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今年冬天,少府官奴的口粮问题,又同刘盈就开春之后,以埽铺渠的事沟通一番,阳城延便若有所思的走出县衙,踏上了前往郑国渠沿岸的道路。
莲勺县距离郑国渠直线不过十余里,手上又没有急事,阳城延自也乐得走下马车,徒步一段距离,也好透透气、散散心。
见阳城延一副心绪重重的模样,随阳城延一同前来莲勺,正徒步跟在阳城延马车后的少府丞杨离,面上也涌上些许思虑之色。
片刻之后,杨离便悄然加快脚步,来到了阳城延身后一步的距离,随着阳城延缓步向前走去。
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身后的杨离,阳城延面带沉凝的摇了摇头,似是自语,又似是询问道:“萧相······”
“莫果真如家上所言,乃以己之事为先,以人之事为后之人?”
“国库究竟是无粮,还是萧相见家上得粮十数万石,方拒拨少府官奴之口粮呢······”
言罢,阳城延由沉吟片刻,稍侧过身,见杨离面上一副讳莫如深的神情,不忘问道:“此事,公可能参透?”
见阳城延直截了当的问起自己,杨离纵是不愿开口,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前些,对阳城延稍一拱手。
“依下官之见,阳公有此惑,或正和家上心意······”
“嗯?”
闻阳城延不轻不重的一声疑‘嗯’,杨离踌躇片刻,终还是放下了‘噤口不言’的打算。
“此事,阳公以为要害在萧相国,然下官以为,其中关键,当在家上。”
语调平和的道出一语,杨离面上神情,也稍带上了些许严肃。
“自长乐、未央两宫得建,阳公同萧相于朝中,便可谓通力协作。”
“于外,此事自乃阳公‘知萧相国知遇之恩而图报’之美谈,然于陛下、于家上而言,此事,恐非如此······”
听闻杨离这一番稍有些隐晦的话语,阳城延稍流露出些许若有所悟的神情,旋即面带迟疑的侧过身。
“公之意,陛下、家上皆不愿老夫,同萧相往来过于密切,故家上此番,以官奴口粮事暗诫于老夫?”
见阳城延也已参透要害,杨离轻笑着点了点头,稍伸出手,示意边走边说。
待阳城延重新踏上前进的道路,杨离便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向阳城延娓娓道来。
——不为卖弄,也不为显摆,只因阳城延,也同样对杨离有知遇、举荐之恩······
“自陛下立汉国祚,往数岁,长安朝堂便苦钱、粮之局促;相府国库、少府内帑更几不分论,为朝堂公卿合谓曰:府库。”
“然府、库之拮据,终不过一时之弊,待陛下平关东异姓诸侯,宇内安和,天下万民得休养生息,自当丰矣。”
“而相府国库,所入乃天下农税,用之于国事;少府内帑,岁入乃天下万民之口赋,以为宫中用度。”
“故此二者,或可谓曰:相府国库,乃外朝厘治天下所用之费;少府内帑,则为陛下之私赀。”
说到这里,杨离不由轻笑着侧过头,略带提醒之意的望向阳城延。
“相府国库、少府内帑,一为外朝用之于国事,一为陛下用之于宫讳,此,便乃内外有别。”
“既如此,阳公试想:今日之陛下,可愿掌少府内帑之人,同掌相府国库之萧相国私交甚笃,以至日后府、库交合,内外不分?”
“纵陛下愿,待宫车晏驾,家上莅临神圣,又当如何?”
言罢,杨离不忘稍压低声音,将上半身侧倾向阳城延,隐晦提醒道:“阳公可是忘记当年,萧相国因何自污之事?”
听闻杨离这一番深入浅出的分析,阳城延面上神情,终于涌现出了些许郑重之色。
“是了······”
“萧相掌相府国库,又陛下常年征战于外,以使萧相掌朝堂大权多载。”
“老夫掌少府内帑,若同萧相过于密切,免不得要惹陛下、家上猜疑······”
若有所思的道出这番话,阳城延不由长叹一口气,终是面带苦涩的摇头一笑。
“伴君如伴虎啊······”
“为免陛下、家上之猜疑,老夫竟只得枉顾夕日之情分,以负萧相知遇之恩······”
“唉~”
“徒之奈何······”
却不料杨离听闻此言,面上顿时涌上些许笑意。
“下官倒以为,此,恰乃家上老练之处。”
“嗯?”
“此话怎讲?”
阳城延稍待困惑的一问,就见杨离又是一声轻笑。
“阳公试想:若此事非家上所为,而乃陛下,当如何?”
