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红薯与土豆!
第5章 红薯与土豆!
王耀的话,让徐昌心里一惊。
要知道,这可是一件苦差事啊!
民怨沸腾下,徐昌一旦到了蜀地,肯定少不了会被饥民们打骂。
即便,他们会顾及徐昌的身份,不太可能下死手。
可除此之外,一样还有别的危机!
须知,旱灾严重、饿殍遍野,极有可能会引发……瘟疫!
万一患上,徐昌仅是一柔弱书生,是扛不住的。
脑海中,徐昌把这些后果,统统考虑到想明白之后,他一咬牙开口道:“陛下,臣愿前往。”
“哦?你不怕么?”
见徐昌一口答应下来,王耀问道。
“怕。”
先“从心”一波,徐昌再坚定道:“但,臣愿意为陛下、为大夏赴死!”
“好!”
听到这个回答,王耀笑道:“徐爱卿果然是忠君爱国之臣。来人,赐坐。”
“谢陛下。”
就这样,徐昌端坐了下来。
然后,王耀一个眼神,只见一个宫女,端着一盘食物,送到了徐昌的长案上。
看着盘子里,陌生的两种食物,徐昌有些不解。
而王耀,则是抬手示意道:“徐爱卿,你且尝尝看。”
王耀这么一说,徐昌便拿起一旁的筷子,将这二者都夹了一块,先后送入了口中。
随后,徐昌脸色惊变。
不为其他,实在是这两种食物,都太好吃了!
“怎么样,味道如何?”
王耀再问。
徐昌回道:“陛下,这两种食物,均是香甜可口,入口即化。不夸张的讲,这是臣这一辈子,所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
“哈哈!”
大笑两声,王耀道:“你可知道它们的名字?”
“还请陛下解惑。”
“它们一个叫红薯,另一个叫土豆。”
说到这,王耀话锋一转:“你刚才,说蜀地灾情,开仓只能解燃眉之急。那朕问你,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想要断根,又该如何做呢?”
面对王耀的这两个提问。
此前,早已在心中打好腹稿的徐昌,直接说道:“回陛下,蜀地大旱持续的时间如此之久。可以想见,对于土地的摧残,将是极其严重的。短时间之内……具体来讲,至少是两三年内,肥力是无法恢复到可供耕种的程度。
在臣看来,想要根除,一、是在这段时间里,必须源源不断地向蜀地输送粮食;二、可以将蜀地的一些饥民,向外迁移;三、便是采取焚烧秸秆等方法,人为加速肥力的复原。”
“善!”
王耀点了点头,似乎对徐昌的答案,颇为满意。
不过,顿了顿,王耀却道:“眼下时局动荡,国库里、各个郡县的余粮均不是太多。另外,百姓们都有安土重迁的思想,套用一句俗话,那就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闻言,徐昌微微皱眉。
诚然,王耀的话语,也是极有道理的,可为今之计,徐昌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情况似乎陷入了僵局。
然而,王耀继续道:“所以,这红薯与土豆,就很重要了。这两种农作物,对肥力的要求很低,而且食之容易饱腹。此外,种植起来,也不麻烦,只需切块埋入土中。假以时日,便能生根发芽。你此次前往蜀地,将它们带上。”
当王耀说完这番话,徐昌不由的眼前一亮。
接着,徐昌问道:“臣想问一问,陛下手上,这两种作物现有多少?”
“各十万斤。”
王耀说道。
毫无疑问,这么多的红薯与土豆,都是王耀依靠签到系统所得来的。
从第二天到今天为止,每天各一万斤,积累下来,便有了这么多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着“系统出品,必属精品”的原则,这些红薯和土豆,育种品质都是最上乘的,不存在因肥力不足,就越种越小的结果……
十万斤?
那加一起是二十万斤?
足够了!
接下来,王耀、徐昌君臣二人又聊了此次前往蜀地赈灾的一些细节。
完后,王耀看了一眼身旁的雨化田道:“去。”
雨化田得令,仿佛缩地成寸,一下子便来到了徐昌的身边,同时伸出右手,对准对方的天灵盖,拍出了一掌。
事发突然!
