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到有大队人马即将行进过来,林夕很果断得下令撤退,隐蔽在官道旁的山林灌木中。
    此时正是酉时中刻,大概相当于下午六点左右的样子,太阳吝啬地收敛着最后一丝余晖。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患有夜盲症,到了晚上便不能远物。再加校事府的将士最擅隐匿藏遁,因此林夕率军隐蔽在林中,也不怕对方会发现。
    农历四月天,虽地处冀州最南部,但下凉之后,林中仍有些寒意。
    “子煦,来得会是哪方人马?”
    徐晃目光注视着远方四五百步之外的官道,一边开口问道。
    林夕生性淡漠,执行命令从来不打折扣,与刘备麾下众人的关系并不算太亲密。但徐晃身为徐州第一老实人,性格稳重踏实,倒是让他颇有好感。
    因此,两人共事的时间虽然不长,关系却很不错。
    听到徐晃的问题,林夕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开口答道:“眼下冀州战事都发生在广宗城,而此路又是去广宗的必经之路,应当是屯兵魏县的泰山贼正在赶往广宗相助。当然,也可能是魏县的泰山贼为冀州官军所败,正一路逃往广宗。”
    不管哪种情况,前方的兵马,都跟泰山贼逃不开干系。
    听了林夕的回答,徐晃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兖州联军围攻广宗时,某曾收到消息,冀州也出兵了,目标正是距离邺城不远的魏县。可冀州只出了一万人马,这还不到十日,如何攻破有一万泰山贼驻守的魏县?”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面对同样的兵力,攻城一方从来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往往五千人来攻城,守城的一方只需要不到一千人就能守住。
    这,才是正常的战争状态。
    可一万冀州军不到十日,就攻下了同样一万敌军把守的魏县,这让徐晃怎么也想不通。
    莫说攻城,就算是阵战,也不至于败得如此快。
    “此事某也不知,不过家兄曾有言,天下贤才不可胜数,切不可坐井观天。”林夕面色平静地开口道,“所以,冀州军中有大才,能攻破泰山贼的防守,也不稀奇。”
    两人说话的功夫,远处的官道上,大批的兵马已经出现在了视野当中。
    跟林夕估计的差不多,这支队伍最少有六七千人。为首的是近两千名骑兵,后面跟着四五千步卒,全都快速向北而去。
    奇怪的是,这支军队行色匆匆,军容也不是太严整,不像是在急行军,倒像是在……逃亡。
    没错,就是逃亡。
    孙康骑着高头大马,奔跑在队伍的最前方,口中还大声呼喊着,让麾下士卒再快一些。毕竟,身后的追兵已经越来越近,由不得他不加速。
    自前两日魏县城外的那场阵战,孙康追杀潘凤未果,却被张郃击败之后,两边就展开了一场厮杀。
    冀州兵不算精锐,但毕竟粮草充足,军械锐利,远非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黑山贼可比。
    所以结果毫无悬念,孙康败了,败得很彻底。
    退回城中后,孙康打定主意,再也不出战了,只是据城而守。
    这下潘凤没了办法,任他怎么叫人骂阵,孙康就是如缩头乌龟一般,死也不出来。
    无奈,潘凤只得下令士卒攻城。
    可魏县作为方圆数百里内,城墙最高的城池,哪里这么好攻破。一连两日猛攻,却是毫无收获。
    就在潘凤一筹莫展之时,探骑传了一个消息——孙康弃城而逃了。
    为什么?
    当然还是粮草的问题。
    孙康手中,也只有不到五日之粮,根本无法继续支撑下去。
    至于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在他入城的时候,就搜刮了个干净。这些日子,城中因为缺粮而饿死百姓,已有不下于千人。
    百姓身上榨不出油水,孙康只能选择率兵弃城而逃,北上广宗与孙观合兵一处。
    当然,孙康虽然是贼寇,却终究狠不下心来。
    若是他能效仿程昱,将百姓杀了,把尸体煮熟晒干,制成肉干充当军粮的话,还是能撑一段时间的。
    可能一般人也没这么深厚的想象力,所以才干不出这种事情。
    总之不管如何,潘凤听到孙康逃遁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急忙率军去追。
    两军一逃一追,就这么离开了魏县,直奔广宗而去。
    官道上,孙康还在拼命奔逃,背后却有一名负责断后的将领追了上来,抱拳禀报道:“将军,且停下来让将士们歇歇吧,汉军已经不追了。”
    闻言,孙康才松了口气,面色凝重地问道:“你确定?”
