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财政困难,大明皇帝同样缺银子,大明皇太子就更缺银子了。原本李广一死弘治帝能富有一回,谁曾想到钱财没捂热又洒了出去。
朱厚照搞出的白糖、奶茶的利润,远远追不上花销的速度。暗中接手御马监一个月,迅速花光御马监弘治十一年全年结余的15万两白银。其中兴建从京师到兰州、哈密、别失八里、蒙古草原的北上丝绸之路,新造郑和宝船重建海上丝绸之路,都是前期投入巨大、后期躺着赚钱的营生,砸锅卖铁都要做成的项目。
穷则思变。朱厚照想到来钱最快的海外贸易。
当朱厚照指着弘治帝御桌摆放的《大学衍义补》,大谈特谈“食货者,生命之根本也”。弘治帝有所动摇。
《大学衍义补》是弘治帝股肱之臣、已过世的丘濬,一生治国的心得。弘治帝继位初始黄河大水灾,正是丘濬想出了以工代赈的方法,聚集起十万人力治理黄河。年前直隶饥荒,也是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快速救援、安置百姓。除了以工代赈,《大学衍义补》还在军事、教育、律法、经济等方面有很贴近现实的想法和做法。
不止弘治帝把《大学衍义补》放在案头,朝中官员几乎人手一本。每当遇到束手无策的难题,翻翻《大学衍义补》找灵感。
朱厚照海贸赚钱的想法,也是源于《大学衍义补》废除海禁一条。来自两个月亮世界的朱厚照非常明白发达的商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海外贸易最兴旺的国家。
可是由于弘治帝对外树立“遵从祖制”的人设。被弘治帝格外推崇的《大学衍义补》,唯一被拒绝的主张就是废除海禁。
朱厚照头头是道分析了太祖皇帝坚持海禁的原因。
最后又拿出用统计表格、阿拉伯数字绘制的《弘治十一年十二月宫廷收支表》,十二月皇宫总收入减去总支付负债151548两白银。
鲜红的15万两负债狠狠刺激眼球。里面包含小公主丧事的花销,也有一部分清宁宫重建的费用。
一起生活在大明皇宫里的人太多太多。皇宫里有大大小小的势力,大家各守山头。如果谁要插足另一个势力的地盘,必定会遭遇激烈的抵抗。比如汪直率领的御马监挑战司礼监的地位,闹出无数的事。因此,从没有人统计过宫里一个月真正的收入和开支。
其实朱厚照统计的表格也不准。原始数据分别来源于二十四衙门、内承运库、御酒房等大大小小的部门。不说内承运库的账本有问题,哪怕是御马监当月的皇店收入,朱厚照也是不信的。
弘治帝两眼盯着《收支表》瞅了半天,就差双眼喷火把其烧光。
“父皇,孩儿原本不明白为何皇宫没总账。现在知道了。”朱厚照不怕死地撕去遮羞布,“大家都能稀里糊涂过日子。”
弘治帝手痒。心里默念“这是唯一的、亲身的娃”,才止住了想打儿子的冲动。
“太祖禁止民间海贸,没说禁止皇家海贸啊!父皇,内承运库一堆好东西堆在那没人用,不如卖到海外换金银宝石,补贴家用?”朱厚照使劲摇着弘治帝的衣摆撒娇。
他决定,如果皇帝爹不同意,再使出原地打滚的无赖招式。经过小半年的折腾,官员、宦官、百姓心中“皇太子”的分量越来越重。打滚的招式已经不太适合如今的身份了。御书房除了他们父子俩,还有司礼监的一帮老狐狸。
司礼监太监、内承运库掌印太监、韦泰,正一眼不眨地盯着皇帝爹的表情。皇帝爹虽然没允许他插手内承运库,但他执意要看内承运库的账本,韦泰敢不给?他拿了账本,韦泰三天睡不着觉。知道他弄出了《收支表》,拖来司礼监所有人员一起顶雷。
弘治帝颓废地靠在龙椅上,无奈地摆摆手,“照哥儿备好了出海的船、一切花费,朕拿什么来反对?”