已经见识过雨化田厉害的徐昌,吓得浑身颤抖,并不自觉的闭上了双眼。
等过了一会儿,发现没啥事,这才又睁开了。
对此,王耀笑着解释道:“别紧张。刚才,是朕让雨化田,将他的一道内力,注入了你的体内。凭借于此,足够保你一个月,百病不侵。”
原来如此。
“呼。”
长舒一口气,徐昌拱手道:“谢陛下!”
“好好干。朕希望你,可以将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的。在朕的眼里,出身不重要,唯才是举,能力才重要。”
听到这话,徐昌激动了!
须知,大夏的选官制度,是类似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二者的结合。
简而言之,是世家大族的子弟能一直做官,而且还是大官,而底层的老百姓,想要走这条路也不是不行,可经由本地地方官“举孝廉”推荐人才上去,再通过考核也可当官,却只能当小官。
徐昌所走的,便是后者这条路子。
当下,徐昌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虽有品级,每日也可上早朝,却只能排在百官之末,还没有任何的实权。
充其量是一个谏臣,也仅仅是!
有人听还好,没人听,那徐昌便啥也不是。
眼下,王耀这话,算是给了徐昌一个承诺。
如此,徐昌此去蜀地的心情,由之前的视死如归,转变成了动力满满!
……
把该说的,该交代的,都说完了。
事不宜迟。
被赐予“钦差大臣”身份的徐昌,即将要踏上前往蜀地的征途。
只是,在临走前,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徐昌还是道:“外面已经放出消息,说陛下要在二十天后,举办亲政大典?”
“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臣担心……吕太后不会如此轻易的放权!”
徐昌这话一出,王耀立马露出怒色道:“徐昌,你是在挑拨朕和太后之间的关系?”
“臣不敢!”
见徐昌惶恐,王耀又转怒为笑,贴耳过去小声道:“放心。你能想到的事,朕怎么会想不到?不管对方有什么谋划,都挡不住大势所趋。”
(本章完)
王耀的话,让徐昌心里一惊。
要知道,这可是一件苦差事啊!
民怨沸腾下,徐昌一旦到了蜀地,肯定少不了会被饥民们打骂。
即便,他们会顾及徐昌的身份,不太可能下死手。
可除此之外,一样还有别的危机!
须知,旱灾严重、饿殍遍野,极有可能会引发……瘟疫!
万一患上,徐昌仅是一柔弱书生,是扛不住的。
脑海中,徐昌把这些后果,统统考虑到想明白之后,他一咬牙开口道:“陛下,臣愿前往。”
“哦?你不怕么?”
见徐昌一口答应下来,王耀问道。
“怕。”
先“从心”一波,徐昌再坚定道:“但,臣愿意为陛下、为大夏赴死!”
“好!”
听到这个回答,王耀笑道:“徐爱卿果然是忠君爱国之臣。来人,赐坐。”
“谢陛下。”
就这样,徐昌端坐了下来。
然后,王耀一个眼神,只见一个宫女,端着一盘食物,送到了徐昌的长案上。
看着盘子里,陌生的两种食物,徐昌有些不解。
而王耀,则是抬手示意道:“徐爱卿,你且尝尝看。”
王耀这么一说,徐昌便拿起一旁的筷子,将这二者都夹了一块,先后送入了口中。
随后,徐昌脸色惊变。
不为其他,实在是这两种食物,都太好吃了!
“怎么样,味道如何?”
王耀再问。
徐昌回道:“陛下,这两种食物,均是香甜可口,入口即化。不夸张的讲,这是臣这一辈子,所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
“哈哈!”
大笑两声,王耀道:“你可知道它们的名字?”
“还请陛下解惑。”
“它们一个叫红薯,另一个叫土豆。”
说到这,王耀话锋一转:“你刚才,说蜀地灾情,开仓只能解燃眉之急。那朕问你,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想要断根,又该如何做呢?”
