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云手握着从北面草原传回的突厥情报,略做沉吟,考虑着情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不过,经过一些对比,从不同的小部落安插的斥候、秘碟得到的情报,大致相同,也就是明年开春,始毕可汗要亲率大军,从北面杀过了,威逼长安城。
    “始毕可汗,还真是不安分的主儿,去年刚击败突厥和朔方西凉的联军,还是不甘心,仍要来原添乱。”
    罗昭云的眼神带着几分寒冷,这种游牧部落的人,不信奉什么诗书礼乐,完全讲究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原强大,他们就当就来朝拜,当儿子都行。一旦原衰微,那么瞬间翻脸不认人,带兵不断来捣乱。
    “按照历史记载,始毕可汗的寿命也快到了吧。”罗昭云记着历史上所载,始毕可汗最后一次带兵南下侵犯李唐时候,暴毙途,不得不退军。
    “我不管他会不会暴毙,反正既然明年开春他敢南下,就让他有来无回了。”罗昭云带着一股狠劲,既然情报已经提前预知,就可以早些准备。
    当然,罗昭云所做的准备,并非是严守边关,抗拒突厥大军进入。而是打算引蛇出洞,在途层层设伏,让这支突厥大军有来无回。
    让突厥大军长驱直入,成为瓮之鳖,到时候,可以消灭突厥有生力量,缓解北方的强大压力。使得依附突厥的刘武周、李唐、刘黑闼等人,都能得到威慑和恫吓,打击那些乱军势力的士气。
    想通这些,罗昭云倒是有些期待突厥的南下入侵了。
    ..........
    次日早朝,罗昭云身着绣着金龙的黄袍天子服饰,头戴玉冠,坐在金銮殿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罗昭云虽然还不足三十的年纪,但是带兵打仗,建立华国,日趋成熟,坐在那里,不怒而威。
    他已经不是当初的稚嫩少年,如今成为九霄神龙,真命所在,具有神秘气运加身,有社稷之重任。
    最主要是他灵魂来自现代,思想成熟,不像当时历史人物思想的局限性,这就是巨大的优势。
    “恭贺陛下征战天下,凯旋归来!”
    武大臣纷纷站出来表贺,依附言论,歌功颂德。
    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罗昭云这一年的征战捷报,一次次传回长安城,稳定军心、民心,这些从门阀贵族长大的臣武将后裔们,也都对罗昭云的带军能力感到敬佩不已。
    他的江山,完全是由自己从乱打下来的,跟隋帝杨坚那种夺权和宫变的模式还不相同,更令人折服。
    罗昭云听完这些大臣们称颂,面带微笑,心下却没有自满,毕竟天下尚未统一,门阀的弊端还存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拔除隐患的,自己的罗家毕竟势单力薄,还需要借助各种手段,来瓦解关门阀,河东门阀,陇西门阀等等势力。
    除了这些大门阀外,天下还有诸多大族大户,要么是累公卿之后,要么是大儒家,从秦汉时期传下来,觉得身份高贵,可能连皇室都觉得没有他们资格老、地位深。
    这些秦汉之后,魏晋南北朝形成的门阀和姓氏高低论,有鲜明特色,比如南朝“王谢袁萧”、晋代“谢王桓庾”、隋唐“崔卢李郑”等,直到宋代经济高度发展,化繁荣,才得以解决。
    罗昭云想到这些,心有数,但是不能盲目去一刀切,强行改制,那样只会引发从朝到地方贵族大姓的反感,所以,他打算先从经济、思想、官本位体制等诸多方面,进行逐步渗透和改革。
    “朕出征在外,虽然有大胜利,但是,这离不开众卿家在后方的协同运作,各尽其职,粮草、军械、役工调度等非常及时,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说,这些胜仗也有你们每一位的功劳!”
    罗昭云客套一番,这些话听在朝武大臣的耳,仿佛一股清泉在流淌,都感觉舒服受用。
    最主要是君王胜利凯旋,并没有高傲自满,不像杨广那般自大,刚愎自用,也不像杨坚的猜忌无常,因此,一些两朝元老们,都觉得这个陛下不错。
    一些年轻的官员也觉得干劲十足,跟着如此开疆拓土的明君干事情,容易出成绩,可名垂青史。
    “回到长安两日了,朕已经私下召唤枢密院、政事堂、六部长官、翰林院士等,了解了朝内的局势,目前一切平稳发展,百废待兴,各地推行大华新政,稳发展,非常不错,诸位都有不小功劳。不过接下来,朕的关注重心,会从沙场上,转移到民生上来。”
    “诸位也都清楚,目前天下格局,北面隐患只剩下晋阳李唐,如瓮捉鳖,刘武周和刘黑闼都是乌合之众,黄河以北,几乎要全部统一。淮河以南,有萧梁、杜伏威、辅公拓、李子通等势力,但也无法抗拒大华的正义之师。”
    “天下一统,归于大华,指日可待。但是,朕出行时候,看到了黎民百姓的疾苦,灾民遍地,战后重建问题,当抓紧抓快,恢复经济,流民还乡,搞好来年春耕,成为头等大事.......”
    罗昭云说的铿锵有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站在以民为本的思想道义的高度上,顿时引得朝不少老陈的称许、暗赞。
    礼部尚书辛公义站出来施礼道:“陛下如此考量,实乃百姓之福也。昔圣王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余食也。陛下深谙百姓之苦,大兴之兆,即来不久!”
    “臣附议!”
    “臣完全赞同——”
    一群儒学出身的臣子又开始高呼来,仿佛不大声拥护,就缺失道义一般。

章节目录

江山争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龙竹l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龙竹l并收藏江山争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