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就这么在沉默僵持着,半个时辰一晃而过,整个的信都内城还是死一般的沉寂,没有一个人敢率先地站出来。
左军校尉赵海对羊祜道:“羊将军,这些人顽冥不灵,没必要在等下去了,末将愿率一支队伍率先出击,一举拿下信都!”
羊祜沉声地道:“本将军说过给他们一个时辰,那便等足他们一个时辰,岂可言而无信?而且本将军观敌人之动向,也并非所有的人都会视死如归,尤其是那些平民百姓,又怎么会有誓于城共存亡的想法,只不过是畏惧于吕昭的权势,不敢轻举妄动罢了。赵校尉,你且率领一百战筏,率先进入内外城之间的水域,摆出准备进攻的架式,恫吓他们一番,估计有些人会承受不住,不过切记,没有本将军的命令,不可开始攻城。”
羊祜也早就看清楚了眼前的局势,如果说有一部分人誓死而战绝不投降他肯定相信,但如果说几十万冀州军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都肯为司马氏卖命的话,那就纯属扯淡了。
之所以没人敢投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人敢去当这个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时候谁先站出来说我要投降,那纯粹是找死的行为,有吕昭在此坐镇,绝不会有人敢主动站出来冒这个险的。
更何况,如果在平时,想投降的人都无需表态,他们只需向并州军营地这边逃跑便行,可现在,往哪儿逃,前后都是汪洋一片,跳到洪之,那就是送死啊!
所以这些人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想要想逃跑就是死路一条,而率先想要投降的人,必然是难有活命的机会,他们进退维谷,所以只能是选择观望。
羊祜之所以派赵海率木筏上前,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对冀州军民进行威吓,你们不是难以做出决断吗,那就帮他们做出决断,人不到生死攸关的时候,还真是难下决心,可真正濒临死亡之时,却又会很快地做出决定。
压力即是动力,不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是不会主动投降的。
并州军这些木筏接近内城墙时,很快引了人群的哗然,难道说没人投降之后,并州军就连一个时辰都不准备给他们,率先要发进攻了吗?
这让城上的军民是惊慌不已,看来他们的生死关头已经是提前来临了,再不做出选择,并州军的弓箭定然是无情的。
情急之下,一名男子率先地大喊道:“我要投降!”紧接着,他便纵身地跃入到了水,显然这名男子是会游泳的,他要知道,他喊出这句话之后,必定有人会来对付他,所以他干脆跳到了水,拼命的向并州军的木筏游去,只要能逃到那边,他就肯定是可以捡回一条命去。
这名男子动作是一气呵成,他早就已经是盘算好了,话音刚落,就跳到了水里。
果然身边的冀州兵是慢了半拍,等他们回过神来,那名男子已经是率先地跳到了水里,追之不及了。
“放箭,射死他!”一位牙门将高声地叫嚷着,他是忠于吕昭的嫡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背叛的行为,立刻吩咐弓箭兵进行射击,把这名背叛射死在水。
几名弓箭兵立刻是拈弓搭箭,向水射去,不过他们的准头其差,并没有射这名男子,这名男子继续地奋力向并州军的木筏游去。
赵海一看,好不容易才有一个胆子大一些人主动站出来投降,如果被冀州军射杀的话,那么剩下的人必然更加的畏惧了,如果他得到了并州军的帮助,能逃得性命的话,也必将会鼓励更多有求生欲望的人站出来投降的。
于是赵海一边下令将木筏朝那名男子划去,一边下令筏上的弓弩兵进行反击,朝着那几名弓箭兵进行反射,阻止他们对这名男子的进一步追杀。
弓箭无眼,再加上城墙上的人实在是太密集了,并州军的反击自然没法将这几名弓箭手全部射杀,反倒是伤及了不少的无辜,好多名手无寸铁的平民倒了下去。
这下就如同捅了马蜂窝一下,群情激愤,当然这愤怒并不是针对并州军的,而是针对那几名弓箭兵的,如果不是他们率先射的箭,并州军是不可能反射的,那么这些弓箭兵,就必须为死难的平民百姓来负责。
平民登城之后,也大多是按亲属关系远近来聚集在一的,方才射死的那几人,便有亲属在身边,愤怒的人群推搡那几个弓箭兵来,虽然他们有武器,但也架不住平民人多势众啊,还没来得及反抗,就已经被民众给推落到了水。
而此次那名跳水逃亡的男子也被并州军救,拉到了木筏上。他的成功逃脱激励了无数的平民百姓,他们纷纷喊了归降的口号,希望并州军的木筏前来营救他们。
一石激千层浪,转瞬之间,城头绝大多数的平民都纷纷响应,有了这么一个出头鸟之后,剩下的事便是顺理成章了,没有再畏惧,也没有再害怕,所有的人都在齐声地高喊着投降,那场面何其的壮观。
初只是平民姓在呐喊,但到了后来,许多的士兵也加入到了呐喊的行列,为了表达投降的决心,这些士兵纷纷地把武器扔到了水里,高举双手,向并州军投降。
整个防线也就处于一种崩溃的状态了,那位忠于吕昭的牙门将本来想对投降的平民进行压制,但他很快发现,周围的平民和军队都陷入到了投降的狂热之,这个时候不但他的命令无人听从,甚至他敢表示反对的话,必定会被这群狂暴的人给扔到水里去。
先前城内遭到洪水袭击的时候,吕昭心动恻隐,放这些平民百姓上城,以躲避洪水,但没想到这群人竟然是白野狼,看到并州军来袭,便主动地向敌人反降了。
尽管这些平民没有武器,但他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冀州军根本就没有对付,牙门将只能是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吕昭。
左军校尉赵海对羊祜道:“羊将军,这些人顽冥不灵,没必要在等下去了,末将愿率一支队伍率先出击,一举拿下信都!”
