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侯回来了,还立了功,曾经的罪名即便不能洗清,也能功过相抵。
所以,最差的情况,平南侯府上下的罪责也能免除。
坊间已经有消息,说是承泰帝有意赦免被流放的魏二爷、魏三爷,以及侯府下一辈的年轻子侄。
就是太夫人,前两天,刚刚被太后召进宫叙话。
虽然不是单独召见,却也是一种信号,表明了皇家对于平南侯府的态度。
每天都能听到有关侯府的好消息,张夫人快坐不住了。
她望眼欲穿的盼着自家丈夫早日回归,心里更是无比热切——侯府的危机已经度过,她的儿子也该认祖归宗了!
赵嬷嬷:……
她理解张夫人的急切,侯爷回来了,侯府看似能够恢复如常,但到底相隔了七八年。
谁也不知道这期间,平南侯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受过伤、失了忆,现在恢复了记忆,但恢复到了什么程度?
他记得自己跟妻子的琴瑟和鸣、恩爱有加吗?
或者,他、他在外面已经有了别的女人?而那个女人恰巧还是他的救命恩人什么的。
不能怪赵嬷嬷胡思乱想,实在是人心易变。
早些年,张夫人就因为膝下无子,在侯府立足艰难。
太夫人动不动就给侯爷送女人,张夫人为了名声,也不得不把自己最信任的陪嫁丫鬟开了脸。
偏偏,即使这样,也总有人暗地里笑话张夫人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
其实,也就是侯府恰巧出了事,否则夫人估计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把冯延庭的身世揭开。
毕竟孩子已经五岁了,被冯家养得很好,看样子不会是早夭的模样。
至于朝廷知道了,会不会再把冯延庭弄去京城当质子。
车到山前必有路,而且,儿子不是她一个人的,侯爷总能想到办法。
主要还是张夫人她自己,有了嫡长子,在侯府也不至于被人挤兑。
现在又过了七八年,张夫人与平南侯分别已久,她心里很是没底。
有了儿子,还是个模样好、聪慧懂事的好孩子,张夫人也能底气十足的应对侯府的一切变故!
但,赵嬷嬷明白归明白,却也着实为难。
真相大白、各归各位!
这话说得简单,可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首先,为什么要换子?
肯定不是张夫人主动要求的,否则,承泰帝会觉得侯府有异心。
朝廷还没有明确的旨意要把平南侯府的嫡子接回京呢,张夫人就先着急忙慌的换子?
她这么做,到底是怀疑朝廷的用心,还是本身自己心里有鬼?!
一个弄不好,还会连累平南侯。
夫妻一体。
在外人眼中,张夫人就能代表平南侯的态度。
更有甚者,一些看不起女人的人还会怀疑:这或许原本就是平南侯的意思,张氏一个内宅妇人,她有这样大的胆量,敢混淆侯府血脉?!
平南侯:……窦娥没我冤枉啊!
侯府已经落了一次罪,好不容易靠着平南侯的功劳有望复兴。
如果再因为“换子”的事儿而惹出祸端,啧啧,别说平南侯了,就是太夫人、二夫人等这些女眷也恨不能生吃了张夫人。
所以,“换子”什么的,与张夫人无关。
她非但不是幕后主使,还是可怜的受害者。
问题来了,张夫人不是元凶,那么谁才是真正的恶人?!
