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易不知道已经随手拍碎了多少这种画面,只剩下那些他认为值得方戎女继承的精神。
可是他忧虑的看着那些被拍碎的画面,并没有消失,而是散碎成更破碎,更暗淡的念头,在这个精神世界中飘荡。
他能拍碎这些记忆,却无法清除这些记忆,刘知易知道,在师姐方戎女的武道生涯中,时刻面临着这些杂念的侵蚀和干扰,这就是所谓的心魔。一旦稍不留心,被心魔侵蚀掉心志,走火入魔,就是她丧生殒命,被血虫彻底吞噬的时候。
看着只剩下那些血蠡氏勇士战斗的精华,逐步在战斗中成长的画面后,刘知易也感到心神俱疲,结束坐忘,收起版图残片。
这时候方戎女呼吸平顺,面色红润,不久缓缓睁开了眼睛。
先是一副疑惑神情。刘知易知道,这是她结束坐忘后,坐忘中“看”到的事物,“听”见声音,“感悟”出的精神,正在回归自身记忆。
当这些信息全部回归之后,方戎女一副惊惧神情,血蠡氏勇士确实勇猛无匹,战无不胜,可是手段却血腥残暴,那些经历,对方戎女这个从小在药铺长大,跟着一个纯粹医生,耳濡目染出的性格来说,冲突太大了一些。
“师姐。慢慢感悟,领会其中的精神,不要去多想那些场面。”
刘知易提醒道。
方戎女点点头,依然心有余悸,那些画面回归之后,她恍然觉得是她杀了那么多人!
大功告成,看来一眼墙壁,刘知易相信岭南王一直在那边的书房,小心的注意这边的情况。这也是刘知易敢尝试帮助方戎女整理血虫记忆的原因,其中凶险,只有当事人知道,万一过程中失控,刘知易需要岭南王这样的高手及时出手。
幸好无惊无险。
“有人来找我了。我该走来!”
刘知易醒来后,就一直听着门外焦躁的脚步声。
推开门,果然林花在外面徘徊。
看到刘知易开门,刚才焦躁的设想见面的情景,盘算着怎么不着痕迹的假装是偶遇,而不是专门来找他的。结果一见面,一切想法都乱了。忍不住的委屈,盯着刘知易的眼睛里,漫起来水雾,不争气的让视线模糊起来。
刘知易不等她哭出来,上来一把将她抱住。
“林花。”
此时能回馈她的只有热情。
林花抬起眼睛,委屈瞬间被冲散,只剩下炽热的爱意。
炽热的唇自然而然的被人噙主。
“走,去你房里。”
刘知易将柔弱的林花横着抱起,大步走向小金川园。
那几株梅树此时开满来梅花,寒梅不畏严寒。
很快就躺进来木桶中,热气蒸腾。
刘知易感觉自己全身放松,十万八千个毛孔都在呼吸。妖道的身体,对水充满渴望。不但是他的身体,他还感觉到体内那股万年生命精华,也十分惬意,似乎能从水中吸收力量。
这股精华,刘知易依稀从巨龟的记忆中了解过原委,巨龟曾经在大泽水底,吞食过一条巨大水蛇的角,巨龟以为那是水蛇,刘知易甚至怀疑那是龙,或者是蛟,不过那只是一具残骸,只剩下如山脉一般的巨大白骨,巨龟吞食了两只角后,消化后就形成了这两股生命精华。巨龟吞食全靠本能,没想到这两股精华竟然万年不散,而且不断分享巨龟的生命力,变得格外茁壮。
巨龟后来将两股精华,分赠给来刘知易和楚儿,对两人来说,这都是难以想象的巨大机缘。
刘知易看着这一道精华,他知道将精华直接吸收,其实是巨大的浪费。不但不该消化吸收,反而应该用自己的生命力慢慢滋养温润,保持这股精华的活力。
想着,他开始尝试将自己的力量反馈一丝给精华气息,结果泥牛入海,没有溅起一丝涟漪,但精华反馈出一股舒适的意志,让刘知易知道,果然可以用这种方式,慢慢滋养万年精华气息。
沐浴更衣,一夜缠绵,当日只限于相拥而眠,上下其手,绝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前刘知易对武道并没有多少执着,最大的目标不过是四品。可现在他拥有来太多,巨龟赠与的万年精华气息,还感悟了一个南蛮高手凝聚武道真意的完整过程,他距离三品境界,只有一线之差,此时如果贪欢,实在得不偿失。
他已经是四品,按照以前的想法,稍微安分一些,就不会有危机。可是摩尼教高手的刺杀让他明白,危机的种子早就埋下了。想苟都苟不了,那就只能抗争,他必须突破三品!
