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易遥顺势收回手,在旁边的床位上躺了一会儿。
郭婶子劝着自家老头子又吃了一个包子,看着他又疲累地睡了过去,才拉着郭山鸟悄儿地走了出去。
“丫儿花了多少?”郭婶子小声问。
郭山挠挠脑袋:“丫头交了三十,小米粥三分两碗,小咸菜两分,包子一毛四个,吃的一共花了五毛。”
看他妈还在对账,郭山想了想,又说道:“我刚喝了一碗粥,吃了四个包子。剩下的丫头都带回来啦,她没吃。”
郭婶子点头:“俺们过来,我带丫儿先吃了油饼喝了口热乎汤……三十多啊……丫头可真跟咱掏心掏肺啦!这钱……等回去咱娘俩一起上山,能挖草药挖草药,挖不着……猎两头狍子送队部也差不多咧。”
郭婶子看向了大儿子:“丫头的钱咱得尽快还上,不能拖,咱不能老占着丫头便宜,不像话。”
郭山当即点头:“哎,知道,妈你放心,回去我就上山!你还是别去了,在家照顾爸吧。”
郭婶子有些迟疑地回头,往病房里瞅瞅,叹了口气:“再说吧,还不知道你爸什么时候好,还得花多少捏……”
郭山也沉默了,年年他爸的药费都是家里花销地大头,这个还真的不好说。
沈易遥闭着眼,把两人的话都听进了耳里,也跟着无声叹了一口气。
郭家她是真的挺喜欢的,对外不好惹,遇事拎得清,对内那是扒心扒肺的实在。
情分都是处出来的。
她有事儿的时候,干娘急成什么样子,她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郭家有事儿,她能帮肯定不会犹豫。
但她也记得财帛动人心……
如果这个时候郭家忽然画风突变,嘴上说不能让她花钱,背着她就变了嘴脸,只用两句好话换她这情分,那郭家也就只值三十块了。
人与人的相处就是这么回事。
有来有往,才能长久,谁也别拿谁当傻子,才能真的交下心来。
三十块,赶上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在当地人眼里不是想数目。
可在沈易遥的眼中,却什么都不是。
她如果想,随随便便寻到一棵草药,就能无限催生,也不用年份太高,就跟上次的沙参差不多就行了,随便卖卖都不止三四十块。
只是这点儿小钱没入了她的眼,她要赚的也不是这样小打小闹的零散钱,所以她也就暂且没动这个心思。
只是这钱放在郭家可就不是小钱了。
上山……听着山上都是宝,却也危险重重。
一个不小心,非死即残,机遇有,危险更大!
就像上一次的狼……上上次的蛇,都是很要命的,顾大哥上山多少都要带着些伤回来。
沈易遥并不想让郭家为了还她那点儿钱,就豁出命去。
这事儿……还得回去了再说。
眯了大概两个小时,沈易遥就起来了。
她把地方让了出来,郭婶子一直坐着也累了,躺了没多会儿就睡熟了。
郭山靠在一边儿也在打着瞌睡,听到了动静,睁眼看了一下,用眼神询问沈易遥:你干哈去?
沈易遥用口型回:厕所。
郭山点点头,又闭上了眼睛。
沈易遥出来上了一趟厕所不假,不过她收拾好了自己却没再回病房,而是向着外面走去。
刚才她跟山子哥去吃饭的时候,打听了不少事儿。
她像是闲聊,郭山也没发现什么,以为她第一次来,看啥都好奇,就把自己知道那点儿东西都跟她说了。
县医院在主街上,这里是国营消费一条龙‘商业街’,国营餐馆儿、供销社、副食品店、粮油站、种子站、革委会招待所、农公社、县劳动局等等都在这里了。
沈易遥先去了种子站,她这张黑脸蛋儿在县里可是够扎眼的,一进门就被人盯着瞅。
她也不在意,一双黑亮的眼睛盯在那各种各样的种子上,就跟别人盯着她一样的稀奇。
她这个摸一摸,那个看一看。
几乎所有种子都被她摸了个遍。
她一个小孩儿,看着年纪就不大,售货员是个老大爷,以为是她家大人让她来买种子,她不认识,才挨个乱翻,于是好心的问了句:“丫头啊?你想买啥?”
