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此人何名?此国何名?
“同学们,在学习古人的作品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
张老师拿出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古今。
“古与今是不同的概念,古代的经典著作中的词语,其意义与我们现在所认知到的,有很大的差别,越是古老的作品,差别也就越大。”
“所以,我们能用今时的眼光,今时的含义,去理解孔子的言论吗?”
张老师的问题抛了出来,教室里的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古今两个字,陷入了思考。
直播间前的观众也一样,同样盯着那两个字,开始思索。
“如果我们是不学无术的人,只用字面意义上的看法来理解这句话,那么其意思就是: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
“这样对吗?”
见学生都在进行着思考,张老师目光中充满了赞许。
孔子见状,也微微点头,道:“这位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是很不错的老师。”
“张老师一生坎坷,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易泽在一旁轻声的叙述着,同时直播间的观众还能够看到,黑板似乎变成了一张画卷,演绎着这位老师的一生。
同时,易泽沉稳厚重的嗓音也在一旁讲述着:
“她是华夏一名普通的教师,以血肉之躯铸造起山区孩子向外求学的道路。”
“她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只身一人,扎根贫困山区,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建立起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高!”
“在专注教育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很多苦难。”
易泽的嗓音变得有些低沉,而同时,画卷中播放出来的画面,令所有人为之心颤。
一个中年丧夫的女人,未曾再次组建家庭,没有亲生儿女,却爱孤如子,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业。
一个身形瘦小的女人,面色蜡黄,形容憔悴,却坚持着为儿童之家筹措资金,即便面对他人冷眼,也并不气馁。
面对他人的辱骂,面对他人的误解,她没有放弃,即便遭人驱赶,也坚定地走在信念的道路上。
画卷之中,张老师坎坷的一生,不断地出现在观众面前,也不断出现在孔子面前。
当看到张老师带病坚持上课,强忍着病痛的折磨,依旧坚持为孩子们辅导,直到考试完之后,才入院治疗时,观众的眼角湿润了。
当看到张老师为了建立免费女高,四处奔波,却遭人误解辱骂,甚至放狗撕咬,鲜血淋漓之时,观众同样的心痛非常。
直播间中,有观众眼含热泪,有观众义愤填膺,大家下意识的遗忘掉了这一次的主角,而是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了讲台上那个虚弱的女人。
“以后谁在我面前说什么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我他么的先给他一拳!”
“向张老师致敬,感谢千千万万如同张老师一般,扎根山村,为贫困地区孩子们带来希望和光明的老师!”
“泪目了,这让我再一次想起了我的老师,当时的我真的太不乖了。”
“感谢华夏有张老师这样的人,是他们,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我华夏的脊梁!”
“从此以后,再也不追星了,张老师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之为偶像!”
画卷依旧在继续,看着这一幅幅画面,孔子同样是双目湿润。
“我周游列国之时,也曾不被人理解,遭遇的苦难不在少数。而如今,后世之中,同样也有与我一般的人,她是真正的君子啊!不惧人言,不改其志,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我的弟子中,只有颜回能与之相提并论。”
“如果张老师能够听到您对她的评价,那她一定会很开心的。”
“这并非是我对她的评价。”
孔子摇了摇头,“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我只是感受到了她的意志,钦佩她的坚定,这样的人,一定是伟大且光荣的,是真正的君子。”
画卷缓缓结束,三尺讲台上,张老师瘦弱的身躯,却好像是一株凌寒独自开的梅花,经历了漫天风霜雪雨,却依旧傲然绽放于山崖之间。
“后世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后世之幸。”
“像张老师这样意志坚定,无私奉献的人,后世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放弃了生活的舒适,放弃了优渥的条件,放弃了后世的纸醉金迷,扎根在穷山恶水。”
“他们或是老师,或是军人,或是护林员……”
“是他们,在无声无息的守护着我们,如今盛世太平景象,并非凭空而来,是千千万万的张老师,共同支撑起来!”
易泽的话语间充满了敬意,而黑板上的画面,也随着他的话语变动。
雪域之上,满天飞雪,气温极低,常年苦寒。
而在这近乎于人类禁区的地方,却常年驻扎着部队。
一个个年轻的面庞,身着厚实的迷彩,日夜巡防,时时刻刻都在守卫着祖国边疆。
群山之中,林木茂密,常年湿热,蚊虫甚多。
在这样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深山老林之中,同样有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他们身穿着厚重的防蚊服,身上依旧落满了密密麻麻的蚊虫,有时候露出一点点皮肉,很快就会被蚊虫叮咬到肿胀。
但恰恰就是他们,用双脚丈量着华夏的国土,用热血守卫着中华的大地。
画面之中,场景切换。
有年轻老师,扎根山村,笑容洋溢,为孩子带去知识;
有挺拔军人,顶风冒雪,庄严沉静,守卫着祖国边疆;
有耄耋老人,不辞辛劳,眼含希望,来回于田间地头;
有至诚院士,夙夜不眠,严谨认真,钻研着救命良药。
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
孔子面容严肃,双目之中满是动容。
他一直向往的世界,居然在此时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他向前走了几步,来至画卷面前,看着上面出现的一个个人像,看着那一面鲜艳的红色旗帜,目中饱含热泪。
半晌,孔子擦了擦湿润的眼角,朝易泽问道:“此人何名?此国何名?”
