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收容所(2)
赵家族长的宅子确实很大,大大小小房间有二十三间。楚瑛现在收留了二十八个孩子,将他们安置在五个房间内。以后孩子增多,每个房间的人数也都要增加的。
这些孩子安顿好了以后,楚瑛又向赵铁根要了几间屋子,这些屋子她准备用来安置生病的孩子。在这里最怕的不是少吃喝而是生病,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生病很容易夭折。
现在是夏天只要让他们吃饱就好,等天气转凉得准备御寒的衣服以及医药了,所以说办个收容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将需要的物资列成一张清单,准备回洪城交给淮王跟楚锦。早做准备,等天气变冷了也不会手忙脚乱。
难民营听闻楚瑛这儿有八千斤粮食,他们将十岁以下的孩子都送了来。有些怕被送回去,将孩子扔在村口就离开这儿了。
楚瑛也不可能都收,她让大夫帮着诊脉,身体健康的留下身体不好的根据线索送回去。
送走的楚瑛也找不着他们,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些孩子安置在备用的屋子。也没放弃,她让大夫尽心救治。
过了两日楚瑛回了一趟城内,见到淮王的第一句话就是:“父王,你知道朝廷什么时候赈灾吗?”
淮王摇头说道:“没有,朝廷已经决定赈灾只是还在筹款,只是什么时候筹到款这个就不好说了。”
楚瑛非常生气,说道:“旱灾都三个多月,朝廷还在筹集赈灾款。等他们筹到了钱,老百姓都死光了。”
淮王神色平静地说道:“就是筹到了钱这钱也用不到百姓身上。西北这两年旱灾频出,朝廷筹集了三百万赈灾,用到百姓身上的不超过三十万。”
楚瑛震惊了:“已经腐败到这个地步吗?”
淮王摇摇头说道:“比你想得还要严重。接连一个月没下雨,就有官员跟富商勾结囤粮,一些百姓贪图那点小利连家中存粮都卖掉了。只这一波,他们就能赚得钵满盆满。”
“他们赚这样的钱,也不怕死无全尸。”
淮王叹息一声说道:“所以李天王每占一个地方就先杀官员跟富户,就是因为被他们迫害太深了。若是江西这边干旱得不到解决,宁县的事还会发生,到时候官府肯定是控制不住的。”
楚瑛没说话。百姓起义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他们没有严明的军纪、稳定的后方跟长远的目光。青壮年死了,留下他们的妻儿很难活下去。
淮王看楚瑛神色黯然,说道:“中原混乱,外敌虎视眈眈,大楚的江山估计是保不住了。”
楚瑛仰头说道:“父王,咱们该准备后路了。”
不去海外,也该做其他的准备。
淮王点点头说道:“阿瑛,若是大楚真的被推翻了,到时候你跟你哥就坐船出海。到了那儿,你们兄妹再不用顾忌身份想做什么都可以。”
楚瑛说道:“父王,我跟哥哥怎么可能丢下你不管。”
淮王笑了下,摇头说道:“阿瑛,虽然我受了很多委屈,但我毕竟是太祖嫡长一脉身体里留着楚家人的血。我不可能弃楚家天下于不顾,就算死也要死在这儿葬在这儿。”
他想象过自己许多种死法,却从没有远逃海外的,因为他是宁死也不会漂泊异乡的。
楚瑛态度很坚定,一家人要在一起。
谈完这事,楚瑛就将自己写的清单给淮王:“父王,我需要这些东西,你看能筹集到多少?”
淮王接过来看了下,说道:“若人数在两百之内,囤的粮食可以支撑他们用到明年开春。布料的话,铺子里应该还有不少存货。至于药材,我没有囤积市面上也很紧缺,这个恐怕弄不到。”
楚瑛其实早有预料,说道:“父王,苏州那边旱情不严重,能不能去那儿购置粮食跟药材?”