沈易遥看了一圈,指了指:“那个,那个,还有……那个。”
沈易遥也不叫名字,老大爷更是认为她不认识了,这么大的丫头不识字的很多,看她穿的也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对她态度还算不错:“丫头啊,这个是香菜,这个是油菜,这个是黄花菜,你家大人让你买这个?”
沈易遥点点头,觉得这大爷人挺好的,又指了好几样种子一起买了。
这些……她其实都拿了一颗种子了,但就大爷的这份好心,也值得她花这块八毛的。
买了一堆种子,每样都不多,也就一小包,加一块六毛七,大爷还给她抹了零收了六毛五,等于多送了她一包种子。
沈易遥连连道谢,却不知那大爷是看她穿的不太好,以为她家里穷,又担心她买错了种子回家挨打,才给了她实惠。
沈易遥离开了种子站,又去粮油店打了油,买了三十多斤的大米白面。
她手里的票就要过期了,这些她打算带回去,放在明面上,给她自己催生囤的粮做遮掩用。
买了粮,还有糖票布票肉票……一堆要买的。
进了副食品店,沈易遥看到了五香粉和十三香,眼睛就是一亮!
她想着家里的油盐酱醋和香料都不多了,白糖祸害的尤其多!
她好不容易出来一趟,那买买买的架势,就跟别人家办年货差不多!
家里四斤白糖祸祸见底了,这次出来,她把糖票都给拿了出来,买了六斤白糖,十斤冰糖,四斤红糖。
糖票过没过期都被她用光了。
这些糖就不能都过明路了,她藏了一部分在空间,明面上只放了二斤白糖、二斤红糖。
冰糖在那时候可不是用来做菜的,那是大人们嫌带包装的糖块儿贵,买这种散装的糖块,留着哄孩子的。
家里来且了,也是可以拿冰糖来招待客人的。
一把花生,两三块冰糖,一杯凉白开,基本就是待客的规格。
有条件的还能加两个果子、一把瓜子。凉白开再换成麦乳精,那都算得上是小康家庭的规格了。
郭婶子劝着自家老头子又吃了一个包子,看着他又疲累地睡了过去,才拉着郭山鸟悄儿地走了出去。
“丫儿花了多少?”郭婶子小声问。
郭山挠挠脑袋:“丫头交了三十,小米粥三分两碗,小咸菜两分,包子一毛四个,吃的一共花了五毛。”
看他妈还在对账,郭山想了想,又说道:“我刚喝了一碗粥,吃了四个包子。剩下的丫头都带回来啦,她没吃。”
郭婶子点头:“俺们过来,我带丫儿先吃了油饼喝了口热乎汤……三十多啊……丫头可真跟咱掏心掏肺啦!这钱……等回去咱娘俩一起上山,能挖草药挖草药,挖不着……猎两头狍子送队部也差不多咧。”
郭婶子看向了大儿子:“丫头的钱咱得尽快还上,不能拖,咱不能老占着丫头便宜,不像话。”
郭山当即点头:“哎,知道,妈你放心,回去我就上山!你还是别去了,在家照顾爸吧。”
郭婶子有些迟疑地回头,往病房里瞅瞅,叹了口气:“再说吧,还不知道你爸什么时候好,还得花多少捏……”
郭山也沉默了,年年他爸的药费都是家里花销地大头,这个还真的不好说。
沈易遥闭着眼,把两人的话都听进了耳里,也跟着无声叹了一口气。
郭家她是真的挺喜欢的,对外不好惹,遇事拎得清,对内那是扒心扒肺的实在。
情分都是处出来的。
她有事儿的时候,干娘急成什么样子,她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郭家有事儿,她能帮肯定不会犹豫。
但她也记得财帛动人心……
如果这个时候郭家忽然画风突变,嘴上说不能让她花钱,背着她就变了嘴脸,只用两句好话换她这情分,那郭家也就只值三十块了。
人与人的相处就是这么回事。
有来有往,才能长久,谁也别拿谁当傻子,才能真的交下心来。
三十块,赶上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在当地人眼里不是想数目。
可在沈易遥的眼中,却什么都不是。
她如果想,随随便便寻到一棵草药,就能无限催生,也不用年份太高,就跟上次的沙参差不多就行了,随便卖卖都不止三四十块。
只是这点儿小钱没入了她的眼,她要赚的也不是这样小打小闹的零散钱,所以她也就暂且没动这个心思。
只是这钱放在郭家可就不是小钱了。
上山……听着山上都是宝,却也危险重重。
一个不小心,非死即残,机遇有,危险更大!
