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晨立即道:“就是它,我见过另外一只,在国外,是一家大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没想到国内居然还能留下了一只,陈老板可不简单啊!”
“国外藏着一只?你是说英伦那边吧?我好像也有印象,这是使用宝烧技术烧制出来的吧?”
“涉及到了宝烧,可不全是,主要还是掐丝珐琅工艺,做的是真漂亮,几百年过去了,居然还能光亮如新!”
“这要是放在市场上,谁会认为它有着四五百年历史呢?”
“简直是奇迹啊,真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烧制出来的?”
“呵呵,看看旁边的瓷器,那对龙腾四海,不比这件大罐差多少吧?”
“还是有差距的,那只是一件青花釉里红,跟这件掐丝珐琅宝烧瓷,没法比!”
“你们不要全都挤在那边,过来看看这件瓷器,我怎么感觉这么特别呢?”
人太多,总不可能全都挤在一起,毕竟这里可以看的瓷器,可不少。
这不,就有人看到了陈文哲新作的秘色瓷。
那就是一只秘色瓷小碗,也可以说是青釉小碗,它在一众青瓷之中,肯定是不显眼的。
但是,只要你看到了它,就会被他吸引。
其他不说,就因为那碗底的一汪清水。
特别是在灯光之下,看的实在是太清楚了。
这么神奇的小碗,只要被人发现了,自然就会感到惊讶。
其实,这只小碗才真正用到了一些宝烧的技术。
“这是秘色瓷!”不知道什么时候,陈星辰也站在了这件瓷器跟前。
看到这件瓷器,陈星辰的眼泪,都差点流了下来。
为了学习秘色瓷的烧制技术,他最近可是被折腾的不轻。
烧制秘色瓷可不简单,陈文哲就简单的按照流程,烧过一批。
之后,陈星辰感觉有点意思,也感觉好像并不难,就想要复烧,可是,现在坯料已经试烧得差不多了。
釉料——用他自己的话说——还“差得远”。
他曾经烧出过一窑成色不错的青瓷,但也只是那么一次而已,而且远没有达到秘色瓷的标准。
还原秘色瓷的工程,他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不是他闲的蛋疼,而是因为他没有陈文哲配置瓷土的本事,也没有宝烧技术。
如果用普通瓷土,当年的古人到底是怎么烧制出精美的秘色瓷的?
这一点陈文哲也很想知道,所以他也算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最起码,因为购买泥土,他的花费就不少。
昨天上午,陈星辰刚烧了一窑坯片,他用气窑烧制的,当时还残留着余温,他就打开了窑口。
烧成的坯片,被整齐地排列在一旁的木架上,每一片都贴了拼配成分的标签。
陈星辰对这些向来一丝不苟,装泥料的塑料盒子,也都标示了挖掘地点。
它们来自他工作室中七八口硕大的瓦缸,是从慈溪上林湖周边挖来的各个不同层次的泥土。
必须要经过广泛采集和不断拼合,最终能够被做为秘色瓷坯料的泥土,才有可能被发现。
在此之前,它们只能和其他所有的泥料一起,静静沉淀,等待下一步的淘澄和洗练。
“反正唐代做秘色瓷,也是在上林湖那儿取的料,我把周围所有的泥料全都挖来,试着做,总是没错的。”
这一系列试验,近乎大海捞针,这可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可供参考的资料实在有限。
陈文哲还是想的简单了,因为他就算看到了当年烧制秘色瓷的一些过程,但是,他总不能连人家在外地取土的过程,也看在眼中吧?
所以,他现在复烧出来的那些秘色瓷小碗,也不过是烧制出来了秘色瓷的一部分效果。
说完全还原出来,还差得远,最起码能达到当年秘色瓷效果的那种瓷土,他就还没有找出来。
“能烧秘色瓷,距离烧制汝窑器也不远了吧?”
