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江南,渐有火热之象。
山东各地却水深火热,一日三惊。
自从左梦庚南下成婚后,新军就停止了剿贼的步伐。
这给了白莲教乱贼喘息的机会,在没有新军驻扎的青州府、兖州府南部越闹越大,甚至兖州府城都被侵扰了三次。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左梦庚和孔家起了冲突,故意看戏的结果。
为此,青州府的衡王、兖州府的鲁王和兖州府当地官员,联合上书,找皇帝诉苦。
可崇祯又有什么办法呢?
山西的义军始终无法平定,让他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也不敢胡乱折腾山东军政。
没办法之下,只好给左梦庚去了一封斥责的旨意,责令他速速进军,不得耽搁。
左梦庚在松江府收到了这封旨意,虽然不是很在意,但也知道,到了该启程回去的时候。
时间虽然还算是充裕,但要想做好万全的准备,还是要好好利用的。
而就在准备出发的前夕,一封邀请函送到了徐府。
邀请函是从南京送过来的,邀请的人也不容忽视。
钱谦益,钱牧斋。
邀请函上说的模棱两可,都是什么“江南各界仰慕少年将军风采、渴慕一见”“蕺山先生名动天下、儒林士人盼望久矣”之类的官腔。
“真是奇了怪,钱牧斋在南京逍遥快活,怎会想到邀请我等前去呢?”
黄宗羲脑子转的快,道:“怕是那日老师的讲学,已经传到南京了。”
众人恍然,默默点头,觉得应该是这样。
那日刘宗周的讲学,在松江府引起了轩然大波,关于儒学的讨论已经形成了风气。
更有不少人真的用儒学投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至于什么结果,暂时还没有显现。
就连隔壁的苏州府都有人专程跑来求教,然后又把相关内容带了回去。
既然苏州府都传播到了,南京那边闻风而动,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这个结果,刘宗周却很开心。
作为一个学者,自己的学说能够广泛传播,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是他非常乐于见到的。
左梦庚却谨慎的多。
他对傅豫孙吩咐道:“派人去南京查看一番,速速回报。”
江南的士林可没有什么保密的意识,左梦庚这边很快就得知了真相。
“看来啊,这些江南文人是来者不善啊。”
捏着情报,左梦庚笑的隐晦难明。
他在上面看到了钱谦益、张采、陈子龙等人的名字,也获悉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那日陈子龙等人带着刘宗周的讲学内容去请教张采,结果张采对刘宗周大加批判。
这一下导致了复社内部的分裂。
张采、宋徵舆、李雯等人都极力反对刘宗周的观点,但陈子龙、夏允彝却持认可态度。
双方在张采的家里大肆辩论了一场,吵的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眼瞅着火药味越来越浓,张采本能地感受到危机,立刻提议大家齐赴南京,请教文坛宗师,以决对错。
陈子龙很是痛心朋友们的顽固,觉得文坛大佬们一定会点醒宋徵舆等人,立刻同意并跟随前往。
张采等人到了南京后,先后拜访了闲居在此的钱谦益、户部尚书郑三俊、礼部尚书骆从宇、兵部尚书傅振商、刑部尚书熊明遇、礼部侍郎钱士升等官宦名流,呈递了刘宗周的文稿。
不出意外,此事迅速引爆了南京文坛。
不但南京官场、士林对此议论纷纷,甚至连魏国公世子都有所耳闻。
文人都是大嘴巴,又都喜欢喝花酒,结果弄到最后,连秦淮河上的青楼里都在流传刘宗周的讲学内容。
也不知道刘宗周得知这件事,是该哭还是该笑。
然而传回来的情报却显示,此时南京那边对刘宗周的讲学内容敌视者更多。
显而易见的嘛。
南京那是什么地方?
大明两都之一,江南权力中心。勋贵云集、世家林立,更兼有大地主、大商人,同时牢牢掌握着大明士林的话语权。
这个地方的官僚勋贵豪商士人,又有谁愿意儒学降低神格,“沦落”成为草芥之学呢?
