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汇报
从大小榆谷到刺史所在的陇县,足有一千二百多里,窦辅星夜兼程,十天后终于赶到。他首先找到韩遂,将自己的建议告诉了韩遂。韩遂一贯为凉州谋划,一口应下。两人便一同前去刺史府,见到了刺史杨雍。
杨雍听完窦辅的建议,得知窦辅已经说服了夏育,于是问道:“烧当羌反叛,可如陈太守所言,灭其全族即可,夏校尉何必令胡都尉千里迢迢,赶来陇县为其求情呢?”
窦辅在路上时就已经有了应对说辞,到陇县后又和盖勋交流沟通,此时便显得胸有成竹。
“请使君倾听下吏的陈述。下吏以为,免除烧当羌罪责,凉州可得三利,而除一大害。
第一利,可以保金城安宁。烧当羌是归附羌,居住于塞外,其部落不乱,则金城无忧。金城无忧,则盐池、湟中仍然在大汉掌握,西海盐、湟水牧地也为大汉所有;
第二利,可以保凉州安宁。烧当蒙恩归降,则护羌校尉部又添一助力,召集其族青壮,可得数万,作为汉军扈从,以防边塞鲜卑入寇;
第三利,可以以此为例、招降纳叛。北宫伯玉、李文侯与叛军首领滇猛不合,正该趁势分化瓦解、招纳拉拢。令居的河关群盗,除宋健一人畏罪自杀外,王国及麾下四千人,都已安置妥当。下吏以为,前任护羌校尉冷征虽然被刺杀,但若有宋健、吾林二人首级,足以告慰英灵。烧当羌归降后,使君便可借此施恩、引诱北宫伯玉李文侯二人来归。而后,再惩严惩重,击灭先零羌。
如此,凉州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安定,天子也必然不会问罪了。”
杨雍看向韩遂,后者起身答道:“使君,胡都尉所说,句句在理,属下也是这样想的。”因韩遂仍在凉州刺史部中任职,杨雍是他的直属上司,故自称“属下”,有别于自称“下吏”的窦辅。
见两人意见一致,杨雍沉思片刻,又问窦辅道:“湟中胡常有二心,今日借烧当羌归附,降伏北宫伯玉、李文侯,如果明日他人又反,如何防范?”
窦辅对于这个问题,早有准备,拱手答道:“正要请求使君容纳烧当羌,牵制湟中胡各部!况且湟中胡七大种,其中岂能没有一二忠于大汉的部落?使君一定也有应对的计策,下吏便不再多说。”
烧当羌数十万部众,轻而易举就可以拉出五万人的反叛队伍;而湟中胡能作战的不过一万余人,孰轻孰重,杨雍自认为还是分得清楚的。所以最后,他也同意了窦辅的请求。
继夏育之后,窦辅又说服了刺史杨雍。他答应协调金城、陇西、武威和张掖四个郡,将烧当羌分散开来、安置妥当。拜别杨雍后,窦辅返回令居。此时夏育已经写好公文,其中记载了凉州羌乱的前后经过,准备呈报给洛阳的天子刘宏。窦辅于是前往洛阳。
从陇县前往洛阳,京兆是必经之地。窦辅途径京兆时,听说皇甫嵩屯兵在此,于是停留半日,到长安的京兆尹府中,拜会了这位平定黄巾的凉州名将。
一番见礼过后,皇甫嵩首先问起了凉州的局势:“胡都尉,本将听闻金城的烧当羌反叛,凉州形势如何?”
皇甫嵩为秩俸中二千石的左车骑将军,实际上也是天子刘宏安排在三辅地区的后手。一旦凉州刺史杨雍处置不当,不能及早平定叛乱,那么就由皇甫嵩出马,直接接管凉州的军事。窦辅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如实地汇报了战况。
在窦辅介绍过凉州现状后,皇甫嵩又问起那八百万钱的安排:“夏校尉只有八百万钱,如何安抚数十万烧当羌部众?烧当羌已经被平定,想来先零羌也撑不了多久,本将筹措了一千万钱,明日派长史梁衍运去令居,以解燃眉之急。”梁衍听后俯身领命。
这时池阳县令阎忠呈送公文,皇甫嵩看后,将公文放到一边,示意他可以离开了。阎忠看了一眼窦辅,皇甫嵩介绍道:“此乃护羌校尉部农都尉胡辅,因公前往洛阳,本将召他询问凉州军情,所以在此。阎县令,还有何事?”