就像上一次的狼……上上次的蛇,都是很要命的,顾大哥上山多少都要带着些伤回来。
沈易遥并不想让郭家为了还她那点儿钱,就豁出命去。
这事儿……还得回去了再说。
眯了大概两个小时,沈易遥就起来了。
她把地方让了出来,郭婶子一直坐着也累了,躺了没多会儿就睡熟了。
郭山靠在一边儿也在打着瞌睡,听到了动静,睁眼看了一下,用眼神询问沈易遥:你干哈去?
沈易遥用口型回:厕所。
郭山点点头,又闭上了眼睛。
沈易遥出来上了一趟厕所不假,不过她收拾好了自己却没再回病房,而是向着外面走去。
刚才她跟山子哥去吃饭的时候,打听了不少事儿。
她像是闲聊,郭山也没发现什么,以为她第一次来,看啥都好奇,就把自己知道那点儿东西都跟她说了。
县医院在主街上,这里是国营消费一条龙‘商业街’,国营餐馆儿、供销社、副食品店、粮油站、种子站、革委会招待所、农公社、县劳动局等等都在这里了。
沈易遥先去了种子站,她这张黑脸蛋儿在县里可是够扎眼的,一进门就被人盯着瞅。
她也不在意,一双黑亮的眼睛盯在那各种各样的种子上,就跟别人盯着她一样的稀奇。
她这个摸一摸,那个看一看。
几乎所有种子都被她摸了个遍。
她一个小孩儿,看着年纪就不大,售货员是个老大爷,以为是她家大人让她来买种子,她不认识,才挨个乱翻,于是好心的问了句:“丫头啊?你想买啥?”
沈易遥看了一圈,指了指:“那个,那个,还有……那个。”
沈易遥也不叫名字,老大爷更是认为她不认识了,这么大的丫头不识字的很多,看她穿的也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对她态度还算不错:“丫头啊,这个是香菜,这个是油菜,这个是黄花菜,你家大人让你买这个?”
沈易遥点点头,觉得这大爷人挺好的,又指了好几样种子一起买了。
这些……她其实都拿了一颗种子了,但就大爷的这份好心,也值得她花这块八毛的。
买了一堆种子,每样都不多,也就一小包,加一块六毛七,大爷还给她抹了零收了六毛五,等于多送了她一包种子。
沈易遥连连道谢,却不知那大爷是看她穿的不太好,以为她家里穷,又担心她买错了种子回家挨打,才给了她实惠。
沈易遥离开了种子站,又去粮油店打了油,买了三十多斤的大米白面。
她手里的票就要过期了,这些她打算带回去,放在明面上,给她自己催生囤的粮做遮掩用。
买了粮,还有糖票布票肉票……一堆要买的。
进了副食品店,沈易遥看到了五香粉和十三香,眼睛就是一亮!
她想着家里的油盐酱醋和香料都不多了,白糖祸害的尤其多!
她好不容易出来一趟,那买买买的架势,就跟别人家办年货差不多!
家里四斤白糖祸祸见底了,这次出来,她把糖票都给拿了出来,买了六斤白糖,十斤冰糖,四斤红糖。
糖票过没过期都被她用光了。
这些糖就不能都过明路了,她藏了一部分在空间,明面上只放了二斤白糖、二斤红糖。
冰糖在那时候可不是用来做菜的,那是大人们嫌带包装的糖块儿贵,买这种散装的糖块,留着哄孩子的。
家里来且了,也是可以拿冰糖来招待客人的。
一把花生,两三块冰糖,一杯凉白开,基本就是待客的规格。
有条件的还能加两个果子、一把瓜子。凉白开再换成麦乳精,那都算得上是小康家庭的规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