……
张老师拿出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古今。
“古与今是不同的概念,古代的经典著作中的词语,其意义与我们现在所认知到的,有很大的差别,越是古老的作品,差别也就越大。”
“所以,我们能用今时的眼光,今时的含义,去理解孔子的言论吗?”
张老师的问题抛了出来,教室里的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古今两个字,陷入了思考。
直播间前的观众也一样,同样盯着那两个字,开始思索。
“如果我们是不学无术的人,只用字面意义上的看法来理解这句话,那么其意思就是: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
“这样对吗?”
见学生都在进行着思考,张老师目光中充满了赞许。
孔子见状,也微微点头,道:“这位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是很不错的老师。”
“张老师一生坎坷,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易泽在一旁轻声的叙述着,同时直播间的观众还能够看到,黑板似乎变成了一张画卷,演绎着这位老师的一生。
同时,易泽沉稳厚重的嗓音也在一旁讲述着:
“她是华夏一名普通的教师,以血肉之躯铸造起山区孩子向外求学的道路。”
“她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只身一人,扎根贫困山区,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建立起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高!”
“在专注教育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很多苦难。”
易泽的嗓音变得有些低沉,而同时,画卷中播放出来的画面,令所有人为之心颤。
一个中年丧夫的女人,未曾再次组建家庭,没有亲生儿女,却爱孤如子,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业。
一个身形瘦小的女人,面色蜡黄,形容憔悴,却坚持着为儿童之家筹措资金,即便面对他人冷眼,也并不气馁。
面对他人的辱骂,面对他人的误解,她没有放弃,即便遭人驱赶,也坚定地走在信念的道路上。
画卷之中,张老师坎坷的一生,不断地出现在观众面前,也不断出现在孔子面前。
当看到张老师带病坚持上课,强忍着病痛的折磨,依旧坚持为孩子们辅导,直到考试完之后,才入院治疗时,观众的眼角湿润了。
当看到张老师为了建立免费女高,四处奔波,却遭人误解辱骂,甚至放狗撕咬,鲜血淋漓之时,观众同样的心痛非常。
直播间中,有观众眼含热泪,有观众义愤填膺,大家下意识的遗忘掉了这一次的主角,而是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了讲台上那个虚弱的女人。
“以后谁在我面前说什么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我他么的先给他一拳!”
“向张老师致敬,感谢千千万万如同张老师一般,扎根山村,为贫困地区孩子们带来希望和光明的老师!”
“泪目了,这让我再一次想起了我的老师,当时的我真的太不乖了。”
“感谢华夏有张老师这样的人,是他们,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我华夏的脊梁!”
“从此以后,再也不追星了,张老师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之为偶像!”
画卷依旧在继续,看着这一幅幅画面,孔子同样是双目湿润。
“我周游列国之时,也曾不被人理解,遭遇的苦难不在少数。而如今,后世之中,同样也有与我一般的人,她是真正的君子啊!不惧人言,不改其志,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我的弟子中,只有颜回能与之相提并论。”
“如果张老师能够听到您对她的评价,那她一定会很开心的。”
“这并非是我对她的评价。”
孔子摇了摇头,“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我只是感受到了她的意志,钦佩她的坚定,这样的人,一定是伟大且光荣的,是真正的君子。”
画卷缓缓结束,三尺讲台上,张老师瘦弱的身躯,却好像是一株凌寒独自开的梅花,经历了漫天风霜雪雨,却依旧傲然绽放于山崖之间。
“后世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后世之幸。”
“像张老师这样意志坚定,无私奉献的人,后世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放弃了生活的舒适,放弃了优渥的条件,放弃了后世的纸醉金迷,扎根在穷山恶水。”
“他们或是老师,或是军人,或是护林员……”
“是他们,在无声无息的守护着我们,如今盛世太平景象,并非凭空而来,是千千万万的张老师,共同支撑起来!”
易泽的话语间充满了敬意,而黑板上的画面,也随着他的话语变动。
雪域之上,满天飞雪,气温极低,常年苦寒。
而在这近乎于人类禁区的地方,却常年驻扎着部队。
一个个年轻的面庞,身着厚实的迷彩,日夜巡防,时时刻刻都在守卫着祖国边疆。
群山之中,林木茂密,常年湿热,蚊虫甚多。
在这样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深山老林之中,同样有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他们身穿着厚重的防蚊服,身上依旧落满了密密麻麻的蚊虫,有时候露出一点点皮肉,很快就会被蚊虫叮咬到肿胀。
但恰恰就是他们,用双脚丈量着华夏的国土,用热血守卫着中华的大地。
画面之中,场景切换。
有年轻老师,扎根山村,笑容洋溢,为孩子带去知识;
有挺拔军人,顶风冒雪,庄严沉静,守卫着祖国边疆;
有耄耋老人,不辞辛劳,眼含希望,来回于田间地头;
有至诚院士,夙夜不眠,严谨认真,钻研着救命良药。
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
孔子面容严肃,双目之中满是动容。
他一直向往的世界,居然在此时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他向前走了几步,来至画卷面前,看着上面出现的一个个人像,看着那一面鲜艳的红色旗帜,目中饱含热泪。
半晌,孔子擦了擦湿润的眼角,朝易泽问道:“此人何名?此国何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