听闻此问,阳城延几乎是想都不想,便开口道:“陛下疑老夫同萧相过于密切,自当直言以诫。”
闻言,杨离便是一点头。
“正是。”
“若是陛下猜疑,必不顾阳公同萧相国之往日情谊,只直言诫阳公‘好自为之’。”
“然家上此番,以萧相国拒拨少府官奴口粮一事为由,暗诫阳公,此,便乃为阳公所谋啊······”
“有萧相拒拨官奴口粮一事,阳公同萧相渐行渐远,外人知之,亦不至言阳公‘知恩不报’,只当萧相举措失当,使阳公心寒?”
说到这里,杨离不忘回过头,在二人周围扫视一圈,确定‘隔墙无耳’,才又低声道:“且家上此番用意,纵是萧相国,恐亦已心领神会。”
“若不然,纵国库无力拨粮,以阳公同萧相国往日之情谊,萧相国安能使国库粒米不出?”
“下官以为,萧相国怕也是知晓了家上此番用意,故不拨粮,以全阳公‘负萧相国知遇之恩’之念。”
言罢,杨离终是直起身,面带些许敬佩之意的长叹一口气,最后补充道:“如此一来,阳公同萧相生出嫌隙一事,便内外无虞。”
“萧相勿拨粮,乃陛下大军在外,国库捉襟见肘,方行此无奈之举;阳公主郑国渠整修事,苦官奴无粮可食,因而记恨于萧相国,亦乃人之常情。”
“如此,朝野物论,便无言以非阳公、萧相国之举······”
听杨离道出这一层干系,阳城延只陷入了漫长了思虑之中。
滞愣许久,阳城延终还是迷茫的动了动嘴唇,旋即略有些郁闷的点了点头。
“唉······”
“居庙堂,大不易啊······”
“老夫居九卿之列已五载,竟连如此浅薄之理,亦未能参透······”
说着,阳城延不由自嘲一笑,望向杨离的目光中,也稍带上了些许欣赏。
“倒是公,年少有为,天子卓越,待来日,必当位列庙堂,有所作为?”
听闻阳城延夸赞起自己,杨离不由腼腆一笑,见阳城延面上神情不似作伪,也只好稍一拱手。
“阳公谬赞······”
“下官本布衣,若无阳公举荐,恐今,仍乃一介粗鄙匠人······”
见杨离如此自谦,阳城延倒也没多客套,只洒然一笑,权当默认了杨离之语。
如此复行百余步,终还是杨离开口,打破了二人之间的宁静。
“阳公。”
“‘那件事’,下官欲往告家上······”
“只不知如今,可是良机?”
乍一听杨离此语,阳城延下意识一愣。
待回过未来,阳城延方才还闲情逸致的面容之上,陡然涌上一抹凝重!
稍环顾一圈四周,确定方圆二十步没人偷听,阳城延才面带沉凝的望向杨离。
“公······”
“意已决?”
就见杨离猛地一点头:“已决!”
“此番,家上奉陛下之令,以整修郑国渠,凡二月余,尽显宽仁、爱民之相!”
“更家上以埽、石砖铺渠之策,以固郑国渠之土,又每每于匠人之术有见解不菲之言。”
“此间种种,皆同下官所学之‘三表法’暗合!”
面带决然的道出这番华,杨离再度望向阳城延时,气质之中,竟陡然涌上些许神圣的使命感。
“阳公!”
“自先钜子田横田公辞世,吾墨门,便已近消亡;师祖墨翟之言,更已近断绝!”
“若不得人君之庇护,下官恐不十年,吾墨门、先师祖墨翟之言,便当绝于天下矣!”
“今家上之言、行、举、止,皆暗合吾墨门三表之法,下官以为,当一试!”
说着,杨离不由面带凝重的握住阳城延的胳膊。
“往数岁,下官得阳公庇护,方使墨翟之言不至断绝;今家上呈仁君之相,此,或乃吾墨门之最后生机!”
“且今陛下尚在,家上虽为人君,亦不过储君。”
“纵于吾墨门不喜,家上亦不至赶尽杀绝。”
“然若待将来,家上莅临神圣,见下官呈墨翟之言而不喜,吾墨门,恐真当绝于青史啊·······”
·
·
说着,杨离不由面带凝重的握住阳城延的胳膊。
“往数岁,下官得阳公庇护,方使墨翟之言不至断绝;今家上呈仁君之相,此,或乃吾墨门之最后生机!”
