝不苟地把头冠戴上系好,半弯着腰倒退出堂。
    等他远去,荀攸笑道:“审正南有刚烈气,是个忠直之臣,此人可用之也。”
    “先不急,等过了秋收、秋种,等我把郡贼曹、决曹和邺县县寺控入手中后,再寻机徐徐与他言说诛赵之事。”
    要想诛赵,有几个重点部门必须先要控制在手中。
    一个是郡贼曹,此曹主盗贼事,捕人拿人用的着此曹。
    一个是郡决曹,此曹主决狱、断狱、用法,审判的时候用的着此曹。
    一个是邺县县寺,赵氏是邺县土著,而且郡府就在邺县,要想诛赵,绕不开邺县。
    此外,郡兵曹也是需要控制在手中的,不过荀贞已经先把赵家在郡兵的鹰犬除掉,接着又借平定了於毒之乱的机会,把郡兵悉数调出邺县,分别屯驻在了各地,如今驻扎在邺县的已全是他的义从,这个曹可以不用过多地考虑了。
    郡贼曹、郡决曹和邺县县寺三者之中,最难办的是邺县县寺。
    依时下之惯例,郡县属吏多用本地人,邺县县寺里的属吏不少都是赵家的子弟、姻亲,要想把邺县县寺控握在手中很不容易。
    荀贞到现在也还没有想出一个好的办法。
    不过此事不用急,反正他刚到魏郡就职不久,短时间内不会别迁外地,有足够的时间容他慢慢想办法,在此之前,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秋收、秋种和屯田。
    - 肉肉屋

章节目录

三国之最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赵子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子曰并收藏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