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府里,王晓芸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跟小帅讲了一遍,除了李治的心理活动猜不出来,其他的事情都是讲得活灵活现。
小帅对王晓芸主持的波斯玫瑰的渗透能力表示了赞赏,这么短的时间,皇宫里已经有了己方的探子,恐怕还不止一个。王晓芸的功夫不怎么靠谱,间谍活动还是专业的。
“爸爸,听说李瑶公主貌若天仙,如今要给你换成了衡山公主这个假小子,你有没后悔啊?”
“李瑶我都没见过,衡山公主我好歹见过几面。这皇帝要把哪个公主嫁给我,我也没权力挑拣啊,这事儿跟咱们没关系。
而且,衡山公主毕竟成年了,李瑶我可下不去手啊,只能先养着,所以换人不一定是坏事。”
“爸爸你就口是心非吧,以爸爸的好色程度,肯定是后悔得不得了。”
“你个丫头片子,反了你了,看我打你的屁股。”随即是“刺啦”一声。
“只有我自己不行啊爸爸,我还要工作,可不想现在怀孩子……喀丽丝,你们四个快进来一个帮忙……”
公主换人事件里,小帅作为旁观者,暂时是做不了什么的,只能在驸马府等着。小帅第二天睡了个大懒觉,连开门鼓都没有吵醒他。
小帅在千牛备身们的保卫下,在驸马府里逍遥自在,朝堂里此刻可是乱开了锅。
这天是永徽二年九月十二,不是大朝会的日子,可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大堆老臣不约而同地在大兴宫门口求见。
李治就知道这事儿不能这么容易善了,长孙操好解决,长孙无忌这个当事人的堂兄可不好糊弄。因此李治悲壮地上朝了,准备为了妹子的幸福舌战群臣。
谁知一到太极殿,发现情况比预想还要糟糕。长孙无忌穿了一身白色孝服,一见李治进来,也不下拜,右手戟指着李治,“昏君你胡作非为,老夫跟你拼了。”
帝师于志宁本来也是来教训李治的,结果一看到长孙无忌的做派,立刻不干了,上前拦住,“圣人或者做事操切了些,不过昏君的称呼太过了,赵国公你要注意臣子的身份。”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燕国公你知道什么?陛下昨日倒行逆施,无故悔婚,某家叔父回去后火气上涌,昨夜已经过世了。”
出了人命,这下群臣都不做声了。李治也是万万想不到,长孙操老头子本来就风烛残年,竟然禁不住打击,一命呜呼了。
李治赶紧对长孙无忌深施一礼,“舅公,此朕之过也。朕愿意为老爷子戴孝,亲自去拜祭,一定要让老爷子死后哀荣。”
长孙无忌不依不饶,“陛下你把叔父气死了,岂是拜祭就能了事的?你得下罪己诏,同时收回成命,重新承认公主和长孙诠的亲事。”
本来群臣听说圣人悔婚,都是来问罪的。但长孙无忌如此不给圣人面子,大家都觉得不成体统。
圣人认错,去拜祭长孙操老爷子,作为皇帝,这做得已经够到位的了。要是下罪己诏,就要把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未免太过了。
户部尚书高履行赶紧上来打圆场,“圣人既已认错,只要重续婚约即可,罪己诏就免了吧?”
高履行的姑姑是长孙无忌的娘,两家一直关系甚好,高履行又是世袭的申国公,他的面子长孙无忌得给。长孙无忌当时退了下来,等着李治的反应。
李治很尴尬,“这个,强扭的瓜不甜,衡山公主既然无意长孙诠,朕下旨勉强,昨日公主险些自戕。朕看……这续婚之事……”
李治手下也是有孤臣的,见皇帝被长孙无忌逼得话都说不连贯了,郑国公魏叔玉站了出来,“赵国公,不要欺人太甚。你长孙家已经娶了三个公主,人要知足,何逼迫圣人至此?
况且苏节帅有大功于国,为江山社稷计,衡山公主下嫁乃是英明的决策。长孙家为国之柱石,做事当为国家计,何私心如此乎?”
