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扭头问管家:“这些工坊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少爷,三千二百一十六人。”
“一人发两百文钱,工匠和管事发一贯钱,就说是陛下奖励的。”杜荷很清楚水泥的作用,这简直就是战略物资。而且他知道李承乾是那种不在乎钱的,这一段时间夜以继日大家也很辛苦,发出去三四千贯钱让大家见一点喜气。
说完分配方案,又补充一句:“算一算需要多少人,明天我去户部要人。”
管家沉吟一下:“少爷,现在正在征召府兵,恐怕很难找到人。”
杜荷轻松的笑了:“召府兵好啊,我明天去兵部要人。”
叛乱什么的他真没在意,他觉得陛下说的那句话太有道理了,不作死就不会死,那是一群作死的。
没看陛下斗知道叛乱了嘛,但还是该建上苑建上苑,该造水泥造水泥。他估计着陛下在茅津渡也没有闲着。
李承乾还真没有闲着,对于叛乱也是不怎么在意。
每天到茅津渡渡口听一听牛进达的汇报,看一看河对面的小叔公造船,去盐道出口看一眼坐一坐,剩下的时间就是忙着冶铁工坊以及造钱工坊的事情。
几天下来造钱工坊一天的造钱数量已经达到两千贯,而冶铁工坊明天就要开始正式炼钢,不是之前的生铁,而是真正的钢铁。
李承乾的临时行宫几乎和食堂差不多,一到饭点就有人来奏对。
裴行俭带着一名短打扮青年急匆匆走进来,躬身叉手:“启禀陛下,今早徐王已从闻喜率五千人出发,不出意外现在已至安邑。”
“这么快?”
裴行俭讪笑一下:“回陛下,闻喜那里没有存粮,徐王不得不急行军到安邑。”
李承乾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河东裴氏的骚操作,真特么坑队友。
裴行俭让开一步,向李承乾介绍:“陛下,这是我族弟裴行躬,有重要消息。”
裴行躬躬身叉手:“草民裴行躬拜见陛下。河东裴氏获得确凿消息,韩王李元嘉首倡起兵,兵出潞州进犯长平关,欲经泽州与徐王会和。同时传告天下陛下十宗罪讨伐檄文。”
从袖子里取出一块绸布躬身双手高举。
当值的李德奖接过檄文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打开仔细看着,这时候不断有人前来,站在旁边等待。
“先生就是先生,写的还行。你想看看?”
李德奖一缩脖子:“臣不敢。”
开玩笑,讨伐陛下的檄文,自己感兴趣不是找死嘛。
“无不可对人言。再说,全天下都知道了,没道理咱们不知道。”随手将檄文递给柳奭,“柳爱卿给大家念一念,朕恕你无罪。”
柳奭颤巍巍的接过檄文,看两眼,咽一口吐沫,脸色苍白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点点头,这才磕磕巴巴的念出来。
念完后大多数人有些蒙圈,牛进达:“念的是什么?”
李承乾啪的一声一拍巴掌,哈哈笑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就是如此。满篇之乎者也不知所云,这样的文章可以在朝堂上,但传告天下只有读书三年以上的才能听的懂,老百姓们即使听见也不知所谓。”
众人纷纷点头。在场二十多号人,说起来只有五六位能听明白。
“让你们看看朕写的,啊,是朕说的,谏议大夫褚遂良手书。”
大书法家褚遂良比较傲,而且看不上李承乾,即使登基以后也根本没有拜见过也没有上朝。但是李承乾知道对付这种人的办法,一句话,以后开元通宝钱上的字是你的,这位就乖乖到了两仪殿。这东西真是流芳千古的,那是难以磨灭的荣耀,必须得来。
写完开元通宝四个字,李承乾又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讨伐诏书,褚遂良看完之后愕然半晌,对着李承乾一躬身,虽然没有为之前的行为道歉,但也表达了自己的歉意。皇帝的腿都被害瘸了,其他事情指不定背后有多少弯弯绕。
誊抄了两份讨逆诏书,一份留在长安,一份被李承乾带过来。讨伐诏书是必须要带过来一份的,造反的讨逆檄文肯定会对茅津渡这里的军兵文武产生影响,这份讨伐诏书就是为了应对现在的境况。
内侍到后宅取出诏书,柳奭念完后大厅里鸦雀无声,一个个武将怒目而视,柳奭噤若寒蝉,裴行俭和族弟浑身不自在。
牛进达:“陛下,你的脚是被他们害的?”