淮王摇头说道:“边疆在打仗,西北那边暴乱,苏州那边的药材现在已经炒到天价了。家里虽有点积蓄,但禁不起这般折腾。”
这些年他与楚锦是攒下一大笔钱,但现在准备举事,这钱自然不可能将用在难民身上了。
楚瑛轻声说道:“父王,现在已经八月初了,天气马上就要转凉了。这天气一变孩子很容易着凉,要没药他们都会没命的。”
“我会尽力的。”
楚瑛想去苏州采购药材,但这决定被淮王断然拒绝:“正好你哥要去苏州一趟,让他去买吧!等她从苏州回来,你就跟我去京城。”
一听这话,楚瑛就明白过来了:“父王,你要跟我一起去京城?”
楚瑛一听立即反对:“父王,冯钰那厮估计会派人在半路劫杀我们。我们的特征太明显,一同现身很容易被辨别出来。父王,我带着羊娃一起去,他们就不会怀疑我的身份。”
“你要带羊娃去京城?到时候万一被他们怀疑,你岂不是更危险了。”
就楚瑛的性子,也做不来抛弃羊娃不管的事。
楚瑛笑着说道:“父王你别小看羊娃,他不仅学东西很快人也机灵,这些日子许多事都是他在帮我处理。”
不仅帮着张罗她的一日三餐,还管着粮食。收留的那些孩子每一顿的粮食都是他算好的,多一把米都不行。有次楚瑛都笑以后可以让羊娃给他做大管家了,可以省很多钱。
“阿瑛,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要不这样,你带着羊娃走陆路入京,我晚半个月坐船去京。”
楚瑛看着淮王,眼中透着担忧:“父王,父王,太子不是有为之君,大楚内里也都烂透了。除非是舍弃这条烂船重新再造,不然你就是豁出性命去也改变不了。”
只有推翻了皇帝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大楚才有新的生机。要接手京城那烂摊子,哪怕他们父子三人竭尽全力也只能让它苟延残喘些日子,结局还是一样的。
淮王心头一震,阿瑛竟将这事看得如此透彻。
就在这个时候,宗政伯在外回禀道:“老爷,京城有信送达。”
“拿进来吧!”
(本章完)
赵家族长的宅子确实很大,大大小小房间有二十三间。楚瑛现在收留了二十八个孩子,将他们安置在五个房间内。以后孩子增多,每个房间的人数也都要增加的。
这些孩子安顿好了以后,楚瑛又向赵铁根要了几间屋子,这些屋子她准备用来安置生病的孩子。在这里最怕的不是少吃喝而是生病,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生病很容易夭折。
现在是夏天只要让他们吃饱就好,等天气转凉得准备御寒的衣服以及医药了,所以说办个收容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将需要的物资列成一张清单,准备回洪城交给淮王跟楚锦。早做准备,等天气变冷了也不会手忙脚乱。
难民营听闻楚瑛这儿有八千斤粮食,他们将十岁以下的孩子都送了来。有些怕被送回去,将孩子扔在村口就离开这儿了。
楚瑛也不可能都收,她让大夫帮着诊脉,身体健康的留下身体不好的根据线索送回去。
送走的楚瑛也找不着他们,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些孩子安置在备用的屋子。也没放弃,她让大夫尽心救治。
过了两日楚瑛回了一趟城内,见到淮王的第一句话就是:“父王,你知道朝廷什么时候赈灾吗?”
淮王摇头说道:“没有,朝廷已经决定赈灾只是还在筹款,只是什么时候筹到款这个就不好说了。”
楚瑛非常生气,说道:“旱灾都三个多月,朝廷还在筹集赈灾款。等他们筹到了钱,老百姓都死光了。”
淮王神色平静地说道:“就是筹到了钱这钱也用不到百姓身上。西北这两年旱灾频出,朝廷筹集了三百万赈灾,用到百姓身上的不超过三十万。”
楚瑛震惊了:“已经腐败到这个地步吗?”