陶教授也看到了那件秘色瓷小碗。
“看看这边,你就不会再有疑问了,这些是薄胎吧?薄如纸?绿如玉,总算不是青如天,要不然我就会以为是柴窑的作品了。”
李教授一嗓子,把不少学校的教授,还有博物馆的鉴定师,全都吸引了过去。
陈文哲特意制作的一批薄胎瓷器,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一次过来,明明是看陈文哲的藏品,可现在却成了他的个人艺术展。
不过,此时所有人都不会在意,因为陈文哲的这些作品,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在这里的都是行家,最起码眼力还行,自然就没有人说些不好听的,那丢人的会是他自己。
“众位,过来看看这一件,这应该才是真正的五代秘色瓷!”
那件秘色瓷莲花碗,终于被人发现了。
这件秘色瓷的漂亮,就不用说了。
就算是放在最顶级的汝窑器跟前,它也不遑多让。
果然,有人就产生了疑问:“老陶,你过来看看,这是秘色瓷?我怎么看着像是汝窑器?”
秘色瓷在当时是美,但跟北宋时期的汝窑不是一个层次。
这是所有人公认的,但是眼前的瓷器,怎么看都不比汝窑器来的差!
但是,名牌上明明白白的写着,这是五代后期秘色瓷!
“这件瓷器有着典型的清水样特征,应该是秘色瓷!”
陶教授过来一看,就立即道。
“清水样?怪不得看着如同有一汪清水,还真是这样!”
“秘色瓷以青绿色为主,釉色呈现清水样通透特征,瓷化程度较好,相比汝窑瓷还是差了点,特别是表面的气泡。”
“你们这些大老板都见过汝窑器,可是却不清楚,汝窑釉色表现是蟹脚纹,流纹,斜开片,玛瑙入釉,气泡寥若晨星,胎体香灰胎/疏松/轻,芝麻支钉。”
“还有,汝窑光照温暖、幻彩多色,室内天青/天蓝色,这秘色瓷偏绿!”
“这一件明显是秘色瓷中的精品,其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接近汝窑瓷,只不过其气泡还是稍微多了一些,玉化成度也不如真正官款的汝窑瓷!”
“就这样还不如汝窑?我见过的汝窑器,哪一件都没法跟这个相比!”
“那是你没有见过汝窑的精品,有时间去故宫博物馆亲眼看看吧,不要看图片,图片不行!”
“这一件的价格,得有多高?”有人问道。
- 肉肉屋
“国外藏着一只?你是说英伦那边吧?我好像也有印象,这是使用宝烧技术烧制出来的吧?”
“涉及到了宝烧,可不全是,主要还是掐丝珐琅工艺,做的是真漂亮,几百年过去了,居然还能光亮如新!”
“这要是放在市场上,谁会认为它有着四五百年历史呢?”
“简直是奇迹啊,真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烧制出来的?”
“呵呵,看看旁边的瓷器,那对龙腾四海,不比这件大罐差多少吧?”
“还是有差距的,那只是一件青花釉里红,跟这件掐丝珐琅宝烧瓷,没法比!”
“你们不要全都挤在那边,过来看看这件瓷器,我怎么感觉这么特别呢?”
人太多,总不可能全都挤在一起,毕竟这里可以看的瓷器,可不少。
这不,就有人看到了陈文哲新作的秘色瓷。
那就是一只秘色瓷小碗,也可以说是青釉小碗,它在一众青瓷之中,肯定是不显眼的。
但是,只要你看到了它,就会被他吸引。
其他不说,就因为那碗底的一汪清水。
特别是在灯光之下,看的实在是太清楚了。
这么神奇的小碗,只要被人发现了,自然就会感到惊讶。
其实,这只小碗才真正用到了一些宝烧的技术。
“这是秘色瓷!”不知道什么时候,陈星辰也站在了这件瓷器跟前。
看到这件瓷器,陈星辰的眼泪,都差点流了下来。
为了学习秘色瓷的烧制技术,他最近可是被折腾的不轻。
烧制秘色瓷可不简单,陈文哲就简单的按照流程,烧过一批。
之后,陈星辰感觉有点意思,也感觉好像并不难,就想要复烧,可是,现在坯料已经试烧得差不多了。
釉料——用他自己的话说——还“差得远”。
他曾经烧出过一窑成色不错的青瓷,但也只是那么一次而已,而且远没有达到秘色瓷的标准。
还原秘色瓷的工程,他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不是他闲的蛋疼,而是因为他没有陈文哲配置瓷土的本事,也没有宝烧技术。
如果用普通瓷土,当年的古人到底是怎么烧制出精美的秘色瓷的?