柳奭一缩脖子连忙举手投降:“我们柳家不知道。”
裴行俭:“河东裴氏做不出这等下作之事。陛下要在五年内做到盐铁十文?这……这……”
牛进达:“你有意见?”
“不是不是,卑职不敢。况且家家有余粮户户有余钱,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卑职如果能参与缔造这一盛世必将光宗耀祖,臣也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五年时间,难度太大啦。”
众人赫然看向李承乾,一个个脸都白了。
如此盛世要在五年内实现?不实现您就退位?
李承乾笑着摆摆手:“铸钱工艺已经提升百倍,冶铁工坊明日开始炼钢,炼铁也提升了十倍,以后还可以大幅提升,制盐最简单,随随便便就能提升百倍。只要两个月内能平叛,五年内完成朕还是有把握的。”
李承乾确实有些把握,不然也不敢这么说。
当然,如果按照后世计划经济那一套,五年内确实难以做到,按照资本主义那一套更没有可能。
如果按照鹰国十九世纪那一套也不行。
但是计划经济加上鹰国那一套,再来点十八世纪老美抓奴隶完成基础那一套,五年内做到还是很有把握的。李承乾可不是个老好人。
实在不行我还可以统计数据造假嘛。
多大点事。
李承乾也不是个老实人。
之前过的很憋屈,就是真的信了仁义道德。而现在的李承乾很清楚,所谓仁义道德就是许多不讲仁义道德的人需要大家来遵守的准则,来驯化绵羊的说辞,好让他们能更顺利的不讲仁义道德。
“少爷,三千二百一十六人。”
“一人发两百文钱,工匠和管事发一贯钱,就说是陛下奖励的。”杜荷很清楚水泥的作用,这简直就是战略物资。而且他知道李承乾是那种不在乎钱的,这一段时间夜以继日大家也很辛苦,发出去三四千贯钱让大家见一点喜气。
说完分配方案,又补充一句:“算一算需要多少人,明天我去户部要人。”
管家沉吟一下:“少爷,现在正在征召府兵,恐怕很难找到人。”
杜荷轻松的笑了:“召府兵好啊,我明天去兵部要人。”
叛乱什么的他真没在意,他觉得陛下说的那句话太有道理了,不作死就不会死,那是一群作死的。
没看陛下斗知道叛乱了嘛,但还是该建上苑建上苑,该造水泥造水泥。他估计着陛下在茅津渡也没有闲着。
李承乾还真没有闲着,对于叛乱也是不怎么在意。
每天到茅津渡渡口听一听牛进达的汇报,看一看河对面的小叔公造船,去盐道出口看一眼坐一坐,剩下的时间就是忙着冶铁工坊以及造钱工坊的事情。
几天下来造钱工坊一天的造钱数量已经达到两千贯,而冶铁工坊明天就要开始正式炼钢,不是之前的生铁,而是真正的钢铁。
李承乾的临时行宫几乎和食堂差不多,一到饭点就有人来奏对。
裴行俭带着一名短打扮青年急匆匆走进来,躬身叉手:“启禀陛下,今早徐王已从闻喜率五千人出发,不出意外现在已至安邑。”
“这么快?”