魏叔玉是魏征的儿子,传承了老子的一身正气,当庭指出长孙无忌的不是,这是冒了杀头罢官的风险。
李治暗暗点头,难怪父皇喜欢魏征,就这么敢言的派头儿,把我想说的都说了,这魏叔玉我一定是要保的。
长孙无忌见众臣都似乎同意魏叔玉的观点,回头一看,一直作为自己搭档的褚遂良却不在。嗯,褚遂良前些日子刚被李治找了个由头贬为同州刺史了。
皇帝年纪渐长,有了自己的想法儿,渐渐地不听话了,开始剪除自己的羽翼。长孙无忌心中不满,一指魏叔玉,“你自己娶不到衡山公主,就嫉妒我长孙家不是?”
回头看向了帝师于志宁,“燕国公你说说,公主在守孝期间,连先皇指婚的长孙诠都没嫁,如今反而要嫁苏小帅,这是不是不合孝道?”
没有褚遂良帮腔,长孙无忌认为于志宁这个老顽固是一定会支持自己的,毕竟公主守孝不嫁长孙诠是他提出来的,难道嫁苏小帅就不需要守孝了么?
李治也紧张地望着自己的老师,这位老师最是尊古崇道,昨天他一直担心的就是老师反对。自己讲道理又说服不了他,这可怎么办?
于志宁咳了一声,“老夫认为,衡山公主下嫁苏节帅,于情不合,于国家却是有利的。孝道为小,国家事大,当可夺情。
昔日老夫家慈病逝,老夫回家守孝,是先皇夺情起复,将老夫留在了朝堂。今衡山公主之事,可循太宗皇帝之故智也。”
这老学究竟然是支持自己的皇帝学生的,老头子一身正气,回头看向群臣,“一家一姓的私利事小,朝廷的大事为重,你们怎么看的?”
老头子作为孤臣,在朝臣中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正准备去征高句丽,调兵遣将,还没有出发的李绩站了出来,“某认为,此事乃是圣人的家事,应由圣人乾刚独断,非臣子可以置喙的。”
徐茂公(李绩)的威望更高,于志宁和他这一表态,谁要是反对衡山公主下嫁,那就成了只有私心,不顾朝廷利益,还僭越地管皇帝家事的乱臣贼子了,一时谁也不敢替长孙无忌说话。
小帅对王晓芸主持的波斯玫瑰的渗透能力表示了赞赏,这么短的时间,皇宫里已经有了己方的探子,恐怕还不止一个。王晓芸的功夫不怎么靠谱,间谍活动还是专业的。
“爸爸,听说李瑶公主貌若天仙,如今要给你换成了衡山公主这个假小子,你有没后悔啊?”
“李瑶我都没见过,衡山公主我好歹见过几面。这皇帝要把哪个公主嫁给我,我也没权力挑拣啊,这事儿跟咱们没关系。
而且,衡山公主毕竟成年了,李瑶我可下不去手啊,只能先养着,所以换人不一定是坏事。”
“爸爸你就口是心非吧,以爸爸的好色程度,肯定是后悔得不得了。”
“你个丫头片子,反了你了,看我打你的屁股。”随即是“刺啦”一声。
“只有我自己不行啊爸爸,我还要工作,可不想现在怀孩子……喀丽丝,你们四个快进来一个帮忙……”
公主换人事件里,小帅作为旁观者,暂时是做不了什么的,只能在驸马府等着。小帅第二天睡了个大懒觉,连开门鼓都没有吵醒他。
小帅在千牛备身们的保卫下,在驸马府里逍遥自在,朝堂里此刻可是乱开了锅。
这天是永徽二年九月十二,不是大朝会的日子,可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大堆老臣不约而同地在大兴宫门口求见。
李治就知道这事儿不能这么容易善了,长孙操好解决,长孙无忌这个当事人的堂兄可不好糊弄。因此李治悲壮地上朝了,准备为了妹子的幸福舌战群臣。
谁知一到太极殿,发现情况比预想还要糟糕。长孙无忌穿了一身白色孝服,一见李治进来,也不下拜,右手戟指着李治,“昏君你胡作非为,老夫跟你拼了。”
帝师于志宁本来也是来教训李治的,结果一看到长孙无忌的做派,立刻不干了,上前拦住,“圣人或者做事操切了些,不过昏君的称呼太过了,赵国公你要注意臣子的身份。”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燕国公你知道什么?陛下昨日倒行逆施,无故悔婚,某家叔父回去后火气上涌,昨夜已经过世了。”
出了人命,这下群臣都不做声了。李治也是万万想不到,长孙操老头子本来就风烛残年,竟然禁不住打击,一命呜呼了。
李治赶紧对长孙无忌深施一礼,“舅公,此朕之过也。朕愿意为老爷子戴孝,亲自去拜祭,一定要让老爷子死后哀荣。”
长孙无忌不依不饶,“陛下你把叔父气死了,岂是拜祭就能了事的?你得下罪己诏,同时收回成命,重新承认公主和长孙诠的亲事。”
本来群臣听说圣人悔婚,都是来问罪的。但长孙无忌如此不给圣人面子,大家都觉得不成体统。
圣人认错,去拜祭长孙操老爷子,作为皇帝,这做得已经够到位的了。要是下罪己诏,就要把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未免太过了。
户部尚书高履行赶紧上来打圆场,“圣人既已认错,只要重续婚约即可,罪己诏就免了吧?”