淮王摇摇头说道:“比你想得还要严重。接连一个月没下雨,就有官员跟富商勾结囤粮,一些百姓贪图那点小利连家中存粮都卖掉了。只这一波,他们就能赚得钵满盆满。”
“他们赚这样的钱,也不怕死无全尸。”
淮王叹息一声说道:“所以李天王每占一个地方就先杀官员跟富户,就是因为被他们迫害太深了。若是江西这边干旱得不到解决,宁县的事还会发生,到时候官府肯定是控制不住的。”
楚瑛没说话。百姓起义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他们没有严明的军纪、稳定的后方跟长远的目光。青壮年死了,留下他们的妻儿很难活下去。
淮王看楚瑛神色黯然,说道:“中原混乱,外敌虎视眈眈,大楚的江山估计是保不住了。”
楚瑛仰头说道:“父王,咱们该准备后路了。”
不去海外,也该做其他的准备。
淮王点点头说道:“阿瑛,若是大楚真的被推翻了,到时候你跟你哥就坐船出海。到了那儿,你们兄妹再不用顾忌身份想做什么都可以。”
楚瑛说道:“父王,我跟哥哥怎么可能丢下你不管。”
淮王笑了下,摇头说道:“阿瑛,虽然我受了很多委屈,但我毕竟是太祖嫡长一脉身体里留着楚家人的血。我不可能弃楚家天下于不顾,就算死也要死在这儿葬在这儿。”
他想象过自己许多种死法,却从没有远逃海外的,因为他是宁死也不会漂泊异乡的。
楚瑛态度很坚定,一家人要在一起。
谈完这事,楚瑛就将自己写的清单给淮王:“父王,我需要这些东西,你看能筹集到多少?”
淮王接过来看了下,说道:“若人数在两百之内,囤的粮食可以支撑他们用到明年开春。布料的话,铺子里应该还有不少存货。至于药材,我没有囤积市面上也很紧缺,这个恐怕弄不到。”
楚瑛其实早有预料,说道:“父王,苏州那边旱情不严重,能不能去那儿购置粮食跟药材?”
淮王摇头说道:“边疆在打仗,西北那边暴乱,苏州那边的药材现在已经炒到天价了。家里虽有点积蓄,但禁不起这般折腾。”
这些年他与楚锦是攒下一大笔钱,但现在准备举事,这钱自然不可能将用在难民身上了。
楚瑛轻声说道:“父王,现在已经八月初了,天气马上就要转凉了。这天气一变孩子很容易着凉,要没药他们都会没命的。”
“我会尽力的。”
楚瑛想去苏州采购药材,但这决定被淮王断然拒绝:“正好你哥要去苏州一趟,让他去买吧!等她从苏州回来,你就跟我去京城。”
一听这话,楚瑛就明白过来了:“父王,你要跟我一起去京城?”
楚瑛一听立即反对:“父王,冯钰那厮估计会派人在半路劫杀我们。我们的特征太明显,一同现身很容易被辨别出来。父王,我带着羊娃一起去,他们就不会怀疑我的身份。”
“你要带羊娃去京城?到时候万一被他们怀疑,你岂不是更危险了。”
就楚瑛的性子,也做不来抛弃羊娃不管的事。
楚瑛笑着说道:“父王你别小看羊娃,他不仅学东西很快人也机灵,这些日子许多事都是他在帮我处理。”
不仅帮着张罗她的一日三餐,还管着粮食。收留的那些孩子每一顿的粮食都是他算好的,多一把米都不行。有次楚瑛都笑以后可以让羊娃给他做大管家了,可以省很多钱。
“阿瑛,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要不这样,你带着羊娃走陆路入京,我晚半个月坐船去京。”
楚瑛看着淮王,眼中透着担忧:“父王,父王,太子不是有为之君,大楚内里也都烂透了。除非是舍弃这条烂船重新再造,不然你就是豁出性命去也改变不了。”
只有推翻了皇帝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大楚才有新的生机。要接手京城那烂摊子,哪怕他们父子三人竭尽全力也只能让它苟延残喘些日子,结局还是一样的。
淮王心头一震,阿瑛竟将这事看得如此透彻。
就在这个时候,宗政伯在外回禀道:“老爷,京城有信送达。”
“拿进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