阎忠听后,并未回答皇甫嵩的问话,对胡辅拱手道:“下吏汉阳阎忠,见过胡都尉。”池阳县令秩俸千石,高于窦辅这个三百石的农都尉,阎忠自称下吏,只是自谦。
窦辅刚刚听到皇甫嵩说,阎忠是池阳的县令,此时见阎忠自诩“下吏”,他连忙还礼说道:“阎县令官爵高于小子,不敢当此大礼。请问阎县令有何指教?”
阎忠又一拱手,问窦辅道:“敢问胡都尉,凉州安定否?”
窦辅不知他为何发问,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河关、枹旱群盗已经投降,烧当羌也臣服于汉,先零羌独木难支。傅张掖、盖北地已经出兵,想来不久就可以平定。阎县令为何有此一问?”
阎忠也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转过头去,面向皇甫嵩道:“将军!下吏有话要说!最难得到、却也最容易失去的,是时间;时间到了就回来、却转眼就失去的,是机遇。所以圣人顺应时间而行动,智者把握机遇而出发。如今将军坐拥千载难逢的机遇,却安然不动,将要怎么保有自己的名声呢?”
窦辅没听懂他的话,看向皇甫嵩,却发现皇甫嵩也有些迷糊不解,反倒站在一旁的车骑长史梁衍若有所思。
皇甫嵩问道:“阎县令对本将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阎忠继续问道:“将军平定黄巾时,功勋卓著,朝中几乎没有能胜过将军的。而将军的德行又宣扬于关西大地,百姓们没有不爱戴将军的。即便如此,将军却仍然侍奉平庸的君主,您怎么能感到心安理得呢?”
皇甫嵩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看了看身边,除了仍然不明所以的窦辅以外,长史梁衍、儿子皇甫坚寿、侄子皇甫郦都热切地望着他。
杨雍听完窦辅的建议,得知窦辅已经说服了夏育,于是问道:“烧当羌反叛,可如陈太守所言,灭其全族即可,夏校尉何必令胡都尉千里迢迢,赶来陇县为其求情呢?”
窦辅在路上时就已经有了应对说辞,到陇县后又和盖勋交流沟通,此时便显得胸有成竹。
“请使君倾听下吏的陈述。下吏以为,免除烧当羌罪责,凉州可得三利,而除一大害。
第一利,可以保金城安宁。烧当羌是归附羌,居住于塞外,其部落不乱,则金城无忧。金城无忧,则盐池、湟中仍然在大汉掌握,西海盐、湟水牧地也为大汉所有;
第二利,可以保凉州安宁。烧当蒙恩归降,则护羌校尉部又添一助力,召集其族青壮,可得数万,作为汉军扈从,以防边塞鲜卑入寇;
第三利,可以以此为例、招降纳叛。北宫伯玉、李文侯与叛军首领滇猛不合,正该趁势分化瓦解、招纳拉拢。令居的河关群盗,除宋健一人畏罪自杀外,王国及麾下四千人,都已安置妥当。下吏以为,前任护羌校尉冷征虽然被刺杀,但若有宋健、吾林二人首级,足以告慰英灵。烧当羌归降后,使君便可借此施恩、引诱北宫伯玉李文侯二人来归。而后,再惩严惩重,击灭先零羌。
如此,凉州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安定,天子也必然不会问罪了。”
杨雍看向韩遂,后者起身答道:“使君,胡都尉所说,句句在理,属下也是这样想的。”因韩遂仍在凉州刺史部中任职,杨雍是他的直属上司,故自称“属下”,有别于自称“下吏”的窦辅。
见两人意见一致,杨雍沉思片刻,又问窦辅道:“湟中胡常有二心,今日借烧当羌归附,降伏北宫伯玉、李文侯,如果明日他人又反,如何防范?”