高履行的姑姑是长孙无忌的娘,两家一直关系甚好,高履行又是世袭的申国公,他的面子长孙无忌得给。长孙无忌当时退了下来,等着李治的反应。
李治很尴尬,“这个,强扭的瓜不甜,衡山公主既然无意长孙诠,朕下旨勉强,昨日公主险些自戕。朕看……这续婚之事……”
李治手下也是有孤臣的,见皇帝被长孙无忌逼得话都说不连贯了,郑国公魏叔玉站了出来,“赵国公,不要欺人太甚。你长孙家已经娶了三个公主,人要知足,何逼迫圣人至此?
况且苏节帅有大功于国,为江山社稷计,衡山公主下嫁乃是英明的决策。长孙家为国之柱石,做事当为国家计,何私心如此乎?”
魏叔玉是魏征的儿子,传承了老子的一身正气,当庭指出长孙无忌的不是,这是冒了杀头罢官的风险。
李治暗暗点头,难怪父皇喜欢魏征,就这么敢言的派头儿,把我想说的都说了,这魏叔玉我一定是要保的。
长孙无忌见众臣都似乎同意魏叔玉的观点,回头一看,一直作为自己搭档的褚遂良却不在。嗯,褚遂良前些日子刚被李治找了个由头贬为同州刺史了。
皇帝年纪渐长,有了自己的想法儿,渐渐地不听话了,开始剪除自己的羽翼。长孙无忌心中不满,一指魏叔玉,“你自己娶不到衡山公主,就嫉妒我长孙家不是?”
回头看向了帝师于志宁,“燕国公你说说,公主在守孝期间,连先皇指婚的长孙诠都没嫁,如今反而要嫁苏小帅,这是不是不合孝道?”
没有褚遂良帮腔,长孙无忌认为于志宁这个老顽固是一定会支持自己的,毕竟公主守孝不嫁长孙诠是他提出来的,难道嫁苏小帅就不需要守孝了么?
李治也紧张地望着自己的老师,这位老师最是尊古崇道,昨天他一直担心的就是老师反对。自己讲道理又说服不了他,这可怎么办?
于志宁咳了一声,“老夫认为,衡山公主下嫁苏节帅,于情不合,于国家却是有利的。孝道为小,国家事大,当可夺情。
昔日老夫家慈病逝,老夫回家守孝,是先皇夺情起复,将老夫留在了朝堂。今衡山公主之事,可循太宗皇帝之故智也。”
这老学究竟然是支持自己的皇帝学生的,老头子一身正气,回头看向群臣,“一家一姓的私利事小,朝廷的大事为重,你们怎么看的?”
老头子作为孤臣,在朝臣中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正准备去征高句丽,调兵遣将,还没有出发的李绩站了出来,“某认为,此事乃是圣人的家事,应由圣人乾刚独断,非臣子可以置喙的。”
徐茂公(李绩)的威望更高,于志宁和他这一表态,谁要是反对衡山公主下嫁,那就成了只有私心,不顾朝廷利益,还僭越地管皇帝家事的乱臣贼子了,一时谁也不敢替长孙无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