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里,弘治召见了众大臣和太子,再次商议如何平定“米鲁之乱”。
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向上看。
一是弘治正在气头上,得表现出一副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样子。
二是不太好意思看站在弘治御案侧下方的朱厚照。
当时嘲笑朱厚照的时候有多不屑一顾,现在就有多狼狈。
尤其是兵部尚书刘大夏,脸红的有些发黑。
钱钺也太不争气了,
贵州的战报发过来之后,基本上就跟朱厚照预料的差不多。
钱钺书生气十足,在叛乱初始阶段的处理方式过于迂腐,使得明朝错失平定叛乱的最佳时机,导致米鲁势大,
后又因为指挥不力,让米鲁叛军打出了气势,打出了自信,反倒是让叛军压着明军打,把明军打成了被动防守。
钱钺凭一己之力,让明军给叛军当了一个好陪练,把明军战斗力弱,管理松懈的缺点暴露出来了。
“啪!”
弘治把奏报摔到了御案上,下面的大臣们一哆嗦。
“说话啊,朕让你们来是出主意的,不是来当纸糊泥塑的。”
成化年间上至内阁首辅万安、大学士刘吉、刘珝,下到六部尚书,大多尸位素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有了“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
弘治这话说的就很重了,不光是因为平叛不利的事儿,还因为最近这一两个月因为对日贸易的事情,大臣们和弘治一直别着苗头。
内斗你们倒是在行,一个小小的土司叛乱越闹越大。
这时候李东阳开口道:“启禀皇上,眼下还是应该把目光放在平叛之事上,应再选合适之人去平乱,叛乱已经从贵州扩大到了云南,若再任由叛军势大,后果不堪设想。”
李东阳知道孰轻孰重,眼下还是先解决叛乱的事情。
李东阳还是颇有担当且顾全大局的,在对日贸易这件事情上一直在努力的缓和双方的矛盾,试着把事情平息下去。
朱厚照不等群臣开口,率先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觉得李大学士说的对,眼下还是应该再派人去云南平叛,儿臣举荐王守仁出任贵州巡抚,只要王守仁出马,云南叛乱不足为惧。”
大臣们也在商议再派谁去平叛,听朱厚照又推荐王守仁,虽然觉得荒谬,但是也没出声反对。
都知道这次平叛的事情是块儿烫手山芋,事情做的好那怎么都好说,要是再次平叛不利,事情越闹越大,后果不堪设想,于个人于朝廷来说都不是好事儿。
弘治也不知道为什么太子这么相信王守仁,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荐王守仁去平叛。
但是大臣们也都不出声,这个时候推荐谁去,谁都不一定领情。
弘治说道:“王守仁也太年轻了,而且资历尚浅,难堪大任。”
王守仁目前只是庶吉士,前途很光明,日后不可限量,但是眼下并无品级,让王守仁去出任一省巡抚太不现实。
这时候李东阳说道:“臣举荐左副都御史王轼出任贵州巡抚督贵州军务,讨普安贼妇米鲁。”
王轼还是比较靠谱的,为人老成持重,有过平叛的经验,在地方和朝廷上都担任过要职,眼下李东阳能想到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王轼了。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议,表示王轼合适。
反正举荐人是李东阳,成与不成是李东阳的责任。
弘治听到王轼的名字也频频点头,确实王轼很合适。
朱厚照知道这次平叛的事宜,让王守仁挑大梁也不太现实。
给王守仁安排一个副职一同前去问题应该不大。
朱厚照开口说道:“儿臣还是推荐王守仁率领飞球营参与平叛,飞球营训练已经初见成效,必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弘治点头答应下来,不能总驳斥太子的面子,而且太子在平叛这件事上已经表现了足够的洞察力,相信他推荐的王守仁必定有他的道理。
大臣们也不好再说什么,虽然对那个在天上飞来飞去的球很排斥,但是一个随军参与平叛的名额而已,也没必要反对。
更何况万一再次平叛不利,也好分担责任。
随后,又商议了一些细节。
弘治下旨,任王轼为贵族巡抚,督贵州军务,王守仁领按察使头衔,协助讨普安贼妇米鲁。
等大臣们退去之后,就留下弘治和朱厚照二人,弘治问道:“太子如何看待接下来的平叛之事?”