“走吧。去见见金川郡主,听说她回来后就闭门谢客。”
“嗯。谁都不见,整天把自己关在竹舍,老王爷来了好几次都被骂走。”
“哎。一会陪她打打牌,记住,这次我们多输几把。”
“好。”
跟林花说着话,从西北方的梅屋往东南方的竹舍走去。
到了竹舍前,刘知易正打算开口求见,听见里面有叮叮当当的声音,刚要仔细听,声音就停了。
“既然来了,就进来吧,在外面鬼鬼祟祟的,像什么样子!”
郡主再次恢复高冷姿态,居高临下的训人,刘知易反而放心了。真的像在岭南那样,一直放飞自我,或者像得知世子作节度使后,开始自暴自弃,他倒是有些担心。
推门进去,看到郡主既没有在看书,也没有在下棋,而是手握一根小凿子,面前放着一块棋盘大的玉盘,玉盘上有一些已经雕刻出的浅浅刻痕。
“郡主这是在做棋盘?”
刘知易好奇的问道。
看着玉盘,感觉有些熟悉。
“你见过的!”
郡主暂时放下凿子。
刘知易恍然大悟:“这是你之前拿的玉匣子?”
郡主一路上用来迷惑人的玉匣,后来装过刘知易收集的玉版碎片,用来钓鱼。刘知易觉得玉匣是宝物,没想到给郡主拆成玉盘,用来雕刻棋盘。
“没错。是那个匣子。”
“可惜了!”
刘知易十分惋惜,那玉匣用来装玉版碎片,都能镇得住,绝不是一般的宝物。就这么拆开来刻棋盘,怎能不可惜。
郡主笑道:“可惜?你可知道玉匣的来历?”
刘知易摇头。
郡主道:“匣子曾经装过传国玉玺!”
刘知易不由惊讶。
传国玉玺乃是中原第一个统一王朝,殷朝雕刻的国玺,殷朝皇帝自认是天选之人,以为自己的王朝可以千秋万代,篆刻了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倒是跟大秦的玉玺一样,结果命运也相同,殷朝这个松散的帝国二世而亡。传国玉玺却一朝一朝传承下来,因为这种宝物,很容易生出“得传国玉玺得天下”这种传说,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实际上得到传国玉玺的诸侯,大多没什么好下场,只是最后的胜利者又一定能得到玉玺,所以默认了这种传说,用来加强自己受命于天的合法性。
殷朝之后,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在各大诸侯之间转手了数百年。之后虞朝一统天下,传国玉玺落入虞朝之手,可虞朝也很短命,只传了三代,天下进入门阀时代。传国玉玺又在割据地方的门阀世家间流传了几百年,同样,得到玉玺的门阀大多没有好下场,会成为众矢之的,被人联合覆灭。孟氏结束来门阀时代,一统天下,建立来孟朝,孟朝吸取了殷朝分封制的诸侯割据和虞朝以严刑峻法治国的弊病,兼容并蓄,得到来长治久安。
孟朝末期,西戎乱中原,传国玉玺消失了百年。后来夏太祖起兵,孟朝后人将传国玉玺进献给了太祖,太祖这才得了天下。因此“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的传说,在大夏朝更加流行,乃至写入史书,用来加强大夏朝的合法性。也用来反证,没有得到传国玉玺的戎人没有天命,大夏灭戎乃是天命使然。
传国玉玺的传说实在是太深入人心,所以刘知易见郡主将装过传国玉玺的匣子拆毁,马上瞪着她,觉得她就是个败家子。
“哼。如此无礼!”
郡主冷哼。
刘知易收回目光,摇头叹息。
郡主道:“你知道这匣子怎么来的?”
刘知易都懒得关心了,扭过头去,不想看见。
郡主自顾自说道:“还是拜你所赐,拿你换来的。”
刘知易转头盯着郡主,就连林花都一副不悦之色,仿佛在恼恨郡主卖了自己情郎,却敢怒不敢言。
刘知易哼道:“你把我卖了两次?”
郡主冷哼:“我是那样的人吗?一货不卖二主,只卖了一次,价钱颇高。”
指着玉盘和旁边棋罐里的棋子说道:“这都是拿你换来的!”
刘知易不由怒道:“你到底把我卖给谁了?”
郡主叹道:“准确来说,卖的是你也不是你。我卖的是蓬蒿人!”
“蓬蒿人?什么意思?”
刘知易知道京城里曾流传过蓬蒿人的传说,当时四大才子、八大名士风头太大,导致大家都传“蓬蒿人不出,谁与争锋”这样的说法,许多好事者到处打听蓬蒿人的下落。
刘知易嫌麻烦,一直没有暴露《蓬蒿人》那首诗是出自他手的情况。科举连续举办来两届,蓬蒿人渐渐被人遗忘,怎么还能被郡主拿来卖钱?