这可是他们赖以维系利益的根基啊!
“据闻南京官场对您指摘颇多,实在不行,这个约咱们便不赴了吧?”
左梦庚现在只想安全回到山东,不想节外生枝,因此劝说起刘宗周来。
南京那边如今已经分成了若干阵营、
魏国公世子、郑三俊、傅振商等人都和张采站在了一起,坚决反对刘宗周所言。
熊明遇、钱士升却站在了刘宗周这一边,认为儒学就该摒弃空谈,成为有用之物,才能利国利民。
至于钱谦益嘛……
这个公认的江南文坛盟主,充分发挥了墙头草的本色。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看不出其心意。
刘宗周却和左梦庚的看法不一样。
“钱牧斋、张采之辈,俱在江南有莫大影响力。他们既然大张旗鼓搞出这般阵势,则江南必定人人观望。吾等倘若退缩,则今后再无立身之本。道义之争,有进无退。”
左梦庚明白了。
张采等人摆开了阵势,要和刘宗周论道。而这件事,已经引起了整个江南的关注。
江南又是天下文坛中心,这里诞生的任何思想,必将会影响到全国。
而任何一种学说和思想,要想为更多的人信服,那么就必须经受考验。
刘宗周显然是将南京之行当成了新学说的磨刀石。
只有正面击败了张采等人,他的学说才能够在江南立足,才能够成为显学,为日后攻略江南打下基础。
否则的话,不战而退,必然得不到世人的认可。不但刘宗周的名声将会一落千丈,日后新军的理论也无处伸张。
“那好,咱们就去一趟南京。看看六朝古都,到底是不是龙潭虎穴?”
见左梦庚意气风发,刘宗周老怀宽慰。
领袖有此气魄,大业何愁不兴。
可是在雄浑的气魄背后,则是精密的算计。
左梦庚丝毫不敢怠慢,迅速做出了部署。情报人员蝗虫一样撒向了南京城的各处,开始了缜密的部署。
他并不担心论战的结果,就怕有人铤而走险。
南京目前是新军势力涉及不到的地方,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七日后,南京方面传回来消息,各部门已经部署到位。
让左梦庚和黄宗羲不敢相信的是,作为南都,南京的防御几乎和纸糊的一般。
情报人员十分自信地汇报,他们只需要二十人,就能杀穿南京城,无人可挡。
想想嘉靖年间,三十来个倭寇就能让南京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江南的武备废弛,可见一斑。
四月初十,准备完毕的左梦庚等人,离开松江,准备北返。
码头上,左梦庚最后和商会的人做交待。
“最迟一到两年,咱们便可摒弃运河,通过海路实现棉花运输。你们这边要做好准备,尤其是海防衙门,能打通关节最好。倘若不行,那就交给我处理。”
商会众人更是迫切希望海运能够早日实现。
“如此便静候中恒的好消息了。”
这边依依惜别,远处一大群凶神恶煞的人扑向了码头。凡是停靠在岸边的船,全都被他们冲上去弄的鸡飞狗跳。
不过看到这边的状况,那些人不禁止住了脚步。
都不是瞎子,焉能看不出这些都是松江府大有来头之辈。得罪了这些人,只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了。
左梦庚看到了那些人悻悻而去,并没有当回事。
左右不过是打行的流氓,真敢过来招惹,他是不介意让这些人见见血的。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左某在山东恭候各位大驾光临,共商大事。”
松江府众人齐齐回礼。
“君有召,不敢辞。”
可以想见,从即日起,山东和松江府之间的来往,将会进入到全新的阶段。
松江府众人也很想北去山东,彻底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特别是左梦庚带过来的各种新技术,已经让松江府众人对山东向往不已。
船队慢慢驶离码头,顺着黄浦江而下,松江府之行对左梦庚而言,可谓是满载而归。
- 肉肉屋
山东各地却水深火热,一日三惊。
自从左梦庚南下成婚后,新军就停止了剿贼的步伐。
这给了白莲教乱贼喘息的机会,在没有新军驻扎的青州府、兖州府南部越闹越大,甚至兖州府城都被侵扰了三次。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左梦庚和孔家起了冲突,故意看戏的结果。
为此,青州府的衡王、兖州府的鲁王和兖州府当地官员,联合上书,找皇帝诉苦。
可崇祯又有什么办法呢?