在原剧情中,赵嬷嬷轻易的把黑锅扣在了儿媳妇顾秀娘头上。
一来,原主顾秀娘进京后,虽然也刺绣养家、教养儿子,但她行事并不高调。
对于张夫人、魏元娘,也没有太过亲近与照顾。
冯家最大的忠仆,依然是赵嬷嬷。
拥有了极好的名声,赵嬷嬷所说的话,便似乎天然有可信度。
且她揭发的还不是旁人,而是自己的儿媳妇。
长辈揭发晚辈,身份上也有碾压的优势。
在孝道大如天的古代,很少有人会质疑一个有着好名声的长辈。
二来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顾秀娘确实不无辜。
她确实用自己的女儿偷换了一个儿子回来,她顶多就是不知道自己傻傻的被婆婆利用了。
但冯延庭确实不是她的亲骨肉啊,赵嬷嬷以正义者的姿态揭发、控诉、审判顾秀娘的时候,顾秀娘直接被吓坏了。
根本无需她亲口承认,只看她一脸的心虚与惊慌失措,所有人都觉得她就是元凶。
事情就是这样,只要人在品性上有了瑕疵,那么她做什么都是错的。
就算不是她的错,外人也会觉得跟她有关系。
所以,随后当顾秀娘反应过来,知道了赵嬷嬷给自己定的罪名,她拼命喊冤的时候,没人相信她的话。
大家都相信赵嬷嬷,认同了她的说辞——
顾秀娘贪慕侯府的富贵,利用赵嬷嬷在侯府的身份、人脉关系,暗中勾结刁奴,丧心病狂的来了个偷龙转凤。
至于为什么用女儿换儿子,一个女儿能够在侯府帮她攫取什么财富,这些听着就有些不太合理的因素,却没有人在意了。
反正恶人已经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侯府流落民间的世子爷也顺利认祖归宗,父子、母子团聚,忠仆也得到了嘉奖,妥妥的华国标准式的大圆满。
不管是演戏的,还是看戏的,大家都似乎得到了满足!
但,那是原剧本。
现在换何甜甜来给赵嬷嬷当儿媳妇,赵嬷嬷想要把锅甩给她,并不容易。
何甜甜不像原主那般低调,自己刺绣赚钱,就大大方方的告诉所有人。
她养着张夫人一群人,还把侯府的“嫡长女”当成小主人般,诸多照顾、百般周到。
自己的亲儿子都要退一射之地,唯恐委屈了魏元娘这个大小姐。
何甜甜的好名声早已压过了赵嬷嬷。
所以,如果赵嬷嬷还按照原剧本行事,说何甜甜居心叵测、贪图富贵,偷偷调换了孩子,世人很难相信。
当然,赵嬷嬷可能还会拿出佐证:如果不是早就知道魏元娘是自己的亲生女儿,“顾秀娘”会这般偏心?
不过,赵嬷嬷自己就能想到驳斥这种说法的理由:“侯府都落难了,那时谁也不敢保证侯爷还活着,将来会不会立功归来。”
“二夫人、三夫人的娘家为了自保,全都要求自家女儿跟魏家的二爷、三爷和离。”否则就不会管那些外孙外孙女儿。
“……大家都认定侯府会就此败落,而我冯家已经脱了奴籍,是正经的良家。”
“我若真的心疼女儿,就会直接把女儿接回来,而不是让她顶着罪奴的身份,继续替别人受苦受罪!”
而另一方面,何甜甜对冯延庭也非常好。
或许没有像原剧本中那般宠溺、娇惯,却也给了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切。
包括冯延庭在内,周围所有人,都从未怀疑“顾秀娘”不是冯延庭的亲生母亲。
而如果像赵嬷嬷所说,“顾秀娘”是个居心叵测、胆大妄为的狂徒,那么她这人的品性就十分低劣。
人品差的人,又怎么会掏心掏肺、细致耐心的教养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毕竟能够做到对别人的孩子视如己出的人,说句圣母都不为过。
这、就十分相悖了啊。
而且吧,赵嬷嬷还有种预感,就“顾秀娘”现在这幅模样,将来真相被揭发的时候,她也未必会轻易认罪!
赵嬷嬷仔细回想过去几年的事儿,她忽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顾秀娘”对待冯延庭的时候,少了那种隐隐的心虚与小心翼翼。
她不管是管教冯延庭,还是面对冯忠良的时候,都是那般的理直气壮,仿佛当初嫌弃女儿、偷龙转凤的人,不是她!
赵嬷嬷:……哎呀,真是左右为难!
到底该怎么办?!
张夫人肯定不能有任何过错,而原计划中最好的“替罪羊”也变得失去了控制,“换子”的大黑锅,到底该谁来背?!
赵嬷嬷心里急躁、烦闷,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不过,人家到底是剧本设定的“忠仆”。
辗转反侧的好些日子,整个人眼瞅着苍老了许多,在平南侯终于顺利抵达京城的当天,赵嬷嬷终于下定了决心。
“……嬷嬷,侯爷他怎么能这么对我?”