“且今陛下尚在,家上虽为人君,亦不过储君。”
“纵于吾墨门不喜,家上亦不至赶尽杀绝。”
“然若待将来,家上莅临神圣,见下官呈墨翟之言而不喜,吾墨门,恐真当绝于青史啊·······”
- 肉肉屋
莲勺县距离郑国渠直线不过十余里,手上又没有急事,阳城延自也乐得走下马车,徒步一段距离,也好透透气、散散心。
见阳城延一副心绪重重的模样,随阳城延一同前来莲勺,正徒步跟在阳城延马车后的少府丞杨离,面上也涌上些许思虑之色。
片刻之后,杨离便悄然加快脚步,来到了阳城延身后一步的距离,随着阳城延缓步向前走去。
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身后的杨离,阳城延面带沉凝的摇了摇头,似是自语,又似是询问道:“萧相······”
“莫果真如家上所言,乃以己之事为先,以人之事为后之人?”
“国库究竟是无粮,还是萧相见家上得粮十数万石,方拒拨少府官奴之口粮呢······”
言罢,阳城延由沉吟片刻,稍侧过身,见杨离面上一副讳莫如深的神情,不忘问道:“此事,公可能参透?”
见阳城延直截了当的问起自己,杨离纵是不愿开口,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前些,对阳城延稍一拱手。
“依下官之见,阳公有此惑,或正和家上心意······”
“嗯?”
闻阳城延不轻不重的一声疑‘嗯’,杨离踌躇片刻,终还是放下了‘噤口不言’的打算。
“此事,阳公以为要害在萧相国,然下官以为,其中关键,当在家上。”
语调平和的道出一语,杨离面上神情,也稍带上了些许严肃。
“自长乐、未央两宫得建,阳公同萧相于朝中,便可谓通力协作。”
“于外,此事自乃阳公‘知萧相国知遇之恩而图报’之美谈,然于陛下、于家上而言,此事,恐非如此······”
听闻杨离这一番稍有些隐晦的话语,阳城延稍流露出些许若有所悟的神情,旋即面带迟疑的侧过身。
“公之意,陛下、家上皆不愿老夫,同萧相往来过于密切,故家上此番,以官奴口粮事暗诫于老夫?”
见阳城延也已参透要害,杨离轻笑着点了点头,稍伸出手,示意边走边说。
待阳城延重新踏上前进的道路,杨离便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向阳城延娓娓道来。
——不为卖弄,也不为显摆,只因阳城延,也同样对杨离有知遇、举荐之恩······
“自陛下立汉国祚,往数岁,长安朝堂便苦钱、粮之局促;相府国库、少府内帑更几不分论,为朝堂公卿合谓曰:府库。”
“然府、库之拮据,终不过一时之弊,待陛下平关东异姓诸侯,宇内安和,天下万民得休养生息,自当丰矣。”
“而相府国库,所入乃天下农税,用之于国事;少府内帑,岁入乃天下万民之口赋,以为宫中用度。”
“故此二者,或可谓曰:相府国库,乃外朝厘治天下所用之费;少府内帑,则为陛下之私赀。”
说到这里,杨离不由轻笑着侧过头,略带提醒之意的望向阳城延。
“相府国库、少府内帑,一为外朝用之于国事,一为陛下用之于宫讳,此,便乃内外有别。”
“既如此,阳公试想:今日之陛下,可愿掌少府内帑之人,同掌相府国库之萧相国私交甚笃,以至日后府、库交合,内外不分?”
“纵陛下愿,待宫车晏驾,家上莅临神圣,又当如何?”
言罢,杨离不忘稍压低声音,将上半身侧倾向阳城延,隐晦提醒道:“阳公可是忘记当年,萧相国因何自污之事?”
听闻杨离这一番深入浅出的分析,阳城延面上神情,终于涌现出了些许郑重之色。
“是了······”
“萧相掌相府国库,又陛下常年征战于外,以使萧相掌朝堂大权多载。”
“老夫掌少府内帑,若同萧相过于密切,免不得要惹陛下、家上猜疑······”
若有所思的道出这番话,阳城延不由长叹一口气,终是面带苦涩的摇头一笑。
“伴君如伴虎啊······”
“为免陛下、家上之猜疑,老夫竟只得枉顾夕日之情分,以负萧相知遇之恩······”
“唉~”
“徒之奈何······”
却不料杨离听闻此言,面上顿时涌上些许笑意。
“下官倒以为,此,恰乃家上老练之处。”
“嗯?”
“此话怎讲?”
阳城延稍待困惑的一问,就见杨离又是一声轻笑。
“阳公试想:若此事非家上所为,而乃陛下,当如何?”