现在弘治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忽视朱厚照的意见了,像这次平叛就听从朱厚照的意见把王守仁带上了。
朱厚照信誓旦旦的说道:“请父皇放心,这次平叛必定马到功成。”
虽然不知道太子哪儿来的信心,但是弘治听朱厚照这么说,就莫名感觉安心了不少。
王守仁收到旨意之后有些意外,之前太子殿下和自己几人经常讨论贵州平叛的事情,自己也多有留意,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给自己讨到了个协助平叛的差事。
不过王守仁却一点都不害怕,甚至有些兴奋,自己多年所学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
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年少的王守仁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如今太子殿下给自己这个机会,王守仁决心在云南好好表现,必不让太子殿下失望。
更何况王守仁在西山经过科学的洗礼,还有着超越本来时代的条件。
热气球这种大杀器,最适合树高林密的贵州地形了。
明军平叛不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找不到叛军。
由于是在本地作战,占着地利的优势,土司带着族人在山里跟明军打游击战。
明军找不到土司的主力部队,在山林间疲于奔波。
叛军遇见明军大部队就撤退,见到小股的明军就出手,明军一直没有主动权。
有了热气球,自然让叛军无所遁形。
除了热气球,燧发枪已经在西山研制成功,射击距离和精度已经有了大大的提升。
由于刚刚研发成功,受限于技术条件,还不能量产,但是朱厚照还是把西山所有的燧发枪都给王守仁装备上。
而且西山对火药的研究已经有了质的突破,新式炸药包的造成的伤害比以前提升了十倍不止。
王守仁已经能预见,西山的这些发明创造,会让未来的战争形式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朱厚照对王守仁去平叛这件事全力支持。
新成立的飞球营是挂在东厂名下的,都拨给王守仁让他带上。
新式炸药,燧发枪全力生产,争取在王守仁出发前多带上一些。
朱厚照问王守仁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不要不好意思张口。
王守仁说道:“本来优势就是在大明一方,之所以平叛失利主要原因还是钱钺指挥不当,
这次有太子殿下的支持,加上这些新式装备,我们简直就是去欺负那些南蛮。”
- 肉肉屋
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向上看。
一是弘治正在气头上,得表现出一副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样子。
二是不太好意思看站在弘治御案侧下方的朱厚照。
当时嘲笑朱厚照的时候有多不屑一顾,现在就有多狼狈。
尤其是兵部尚书刘大夏,脸红的有些发黑。
钱钺也太不争气了,
贵州的战报发过来之后,基本上就跟朱厚照预料的差不多。
钱钺书生气十足,在叛乱初始阶段的处理方式过于迂腐,使得明朝错失平定叛乱的最佳时机,导致米鲁势大,
后又因为指挥不力,让米鲁叛军打出了气势,打出了自信,反倒是让叛军压着明军打,把明军打成了被动防守。
钱钺凭一己之力,让明军给叛军当了一个好陪练,把明军战斗力弱,管理松懈的缺点暴露出来了。
“啪!”