“因着侯府,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险些死在被押解进京的路上!”
“还有我们张家,也是因为侯府才落罪。到现在,我爹娘、哥哥嫂嫂们还在边陲吃沙子呢。”
“结果,他却在西南娶了个蛮夷女子,连儿子都生了两个,他、他对得起我吗?!”
平南侯回来了,他带着几个俘获的蛮夷头领招摇过市。
围观的吃瓜群众们发现,在平南侯的队列中,不止有蛮夷头领,还有一个容貌艳丽的蛮夷女子。
很快,这位蛮夷女子的身份便曝了光。
原来在平南侯受重伤的时候,是这位蛮夷女子救了他,还把他带回家休养。
平南侯醒来后,却忘了自己是谁,更忘了父母家人。
在随后的养病过程中,平南侯与这位蛮夷女子暗生情愫,又因为他自己什么都想不起来,不知该去哪里,索性就留在了山林里。
救命之恩,平南侯就以身相许了,还跟这位女子生了两个儿子。
后来,平南侯因为意外而恢复了记忆,虽然有些为难——他侯府里还有一位明媒正娶的妻子啊。
但他经过一番思考,又跟蛮夷女子好生商量,最终还是把他们母子一起带进了京城。
平南侯府的女主人肯定是张氏,但阿蛮可以做个贵妾嘛。
在平南侯的印象中,自己的妻子张氏不是个善妒的人,她能容下那么多侍妾和庶女,相比也能容下对自己夫君有救命之恩的阿蛮母子!
张夫人:……去他娘的“不善妒”!
天底下的女人,只要不是另有所图或是天生犯贱,就没有喜欢跟人共事一夫的。
而且,那个叫阿蛮的蛮女,她是普通侍妾吗?
不是!
她对平南侯有救命之恩,就是太夫人也会打从心底里感谢她。
还有,当初阿蛮是“嫁给”平南侯的,虽然不是遵循大周朝的三媒六聘,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嫁人。
阿蛮还以妻子的身份跟平南侯生活了好几年,他们之间的感情,肯定比张夫人这个分离了七八年的原配更要深厚。
这样的阿蛮,别说平南侯了,就是张夫人也不好真把她当成普通的侍妾。
“……夫人,侯爷当时也是受了伤,他什么都不记得了,他、他不是停妻再娶,而是造化弄人!”
赵嬷嬷看到张夫人哭得肝肠寸断,她的心也跟着一阵阵疼。
她轻轻抚着张夫人的后背,想方设法的开解、劝慰。
“造化弄人?!对,好一个造化弄人!”
张夫人却被赵嬷嬷的话刺激到了,她猛地抬起头,满是泪珠的眼睛里充满了愤恨。
“那个阿蛮不是故意勾引有妇之夫,人家事先并不知情。”
“而在知道丈夫还有原配之后,阿蛮就利索的让位,还贤惠的表示,她会好好尊敬、侍奉我这个侯府夫人!”
张夫人咬牙说道,“听听!嬷嬷,你来听听!”
“多么的深明大义?多么的贤惠善良?”
“慢说侯爷这样本就有情有义的男子,就是你我听了,是不是也觉得阿蛮极好?”
“呸!好什么好?她太有心机了,她这是在以退为进呢。”
“她知道,就算她闹,也不能改变我才是侯府女主人的事实。而且我张氏没有犯过错,还在侯府落罪的时候,想方设法的保住了侯府众人!”
虽然事情是冯忠良做的,但,太夫人、二房、三房都应该领她张氏的人情。
要不是她,这些人早就死在押解进京的路上了。
即便不死,估计也要落个伤病!
单冲这一点,她张氏对侯府就有大功。
哦,对了,还有延庭!
在不知道侯府前程命运的时候,她凭借自己的能力保住了侯府的根儿,还把延庭养得这般优秀。
她张氏就是侯府的大功臣,有了这些,侯爷就不可能休掉她。
那个什么阿蛮,也就不可能上位。
而她,约莫就是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才主动相让,既是落个通情达理的好名声,还能引得平南侯怜惜、愧疚。
张夫人越想越觉得阿蛮难对付,另外,阿蛮膝下的两个儿子,也让她十分忌惮。
“赵嬷嬷,不能再等了,我必须让延庭认祖归宗!”
