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饺子的来源(求订阅)
“饺子和时辰能有什么关系?”
“是啊,逢年过节吃饺子不就是我们的习俗吗?难道是由时辰演变过来的不成?”
“真的假的啊?这两个能有关系?真的假的啊?”
李远笑着说道:“大家都应该听过一句老话,‘好吃不如饺子’,要说这饺子的来源,可谓是相当的悠远了。
“饺子可以说是一个已经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美食了,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要说这饺子,最早的名字,其实是馄饨,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还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直播间。
“馄饨?这个我知道啊!我们这边都很流行此馄饨的!”
“对对对,加一点香菜、葱花、虾皮、韭菜小料,然后喝一口鲜美的汤汁,那滋味,简直了好吗!”
“我以前就经常分不清这饺子和馄饨到底有什么区别,弄个半天,这两个美食祖上竟然还是一家人啊?!”
“主播,那什么时候饺子变成饺子,而且还成为节日必吃的东西的?”
李远继续道:“这个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不过那时候的饺子也不叫饺子,而是‘角儿’。”
“知道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清朝时才出现了诸如‘饺’、‘水点心’这样的和饺子的新的称谓,而这个时候,饺子就已经颇为流行了。”
“而后来在明清之时,才真正将饺子的定为民间春节习俗。而这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所谓的‘子’也正是‘子时’的意思,而交与‘饺’谐音,便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直播间。
“原来是这个原因。”
“饺子,原来就是交子!”
“不过也怪不得大家吧饺子作为年夜饭的必吃的东西,看这饺子就觉得喜庆。”
“可不,百变胖胖,长得和元宝一样,要是我吃到也觉得开心。”
“我听我奶奶说,他们以前晚上包饺子的时候,都是要说吉祥话的,就是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李远笑着说道:“嗯,不仅说吉祥话,还会往里面放很多的其他的东西。”
李远说话的功夫,已经将之前准备好的硬币给拿了出来,而一旁还有花生、糖块,都已经洗干净放在一旁。
只见李远将已经处理干净的硬币包在饺子里,包括花生、糖块,一共包了十来个,放到了一旁。
直播间。
“主播你也太调皮了吧?!”
“这话硬币包在里面,是不是太脏了!”
“老奶怎么也不拦着点主播,这么大人了竟然还这么皮?”
“你们懂什么,这是东北的习俗!”
“包糖块和花生是习俗?你可算了吧!”
“我怎么没听说过这样的习俗……”
李远:“这确实是东北的一种习俗。”
“把这些东西放在饺子里包在一起,吃到硬币,代表着金碧辉煌,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而吃到花生,便意味着健康长寿。”
直播间。
“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说道?”
“长见识了,正好我们家里也没有包饺子,一会我也呀放里面点硬币!”
“对对对,我要放……糖块!”
“我想放好多好多的肉,我喜欢吃肉。”
“哈哈,这楼上真是个吃货……”
“看着主播和老爷老奶坐在一起过年的样子,真幸福。”
“要说我刚刚不小心说了死字,被我妈追着骂了好一阵子了……”
“被骂?姐妹好巧,几分钟前刚因为我说一句‘没了’,让我妈说了一通。”
“太有记忆感了,以前过年的时候,我也基本上每年都会挨骂,什么不让洗头发,不让剪指甲,碗筷子摔坏了也会被骂……”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啊!想我一小的时候也经常因为这些事情被骂,不过过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为什么。”
李远看见直播间中大家说的话,不由得嘴角露出了一抹感同身受的笑意。想当年,自己何尝不是经常被骂的那个人呢?
“这个我太有发言权了,没到过年的时候,都是被骂的最惨的时候。有时候不想挨骂,便要出门躲一躲,可是每次都要被家里人一句‘三十晚上不能去别人家串门’为由给追回来。”
“对对对,三十晚上不让去别人家串门,也不知道这又是哪里来的禁忌。”
李远:“其实这不算是禁忌,也不能说是完全不让去别人家,只是不去最好。”
直播间。
“为什么?”
“怎么说呢……”
“和完全没有道理啊,过年串门不应该是喜事儿吗?”
“就是,这是不是大人为了骗小孩子不出门而故意用来唬人的把戏啊?”
李远摇摇头,笑着说道:“这个你们还真的误会了。”
“所谓的大年三十晚上忌人其实确实是有一定的说法的。”
“大年,是传统的节日,所以不管是天大的事情,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各个人家都要团圆。这时候出远门的亲人千里迢迢的往家里赶,只为了回来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团圆饭。”
“而为保证这三十晚上自家人欢乐团圆饭,一般都是不愿外人来的,毕竟万一要是说错点什么事情,或者引起了不痛快,那就会干扰到一个家庭内部欢乐的团圆,所以除夕之夜,都是谢客的。”
“原来三十晚上不让串门,竟然是这个理由!”
“怪不得我妈每次都不让我出门……”
“说的其实也有道理啊!”
“确实是哈,要是大年三十来个讨厌的人,你也太过于晦气了,还不如就家人在家,热热闹闹的过年呢!”
“哈哈,这么说我就懂了。”
“我以后三十晚上再也不出去串门了!”
