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竟然到处缺劳力,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个稀罕事。
问题,好像还真是这样的。
这会儿大明不管是军户还是匠户,不管商户还是农户,好像还都挺忙的,甚至就连当初穷得叮当响的沿海渔民这会儿都成抢手货了。
没办法,随着大明疆域不断扩张, 需要用人的地方肯定会越来越多,劳力肯定会越来越紧张。
看样子,只有从其他地方想办法了。
泰昌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飞虹,不是说商号能从东瀛那边拉劳力过来干活吗,为什么不多拉点过来呢?”
我们得有船啊!
郑芝龙无奈的叹息道:“皇,那个啥,黄大当家的,我们没船啊,东瀛那边的劳力这会儿都只能用帆船就近往辽东那边拉,这边跑一趟不容易啊!
东瀛那边去往辽东经过两座岛就到属国朝鲜了,而且船队还可以在属国朝鲜沿岸停靠,所以水师那些淘汰了的苍山船和沧海船什么的都能开去那边拉人。
这边就不行了,东瀛到东番得走属国琉球的海路,这一路也就一串岛屿,根本就没多少遮风挡雨的地方,像苍山船和沧海船那种中型帆船,别说拉人过来了,拉点货过来遇到风暴都不得了。“
好吧,还是没有船惹的祸。
不过, 没关系,大明西洋商号马上就会有武装商船了。
泰昌想了想,随即又问道:“老陈头,如果拉些东瀛人过来给你们种地,你们种个双季稻应该没问题吧?”
老陈头闻言,不由吃惊道:“东瀛倭寇!他们能老实干活吗?”
泰昌微微笑道:“你放心,倭寇都被朝廷给打服了,真正的倭寇也差不多都抓起来好好收拾过了,东瀛人也不敢再像以前那么胡作非为了。”
老陈头闻言,又想了想,随即问道:“那雇东瀛人种地怎么算工钱呢,他们总不会白给人干活吧?”
白给人干活自然是不可能的,人家还得赚钱还大明钱庄的欠账呢。
至于具体的工钱什么的就得问郑芝龙了。
泰昌闻言,不由看向郑芝龙。
郑芝龙不假思索道:“管吃的话,一两银子一个月,随便使唤,他们干活还是很卖力的。”
这个赚头就不是很大了啊!
老陈头估摸了一下,随即犹豫道:“我们就算种双季稻,一年最多也就能多收获三百石的粮食。
按你们商号的收购价格, 也就是一百五十两左右。
这里头我们最少还得投进去三十两左右的肥料。
而请人来种双季稻的话, 最少也得请五六个。
一个人一两银子一个月, 五六个一年那就是六七十两。
这还得管吃, 让人家干活,那当然得给人吃饱,一个月少说也是一石粮。
这样算下来,五六个人又是六七十石粮。
也就是说,刨去这些,我们最多也就能多赚个十两左右。
这摆这么大个架势,还得给人准备住的地方,还得给人做饭吃,还得担点风险,一年就赚这么点,好像不划算啊!“
呃,这个!
郑芝龙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恍然道:“其实你也不用常年让人家在这干活,就算是种双季稻,每年最多也就需要忙活四个月。
你可以让他们来干四个月活就行了,平时田里除除草什么的,你们轻轻松松就能把活干了,是吧。
这样算下来,你们请六个人一年也就二十四两银子,二十四石米,刨去买肥料的钱,你们一年最少也能赚个八十两左右,这个总有搞头了吧?”
老陈头闻言,不由意动道:“这个还真有搞头了。”
泰昌见状,突然间问郑芝龙道:“飞虹,东瀛那边当做饭洗衣打扫的妇人好像不用一两银子一个月吧?”
郑芝龙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是啊,那种干家务活的半两银子一个月足够了。”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对老陈头道:“我听说朝廷在东番左卫那边新建了一个造船厂,那边工钱给得可不低,一开始不怎么熟练都没关系,只要卖力一点,一个月赚个两三两银子都不成问题。
谷平
如果熟练了,那就更不得了了,一个月赚四五两甚至是六七两都没问题。
我看你家小儿子好像还没成亲吧?
我觉得,你可以让家里小儿子都去造船厂干活,然后招那么一对老实点的东瀛夫妇当佃农,专门给你家里做饭洗衣打扫除草养牛什么的。
这样一来,只要你家老大带着佃农干活就行了,他们也能轻松点。
你们两位老人家就待家里享清福就行了,农忙的时候,你们也只需再多招两三个劳力一年干那么四个月就成了。
这么算下来,你们一家子一年赚个百来两都没问题。”
呃,让小儿子去学造船?
老陈头闻言,不由诧异道:“黄大当家的,造船那不都是匠户的活计吗,我们农户也能去学?”
泰昌微微笑道:“这会儿其实已经不分什么匠户和农户了,南直隶那边的作坊里干活的差不多都是农户了。
造船怎么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学个一两年就熟练了。
你也不能让两个儿子全在家里窝着不是?