所以,最差的情况,平南侯府上下的罪责也能免除。
坊间已经有消息,说是承泰帝有意赦免被流放的魏二爷、魏三爷,以及侯府下一辈的年轻子侄。
就是太夫人,前两天,刚刚被太后召进宫叙话。
虽然不是单独召见,却也是一种信号,表明了皇家对于平南侯府的态度。
每天都能听到有关侯府的好消息,张夫人快坐不住了。
她望眼欲穿的盼着自家丈夫早日回归,心里更是无比热切——侯府的危机已经度过,她的儿子也该认祖归宗了!
赵嬷嬷:……
她理解张夫人的急切,侯爷回来了,侯府看似能够恢复如常,但到底相隔了七八年。
谁也不知道这期间,平南侯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受过伤、失了忆,现在恢复了记忆,但恢复到了什么程度?
他记得自己跟妻子的琴瑟和鸣、恩爱有加吗?
或者,他、他在外面已经有了别的女人?而那个女人恰巧还是他的救命恩人什么的。
不能怪赵嬷嬷胡思乱想,实在是人心易变。
早些年,张夫人就因为膝下无子,在侯府立足艰难。
太夫人动不动就给侯爷送女人,张夫人为了名声,也不得不把自己最信任的陪嫁丫鬟开了脸。
偏偏,即使这样,也总有人暗地里笑话张夫人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
其实,也就是侯府恰巧出了事,否则夫人估计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把冯延庭的身世揭开。
毕竟孩子已经五岁了,被冯家养得很好,看样子不会是早夭的模样。
至于朝廷知道了,会不会再把冯延庭弄去京城当质子。
车到山前必有路,而且,儿子不是她一个人的,侯爷总能想到办法。
主要还是张夫人她自己,有了嫡长子,在侯府也不至于被人挤兑。
现在又过了七八年,张夫人与平南侯分别已久,她心里很是没底。
有了儿子,还是个模样好、聪慧懂事的好孩子,张夫人也能底气十足的应对侯府的一切变故!
但,赵嬷嬷明白归明白,却也着实为难。
真相大白、各归各位!
这话说得简单,可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首先,为什么要换子?
肯定不是张夫人主动要求的,否则,承泰帝会觉得侯府有异心。
朝廷还没有明确的旨意要把平南侯府的嫡子接回京呢,张夫人就先着急忙慌的换子?
她这么做,到底是怀疑朝廷的用心,还是本身自己心里有鬼?!
一个弄不好,还会连累平南侯。
夫妻一体。
在外人眼中,张夫人就能代表平南侯的态度。
更有甚者,一些看不起女人的人还会怀疑:这或许原本就是平南侯的意思,张氏一个内宅妇人,她有这样大的胆量,敢混淆侯府血脉?!
平南侯:……窦娥没我冤枉啊!
侯府已经落了一次罪,好不容易靠着平南侯的功劳有望复兴。
如果再因为“换子”的事儿而惹出祸端,啧啧,别说平南侯了,就是太夫人、二夫人等这些女眷也恨不能生吃了张夫人。
所以,“换子”什么的,与张夫人无关。
她非但不是幕后主使,还是可怜的受害者。
问题来了,张夫人不是元凶,那么谁才是真正的恶人?!