    “这是自然,方才某在后面,远远望见汉军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今天应该不会再追了。”这名将领开口道,“倒是我军将士,将军若再不放缓行军速度,将士们都要开始掉队了。”
    孙观扭头一看,身后的骑兵还好,但那些步卒,跑得大多浑身是汗,气喘吁吁,看上去已经到了极限。
    若再这么跑下去,身后的士卒只怕会越来越少。
    孙康点了点头,说道:“传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休整两个时辰!”
    “唯!”
    将领抱拳应道,转身离去。
    在这个时代,夜里行军本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因此潘凤才会一过酉时,哪怕还有一丝余光,就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了。
    再追天就黑了,万一落入孙康的埋伏中,那可就不妙了。
    总而言之,追上孙康也全歼不了他们,但要是中了埋伏,自己这边很有可能全军覆没,实在是不划算。
    收到孙康的命令后,麾下的骑兵散开,一小部分继续往来的路上探查冀州军的动向。另一大部分,则是在周围戒严,防止随时会出现的危险。
    而步卒,则是在各自的屯长的带领下,开始安营扎寨。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天已经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孙康的营寨也基本扎好了。泰山贼点起火把,使眼睛借助火光在黑暗中也能看得远一些。
    不多时,炊烟渐渐升起,其中传来浓郁的香味,让跑了一天的泰山贼食指大动,纷纷满脸渴望地望向火头军所在的位置。
    而让所有人都垂涎三尺的晚膳,也不过是一锅又一锅的粟米粥,且浓度极低,已经达到了汤的范畴。
    说是粥,其实跟稀饭没什么两样。
    炊烟飘出来慢慢散开,终于传到了暗中隐秘的林夕等一众人的鼻中。
    孙康率部逃亡了一天,而林夕这边也带着麾下探查了一整天。
    “要不,先吃点东西。”
    徐晃闻到了米粥的香味,摸了摸肚子,开口建议道。
    林夕点了点头,开口道:“公明,让兄弟们就地进食,只是动静不宜过大,千万莫让前方的敌军察觉。”
    “放心,某省得。”
    徐晃抱拳道,然后下令让麾下将士拿出装有肉铺的口袋,打开从里面掏出肉干,开始吃了起来。
    徐州集团只有两支队伍在伙食上有优待,其一是战斗力最高的陷阵营,因为他们是刘备近卫,又是王牌之师,为保证其战斗力,待遇自然高一些。
    而第二支,便是林夕手下的校事府,它们往往执行最危险的任务,吃食上优待一些也是应有之理。
    士卒们吃得是猪肉干,狗肉干。而林夕和徐晃吃得则是羊肉干,也有少许牛肉干。
    当然,不是耕牛做成的肉干。
    肉干作为军粮,保存时长就成了第一要务,所以脱水脱得很彻底,导致口感并不好。徐晃啃了几口,肉干进入食道后,感觉有些扎心,只能抱着水囊喝了几口。
    “要是再有碗粥就好了。”
    徐晃一边喝水,一边低声感叹道。
    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贾诩一样,有一直抱着肉干啃的好胃口。
    “公明,你真想喝粥?”
    徐晃刚刚说完,就见林夕扭过头来,开口问道。
    “别,某开玩笑的,子煦不必在意。”徐晃连忙摆手笑道。
    林夕笑了:“某却是认真的。赶紧吃,吃完某带你们去喝粥。”
    徐晃:“???”
    林子煦这话是什么意思!

章节目录

这个三国很核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于秋陨S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于秋陨S并收藏这个三国很核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