这一年到头都待在地里干活其实挺无聊的,你可以让小儿子出去见见世面,顺带赚点钱吗。”
这个的确,一辈子窝在家里种地的确挺无聊的。
他们这一辈是没办法,朝廷不让到处窜,也不让干别的。
农户就只能种地,一辈子也只能窝在家里种地。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好像去哪里都没问题了,甚至路引都不用了。
或许,是该让小儿子出去见见世面。
老人家一般都疼小的。
老陈头闻言,不由意动道:“我家那小子真能去学造船?”
当然,朕巴不得他去呢。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肯定没问题的,听说,学造船只要机灵点就能成,你这么聪明的,你家小子肯定也不差是吧?”
老陈头闻言,不由呵呵笑道:“黄大当家的过奖了,不过,我家那小子的确挺机灵的。”
这不就成了。
泰昌连忙怂恿道:“你只管让他去,如果人家不收,你可以说,你跟郑大当家的是老熟人,人家铁定会收的。”
郑芝龙闻言,直想翻白眼。
皇上,您拿我开玩笑干嘛?
您还不如让人家说认识您呢,那进了船厂还不是前途无量啊!
几人又聊了一阵,泰昌便起身告辞了。
一行人刚回到船上,他便对郑芝龙和袁枢道:“飞虹,你和伯应带上四十艘龙牙战舰和五百艘狼牙战船去东洋拉人。这第一批是拉过来当佃农的,你跟东洋那边地方州府官员说一下,让他們好好挑选一番,尽量挑选最老实的。”
郑芝龙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皇上,这第一批拉多少合适啊?”
泰昌不假思索道:“造船厂不是需要十万青壮吗,这第一批最少也得拉十几万佃农过来凑数啊!对了,顺带拉点木材过来,这造船坞就要用到木材了。”
行吧,郑芝龙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紧接着又对徐允祯和孙铨道:“刚你们也听见了,怎么让农户招佃农,怎么让农户家的青壮来船厂干活,你们都好好去跟各卫所指挥使说道说道,让他们赶紧派人去手底下农户家里宣讲一番。屯卫家里余丁多的也行,反正只要想来船厂干活的就尽量拉过来。”
呃,这个。
徐允祯闻言,不由拱手道:“皇上,这事不是所有人都能整明白吧?”
泰昌淡淡的道:“你也不能指望人人都聪明,整不明白的,船厂的活计估计也干不来,这样连筛选都省了。”
好吧,的确是这样。
如果这种好事都整不明白,那的确干不了船厂里的活计。
- 肉肉屋
问题,好像还真是这样的。
这会儿大明不管是军户还是匠户,不管商户还是农户,好像还都挺忙的,甚至就连当初穷得叮当响的沿海渔民这会儿都成抢手货了。
没办法,随着大明疆域不断扩张, 需要用人的地方肯定会越来越多,劳力肯定会越来越紧张。
看样子,只有从其他地方想办法了。
泰昌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飞虹,不是说商号能从东瀛那边拉劳力过来干活吗,为什么不多拉点过来呢?”
我们得有船啊!
郑芝龙无奈的叹息道:“皇,那个啥,黄大当家的,我们没船啊,东瀛那边的劳力这会儿都只能用帆船就近往辽东那边拉,这边跑一趟不容易啊!
东瀛那边去往辽东经过两座岛就到属国朝鲜了,而且船队还可以在属国朝鲜沿岸停靠,所以水师那些淘汰了的苍山船和沧海船什么的都能开去那边拉人。
这边就不行了,东瀛到东番得走属国琉球的海路,这一路也就一串岛屿,根本就没多少遮风挡雨的地方,像苍山船和沧海船那种中型帆船,别说拉人过来了,拉点货过来遇到风暴都不得了。“
好吧,还是没有船惹的祸。
不过, 没关系,大明西洋商号马上就会有武装商船了。
泰昌想了想,随即又问道:“老陈头,如果拉些东瀛人过来给你们种地,你们种个双季稻应该没问题吧?”
老陈头闻言,不由吃惊道:“东瀛倭寇!他们能老实干活吗?”
泰昌微微笑道:“你放心,倭寇都被朝廷给打服了,真正的倭寇也差不多都抓起来好好收拾过了,东瀛人也不敢再像以前那么胡作非为了。”
老陈头闻言,又想了想,随即问道:“那雇东瀛人种地怎么算工钱呢,他们总不会白给人干活吧?”
白给人干活自然是不可能的,人家还得赚钱还大明钱庄的欠账呢。
至于具体的工钱什么的就得问郑芝龙了。
泰昌闻言,不由看向郑芝龙。
郑芝龙不假思索道:“管吃的话,一两银子一个月,随便使唤,他们干活还是很卖力的。”
这个赚头就不是很大了啊!