羊祜沉声地道:“本将军说过给他们一个时辰,那便等足他们一个时辰,岂可言而无信?而且本将军观敌人之动向,也并非所有的人都会视死如归,尤其是那些平民百姓,又怎么会有誓于城共存亡的想法,只不过是畏惧于吕昭的权势,不敢轻举妄动罢了。赵校尉,你且率领一百战筏,率先进入内外城之间的水域,摆出准备进攻的架式,恫吓他们一番,估计有些人会承受不住,不过切记,没有本将军的命令,不可开始攻城。”
羊祜也早就看清楚了眼前的局势,如果说有一部分人誓死而战绝不投降他肯定相信,但如果说几十万冀州军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都肯为司马氏卖命的话,那就纯属扯淡了。
之所以没人敢投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人敢去当这个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时候谁先站出来说我要投降,那纯粹是找死的行为,有吕昭在此坐镇,绝不会有人敢主动站出来冒这个险的。
更何况,如果在平时,想投降的人都无需表态,他们只需向并州军营地这边逃跑便行,可现在,往哪儿逃,前后都是汪洋一片,跳到洪之,那就是送死啊!
所以这些人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想要想逃跑就是死路一条,而率先想要投降的人,必然是难有活命的机会,他们进退维谷,所以只能是选择观望。
羊祜之所以派赵海率木筏上前,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对冀州军民进行威吓,你们不是难以做出决断吗,那就帮他们做出决断,人不到生死攸关的时候,还真是难下决心,可真正濒临死亡之时,却又会很快地做出决定。
压力即是动力,不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是不会主动投降的。
并州军这些木筏接近内城墙时,很快引了人群的哗然,难道说没人投降之后,并州军就连一个时辰都不准备给他们,率先要发进攻了吗?
这让城上的军民是惊慌不已,看来他们的生死关头已经是提前来临了,再不做出选择,并州军的弓箭定然是无情的。
情急之下,一名男子率先地大喊道:“我要投降!”紧接着,他便纵身地跃入到了水,显然这名男子是会游泳的,他要知道,他喊出这句话之后,必定有人会来对付他,所以他干脆跳到了水,拼命的向并州军的木筏游去,只要能逃到那边,他就肯定是可以捡回一条命去。
这名男子动作是一气呵成,他早就已经是盘算好了,话音刚落,就跳到了水里。
果然身边的冀州兵是慢了半拍,等他们回过神来,那名男子已经是率先地跳到了水里,追之不及了。
“放箭,射死他!”一位牙门将高声地叫嚷着,他是忠于吕昭的嫡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背叛的行为,立刻吩咐弓箭兵进行射击,把这名背叛射死在水。
几名弓箭兵立刻是拈弓搭箭,向水射去,不过他们的准头其差,并没有射这名男子,这名男子继续地奋力向并州军的木筏游去。
赵海一看,好不容易才有一个胆子大一些人主动站出来投降,如果被冀州军射杀的话,那么剩下的人必然更加的畏惧了,如果他得到了并州军的帮助,能逃得性命的话,也必将会鼓励更多有求生欲望的人站出来投降的。
于是赵海一边下令将木筏朝那名男子划去,一边下令筏上的弓弩兵进行反击,朝着那几名弓箭兵进行反射,阻止他们对这名男子的进一步追杀。
弓箭无眼,再加上城墙上的人实在是太密集了,并州军的反击自然没法将这几名弓箭手全部射杀,反倒是伤及了不少的无辜,好多名手无寸铁的平民倒了下去。
这下就如同捅了马蜂窝一下,群情激愤,当然这愤怒并不是针对并州军的,而是针对那几名弓箭兵的,如果不是他们率先射的箭,并州军是不可能反射的,那么这些弓箭兵,就必须为死难的平民百姓来负责。
平民登城之后,也大多是按亲属关系远近来聚集在一的,方才射死的那几人,便有亲属在身边,愤怒的人群推搡那几个弓箭兵来,虽然他们有武器,但也架不住平民人多势众啊,还没来得及反抗,就已经被民众给推落到了水。
而此次那名跳水逃亡的男子也被并州军救,拉到了木筏上。他的成功逃脱激励了无数的平民百姓,他们纷纷喊了归降的口号,希望并州军的木筏前来营救他们。
一石激千层浪,转瞬之间,城头绝大多数的平民都纷纷响应,有了这么一个出头鸟之后,剩下的事便是顺理成章了,没有再畏惧,也没有再害怕,所有的人都在齐声地高喊着投降,那场面何其的壮观。
初只是平民姓在呐喊,但到了后来,许多的士兵也加入到了呐喊的行列,为了表达投降的决心,这些士兵纷纷地把武器扔到了水里,高举双手,向并州军投降。
整个防线也就处于一种崩溃的状态了,那位忠于吕昭的牙门将本来想对投降的平民进行压制,但他很快发现,周围的平民和军队都陷入到了投降的狂热之,这个时候不但他的命令无人听从,甚至他敢表示反对的话,必定会被这群狂暴的人给扔到水里去。
先前城内遭到洪水袭击的时候,吕昭心动恻隐,放这些平民百姓上城,以躲避洪水,但没想到这群人竟然是白野狼,看到并州军来袭,便主动地向敌人反降了。
尽管这些平民没有武器,但他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冀州军根本就没有对付,牙门将只能是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吕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