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为我大魏开太平者
第284章为我大魏开太平者
更别说还有平永大旱。
虽然平永现在的情况看着已经很好了,引了旁边区的水,种植一些比较耐旱的植物。
但是今年到现在为止,平永还是没有下雨,这样的情况让他们也不得不继续防备着。
不管怎么说,硬磨,也要将贸易给磨开。
所有人都非常清楚这一点。
但是没想到,这才短短几天的时间,事情就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不是前段时间,他们要斟酌着语气,收敛起脾气,好好跟对方谈合作的时候了。
对方的示弱的意思,此刻格外的明显。
“可真是欺软怕硬。”
听见礼部大臣念到一个名字,其中一个官员忍不住的嘀咕了一句。
他之前就负责跟这个国家的大臣交接,送出去的信笺总是了无音讯,回也就是回个只言片语,一副你们现在很危险,身上有病,我们干净,不能染上脏东西的语气。
当时可是把他给气的够呛。
结果这才几天。
那帖子都递到他们陛下跟前了。
容兮笑了一声。
“说得对。”
国家之间,就是欺软怕硬的。
那些跟你嚷着平等友善的,往往是他在用自己的要求来约束你。
只有真正的强大起来,才不用受这窝囊气,不用去遵守别人的游戏规则。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道理不是跟别人讲出来的,从来都是打出来的。
对方也许会不甘心,却也绝对不敢对你指手画脚。
花了一年的时间。
可是比容兮想象的要快多了。
她的预想之中,这怎么也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办成。
仁平要两年内解决,站稳脚跟,让自己的身份不再成为问题要在三到四年之间完成。
一个火药,大大的加快了所有的进程。
这也是意外之喜。
“还有仁平那边送来了求和书,使团此刻正期盼着陛下您的接见。”
礼部尚书说着这话,皱了皱眉头。
他都觉得仁平有些没脸没皮了。
之前还在大放厥词,挖这么大的坑给容兮跳,现在看着打到家门口了,才觉得怕了。
当初想要将瘟疫往大魏传播,有这种不可饶恕心思的家伙在把全大魏人的怒火升到最高之后,开始觉得怕了?
这不是搞笑的吗?
烧起来的怒火,哪里那么容易平息。
那不是三言两语激怒的。
那添的每一把火,都是丰饶百姓一条一条的性命。
在丰饶焚尸点,那火光更是冲天,周围缠绕着哭泣与哀鸣,那火焰净化一切,烧碎的纸钱灰末在空中飘旋,像是还对人间恋恋不舍。
只要是见过,就必然忘不了。
这样的仇恨,哪里能是仁平三言两语就能放下的。
对自己狂妄自信,挑衅过大,这就是下场,这也是代价。
礼部尚书说着说着语气都冷了。
听得出来,给仁平念完,是他的职责,但是不想念仁平的事情,是他做人所拥有的道德。
“不见。”
容兮也干脆利落。
侧了侧脑袋。
那漂亮的凤眸微微眯着。
映入众大臣的眼中,他们齐齐的打了个寒颤。
那种目光,怎么说呢,有些熟悉。
就像是一年前,容兮看见他们无所事事时候的样子。
只不过此刻更加冰冷。
似笑非笑,带着薄戾,威严一扫,就像是来自食物链最顶端的俯视,让人不由得后背生寒。
因为疫病,容兮还亲自去了盐平。
吃不好,睡不好,一闭眼就是当初自己到古贤区时候看见的惨状。
容兮没有那么大度。
更何况——
仁平地方好啊,虽然没什么耕种资源,但是山岳丰富,各种珍稀药草应有尽有,只要是利用的好,很适合种植药材。
“听说仁平的两极分化严重?”