这一点陈文哲也很想知道,所以他也算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最起码,因为购买泥土,他的花费就不少。
昨天上午,陈星辰刚烧了一窑坯片,他用气窑烧制的,当时还残留着余温,他就打开了窑口。
烧成的坯片,被整齐地排列在一旁的木架上,每一片都贴了拼配成分的标签。
陈星辰对这些向来一丝不苟,装泥料的塑料盒子,也都标示了挖掘地点。
它们来自他工作室中七八口硕大的瓦缸,是从慈溪上林湖周边挖来的各个不同层次的泥土。
必须要经过广泛采集和不断拼合,最终能够被做为秘色瓷坯料的泥土,才有可能被发现。
在此之前,它们只能和其他所有的泥料一起,静静沉淀,等待下一步的淘澄和洗练。
“反正唐代做秘色瓷,也是在上林湖那儿取的料,我把周围所有的泥料全都挖来,试着做,总是没错的。”
这一系列试验,近乎大海捞针,这可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可供参考的资料实在有限。
陈文哲还是想的简单了,因为他就算看到了当年烧制秘色瓷的一些过程,但是,他总不能连人家在外地取土的过程,也看在眼中吧?
所以,他现在复烧出来的那些秘色瓷小碗,也不过是烧制出来了秘色瓷的一部分效果。
说完全还原出来,还差得远,最起码能达到当年秘色瓷效果的那种瓷土,他就还没有找出来。
“能烧秘色瓷,距离烧制汝窑器也不远了吧?”
陶教授也看到了那件秘色瓷小碗。
“看看这边,你就不会再有疑问了,这些是薄胎吧?薄如纸?绿如玉,总算不是青如天,要不然我就会以为是柴窑的作品了。”
李教授一嗓子,把不少学校的教授,还有博物馆的鉴定师,全都吸引了过去。
陈文哲特意制作的一批薄胎瓷器,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一次过来,明明是看陈文哲的藏品,可现在却成了他的个人艺术展。
不过,此时所有人都不会在意,因为陈文哲的这些作品,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在这里的都是行家,最起码眼力还行,自然就没有人说些不好听的,那丢人的会是他自己。
“众位,过来看看这一件,这应该才是真正的五代秘色瓷!”
那件秘色瓷莲花碗,终于被人发现了。
这件秘色瓷的漂亮,就不用说了。
就算是放在最顶级的汝窑器跟前,它也不遑多让。
果然,有人就产生了疑问:“老陶,你过来看看,这是秘色瓷?我怎么看着像是汝窑器?”
秘色瓷在当时是美,但跟北宋时期的汝窑不是一个层次。
这是所有人公认的,但是眼前的瓷器,怎么看都不比汝窑器来的差!
但是,名牌上明明白白的写着,这是五代后期秘色瓷!
“这件瓷器有着典型的清水样特征,应该是秘色瓷!”
陶教授过来一看,就立即道。
“清水样?怪不得看着如同有一汪清水,还真是这样!”
“秘色瓷以青绿色为主,釉色呈现清水样通透特征,瓷化程度较好,相比汝窑瓷还是差了点,特别是表面的气泡。”
“你们这些大老板都见过汝窑器,可是却不清楚,汝窑釉色表现是蟹脚纹,流纹,斜开片,玛瑙入釉,气泡寥若晨星,胎体香灰胎/疏松/轻,芝麻支钉。”
“还有,汝窑光照温暖、幻彩多色,室内天青/天蓝色,这秘色瓷偏绿!”
“这一件明显是秘色瓷中的精品,其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接近汝窑瓷,只不过其气泡还是稍微多了一些,玉化成度也不如真正官款的汝窑瓷!”
“就这样还不如汝窑?我见过的汝窑器,哪一件都没法跟这个相比!”
“那是你没有见过汝窑的精品,有时间去故宫博物馆亲眼看看吧,不要看图片,图片不行!”
“这一件的价格,得有多高?”有人问道。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