山西的义军始终无法平定,让他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也不敢胡乱折腾山东军政。
没办法之下,只好给左梦庚去了一封斥责的旨意,责令他速速进军,不得耽搁。
左梦庚在松江府收到了这封旨意,虽然不是很在意,但也知道,到了该启程回去的时候。
时间虽然还算是充裕,但要想做好万全的准备,还是要好好利用的。
而就在准备出发的前夕,一封邀请函送到了徐府。
邀请函是从南京送过来的,邀请的人也不容忽视。
钱谦益,钱牧斋。
邀请函上说的模棱两可,都是什么“江南各界仰慕少年将军风采、渴慕一见”“蕺山先生名动天下、儒林士人盼望久矣”之类的官腔。
“真是奇了怪,钱牧斋在南京逍遥快活,怎会想到邀请我等前去呢?”
黄宗羲脑子转的快,道:“怕是那日老师的讲学,已经传到南京了。”
众人恍然,默默点头,觉得应该是这样。
那日刘宗周的讲学,在松江府引起了轩然大波,关于儒学的讨论已经形成了风气。
更有不少人真的用儒学投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至于什么结果,暂时还没有显现。
就连隔壁的苏州府都有人专程跑来求教,然后又把相关内容带了回去。
既然苏州府都传播到了,南京那边闻风而动,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这个结果,刘宗周却很开心。
作为一个学者,自己的学说能够广泛传播,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是他非常乐于见到的。
左梦庚却谨慎的多。
他对傅豫孙吩咐道:“派人去南京查看一番,速速回报。”
江南的士林可没有什么保密的意识,左梦庚这边很快就得知了真相。
“看来啊,这些江南文人是来者不善啊。”
捏着情报,左梦庚笑的隐晦难明。
他在上面看到了钱谦益、张采、陈子龙等人的名字,也获悉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那日陈子龙等人带着刘宗周的讲学内容去请教张采,结果张采对刘宗周大加批判。
这一下导致了复社内部的分裂。
张采、宋徵舆、李雯等人都极力反对刘宗周的观点,但陈子龙、夏允彝却持认可态度。
双方在张采的家里大肆辩论了一场,吵的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眼瞅着火药味越来越浓,张采本能地感受到危机,立刻提议大家齐赴南京,请教文坛宗师,以决对错。
陈子龙很是痛心朋友们的顽固,觉得文坛大佬们一定会点醒宋徵舆等人,立刻同意并跟随前往。
张采等人到了南京后,先后拜访了闲居在此的钱谦益、户部尚书郑三俊、礼部尚书骆从宇、兵部尚书傅振商、刑部尚书熊明遇、礼部侍郎钱士升等官宦名流,呈递了刘宗周的文稿。
不出意外,此事迅速引爆了南京文坛。
不但南京官场、士林对此议论纷纷,甚至连魏国公世子都有所耳闻。
文人都是大嘴巴,又都喜欢喝花酒,结果弄到最后,连秦淮河上的青楼里都在流传刘宗周的讲学内容。
也不知道刘宗周得知这件事,是该哭还是该笑。
然而传回来的情报却显示,此时南京那边对刘宗周的讲学内容敌视者更多。
显而易见的嘛。
南京那是什么地方?
大明两都之一,江南权力中心。勋贵云集、世家林立,更兼有大地主、大商人,同时牢牢掌握着大明士林的话语权。
这个地方的官僚勋贵豪商士人,又有谁愿意儒学降低神格,“沦落”成为草芥之学呢?
