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梁、突厥三方结盟对抗大华的消息,及时传回了罗昭云的手,他看着信条上的情报,非常详细,各方割地、出兵都有说明,不得不说,他十年前就建立情报网,在这个时代人还没有发现它的巨大作用时候,已经被他发挥奇效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及时掌握敌军动向,对接下来排兵布阵有很大帮助。
“三方出兵的兵马,接近三十万,要是正面鏖战,非死伤惨重不可。”罗昭云沉思,他不可能跟三方联军硬拼,得不偿失,只会把自己的精锐拼光。
这次是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罗昭云没有冒进,而是叮嘱三军将领,守住边界,修筑工事,然后防备三方联盟大军来袭。
侯君集带兵去了来护儿驻扎之地,兵力达到八万,严守郿城,这是京兆郡通往扶风郡的必经之路,也是接壤之地。
罗昭云带着精兵来到岐山城东北方位,岐山山脉与杜水之间,扼守要塞,这里有通往仁寿宫的路线,所以城关隘口还在,被陈祾重新派兵加固,要对抗来自京兆郡、北地郡过来的敌兵。
郭孝恪、褚遂良、于志宁等人,听闻唐国联盟梁国、突厥一来袭,都有些脸色大变,意识到大华这一次面对的强敌联盟,非常强大,兵力悬殊了一半,浓重担忧。
“陛下,要不然我们暂时撤军,依靠西北的要塞和地势,以逸待劳,让三方军马疲于西征,我们避其锋芒,然后在找机会,迎头痛击,然后反杀回来。”郭孝恪这样提议,深谙兵法之理。
罗昭云摇头道:“不能退,否则,这半年的努力就白做了,拱手让出几个郡,委曲求全,这不是我大华的刚烈风格,一旦退却,将士们士气低沉,就不能一鼓作气,出函谷关征讨原了,李家收回地盘,发展壮大,利用关的优势和人才,发展壮大,实在令人堪忧。”
“可是,三面同时应敌战线太长,我军兵力不足,当如何抵挡,臣等苦无良策?”褚遂良叹道。
罗昭云这些日子一直在思考战略打法,古今外,看过的典故和书籍,都在脑海过了一遍,觉得能够直接用的很少,必须根据当前局势,环境,兵力等,自己来分析解决。
“三方结盟,看似强大,实则互不统管,而且都各自防备,都希望对付能够硬拼,两败俱伤,自己占便宜,他们虽然都想要击败大华,但是彼此有耍心计,这是盟军薄弱之地。当年东方六国联军,合纵攻秦,却也没有成功,难道我大华,会惧怕了三国吗?”罗昭云带着几分自信,稳住了这些谋武将、肱股之臣。
“报——,启奏陛下,辕门外,有人自称李靖将军,带着数百卫士,求见陛下。”
“李靖来了。”罗昭云露出笑容,终于等到了这位兵法大家到来。
在罗昭云御驾亲征与大唐李建成等人交锋时候,就已经派人去河西走廊,调动李靖前来挂帅。
西北诸郡安稳之后,已经在各城县安插了县令、郡守,驻军在正规,军、政、司三方分开系统,结合当地习俗,使得河西走廊的几个郡已经趋近平稳,不必再留李靖驻守边陲之地了。
这位兵神在西北独自带兵多年,深受罗昭云信任,换做任何将领,罗昭云都不会这样放心,因为这李靖在历史上的口碑太响亮,不是那种有做枭雄的野心,他只想施展抱负,展现自己军事才华,男人本领,无愧天地和本心,这是李靖的追求。
这种人志向远大,却又不贪图享受,一旦战绩彪炳,功成名就之后,往往就会功成身退,最值得敬佩。
“哈哈,快请李将军入营,朕要亲自接见!”罗昭云顿时来了精神,面对着巨大压力,大华的危机关头,需要兵神的发挥,挑大梁柱的作用。
罗昭云虽然有天资,但绝对没有一代兵法大家对于兵法的天赋,穿越者并非万能,在许多领域,自己还是要发挥这个时代人才的相应能力,广开言路,这才是一位合格的君王。
片刻,李靖一身戎甲,带着几名偏将来到营内,皇帐之前。
罗昭云在大帐前迎接,算是对李靖将军的器重,增涨他的军方威望。
李靖步履沉稳,整个人都如一股山岳般凝重,散发着一股铁甲生寒、军威气,他见到罗昭云等人,立即抱拳,单膝跪地道:“臣将李靖,叩见陛下!”