听闻此问,阳城延几乎是想都不想,便开口道:“陛下疑老夫同萧相过于密切,自当直言以诫。”
闻言,杨离便是一点头。
“正是。”
“若是陛下猜疑,必不顾阳公同萧相国之往日情谊,只直言诫阳公‘好自为之’。”
“然家上此番,以萧相国拒拨少府官奴口粮一事为由,暗诫阳公,此,便乃为阳公所谋啊······”
“有萧相拒拨官奴口粮一事,阳公同萧相渐行渐远,外人知之,亦不至言阳公‘知恩不报’,只当萧相举措失当,使阳公心寒?”
说到这里,杨离不忘回过头,在二人周围扫视一圈,确定‘隔墙无耳’,才又低声道:“且家上此番用意,纵是萧相国,恐亦已心领神会。”
“若不然,纵国库无力拨粮,以阳公同萧相国往日之情谊,萧相国安能使国库粒米不出?”
“下官以为,萧相国怕也是知晓了家上此番用意,故不拨粮,以全阳公‘负萧相国知遇之恩’之念。”
言罢,杨离终是直起身,面带些许敬佩之意的长叹一口气,最后补充道:“如此一来,阳公同萧相生出嫌隙一事,便内外无虞。”
“萧相勿拨粮,乃陛下大军在外,国库捉襟见肘,方行此无奈之举;阳公主郑国渠整修事,苦官奴无粮可食,因而记恨于萧相国,亦乃人之常情。”
“如此,朝野物论,便无言以非阳公、萧相国之举······”
听杨离道出这一层干系,阳城延只陷入了漫长了思虑之中。
滞愣许久,阳城延终还是迷茫的动了动嘴唇,旋即略有些郁闷的点了点头。
“唉······”
“居庙堂,大不易啊······”
“老夫居九卿之列已五载,竟连如此浅薄之理,亦未能参透······”
说着,阳城延不由自嘲一笑,望向杨离的目光中,也稍带上了些许欣赏。
“倒是公,年少有为,天子卓越,待来日,必当位列庙堂,有所作为?”
听闻阳城延夸赞起自己,杨离不由腼腆一笑,见阳城延面上神情不似作伪,也只好稍一拱手。
“阳公谬赞······”
“下官本布衣,若无阳公举荐,恐今,仍乃一介粗鄙匠人······”
见杨离如此自谦,阳城延倒也没多客套,只洒然一笑,权当默认了杨离之语。
如此复行百余步,终还是杨离开口,打破了二人之间的宁静。
“阳公。”
“‘那件事’,下官欲往告家上······”
“只不知如今,可是良机?”
乍一听杨离此语,阳城延下意识一愣。
待回过未来,阳城延方才还闲情逸致的面容之上,陡然涌上一抹凝重!
稍环顾一圈四周,确定方圆二十步没人偷听,阳城延才面带沉凝的望向杨离。
“公······”
“意已决?”
就见杨离猛地一点头:“已决!”
“此番,家上奉陛下之令,以整修郑国渠,凡二月余,尽显宽仁、爱民之相!”
“更家上以埽、石砖铺渠之策,以固郑国渠之土,又每每于匠人之术有见解不菲之言。”
“此间种种,皆同下官所学之‘三表法’暗合!”
面带决然的道出这番华,杨离再度望向阳城延时,气质之中,竟陡然涌上些许神圣的使命感。
“阳公!”
“自先钜子田横田公辞世,吾墨门,便已近消亡;师祖墨翟之言,更已近断绝!”
“若不得人君之庇护,下官恐不十年,吾墨门、先师祖墨翟之言,便当绝于天下矣!”
“今家上之言、行、举、止,皆暗合吾墨门三表之法,下官以为,当一试!”
说着,杨离不由面带凝重的握住阳城延的胳膊。
“往数岁,下官得阳公庇护,方使墨翟之言不至断绝;今家上呈仁君之相,此,或乃吾墨门之最后生机!”
“且今陛下尚在,家上虽为人君,亦不过储君。”
“纵于吾墨门不喜,家上亦不至赶尽杀绝。”
“然若待将来,家上莅临神圣,见下官呈墨翟之言而不喜,吾墨门,恐真当绝于青史啊·······”
·
·
说着,杨离不由面带凝重的握住阳城延的胳膊。
“往数岁,下官得阳公庇护,方使墨翟之言不至断绝;今家上呈仁君之相,此,或乃吾墨门之最后生机!”
“且今陛下尚在,家上虽为人君,亦不过储君。”
“纵于吾墨门不喜,家上亦不至赶尽杀绝。”
“然若待将来,家上莅临神圣,见下官呈墨翟之言而不喜,吾墨门,恐真当绝于青史啊·······”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