这可是他们赖以维系利益的根基啊!
“据闻南京官场对您指摘颇多,实在不行,这个约咱们便不赴了吧?”
左梦庚现在只想安全回到山东,不想节外生枝,因此劝说起刘宗周来。
南京那边如今已经分成了若干阵营、
魏国公世子、郑三俊、傅振商等人都和张采站在了一起,坚决反对刘宗周所言。
熊明遇、钱士升却站在了刘宗周这一边,认为儒学就该摒弃空谈,成为有用之物,才能利国利民。
至于钱谦益嘛……
这个公认的江南文坛盟主,充分发挥了墙头草的本色。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看不出其心意。
刘宗周却和左梦庚的看法不一样。
“钱牧斋、张采之辈,俱在江南有莫大影响力。他们既然大张旗鼓搞出这般阵势,则江南必定人人观望。吾等倘若退缩,则今后再无立身之本。道义之争,有进无退。”
左梦庚明白了。
张采等人摆开了阵势,要和刘宗周论道。而这件事,已经引起了整个江南的关注。
江南又是天下文坛中心,这里诞生的任何思想,必将会影响到全国。
而任何一种学说和思想,要想为更多的人信服,那么就必须经受考验。
刘宗周显然是将南京之行当成了新学说的磨刀石。
只有正面击败了张采等人,他的学说才能够在江南立足,才能够成为显学,为日后攻略江南打下基础。
否则的话,不战而退,必然得不到世人的认可。不但刘宗周的名声将会一落千丈,日后新军的理论也无处伸张。
“那好,咱们就去一趟南京。看看六朝古都,到底是不是龙潭虎穴?”
见左梦庚意气风发,刘宗周老怀宽慰。
领袖有此气魄,大业何愁不兴。
可是在雄浑的气魄背后,则是精密的算计。
左梦庚丝毫不敢怠慢,迅速做出了部署。情报人员蝗虫一样撒向了南京城的各处,开始了缜密的部署。
他并不担心论战的结果,就怕有人铤而走险。
南京目前是新军势力涉及不到的地方,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七日后,南京方面传回来消息,各部门已经部署到位。
让左梦庚和黄宗羲不敢相信的是,作为南都,南京的防御几乎和纸糊的一般。
情报人员十分自信地汇报,他们只需要二十人,就能杀穿南京城,无人可挡。
想想嘉靖年间,三十来个倭寇就能让南京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江南的武备废弛,可见一斑。
四月初十,准备完毕的左梦庚等人,离开松江,准备北返。
码头上,左梦庚最后和商会的人做交待。
“最迟一到两年,咱们便可摒弃运河,通过海路实现棉花运输。你们这边要做好准备,尤其是海防衙门,能打通关节最好。倘若不行,那就交给我处理。”
商会众人更是迫切希望海运能够早日实现。
“如此便静候中恒的好消息了。”
这边依依惜别,远处一大群凶神恶煞的人扑向了码头。凡是停靠在岸边的船,全都被他们冲上去弄的鸡飞狗跳。
不过看到这边的状况,那些人不禁止住了脚步。
都不是瞎子,焉能看不出这些都是松江府大有来头之辈。得罪了这些人,只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了。
左梦庚看到了那些人悻悻而去,并没有当回事。
左右不过是打行的流氓,真敢过来招惹,他是不介意让这些人见见血的。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左某在山东恭候各位大驾光临,共商大事。”
松江府众人齐齐回礼。
“君有召,不敢辞。”
可以想见,从即日起,山东和松江府之间的来往,将会进入到全新的阶段。
松江府众人也很想北去山东,彻底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特别是左梦庚带过来的各种新技术,已经让松江府众人对山东向往不已。
船队慢慢驶离码头,顺着黄浦江而下,松江府之行对左梦庚而言,可谓是满载而归。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