裴行俭讪笑一下:“回陛下,闻喜那里没有存粮,徐王不得不急行军到安邑。”
李承乾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河东裴氏的骚操作,真特么坑队友。
裴行俭让开一步,向李承乾介绍:“陛下,这是我族弟裴行躬,有重要消息。”
裴行躬躬身叉手:“草民裴行躬拜见陛下。河东裴氏获得确凿消息,韩王李元嘉首倡起兵,兵出潞州进犯长平关,欲经泽州与徐王会和。同时传告天下陛下十宗罪讨伐檄文。”
从袖子里取出一块绸布躬身双手高举。
当值的李德奖接过檄文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打开仔细看着,这时候不断有人前来,站在旁边等待。
“先生就是先生,写的还行。你想看看?”
李德奖一缩脖子:“臣不敢。”
开玩笑,讨伐陛下的檄文,自己感兴趣不是找死嘛。
“无不可对人言。再说,全天下都知道了,没道理咱们不知道。”随手将檄文递给柳奭,“柳爱卿给大家念一念,朕恕你无罪。”
柳奭颤巍巍的接过檄文,看两眼,咽一口吐沫,脸色苍白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点点头,这才磕磕巴巴的念出来。
念完后大多数人有些蒙圈,牛进达:“念的是什么?”
李承乾啪的一声一拍巴掌,哈哈笑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就是如此。满篇之乎者也不知所云,这样的文章可以在朝堂上,但传告天下只有读书三年以上的才能听的懂,老百姓们即使听见也不知所谓。”
众人纷纷点头。在场二十多号人,说起来只有五六位能听明白。
“让你们看看朕写的,啊,是朕说的,谏议大夫褚遂良手书。”
大书法家褚遂良比较傲,而且看不上李承乾,即使登基以后也根本没有拜见过也没有上朝。但是李承乾知道对付这种人的办法,一句话,以后开元通宝钱上的字是你的,这位就乖乖到了两仪殿。这东西真是流芳千古的,那是难以磨灭的荣耀,必须得来。
写完开元通宝四个字,李承乾又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讨伐诏书,褚遂良看完之后愕然半晌,对着李承乾一躬身,虽然没有为之前的行为道歉,但也表达了自己的歉意。皇帝的腿都被害瘸了,其他事情指不定背后有多少弯弯绕。
誊抄了两份讨逆诏书,一份留在长安,一份被李承乾带过来。讨伐诏书是必须要带过来一份的,造反的讨逆檄文肯定会对茅津渡这里的军兵文武产生影响,这份讨伐诏书就是为了应对现在的境况。
内侍到后宅取出诏书,柳奭念完后大厅里鸦雀无声,一个个武将怒目而视,柳奭噤若寒蝉,裴行俭和族弟浑身不自在。
牛进达:“陛下,你的脚是被他们害的?”
柳奭一缩脖子连忙举手投降:“我们柳家不知道。”
裴行俭:“河东裴氏做不出这等下作之事。陛下要在五年内做到盐铁十文?这……这……”
牛进达:“你有意见?”
“不是不是,卑职不敢。况且家家有余粮户户有余钱,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卑职如果能参与缔造这一盛世必将光宗耀祖,臣也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五年时间,难度太大啦。”
众人赫然看向李承乾,一个个脸都白了。
如此盛世要在五年内实现?不实现您就退位?
李承乾笑着摆摆手:“铸钱工艺已经提升百倍,冶铁工坊明日开始炼钢,炼铁也提升了十倍,以后还可以大幅提升,制盐最简单,随随便便就能提升百倍。只要两个月内能平叛,五年内完成朕还是有把握的。”
李承乾确实有些把握,不然也不敢这么说。
当然,如果按照后世计划经济那一套,五年内确实难以做到,按照资本主义那一套更没有可能。
如果按照鹰国十九世纪那一套也不行。
但是计划经济加上鹰国那一套,再来点十八世纪老美抓奴隶完成基础那一套,五年内做到还是很有把握的。李承乾可不是个老好人。
实在不行我还可以统计数据造假嘛。
多大点事。
李承乾也不是个老实人。
之前过的很憋屈,就是真的信了仁义道德。而现在的李承乾很清楚,所谓仁义道德就是许多不讲仁义道德的人需要大家来遵守的准则,来驯化绵羊的说辞,好让他们能更顺利的不讲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