可是他忧虑的看着那些被拍碎的画面,并没有消失,而是散碎成更破碎,更暗淡的念头,在这个精神世界中飘荡。
他能拍碎这些记忆,却无法清除这些记忆,刘知易知道,在师姐方戎女的武道生涯中,时刻面临着这些杂念的侵蚀和干扰,这就是所谓的心魔。一旦稍不留心,被心魔侵蚀掉心志,走火入魔,就是她丧生殒命,被血虫彻底吞噬的时候。
看着只剩下那些血蠡氏勇士战斗的精华,逐步在战斗中成长的画面后,刘知易也感到心神俱疲,结束坐忘,收起版图残片。
这时候方戎女呼吸平顺,面色红润,不久缓缓睁开了眼睛。
先是一副疑惑神情。刘知易知道,这是她结束坐忘后,坐忘中“看”到的事物,“听”见声音,“感悟”出的精神,正在回归自身记忆。
当这些信息全部回归之后,方戎女一副惊惧神情,血蠡氏勇士确实勇猛无匹,战无不胜,可是手段却血腥残暴,那些经历,对方戎女这个从小在药铺长大,跟着一个纯粹医生,耳濡目染出的性格来说,冲突太大了一些。
“师姐。慢慢感悟,领会其中的精神,不要去多想那些场面。”
刘知易提醒道。
方戎女点点头,依然心有余悸,那些画面回归之后,她恍然觉得是她杀了那么多人!
大功告成,看来一眼墙壁,刘知易相信岭南王一直在那边的书房,小心的注意这边的情况。这也是刘知易敢尝试帮助方戎女整理血虫记忆的原因,其中凶险,只有当事人知道,万一过程中失控,刘知易需要岭南王这样的高手及时出手。
幸好无惊无险。
“有人来找我了。我该走来!”
刘知易醒来后,就一直听着门外焦躁的脚步声。
推开门,果然林花在外面徘徊。
看到刘知易开门,刚才焦躁的设想见面的情景,盘算着怎么不着痕迹的假装是偶遇,而不是专门来找他的。结果一见面,一切想法都乱了。忍不住的委屈,盯着刘知易的眼睛里,漫起来水雾,不争气的让视线模糊起来。
刘知易不等她哭出来,上来一把将她抱住。
“林花。”
此时能回馈她的只有热情。
林花抬起眼睛,委屈瞬间被冲散,只剩下炽热的爱意。
炽热的唇自然而然的被人噙主。
“走,去你房里。”
刘知易将柔弱的林花横着抱起,大步走向小金川园。
那几株梅树此时开满来梅花,寒梅不畏严寒。
很快就躺进来木桶中,热气蒸腾。
刘知易感觉自己全身放松,十万八千个毛孔都在呼吸。妖道的身体,对水充满渴望。不但是他的身体,他还感觉到体内那股万年生命精华,也十分惬意,似乎能从水中吸收力量。
这股精华,刘知易依稀从巨龟的记忆中了解过原委,巨龟曾经在大泽水底,吞食过一条巨大水蛇的角,巨龟以为那是水蛇,刘知易甚至怀疑那是龙,或者是蛟,不过那只是一具残骸,只剩下如山脉一般的巨大白骨,巨龟吞食了两只角后,消化后就形成了这两股生命精华。巨龟吞食全靠本能,没想到这两股精华竟然万年不散,而且不断分享巨龟的生命力,变得格外茁壮。
巨龟后来将两股精华,分赠给来刘知易和楚儿,对两人来说,这都是难以想象的巨大机缘。
刘知易看着这一道精华,他知道将精华直接吸收,其实是巨大的浪费。不但不该消化吸收,反而应该用自己的生命力慢慢滋养温润,保持这股精华的活力。
想着,他开始尝试将自己的力量反馈一丝给精华气息,结果泥牛入海,没有溅起一丝涟漪,但精华反馈出一股舒适的意志,让刘知易知道,果然可以用这种方式,慢慢滋养万年精华气息。
沐浴更衣,一夜缠绵,当日只限于相拥而眠,上下其手,绝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前刘知易对武道并没有多少执着,最大的目标不过是四品。可现在他拥有来太多,巨龟赠与的万年精华气息,还感悟了一个南蛮高手凝聚武道真意的完整过程,他距离三品境界,只有一线之差,此时如果贪欢,实在得不偿失。
他已经是四品,按照以前的想法,稍微安分一些,就不会有危机。可是摩尼教高手的刺杀让他明白,危机的种子早就埋下了。想苟都苟不了,那就只能抗争,他必须突破三品!