他身后几位将领,也都跟随跪拜。
“李将军,还要诸位将军,平身吧!”罗昭云顿了顿,等这些人站后,微笑道:“诸位将军从河西走廊,不辞万里之辛苦,匆匆赶来,临危受命,朕感欣慰,请入账内,了解一下目前大华的局势吧。”
“遵命!”李靖等人,跟随罗昭云和武大臣进入账内,然后由郭孝恪解说,把当前局势认真概述一番,虽然三方盟军队伍还没有正式赶来,但是,消息确凿,已经可以预判进军路线了。
河西将领听到三方联军攻来,也都感到吃惊和担忧,唯独李靖脸色如此,古井不波,只是蹙眉,认真地思索破敌之计。
“李将军有何看法?”罗昭云试探地问。
李靖缓缓答道:“要破这联军,不能正面迎敌,当逐一击破,最好能够围魏救赵的打法,迫使梁国、突厥,有了后患之忧,无心在这恋战,到时候,撤走兵力,军心涣散,就好逐一吞掉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及时掌握敌军动向,对接下来排兵布阵有很大帮助。
“三方出兵的兵马,接近三十万,要是正面鏖战,非死伤惨重不可。”罗昭云沉思,他不可能跟三方联军硬拼,得不偿失,只会把自己的精锐拼光。
这次是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罗昭云没有冒进,而是叮嘱三军将领,守住边界,修筑工事,然后防备三方联盟大军来袭。
侯君集带兵去了来护儿驻扎之地,兵力达到八万,严守郿城,这是京兆郡通往扶风郡的必经之路,也是接壤之地。
罗昭云带着精兵来到岐山城东北方位,岐山山脉与杜水之间,扼守要塞,这里有通往仁寿宫的路线,所以城关隘口还在,被陈祾重新派兵加固,要对抗来自京兆郡、北地郡过来的敌兵。
郭孝恪、褚遂良、于志宁等人,听闻唐国联盟梁国、突厥一来袭,都有些脸色大变,意识到大华这一次面对的强敌联盟,非常强大,兵力悬殊了一半,浓重担忧。
“陛下,要不然我们暂时撤军,依靠西北的要塞和地势,以逸待劳,让三方军马疲于西征,我们避其锋芒,然后在找机会,迎头痛击,然后反杀回来。”郭孝恪这样提议,深谙兵法之理。
罗昭云摇头道:“不能退,否则,这半年的努力就白做了,拱手让出几个郡,委曲求全,这不是我大华的刚烈风格,一旦退却,将士们士气低沉,就不能一鼓作气,出函谷关征讨原了,李家收回地盘,发展壮大,利用关的优势和人才,发展壮大,实在令人堪忧。”
“可是,三面同时应敌战线太长,我军兵力不足,当如何抵挡,臣等苦无良策?”褚遂良叹道。
罗昭云这些日子一直在思考战略打法,古今外,看过的典故和书籍,都在脑海过了一遍,觉得能够直接用的很少,必须根据当前局势,环境,兵力等,自己来分析解决。
“三方结盟,看似强大,实则互不统管,而且都各自防备,都希望对付能够硬拼,两败俱伤,自己占便宜,他们虽然都想要击败大华,但是彼此有耍心计,这是盟军薄弱之地。当年东方六国联军,合纵攻秦,却也没有成功,难道我大华,会惧怕了三国吗?”罗昭云带着几分自信,稳住了这些谋武将、肱股之臣。
“报——,启奏陛下,辕门外,有人自称李靖将军,带着数百卫士,求见陛下。”
“李靖来了。”罗昭云露出笑容,终于等到了这位兵法大家到来。
在罗昭云御驾亲征与大唐李建成等人交锋时候,就已经派人去河西走廊,调动李靖前来挂帅。
西北诸郡安稳之后,已经在各城县安插了县令、郡守,驻军在正规,军、政、司三方分开系统,结合当地习俗,使得河西走廊的几个郡已经趋近平稳,不必再留李靖驻守边陲之地了。
这位兵神在西北独自带兵多年,深受罗昭云信任,换做任何将领,罗昭云都不会这样放心,因为这李靖在历史上的口碑太响亮,不是那种有做枭雄的野心,他只想施展抱负,展现自己军事才华,男人本领,无愧天地和本心,这是李靖的追求。
这种人志向远大,却又不贪图享受,一旦战绩彪炳,功成名就之后,往往就会功成身退,最值得敬佩。
“哈哈,快请李将军入营,朕要亲自接见!”罗昭云顿时来了精神,面对着巨大压力,大华的危机关头,需要兵神的发挥,挑大梁柱的作用。
罗昭云虽然有天资,但绝对没有一代兵法大家对于兵法的天赋,穿越者并非万能,在许多领域,自己还是要发挥这个时代人才的相应能力,广开言路,这才是一位合格的君王。
片刻,李靖一身戎甲,带着几名偏将来到营内,皇帐之前。
罗昭云在大帐前迎接,算是对李靖将军的器重,增涨他的军方威望。
李靖步履沉稳,整个人都如一股山岳般凝重,散发着一股铁甲生寒、军威气,他见到罗昭云等人,立即抱拳,单膝跪地道:“臣将李靖,叩见陛下!”
他身后几位将领,也都跟随跪拜。
“李将军,还要诸位将军,平身吧!”罗昭云顿了顿,等这些人站后,微笑道:“诸位将军从河西走廊,不辞万里之辛苦,匆匆赶来,临危受命,朕感欣慰,请入账内,了解一下目前大华的局势吧。”
“遵命!”李靖等人,跟随罗昭云和武大臣进入账内,然后由郭孝恪解说,把当前局势认真概述一番,虽然三方盟军队伍还没有正式赶来,但是,消息确凿,已经可以预判进军路线了。
河西将领听到三方联军攻来,也都感到吃惊和担忧,唯独李靖脸色如此,古井不波,只是蹙眉,认真地思索破敌之计。
“李将军有何看法?”罗昭云试探地问。
李靖缓缓答道:“要破这联军,不能正面迎敌,当逐一击破,最好能够围魏救赵的打法,迫使梁国、突厥,有了后患之忧,无心在这恋战,到时候,撤走兵力,军心涣散,就好逐一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