窦辅对于这个问题,早有准备,拱手答道:“正要请求使君容纳烧当羌,牵制湟中胡各部!况且湟中胡七大种,其中岂能没有一二忠于大汉的部落?使君一定也有应对的计策,下吏便不再多说。”
烧当羌数十万部众,轻而易举就可以拉出五万人的反叛队伍;而湟中胡能作战的不过一万余人,孰轻孰重,杨雍自认为还是分得清楚的。所以最后,他也同意了窦辅的请求。
继夏育之后,窦辅又说服了刺史杨雍。他答应协调金城、陇西、武威和张掖四个郡,将烧当羌分散开来、安置妥当。拜别杨雍后,窦辅返回令居。此时夏育已经写好公文,其中记载了凉州羌乱的前后经过,准备呈报给洛阳的天子刘宏。窦辅于是前往洛阳。
从陇县前往洛阳,京兆是必经之地。窦辅途径京兆时,听说皇甫嵩屯兵在此,于是停留半日,到长安的京兆尹府中,拜会了这位平定黄巾的凉州名将。
一番见礼过后,皇甫嵩首先问起了凉州的局势:“胡都尉,本将听闻金城的烧当羌反叛,凉州形势如何?”
皇甫嵩为秩俸中二千石的左车骑将军,实际上也是天子刘宏安排在三辅地区的后手。一旦凉州刺史杨雍处置不当,不能及早平定叛乱,那么就由皇甫嵩出马,直接接管凉州的军事。窦辅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如实地汇报了战况。
在窦辅介绍过凉州现状后,皇甫嵩又问起那八百万钱的安排:“夏校尉只有八百万钱,如何安抚数十万烧当羌部众?烧当羌已经被平定,想来先零羌也撑不了多久,本将筹措了一千万钱,明日派长史梁衍运去令居,以解燃眉之急。”梁衍听后俯身领命。
这时池阳县令阎忠呈送公文,皇甫嵩看后,将公文放到一边,示意他可以离开了。阎忠看了一眼窦辅,皇甫嵩介绍道:“此乃护羌校尉部农都尉胡辅,因公前往洛阳,本将召他询问凉州军情,所以在此。阎县令,还有何事?”
阎忠听后,并未回答皇甫嵩的问话,对胡辅拱手道:“下吏汉阳阎忠,见过胡都尉。”池阳县令秩俸千石,高于窦辅这个三百石的农都尉,阎忠自称下吏,只是自谦。
窦辅刚刚听到皇甫嵩说,阎忠是池阳的县令,此时见阎忠自诩“下吏”,他连忙还礼说道:“阎县令官爵高于小子,不敢当此大礼。请问阎县令有何指教?”
阎忠又一拱手,问窦辅道:“敢问胡都尉,凉州安定否?”
窦辅不知他为何发问,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河关、枹旱群盗已经投降,烧当羌也臣服于汉,先零羌独木难支。傅张掖、盖北地已经出兵,想来不久就可以平定。阎县令为何有此一问?”
阎忠也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转过头去,面向皇甫嵩道:“将军!下吏有话要说!最难得到、却也最容易失去的,是时间;时间到了就回来、却转眼就失去的,是机遇。所以圣人顺应时间而行动,智者把握机遇而出发。如今将军坐拥千载难逢的机遇,却安然不动,将要怎么保有自己的名声呢?”
窦辅没听懂他的话,看向皇甫嵩,却发现皇甫嵩也有些迷糊不解,反倒站在一旁的车骑长史梁衍若有所思。
皇甫嵩问道:“阎县令对本将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阎忠继续问道:“将军平定黄巾时,功勋卓著,朝中几乎没有能胜过将军的。而将军的德行又宣扬于关西大地,百姓们没有不爱戴将军的。即便如此,将军却仍然侍奉平庸的君主,您怎么能感到心安理得呢?”
皇甫嵩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看了看身边,除了仍然不明所以的窦辅以外,长史梁衍、儿子皇甫坚寿、侄子皇甫郦都热切地望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