“是,仁平的老百姓,很多过的不比丰饶的好上多少。”
要不然说仁平的一些人是畜生呢,就算是对待自己国家的人,也没有半点手软。
这已经是现在的大魏想象不到的事情了。
自从将平永的老百姓全都拽回来,又将丰饶的百姓都拉回来,不少官员两者都见到了,都参与过了。
以往看见这样凄惨的一幕,可能只觉得穷苦人家过的凄苦。
但是现在再看。
完全不一样了。
生命真是脆弱又坚韧。
想着已经几乎恢复安宁的平永,再想一想已经平静下来的丰饶。
“朕麾下的十州五会,不介意再加上一州。”
容兮沉着眸子,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主帅不宜兴战,但若已经是致死不休的仇敌关系,有能力就要穷寇猛追。
你今天给别人留了情面,等到明天,别人占了上风,可不会给你留情面。
这种连瘟疫都敢利用的国家。
他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吗?
与之为邻,有玩火自焚的风险。
所有官员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心中愤怒之间又不由得有些激动。
“陛下,距离殿试还有一段日子,他们初试的文章我们已经选择出来了一批,择日就送到陛下御前。”
容兮点头,然后抬了抬手,“从各地去往丰饶的大夫很多都还没有从丰饶离开,既然是为大魏出了一份力,朕不能不给工钱。”
容兮闭着眼睛,指尖在旁边敲击了两下。
“这样吧,朕亲自题字,作成牌匾,赠与他们,另附一定数量的白银,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
“还有。”
容兮又不知道是想到了哪里。
“朕听闻丰饶城之中最先抗疫的大夫姓梁,虽然在丰饶被统治的时间段里没有受过专业的学习,却也为这场疫情拖延了宝贵的时间,择日开碑楼。”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看过去。
“为我大魏开太平者,不论高低贵贱,皆有资格入碑楼。”
第一个普通人得到了这样的殊荣。
在场却没几个大臣有反对意见。
甚至与容兮同去的几个大臣听见梁大夫这个名字,还忍不住侧头,摸了一下眼睛。
如果不是这位梁大夫,这疫情,可能真的就如同仁平所愿,往大魏传播,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陛下英明!”
——
第二日碑楼开。
容兮带着文武百官前往碑楼。
不少百姓听到了消息,也随之前往。
(本章完)
更别说还有平永大旱。
虽然平永现在的情况看着已经很好了,引了旁边区的水,种植一些比较耐旱的植物。
但是今年到现在为止,平永还是没有下雨,这样的情况让他们也不得不继续防备着。
不管怎么说,硬磨,也要将贸易给磨开。
所有人都非常清楚这一点。
但是没想到,这才短短几天的时间,事情就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不是前段时间,他们要斟酌着语气,收敛起脾气,好好跟对方谈合作的时候了。
对方的示弱的意思,此刻格外的明显。
“可真是欺软怕硬。”
听见礼部大臣念到一个名字,其中一个官员忍不住的嘀咕了一句。
他之前就负责跟这个国家的大臣交接,送出去的信笺总是了无音讯,回也就是回个只言片语,一副你们现在很危险,身上有病,我们干净,不能染上脏东西的语气。
当时可是把他给气的够呛。
结果这才几天。
那帖子都递到他们陛下跟前了。
容兮笑了一声。
“说得对。”
国家之间,就是欺软怕硬的。
那些跟你嚷着平等友善的,往往是他在用自己的要求来约束你。
只有真正的强大起来,才不用受这窝囊气,不用去遵守别人的游戏规则。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道理不是跟别人讲出来的,从来都是打出来的。
对方也许会不甘心,却也绝对不敢对你指手画脚。
花了一年的时间。
可是比容兮想象的要快多了。
她的预想之中,这怎么也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办成。
仁平要两年内解决,站稳脚跟,让自己的身份不再成为问题要在三到四年之间完成。
一个火药,大大的加快了所有的进程。
这也是意外之喜。
“还有仁平那边送来了求和书,使团此刻正期盼着陛下您的接见。”
礼部尚书说着这话,皱了皱眉头。
他都觉得仁平有些没脸没皮了。
之前还在大放厥词,挖这么大的坑给容兮跳,现在看着打到家门口了,才觉得怕了。
当初想要将瘟疫往大魏传播,有这种不可饶恕心思的家伙在把全大魏人的怒火升到最高之后,开始觉得怕了?
