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赵昕前往拜见曹皇后,她自然而然问及今天的学习情况,赵昕如实以告。
    不说一字不差,但是赵昕能够指出二人的核心观点,也算是不枉今日所学。曹皇后对孙复及吕公著的观点进行补充说明,然后告诫赵昕要好生学习,这个晚上便就此过去。
    有些时候赵昕对这些问题都无感,似赵祯与曹皇后在赵昕身边自有眼线,发生了什么,他们早已知晓,非要赵昕再说一遍。
    只能够说,大家各自演戏罢了。演着演着,便已经分不清现实虚幻。
    接下来的几日,孙复开始为赵昕讲解九经,历朝历代的九经都有略微的差异,宋朝九经是《易》《书》《诗》《左传》《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这九部儒家经典。
    而吕公著则继续为赵昕讲解自尧舜以来的地域之争。
    大体而言,经历漫长的夏商周秦汉时期,东西之争都是主流。一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入京,纠合韩遂马腾,属于关西势力,而袁绍搞得十八路诸侯,袁术,刘岱,孔伷等人,皆是关东豪强,仍然呈现出东西之争的趋势。
    一直到曹操赤壁大败,南北对立的雏形得以出现,三国并立时,吴蜀两个联盟以抗衡北方的曹魏政权,算是历史上第一次的南北平衡。
    但是这个南北平衡是建立在北方战乱,生产力大为削减的情况下,随着北方生产力发展,西晋随之统一全国。
    西晋统一以来,八王之乱将统治集团的精气消耗一空,加之气候逐年严寒,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导致北方再一次陷入战火之中,最终永嘉之乱,大批士人南渡,形成第二次南北对峙。
    魏晋南北朝,南方初而强,淝水之战前秦军草木皆兵,刘裕北伐几近统一全国;及至齐梁,再而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末而竭,侯景之乱后南朝血气枯竭,南弱北强的格局已定。
    最后的陈朝是面积最小的,连西蜀都丢了。若是从地图上看,不难发现,北周的两个对手南陈及北齐,都是在东方。所以北周至隋朝的统治集团,即关陇贵族统一全国的过程,完全可以视为东西之争。
    隋末天下大乱,李渊起兵于太原,主要的对手王世充,窦建德都是关东豪雄。
    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徐世绩作为关东三大势力之一,投靠唐朝,一举扭转战争格局,其人说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不为过。
    若非如此,李世民死之前也不至于如此忌惮其人,将之贬黜远方;若非如此,也不至于在废王立武的后宫斗争中一锤定音。
    等到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再一次遭受毁灭性打击,大量北方人口出塞或是南下。尽管北方之后得以恢复发展,但终是不及南方,这一大趋势延续至北宋。
    总结一下中国的地域之争:赤壁之战前,中国主流是东西之争;赤壁之战到安史之乱,中国主流由东西之争向南北之争过渡;安史之乱后,南北之争彻底取代东西之争,成为地域之争的核心。
    这几日跟着吕公著的言谈,赵昕也不知道翻了多少本书,当吕公著讲述完毕后,赵昕不由得感慨道:“开皇(即隋文帝)之时,关东士子以东西旧隔,情犹自疏为由,拒不接受朝廷任命。东西芥蒂,可见一斑!”
    “关东士子不愿接受任命,实为关西之人把持政权,关东子弟上进无门。”
    赵昕道:“关西之人,功勋卓著,自是不愿分权的。”言指隋唐事,事实上又何尝不是在说今日之事。
    吕公著躬身下拜,道:“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
    赵昕的嘴角浮现出笑容来,拐弯抹角这么多天,终于听到答案了。
    顺着吕公著的话继续道:“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又岂能以南北为限!”
    “殿下英明!”
    赵昕笑着摇了摇头,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多少帝王在这个问题上身不由己。要触及利益的事情,可比触及灵魂还要困难,帝王自身,代表的,也不过是一批人的利益罢了。
    “孙师授我以九经,吕师博闻强识,不若授我以史。”赵昕提议道。
    “微臣定不辱使命!”
    就这样,两个师傅的事情终于解决了,在吕公著离开之后,赵昕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吐出悠长的浊气。
    这些日子,和两位师傅斗智斗勇,上至天文,下及地理,凭借自己前世的记忆,根本无法应对,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勉强跟上两人发散绵延的思绪,着实是累人地紧。
    接下来的几日,情况应该能够好上不少。
    整个一月平平淡淡,朝堂之上并无大事,值得一提的便是宗室皇族赵元俨去世了,去年冬天就已经病重,赵祯亲自去看望过,其在今年初死在自家王府,享年六十岁。
    赵元俨的去世,对于赵祯而言,无疑是去除了一个皇位威胁者,只不过依照政治的套路,该哭还是要哭上一场。
    赵昕同样去拜祭了这位皇叔父,感受并不深,主要是看赵祯如何演戏,日后自己说不定要学到。
    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位“敬爱”皇叔离世的悲伤,赵祯颇为大方地给了赵元俨儿子孙子们虚衔,让他们吃更多的皇粮。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赵祯在赵元俨丧礼上手笔过于阔绰,二月份的时候,范仲淹等人推出的改革,便是为进一步限制恩荫权力的。
    主要有三条,首先是禁止两府高官为自家亲属乞赐科名,也就是“同进士出身”五字,随着科举制的发展,想要成为高官,若无这五字,基本上可以说再见了。
    其次,是通判及通判以上的中高级官员,再也不享受恩泽。这里的恩泽,如皇帝生日的赏赐,皇帝成婚等盛大仪式。
    最后,但凡犯有过错,以及在官员考核中得到不好评级者,不允许为他求情,不再官复原职。
    从这三条反推回去,我们可以窥见之前宋朝的恩荫是何等泛滥,“冗官”局面已经不可不改。
    是以,尽管这些措施明摆着限制两府宰执权力,但是无论宰执们分属哪一个集团,都建议实行。他们罕见地一致态度,自然大大便利这一建议的推行。

章节目录

大宋皇家发行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尘下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尘下散人并收藏大宋皇家发行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