老陈头估摸了一下,随即犹豫道:“我们就算种双季稻,一年最多也就能多收获三百石的粮食。
按你们商号的收购价格, 也就是一百五十两左右。
这里头我们最少还得投进去三十两左右的肥料。
而请人来种双季稻的话, 最少也得请五六个。
一个人一两银子一个月, 五六个一年那就是六七十两。
这还得管吃, 让人家干活,那当然得给人吃饱,一个月少说也是一石粮。
这样算下来,五六个人又是六七十石粮。
也就是说,刨去这些,我们最多也就能多赚个十两左右。
这摆这么大个架势,还得给人准备住的地方,还得给人做饭吃,还得担点风险,一年就赚这么点,好像不划算啊!“
呃,这个!
郑芝龙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恍然道:“其实你也不用常年让人家在这干活,就算是种双季稻,每年最多也就需要忙活四个月。
你可以让他们来干四个月活就行了,平时田里除除草什么的,你们轻轻松松就能把活干了,是吧。
这样算下来,你们请六个人一年也就二十四两银子,二十四石米,刨去买肥料的钱,你们一年最少也能赚个八十两左右,这个总有搞头了吧?”
老陈头闻言,不由意动道:“这个还真有搞头了。”
泰昌见状,突然间问郑芝龙道:“飞虹,东瀛那边当做饭洗衣打扫的妇人好像不用一两银子一个月吧?”
郑芝龙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是啊,那种干家务活的半两银子一个月足够了。”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对老陈头道:“我听说朝廷在东番左卫那边新建了一个造船厂,那边工钱给得可不低,一开始不怎么熟练都没关系,只要卖力一点,一个月赚个两三两银子都不成问题。
谷平
如果熟练了,那就更不得了了,一个月赚四五两甚至是六七两都没问题。
我看你家小儿子好像还没成亲吧?
我觉得,你可以让家里小儿子都去造船厂干活,然后招那么一对老实点的东瀛夫妇当佃农,专门给你家里做饭洗衣打扫除草养牛什么的。
这样一来,只要你家老大带着佃农干活就行了,他们也能轻松点。
你们两位老人家就待家里享清福就行了,农忙的时候,你们也只需再多招两三个劳力一年干那么四个月就成了。
这么算下来,你们一家子一年赚个百来两都没问题。”
呃,让小儿子去学造船?
老陈头闻言,不由诧异道:“黄大当家的,造船那不都是匠户的活计吗,我们农户也能去学?”
泰昌微微笑道:“这会儿其实已经不分什么匠户和农户了,南直隶那边的作坊里干活的差不多都是农户了。
造船怎么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学个一两年就熟练了。
你也不能让两个儿子全在家里窝着不是?
这一年到头都待在地里干活其实挺无聊的,你可以让小儿子出去见见世面,顺带赚点钱吗。”
这个的确,一辈子窝在家里种地的确挺无聊的。
他们这一辈是没办法,朝廷不让到处窜,也不让干别的。
农户就只能种地,一辈子也只能窝在家里种地。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好像去哪里都没问题了,甚至路引都不用了。
或许,是该让小儿子出去见见世面。
老人家一般都疼小的。
老陈头闻言,不由意动道:“我家那小子真能去学造船?”
当然,朕巴不得他去呢。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肯定没问题的,听说,学造船只要机灵点就能成,你这么聪明的,你家小子肯定也不差是吧?”
老陈头闻言,不由呵呵笑道:“黄大当家的过奖了,不过,我家那小子的确挺机灵的。”
这不就成了。
泰昌连忙怂恿道:“你只管让他去,如果人家不收,你可以说,你跟郑大当家的是老熟人,人家铁定会收的。”
郑芝龙闻言,直想翻白眼。
皇上,您拿我开玩笑干嘛?
您还不如让人家说认识您呢,那进了船厂还不是前途无量啊!
几人又聊了一阵,泰昌便起身告辞了。
一行人刚回到船上,他便对郑芝龙和袁枢道:“飞虹,你和伯应带上四十艘龙牙战舰和五百艘狼牙战船去东洋拉人。这第一批是拉过来当佃农的,你跟东洋那边地方州府官员说一下,让他們好好挑选一番,尽量挑选最老实的。”
郑芝龙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皇上,这第一批拉多少合适啊?”
泰昌不假思索道:“造船厂不是需要十万青壮吗,这第一批最少也得拉十几万佃农过来凑数啊!对了,顺带拉点木材过来,这造船坞就要用到木材了。”
行吧,郑芝龙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紧接着又对徐允祯和孙铨道:“刚你们也听见了,怎么让农户招佃农,怎么让农户家的青壮来船厂干活,你们都好好去跟各卫所指挥使说道说道,让他们赶紧派人去手底下农户家里宣讲一番。屯卫家里余丁多的也行,反正只要想来船厂干活的就尽量拉过来。”
呃,这个。
徐允祯闻言,不由拱手道:“皇上,这事不是所有人都能整明白吧?”
泰昌淡淡的道:“你也不能指望人人都聪明,整不明白的,船厂的活计估计也干不来,这样连筛选都省了。”
好吧,的确是这样。
如果这种好事都整不明白,那的确干不了船厂里的活计。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