这不是搞笑的吗?
烧起来的怒火,哪里那么容易平息。
那不是三言两语激怒的。
那添的每一把火,都是丰饶百姓一条一条的性命。
在丰饶焚尸点,那火光更是冲天,周围缠绕着哭泣与哀鸣,那火焰净化一切,烧碎的纸钱灰末在空中飘旋,像是还对人间恋恋不舍。
只要是见过,就必然忘不了。
这样的仇恨,哪里能是仁平三言两语就能放下的。
对自己狂妄自信,挑衅过大,这就是下场,这也是代价。
礼部尚书说着说着语气都冷了。
听得出来,给仁平念完,是他的职责,但是不想念仁平的事情,是他做人所拥有的道德。
“不见。”
容兮也干脆利落。
侧了侧脑袋。
那漂亮的凤眸微微眯着。
映入众大臣的眼中,他们齐齐的打了个寒颤。
那种目光,怎么说呢,有些熟悉。
就像是一年前,容兮看见他们无所事事时候的样子。
只不过此刻更加冰冷。
似笑非笑,带着薄戾,威严一扫,就像是来自食物链最顶端的俯视,让人不由得后背生寒。
因为疫病,容兮还亲自去了盐平。
吃不好,睡不好,一闭眼就是当初自己到古贤区时候看见的惨状。
容兮没有那么大度。
更何况——
仁平地方好啊,虽然没什么耕种资源,但是山岳丰富,各种珍稀药草应有尽有,只要是利用的好,很适合种植药材。
“听说仁平的两极分化严重?”
“是,仁平的老百姓,很多过的不比丰饶的好上多少。”
要不然说仁平的一些人是畜生呢,就算是对待自己国家的人,也没有半点手软。
这已经是现在的大魏想象不到的事情了。
自从将平永的老百姓全都拽回来,又将丰饶的百姓都拉回来,不少官员两者都见到了,都参与过了。
以往看见这样凄惨的一幕,可能只觉得穷苦人家过的凄苦。
但是现在再看。
完全不一样了。
生命真是脆弱又坚韧。
想着已经几乎恢复安宁的平永,再想一想已经平静下来的丰饶。
“朕麾下的十州五会,不介意再加上一州。”
容兮沉着眸子,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主帅不宜兴战,但若已经是致死不休的仇敌关系,有能力就要穷寇猛追。
你今天给别人留了情面,等到明天,别人占了上风,可不会给你留情面。
这种连瘟疫都敢利用的国家。
他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吗?
与之为邻,有玩火自焚的风险。
所有官员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心中愤怒之间又不由得有些激动。
“陛下,距离殿试还有一段日子,他们初试的文章我们已经选择出来了一批,择日就送到陛下御前。”
容兮点头,然后抬了抬手,“从各地去往丰饶的大夫很多都还没有从丰饶离开,既然是为大魏出了一份力,朕不能不给工钱。”
容兮闭着眼睛,指尖在旁边敲击了两下。
“这样吧,朕亲自题字,作成牌匾,赠与他们,另附一定数量的白银,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
“还有。”
容兮又不知道是想到了哪里。
“朕听闻丰饶城之中最先抗疫的大夫姓梁,虽然在丰饶被统治的时间段里没有受过专业的学习,却也为这场疫情拖延了宝贵的时间,择日开碑楼。”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看过去。
“为我大魏开太平者,不论高低贵贱,皆有资格入碑楼。”
第一个普通人得到了这样的殊荣。
在场却没几个大臣有反对意见。
甚至与容兮同去的几个大臣听见梁大夫这个名字,还忍不住侧头,摸了一下眼睛。
如果不是这位梁大夫,这疫情,可能真的就如同仁平所愿,往大魏传播,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陛下英明!”
——
第二日碑楼开。
容兮带着文武百官前往碑楼。
不少百姓听到了消息,也随之前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