面对王耀的这两个提问。
此前,早已在心中打好腹稿的徐昌,直接说道:“回陛下,蜀地大旱持续的时间如此之久。可以想见,对于土地的摧残,将是极其严重的。短时间之内……具体来讲,至少是两三年内,肥力是无法恢复到可供耕种的程度。
在臣看来,想要根除,一、是在这段时间里,必须源源不断地向蜀地输送粮食;二、可以将蜀地的一些饥民,向外迁移;三、便是采取焚烧秸秆等方法,人为加速肥力的复原。”
“善!”
王耀点了点头,似乎对徐昌的答案,颇为满意。
不过,顿了顿,王耀却道:“眼下时局动荡,国库里、各个郡县的余粮均不是太多。另外,百姓们都有安土重迁的思想,套用一句俗话,那就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闻言,徐昌微微皱眉。
诚然,王耀的话语,也是极有道理的,可为今之计,徐昌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情况似乎陷入了僵局。
然而,王耀继续道:“所以,这红薯与土豆,就很重要了。这两种农作物,对肥力的要求很低,而且食之容易饱腹。此外,种植起来,也不麻烦,只需切块埋入土中。假以时日,便能生根发芽。你此次前往蜀地,将它们带上。”
当王耀说完这番话,徐昌不由的眼前一亮。
接着,徐昌问道:“臣想问一问,陛下手上,这两种作物现有多少?”
“各十万斤。”
王耀说道。
毫无疑问,这么多的红薯与土豆,都是王耀依靠签到系统所得来的。
从第二天到今天为止,每天各一万斤,积累下来,便有了这么多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着“系统出品,必属精品”的原则,这些红薯和土豆,育种品质都是最上乘的,不存在因肥力不足,就越种越小的结果……
十万斤?
那加一起是二十万斤?
足够了!
接下来,王耀、徐昌君臣二人又聊了此次前往蜀地赈灾的一些细节。
完后,王耀看了一眼身旁的雨化田道:“去。”
雨化田得令,仿佛缩地成寸,一下子便来到了徐昌的身边,同时伸出右手,对准对方的天灵盖,拍出了一掌。
事发突然!
已经见识过雨化田厉害的徐昌,吓得浑身颤抖,并不自觉的闭上了双眼。
等过了一会儿,发现没啥事,这才又睁开了。
对此,王耀笑着解释道:“别紧张。刚才,是朕让雨化田,将他的一道内力,注入了你的体内。凭借于此,足够保你一个月,百病不侵。”
原来如此。
“呼。”
长舒一口气,徐昌拱手道:“谢陛下!”
“好好干。朕希望你,可以将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的。在朕的眼里,出身不重要,唯才是举,能力才重要。”
听到这话,徐昌激动了!
须知,大夏的选官制度,是类似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二者的结合。
简而言之,是世家大族的子弟能一直做官,而且还是大官,而底层的老百姓,想要走这条路也不是不行,可经由本地地方官“举孝廉”推荐人才上去,再通过考核也可当官,却只能当小官。
徐昌所走的,便是后者这条路子。
当下,徐昌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虽有品级,每日也可上早朝,却只能排在百官之末,还没有任何的实权。
充其量是一个谏臣,也仅仅是!
有人听还好,没人听,那徐昌便啥也不是。
眼下,王耀这话,算是给了徐昌一个承诺。
如此,徐昌此去蜀地的心情,由之前的视死如归,转变成了动力满满!
……
把该说的,该交代的,都说完了。
事不宜迟。
被赐予“钦差大臣”身份的徐昌,即将要踏上前往蜀地的征途。
只是,在临走前,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徐昌还是道:“外面已经放出消息,说陛下要在二十天后,举办亲政大典?”
“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臣担心……吕太后不会如此轻易的放权!”
徐昌这话一出,王耀立马露出怒色道:“徐昌,你是在挑拨朕和太后之间的关系?”
“臣不敢!”
见徐昌惶恐,王耀又转怒为笑,贴耳过去小声道:“放心。你能想到的事,朕怎么会想不到?不管对方有什么谋划,都挡不住大势所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