李远笑着说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传统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老人们用经验和智慧总结出来的。”
“是啊,逢年过节吃饺子不就是我们的习俗吗?难道是由时辰演变过来的不成?”
“真的假的啊?这两个能有关系?真的假的啊?”
李远笑着说道:“大家都应该听过一句老话,‘好吃不如饺子’,要说这饺子的来源,可谓是相当的悠远了。
“饺子可以说是一个已经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美食了,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要说这饺子,最早的名字,其实是馄饨,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还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直播间。
“馄饨?这个我知道啊!我们这边都很流行此馄饨的!”
“对对对,加一点香菜、葱花、虾皮、韭菜小料,然后喝一口鲜美的汤汁,那滋味,简直了好吗!”
“我以前就经常分不清这饺子和馄饨到底有什么区别,弄个半天,这两个美食祖上竟然还是一家人啊?!”
“主播,那什么时候饺子变成饺子,而且还成为节日必吃的东西的?”
李远继续道:“这个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不过那时候的饺子也不叫饺子,而是‘角儿’。”
“知道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清朝时才出现了诸如‘饺’、‘水点心’这样的和饺子的新的称谓,而这个时候,饺子就已经颇为流行了。”
“而后来在明清之时,才真正将饺子的定为民间春节习俗。而这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所谓的‘子’也正是‘子时’的意思,而交与‘饺’谐音,便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直播间。
“原来是这个原因。”
“饺子,原来就是交子!”
“不过也怪不得大家吧饺子作为年夜饭的必吃的东西,看这饺子就觉得喜庆。”
“可不,百变胖胖,长得和元宝一样,要是我吃到也觉得开心。”
“我听我奶奶说,他们以前晚上包饺子的时候,都是要说吉祥话的,就是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李远笑着说道:“嗯,不仅说吉祥话,还会往里面放很多的其他的东西。”
李远说话的功夫,已经将之前准备好的硬币给拿了出来,而一旁还有花生、糖块,都已经洗干净放在一旁。
只见李远将已经处理干净的硬币包在饺子里,包括花生、糖块,一共包了十来个,放到了一旁。
直播间。
“主播你也太调皮了吧?!”
“这话硬币包在里面,是不是太脏了!”
“老奶怎么也不拦着点主播,这么大人了竟然还这么皮?”
“你们懂什么,这是东北的习俗!”
“包糖块和花生是习俗?你可算了吧!”
“我怎么没听说过这样的习俗……”
李远:“这确实是东北的一种习俗。”
“把这些东西放在饺子里包在一起,吃到硬币,代表着金碧辉煌,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而吃到花生,便意味着健康长寿。”
直播间。
“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说道?”
“长见识了,正好我们家里也没有包饺子,一会我也呀放里面点硬币!”
“对对对,我要放……糖块!”
“我想放好多好多的肉,我喜欢吃肉。”
“哈哈,这楼上真是个吃货……”
“看着主播和老爷老奶坐在一起过年的样子,真幸福。”
“要说我刚刚不小心说了死字,被我妈追着骂了好一阵子了……”
“被骂?姐妹好巧,几分钟前刚因为我说一句‘没了’,让我妈说了一通。”
“太有记忆感了,以前过年的时候,我也基本上每年都会挨骂,什么不让洗头发,不让剪指甲,碗筷子摔坏了也会被骂……”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啊!想我一小的时候也经常因为这些事情被骂,不过过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为什么。”
李远看见直播间中大家说的话,不由得嘴角露出了一抹感同身受的笑意。想当年,自己何尝不是经常被骂的那个人呢?
“这个我太有发言权了,没到过年的时候,都是被骂的最惨的时候。有时候不想挨骂,便要出门躲一躲,可是每次都要被家里人一句‘三十晚上不能去别人家串门’为由给追回来。”
“对对对,三十晚上不让去别人家串门,也不知道这又是哪里来的禁忌。”
李远:“其实这不算是禁忌,也不能说是完全不让去别人家,只是不去最好。”
直播间。
“为什么?”
“怎么说呢……”
“和完全没有道理啊,过年串门不应该是喜事儿吗?”
“就是,这是不是大人为了骗小孩子不出门而故意用来唬人的把戏啊?”
李远摇摇头,笑着说道:“这个你们还真的误会了。”
“所谓的大年三十晚上忌人其实确实是有一定的说法的。”
“大年,是传统的节日,所以不管是天大的事情,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各个人家都要团圆。这时候出远门的亲人千里迢迢的往家里赶,只为了回来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团圆饭。”
“而为保证这三十晚上自家人欢乐团圆饭,一般都是不愿外人来的,毕竟万一要是说错点什么事情,或者引起了不痛快,那就会干扰到一个家庭内部欢乐的团圆,所以除夕之夜,都是谢客的。”
“原来三十晚上不让串门,竟然是这个理由!”
“怪不得我妈每次都不让我出门……”
“说的其实也有道理啊!”
“确实是哈,要是大年三十来个讨厌的人,你也太过于晦气了,还不如就家人在家,热热闹闹的过年呢!”
“哈哈,这么说我就懂了。”
“我以后三十晚上再也不出去串门了!”
李远笑着说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传统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老人们用经验和智慧总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