弘治帝破罐子破摔。反正大明将来也是交到儿子手里。他坚持海禁的祖制,照哥儿继位后一张圣旨下令废除,他的坚持还有什么意思?不过是少赚十几年的银子。
“老奴多一句嘴。”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有不同意见。
“说。”论打嘴仗,朱厚照不带怕的。
“因为官员们强烈反对,在三保太监第七次下西洋后朝廷再也没有成规模地组织出海。当时官员们反对的理由是出海花费巨大。而且离最后一次下海已有六十六年,太子爷从兵部找到的《郑和航海图》还能用吗?周边的国家有没有发生变化?毕竟很多国家已经许久没有来朝贺了。”
弘治帝应和道:“朕也有同样的疑惑。”同意是一回事,如何操作又是另一回事。照哥儿毕竟年幼,未必能思虑周全。
朱厚照呵呵一笑,自信张扬地把双手放背后,慢慢踱步到李荣身前,胸有成竹地回答李荣的疑问。
“下海花费巨大,与此同时三保太监从海外带回的财富也相当可观。韦公公应该很清楚,内承运库积攒着不少西洋弄回的好东西。除了钱财,三保太监的出行扬我大明之威,震慑周围的宵小。永乐十九年大阅兵,二十七个国家来朝。号称和大明一样强大的帖木儿帝国,谴使朝贡。这是不能用钱财来衡量的。”
弘治帝频频点头,赞成儿子的说法。
“既然如此,官员们为何反对?”李荣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朱厚照嘴角向右边翘起,坏笑道,“永乐朝朝廷发不出俸禄,用下西洋弄来的胡椒发工资。以为还是唐朝吗?胡椒能当货币用?《瀛涯胜览》中清楚的记录下,船队在苏门答刺国的100斤胡椒价值白银一两。而发俸禄时,则折价每斤20两银子。都当官员是傻子吗?官员不反对,难道要他们喝西北风?”
弘治帝拿起御桌上《收支表》砸向儿子的后脑勺:“好好说话!”
薄薄的一张《收支表》无力地飘荡在半空中,最后……飘落在御桌边,慢慢滑落在地上。
“哦!”朱厚照瞄了眼可怜的表格,识相地用三言两语结束原本的长篇大论。
“除非沧海变桑田,各国的地理位置不会变。航海图只是提供安全可靠的航海线。至于沿途的国家嘛……虽然强大的大明在六十六年里倒退了不少。但体量摆在那,任凭周边小国发愤图强,也不会是我们大明的对手。正义在拳头大的一方。怕什么?!”
这下弘治帝忍不了了。
巴掌“啪”一下,狠狠打在儿子屁股上。
“父皇,忠言逆耳!”朱厚照捂着屁股大叫。
大明正在走下坡路,皇帝爹为何装聋作哑呢?
朱厚照搞出的白糖、奶茶的利润,远远追不上花销的速度。暗中接手御马监一个月,迅速花光御马监弘治十一年全年结余的15万两白银。其中兴建从京师到兰州、哈密、别失八里、蒙古草原的北上丝绸之路,新造郑和宝船重建海上丝绸之路,都是前期投入巨大、后期躺着赚钱的营生,砸锅卖铁都要做成的项目。
穷则思变。朱厚照想到来钱最快的海外贸易。
当朱厚照指着弘治帝御桌摆放的《大学衍义补》,大谈特谈“食货者,生命之根本也”。弘治帝有所动摇。
《大学衍义补》是弘治帝股肱之臣、已过世的丘濬,一生治国的心得。弘治帝继位初始黄河大水灾,正是丘濬想出了以工代赈的方法,聚集起十万人力治理黄河。年前直隶饥荒,也是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快速救援、安置百姓。除了以工代赈,《大学衍义补》还在军事、教育、律法、经济等方面有很贴近现实的想法和做法。
不止弘治帝把《大学衍义补》放在案头,朝中官员几乎人手一本。每当遇到束手无策的难题,翻翻《大学衍义补》找灵感。
朱厚照海贸赚钱的想法,也是源于《大学衍义补》废除海禁一条。来自两个月亮世界的朱厚照非常明白发达的商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海外贸易最兴旺的国家。
可是由于弘治帝对外树立“遵从祖制”的人设。被弘治帝格外推崇的《大学衍义补》,唯一被拒绝的主张就是废除海禁。
朱厚照头头是道分析了太祖皇帝坚持海禁的原因。
最后又拿出用统计表格、阿拉伯数字绘制的《弘治十一年十二月宫廷收支表》,十二月皇宫总收入减去总支付负债151548两白银。