“走吧。去见见金川郡主,听说她回来后就闭门谢客。”
“嗯。谁都不见,整天把自己关在竹舍,老王爷来了好几次都被骂走。”
“哎。一会陪她打打牌,记住,这次我们多输几把。”
“好。”
跟林花说着话,从西北方的梅屋往东南方的竹舍走去。
到了竹舍前,刘知易正打算开口求见,听见里面有叮叮当当的声音,刚要仔细听,声音就停了。
“既然来了,就进来吧,在外面鬼鬼祟祟的,像什么样子!”
郡主再次恢复高冷姿态,居高临下的训人,刘知易反而放心了。真的像在岭南那样,一直放飞自我,或者像得知世子作节度使后,开始自暴自弃,他倒是有些担心。
推门进去,看到郡主既没有在看书,也没有在下棋,而是手握一根小凿子,面前放着一块棋盘大的玉盘,玉盘上有一些已经雕刻出的浅浅刻痕。
“郡主这是在做棋盘?”
刘知易好奇的问道。
看着玉盘,感觉有些熟悉。
“你见过的!”
郡主暂时放下凿子。
刘知易恍然大悟:“这是你之前拿的玉匣子?”
郡主一路上用来迷惑人的玉匣,后来装过刘知易收集的玉版碎片,用来钓鱼。刘知易觉得玉匣是宝物,没想到给郡主拆成玉盘,用来雕刻棋盘。
“没错。是那个匣子。”
“可惜了!”
刘知易十分惋惜,那玉匣用来装玉版碎片,都能镇得住,绝不是一般的宝物。就这么拆开来刻棋盘,怎能不可惜。
郡主笑道:“可惜?你可知道玉匣的来历?”
刘知易摇头。
郡主道:“匣子曾经装过传国玉玺!”
刘知易不由惊讶。
传国玉玺乃是中原第一个统一王朝,殷朝雕刻的国玺,殷朝皇帝自认是天选之人,以为自己的王朝可以千秋万代,篆刻了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倒是跟大秦的玉玺一样,结果命运也相同,殷朝这个松散的帝国二世而亡。传国玉玺却一朝一朝传承下来,因为这种宝物,很容易生出“得传国玉玺得天下”这种传说,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实际上得到传国玉玺的诸侯,大多没什么好下场,只是最后的胜利者又一定能得到玉玺,所以默认了这种传说,用来加强自己受命于天的合法性。
殷朝之后,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在各大诸侯之间转手了数百年。之后虞朝一统天下,传国玉玺落入虞朝之手,可虞朝也很短命,只传了三代,天下进入门阀时代。传国玉玺又在割据地方的门阀世家间流传了几百年,同样,得到玉玺的门阀大多没有好下场,会成为众矢之的,被人联合覆灭。孟氏结束来门阀时代,一统天下,建立来孟朝,孟朝吸取了殷朝分封制的诸侯割据和虞朝以严刑峻法治国的弊病,兼容并蓄,得到来长治久安。
孟朝末期,西戎乱中原,传国玉玺消失了百年。后来夏太祖起兵,孟朝后人将传国玉玺进献给了太祖,太祖这才得了天下。因此“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的传说,在大夏朝更加流行,乃至写入史书,用来加强大夏朝的合法性。也用来反证,没有得到传国玉玺的戎人没有天命,大夏灭戎乃是天命使然。
传国玉玺的传说实在是太深入人心,所以刘知易见郡主将装过传国玉玺的匣子拆毁,马上瞪着她,觉得她就是个败家子。
“哼。如此无礼!”
郡主冷哼。
刘知易收回目光,摇头叹息。
郡主道:“你知道这匣子怎么来的?”
刘知易都懒得关心了,扭过头去,不想看见。
郡主自顾自说道:“还是拜你所赐,拿你换来的。”
刘知易转头盯着郡主,就连林花都一副不悦之色,仿佛在恼恨郡主卖了自己情郎,却敢怒不敢言。
刘知易哼道:“你把我卖了两次?”
郡主冷哼:“我是那样的人吗?一货不卖二主,只卖了一次,价钱颇高。”
指着玉盘和旁边棋罐里的棋子说道:“这都是拿你换来的!”
刘知易不由怒道:“你到底把我卖给谁了?”
郡主叹道:“准确来说,卖的是你也不是你。我卖的是蓬蒿人!”
“蓬蒿人?什么意思?”
刘知易知道京城里曾流传过蓬蒿人的传说,当时四大才子、八大名士风头太大,导致大家都传“蓬蒿人不出,谁与争锋”这样的说法,许多好事者到处打听蓬蒿人的下落。
刘知易嫌麻烦,一直没有暴露《蓬蒿人》那首诗是出自他手的情况。科举连续举办来两届,蓬蒿人渐渐被人遗忘,怎么还能被郡主拿来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