在原剧情中,赵嬷嬷轻易的把黑锅扣在了儿媳妇顾秀娘头上。
一来,原主顾秀娘进京后,虽然也刺绣养家、教养儿子,但她行事并不高调。
对于张夫人、魏元娘,也没有太过亲近与照顾。
冯家最大的忠仆,依然是赵嬷嬷。
拥有了极好的名声,赵嬷嬷所说的话,便似乎天然有可信度。
且她揭发的还不是旁人,而是自己的儿媳妇。
长辈揭发晚辈,身份上也有碾压的优势。
在孝道大如天的古代,很少有人会质疑一个有着好名声的长辈。
二来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顾秀娘确实不无辜。
她确实用自己的女儿偷换了一个儿子回来,她顶多就是不知道自己傻傻的被婆婆利用了。
但冯延庭确实不是她的亲骨肉啊,赵嬷嬷以正义者的姿态揭发、控诉、审判顾秀娘的时候,顾秀娘直接被吓坏了。
根本无需她亲口承认,只看她一脸的心虚与惊慌失措,所有人都觉得她就是元凶。
事情就是这样,只要人在品性上有了瑕疵,那么她做什么都是错的。
就算不是她的错,外人也会觉得跟她有关系。
所以,随后当顾秀娘反应过来,知道了赵嬷嬷给自己定的罪名,她拼命喊冤的时候,没人相信她的话。
大家都相信赵嬷嬷,认同了她的说辞——
顾秀娘贪慕侯府的富贵,利用赵嬷嬷在侯府的身份、人脉关系,暗中勾结刁奴,丧心病狂的来了个偷龙转凤。
至于为什么用女儿换儿子,一个女儿能够在侯府帮她攫取什么财富,这些听着就有些不太合理的因素,却没有人在意了。
反正恶人已经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侯府流落民间的世子爷也顺利认祖归宗,父子、母子团聚,忠仆也得到了嘉奖,妥妥的华国标准式的大圆满。
不管是演戏的,还是看戏的,大家都似乎得到了满足!
但,那是原剧本。
现在换何甜甜来给赵嬷嬷当儿媳妇,赵嬷嬷想要把锅甩给她,并不容易。
何甜甜不像原主那般低调,自己刺绣赚钱,就大大方方的告诉所有人。
她养着张夫人一群人,还把侯府的“嫡长女”当成小主人般,诸多照顾、百般周到。
自己的亲儿子都要退一射之地,唯恐委屈了魏元娘这个大小姐。
何甜甜的好名声早已压过了赵嬷嬷。
所以,如果赵嬷嬷还按照原剧本行事,说何甜甜居心叵测、贪图富贵,偷偷调换了孩子,世人很难相信。
当然,赵嬷嬷可能还会拿出佐证:如果不是早就知道魏元娘是自己的亲生女儿,“顾秀娘”会这般偏心?
不过,赵嬷嬷自己就能想到驳斥这种说法的理由:“侯府都落难了,那时谁也不敢保证侯爷还活着,将来会不会立功归来。”
“二夫人、三夫人的娘家为了自保,全都要求自家女儿跟魏家的二爷、三爷和离。”否则就不会管那些外孙外孙女儿。
“……大家都认定侯府会就此败落,而我冯家已经脱了奴籍,是正经的良家。”
“我若真的心疼女儿,就会直接把女儿接回来,而不是让她顶着罪奴的身份,继续替别人受苦受罪!”
而另一方面,何甜甜对冯延庭也非常好。
或许没有像原剧本中那般宠溺、娇惯,却也给了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切。
包括冯延庭在内,周围所有人,都从未怀疑“顾秀娘”不是冯延庭的亲生母亲。
而如果像赵嬷嬷所说,“顾秀娘”是个居心叵测、胆大妄为的狂徒,那么她这人的品性就十分低劣。
人品差的人,又怎么会掏心掏肺、细致耐心的教养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毕竟能够做到对别人的孩子视如己出的人,说句圣母都不为过。
这、就十分相悖了啊。
而且吧,赵嬷嬷还有种预感,就“顾秀娘”现在这幅模样,将来真相被揭发的时候,她也未必会轻易认罪!
赵嬷嬷仔细回想过去几年的事儿,她忽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顾秀娘”对待冯延庭的时候,少了那种隐隐的心虚与小心翼翼。
她不管是管教冯延庭,还是面对冯忠良的时候,都是那般的理直气壮,仿佛当初嫌弃女儿、偷龙转凤的人,不是她!
赵嬷嬷:……哎呀,真是左右为难!
到底该怎么办?!
张夫人肯定不能有任何过错,而原计划中最好的“替罪羊”也变得失去了控制,“换子”的大黑锅,到底该谁来背?!
赵嬷嬷心里急躁、烦闷,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不过,人家到底是剧本设定的“忠仆”。
辗转反侧的好些日子,整个人眼瞅着苍老了许多,在平南侯终于顺利抵达京城的当天,赵嬷嬷终于下定了决心。
“……嬷嬷,侯爷他怎么能这么对我?”
“因着侯府,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险些死在被押解进京的路上!”