鲜红的15万两负债狠狠刺激眼球。里面包含小公主丧事的花销,也有一部分清宁宫重建的费用。
一起生活在大明皇宫里的人太多太多。皇宫里有大大小小的势力,大家各守山头。如果谁要插足另一个势力的地盘,必定会遭遇激烈的抵抗。比如汪直率领的御马监挑战司礼监的地位,闹出无数的事。因此,从没有人统计过宫里一个月真正的收入和开支。
其实朱厚照统计的表格也不准。原始数据分别来源于二十四衙门、内承运库、御酒房等大大小小的部门。不说内承运库的账本有问题,哪怕是御马监当月的皇店收入,朱厚照也是不信的。
弘治帝两眼盯着《收支表》瞅了半天,就差双眼喷火把其烧光。
“父皇,孩儿原本不明白为何皇宫没总账。现在知道了。”朱厚照不怕死地撕去遮羞布,“大家都能稀里糊涂过日子。”
弘治帝手痒。心里默念“这是唯一的、亲身的娃”,才止住了想打儿子的冲动。
“太祖禁止民间海贸,没说禁止皇家海贸啊!父皇,内承运库一堆好东西堆在那没人用,不如卖到海外换金银宝石,补贴家用?”朱厚照使劲摇着弘治帝的衣摆撒娇。
他决定,如果皇帝爹不同意,再使出原地打滚的无赖招式。经过小半年的折腾,官员、宦官、百姓心中“皇太子”的分量越来越重。打滚的招式已经不太适合如今的身份了。御书房除了他们父子俩,还有司礼监的一帮老狐狸。
司礼监太监、内承运库掌印太监、韦泰,正一眼不眨地盯着皇帝爹的表情。皇帝爹虽然没允许他插手内承运库,但他执意要看内承运库的账本,韦泰敢不给?他拿了账本,韦泰三天睡不着觉。知道他弄出了《收支表》,拖来司礼监所有人员一起顶雷。
弘治帝颓废地靠在龙椅上,无奈地摆摆手,“照哥儿备好了出海的船、一切花费,朕拿什么来反对?”
弘治帝破罐子破摔。反正大明将来也是交到儿子手里。他坚持海禁的祖制,照哥儿继位后一张圣旨下令废除,他的坚持还有什么意思?不过是少赚十几年的银子。
“老奴多一句嘴。”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有不同意见。
“说。”论打嘴仗,朱厚照不带怕的。
“因为官员们强烈反对,在三保太监第七次下西洋后朝廷再也没有成规模地组织出海。当时官员们反对的理由是出海花费巨大。而且离最后一次下海已有六十六年,太子爷从兵部找到的《郑和航海图》还能用吗?周边的国家有没有发生变化?毕竟很多国家已经许久没有来朝贺了。”
弘治帝应和道:“朕也有同样的疑惑。”同意是一回事,如何操作又是另一回事。照哥儿毕竟年幼,未必能思虑周全。
朱厚照呵呵一笑,自信张扬地把双手放背后,慢慢踱步到李荣身前,胸有成竹地回答李荣的疑问。
“下海花费巨大,与此同时三保太监从海外带回的财富也相当可观。韦公公应该很清楚,内承运库积攒着不少西洋弄回的好东西。除了钱财,三保太监的出行扬我大明之威,震慑周围的宵小。永乐十九年大阅兵,二十七个国家来朝。号称和大明一样强大的帖木儿帝国,谴使朝贡。这是不能用钱财来衡量的。”
弘治帝频频点头,赞成儿子的说法。
“既然如此,官员们为何反对?”李荣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朱厚照嘴角向右边翘起,坏笑道,“永乐朝朝廷发不出俸禄,用下西洋弄来的胡椒发工资。以为还是唐朝吗?胡椒能当货币用?《瀛涯胜览》中清楚的记录下,船队在苏门答刺国的100斤胡椒价值白银一两。而发俸禄时,则折价每斤20两银子。都当官员是傻子吗?官员不反对,难道要他们喝西北风?”
弘治帝拿起御桌上《收支表》砸向儿子的后脑勺:“好好说话!”
薄薄的一张《收支表》无力地飘荡在半空中,最后……飘落在御桌边,慢慢滑落在地上。
“哦!”朱厚照瞄了眼可怜的表格,识相地用三言两语结束原本的长篇大论。
“除非沧海变桑田,各国的地理位置不会变。航海图只是提供安全可靠的航海线。至于沿途的国家嘛……虽然强大的大明在六十六年里倒退了不少。但体量摆在那,任凭周边小国发愤图强,也不会是我们大明的对手。正义在拳头大的一方。怕什么?!”
这下弘治帝忍不了了。
巴掌“啪”一下,狠狠打在儿子屁股上。
“父皇,忠言逆耳!”朱厚照捂着屁股大叫。
大明正在走下坡路,皇帝爹为何装聋作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