弘治把奏报摔到了御案上,下面的大臣们一哆嗦。
“说话啊,朕让你们来是出主意的,不是来当纸糊泥塑的。”
成化年间上至内阁首辅万安、大学士刘吉、刘珝,下到六部尚书,大多尸位素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有了“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
弘治这话说的就很重了,不光是因为平叛不利的事儿,还因为最近这一两个月因为对日贸易的事情,大臣们和弘治一直别着苗头。
内斗你们倒是在行,一个小小的土司叛乱越闹越大。
这时候李东阳开口道:“启禀皇上,眼下还是应该把目光放在平叛之事上,应再选合适之人去平乱,叛乱已经从贵州扩大到了云南,若再任由叛军势大,后果不堪设想。”
李东阳知道孰轻孰重,眼下还是先解决叛乱的事情。
李东阳还是颇有担当且顾全大局的,在对日贸易这件事情上一直在努力的缓和双方的矛盾,试着把事情平息下去。
朱厚照不等群臣开口,率先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觉得李大学士说的对,眼下还是应该再派人去云南平叛,儿臣举荐王守仁出任贵州巡抚,只要王守仁出马,云南叛乱不足为惧。”
大臣们也在商议再派谁去平叛,听朱厚照又推荐王守仁,虽然觉得荒谬,但是也没出声反对。
都知道这次平叛的事情是块儿烫手山芋,事情做的好那怎么都好说,要是再次平叛不利,事情越闹越大,后果不堪设想,于个人于朝廷来说都不是好事儿。
弘治也不知道为什么太子这么相信王守仁,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荐王守仁去平叛。
但是大臣们也都不出声,这个时候推荐谁去,谁都不一定领情。
弘治说道:“王守仁也太年轻了,而且资历尚浅,难堪大任。”
王守仁目前只是庶吉士,前途很光明,日后不可限量,但是眼下并无品级,让王守仁去出任一省巡抚太不现实。
这时候李东阳说道:“臣举荐左副都御史王轼出任贵州巡抚督贵州军务,讨普安贼妇米鲁。”
王轼还是比较靠谱的,为人老成持重,有过平叛的经验,在地方和朝廷上都担任过要职,眼下李东阳能想到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王轼了。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议,表示王轼合适。
反正举荐人是李东阳,成与不成是李东阳的责任。
弘治听到王轼的名字也频频点头,确实王轼很合适。
朱厚照知道这次平叛的事宜,让王守仁挑大梁也不太现实。
给王守仁安排一个副职一同前去问题应该不大。
朱厚照开口说道:“儿臣还是推荐王守仁率领飞球营参与平叛,飞球营训练已经初见成效,必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弘治点头答应下来,不能总驳斥太子的面子,而且太子在平叛这件事上已经表现了足够的洞察力,相信他推荐的王守仁必定有他的道理。
大臣们也不好再说什么,虽然对那个在天上飞来飞去的球很排斥,但是一个随军参与平叛的名额而已,也没必要反对。
更何况万一再次平叛不利,也好分担责任。
随后,又商议了一些细节。
弘治下旨,任王轼为贵族巡抚,督贵州军务,王守仁领按察使头衔,协助讨普安贼妇米鲁。
等大臣们退去之后,就留下弘治和朱厚照二人,弘治问道:“太子如何看待接下来的平叛之事?”
现在弘治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忽视朱厚照的意见了,像这次平叛就听从朱厚照的意见把王守仁带上了。
朱厚照信誓旦旦的说道:“请父皇放心,这次平叛必定马到功成。”
虽然不知道太子哪儿来的信心,但是弘治听朱厚照这么说,就莫名感觉安心了不少。
王守仁收到旨意之后有些意外,之前太子殿下和自己几人经常讨论贵州平叛的事情,自己也多有留意,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给自己讨到了个协助平叛的差事。
不过王守仁却一点都不害怕,甚至有些兴奋,自己多年所学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
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年少的王守仁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如今太子殿下给自己这个机会,王守仁决心在云南好好表现,必不让太子殿下失望。
更何况王守仁在西山经过科学的洗礼,还有着超越本来时代的条件。
热气球这种大杀器,最适合树高林密的贵州地形了。
明军平叛不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找不到叛军。
由于是在本地作战,占着地利的优势,土司带着族人在山里跟明军打游击战。
明军找不到土司的主力部队,在山林间疲于奔波。
叛军遇见明军大部队就撤退,见到小股的明军就出手,明军一直没有主动权。
有了热气球,自然让叛军无所遁形。
除了热气球,燧发枪已经在西山研制成功,射击距离和精度已经有了大大的提升。
由于刚刚研发成功,受限于技术条件,还不能量产,但是朱厚照还是把西山所有的燧发枪都给王守仁装备上。
而且西山对火药的研究已经有了质的突破,新式炸药包的造成的伤害比以前提升了十倍不止。
王守仁已经能预见,西山的这些发明创造,会让未来的战争形式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朱厚照对王守仁去平叛这件事全力支持。
新成立的飞球营是挂在东厂名下的,都拨给王守仁让他带上。
新式炸药,燧发枪全力生产,争取在王守仁出发前多带上一些。
朱厚照问王守仁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不要不好意思张口。
王守仁说道:“本来优势就是在大明一方,之所以平叛失利主要原因还是钱钺指挥不当,
这次有太子殿下的支持,加上这些新式装备,我们简直就是去欺负那些南蛮。”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