“还有我们张家,也是因为侯府才落罪。到现在,我爹娘、哥哥嫂嫂们还在边陲吃沙子呢。”
“结果,他却在西南娶了个蛮夷女子,连儿子都生了两个,他、他对得起我吗?!”
平南侯回来了,他带着几个俘获的蛮夷头领招摇过市。
围观的吃瓜群众们发现,在平南侯的队列中,不止有蛮夷头领,还有一个容貌艳丽的蛮夷女子。
很快,这位蛮夷女子的身份便曝了光。
原来在平南侯受重伤的时候,是这位蛮夷女子救了他,还把他带回家休养。
平南侯醒来后,却忘了自己是谁,更忘了父母家人。
在随后的养病过程中,平南侯与这位蛮夷女子暗生情愫,又因为他自己什么都想不起来,不知该去哪里,索性就留在了山林里。
救命之恩,平南侯就以身相许了,还跟这位女子生了两个儿子。
后来,平南侯因为意外而恢复了记忆,虽然有些为难——他侯府里还有一位明媒正娶的妻子啊。
但他经过一番思考,又跟蛮夷女子好生商量,最终还是把他们母子一起带进了京城。
平南侯府的女主人肯定是张氏,但阿蛮可以做个贵妾嘛。
在平南侯的印象中,自己的妻子张氏不是个善妒的人,她能容下那么多侍妾和庶女,相比也能容下对自己夫君有救命之恩的阿蛮母子!
张夫人:……去他娘的“不善妒”!
天底下的女人,只要不是另有所图或是天生犯贱,就没有喜欢跟人共事一夫的。
而且,那个叫阿蛮的蛮女,她是普通侍妾吗?
不是!
她对平南侯有救命之恩,就是太夫人也会打从心底里感谢她。
还有,当初阿蛮是“嫁给”平南侯的,虽然不是遵循大周朝的三媒六聘,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嫁人。
阿蛮还以妻子的身份跟平南侯生活了好几年,他们之间的感情,肯定比张夫人这个分离了七八年的原配更要深厚。
这样的阿蛮,别说平南侯了,就是张夫人也不好真把她当成普通的侍妾。
“……夫人,侯爷当时也是受了伤,他什么都不记得了,他、他不是停妻再娶,而是造化弄人!”
赵嬷嬷看到张夫人哭得肝肠寸断,她的心也跟着一阵阵疼。
她轻轻抚着张夫人的后背,想方设法的开解、劝慰。
“造化弄人?!对,好一个造化弄人!”
张夫人却被赵嬷嬷的话刺激到了,她猛地抬起头,满是泪珠的眼睛里充满了愤恨。
“那个阿蛮不是故意勾引有妇之夫,人家事先并不知情。”
“而在知道丈夫还有原配之后,阿蛮就利索的让位,还贤惠的表示,她会好好尊敬、侍奉我这个侯府夫人!”
张夫人咬牙说道,“听听!嬷嬷,你来听听!”
“多么的深明大义?多么的贤惠善良?”
“慢说侯爷这样本就有情有义的男子,就是你我听了,是不是也觉得阿蛮极好?”
“呸!好什么好?她太有心机了,她这是在以退为进呢。”
“她知道,就算她闹,也不能改变我才是侯府女主人的事实。而且我张氏没有犯过错,还在侯府落罪的时候,想方设法的保住了侯府众人!”
虽然事情是冯忠良做的,但,太夫人、二房、三房都应该领她张氏的人情。
要不是她,这些人早就死在押解进京的路上了。
即便不死,估计也要落个伤病!
单冲这一点,她张氏对侯府就有大功。
哦,对了,还有延庭!
在不知道侯府前程命运的时候,她凭借自己的能力保住了侯府的根儿,还把延庭养得这般优秀。
她张氏就是侯府的大功臣,有了这些,侯爷就不可能休掉她。
那个什么阿蛮,也就不可能上位。
而她,约莫就是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才主动相让,既是落个通情达理的好名声,还能引得平南侯怜惜、愧疚。
张夫人越想越觉得阿蛮难对付,另外,阿蛮膝下的两个儿子,也让她十分忌惮。
“赵嬷嬷,不能再等了,我必须让延庭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