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顶门棍(求订阅)
“确实,东北的水少,土地却很多,经常会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所以对于雨水的需求就要比其他的地域多,也正因为如此,东北似乎要比其他的地域更加重视这个节日。用老人的话来说,就是请求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直播间。
“我靠,真没想到,竟然被我猜中了!”
“真的和这个有关啊?”
“我发现古人似乎都很相信龙这个生物啊!”
“可不,那时候的皇帝,穿的不都是龙袍吗?”
“对对,还有十二生肖,大家不都说,十二生肖之中其他的动物都是存在的,自有龙是大家没有见过的吗?”
“对对对,网络上还专门对这个事情发过帖子,说龙不是不存在,只是像以前的恐龙一下灭绝了,又或者是大强大,藏起来人找不到而已。”
“主播,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龙的存在吗?”
李远想了想,而后不由得苦笑。
“我发现,你们想在是越来越喜欢问我关于这种玄幻的问题了,而且一次的问题比一次刁钻。”
直播间。
“哈哈,谁让主播你知道的东西多呢!”
“李家大小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问你,我们问谁啊?”
“就是,主播你就别谦虚了,说说你的观点呗?”
“主播要是说龙真的存在,我觉得我很有可能会相信……”
李远笑着说道:“对于这个问题,我确实不知道,不过对于龙和气象的之间的关系,倒是从古至今都十分密切。”
“《说文》之中有云,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说的是关于东方苍龙星象所相关的变化。”
“而古代的天象,将日月星辰在天空位置分成二十八宿,其中的四象,便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而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组成的便是一个龙形星象,也就是所谓的东方苍龙。”
“其中角宿为龙角,亢宿为咽喉,氐宿是龙爪,而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在这些气象传说之中,歇数都少不了‘龙’这个字眼,这或许……变为为何将二月二和龙如此密切相关的原因吧。”
直播间。
“古人的文字对龙描述的这么清楚吗?”
“二月二似乎还真的到处离不开龙这个字眼,剪头发叫剃龙头,吃水饺叫做吃龙儿。”
“我们这边管二月二吃面条叫做吃龙须面!”
“我们烙饼叫做龙鳞!不过饺子的说法和你们不一样,叫做吃龙牙!”
“好像都和龙的身体部位有关啊!”
“还真的是啊!”
直播间中,聊得可谓是十分的欢快,而趁着大家聊天的李远,擀面杖在手中飞快的旋转,不过片刻的时间,便已然在桌子上杆出了一张偌大的面饼。
右手捏起一把面粉,迅速而均匀的平铺在面饼之上,右手将面饼卷起,只轻轻用力,面饼便快速的卷到了一起。
将边缘修整一番之后,李远已然拿起菜刀开始切面条了。
直播间。
“对了主播,你还没说你们那边到底都有什么习俗呢。”
“对对对,我们聊得起劲,东北到底有什么习俗?”
“肯定和面条有关,刚刚不是有一位东北的朋友说了吗,是要吃面条和猪头肉的!”
“其他的呢?”
麻利的将面条切开,随后放到了一旁已经煮沸的锅内。
用笊篱轻轻的拨动,那些李远一早上手杆的面条便轻轻的在锅中散开,而屋内的桌子上,此时一碗早就已经做好的鸡蛋卤子,此时还正冒着热气。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如今李远的厨艺已经越发的娴熟。
举手投足之间,除了麻利,倒是多了几分从容不迫的大师之感,不说味道,单单是那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就已经是一种异样的享受。
面条入锅差不多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才被李远捞出。
因为是手擀面条,硬度要比平日买回来的要劲道许多,所以煮面条的时间也要多消耗一段时间。
在水开之后,李远再次朝着锅内点了两次凉水,这才将面条捞出,放在了一旁的凉水过凉,随后盛到了碗中。
一碗自制的手擀面,就这样被做好了。
而整个制作面条的过程,却仅仅才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而已。
将面条端上桌子,盛上一些鸡蛋卤子,一口下去,可谓相当的美味。
李远:“东北的习俗,其实和大家说猜的相差不大,第一个,便是你们现在看见吃面条了。”
“不过对于吃的面条也是有讲究的,也就是必须吃农家自己做的手搓面条,也就是俗称的顶门棍。”
直播间。
“顶门棍?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名字有趣啊!是顶住自己家的门不让别人进来吗?”
“为啥要顶门?”
“顶门棍,这名字,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李远笑道:“所谓的顶门,自然不是让所有人都进不了们,而是说顶住邪祟,那那些污秽之物没有办法入门,保佑这一年都太太平平的意思。”
直播间。
“那和我们这里也差不多啊!我们这边早上吃的是饺子。”
“我们这边对于早上吃什么倒是没有太大的限制,只不过一大早上的时候就得去撒草木灰,而且还要在河边、井边一路撒过来,直到撒到自己家的水缸边。”
“这是为了干什么?”
“撒草木灰?这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呢!”
“你们不知道吗?这就是求风调雨顺的意思啊!就是说想要将水引到自己家,也就是让龙王降水降到自家田地的意思!”
“那吃猪头肉呢?这个也是习俗之一吗?”
李远:“当然,这也是我们当地的习俗之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扒猪脸这道菜?其实,这所谓的扒猪脸,才是正宗东北二月二所吃的菜肴。”
“而说道这吃猪头肉的传统,倒是还离不开一个故事……”
“传言王中令平定巴蜀后,觉得腹中饥饿难耐,此时进到了一座村头小庙之中,恰巧此时遇到个喝醉的和尚。”
直播间。
“我靠,真没想到,竟然被我猜中了!”
“真的和这个有关啊?”
“我发现古人似乎都很相信龙这个生物啊!”
“可不,那时候的皇帝,穿的不都是龙袍吗?”
“对对,还有十二生肖,大家不都说,十二生肖之中其他的动物都是存在的,自有龙是大家没有见过的吗?”
“对对对,网络上还专门对这个事情发过帖子,说龙不是不存在,只是像以前的恐龙一下灭绝了,又或者是大强大,藏起来人找不到而已。”
“主播,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龙的存在吗?”
李远想了想,而后不由得苦笑。
“我发现,你们想在是越来越喜欢问我关于这种玄幻的问题了,而且一次的问题比一次刁钻。”
直播间。
“哈哈,谁让主播你知道的东西多呢!”
“李家大小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问你,我们问谁啊?”
“就是,主播你就别谦虚了,说说你的观点呗?”
“主播要是说龙真的存在,我觉得我很有可能会相信……”
李远笑着说道:“对于这个问题,我确实不知道,不过对于龙和气象的之间的关系,倒是从古至今都十分密切。”
“《说文》之中有云,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说的是关于东方苍龙星象所相关的变化。”
“而古代的天象,将日月星辰在天空位置分成二十八宿,其中的四象,便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而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组成的便是一个龙形星象,也就是所谓的东方苍龙。”
“其中角宿为龙角,亢宿为咽喉,氐宿是龙爪,而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在这些气象传说之中,歇数都少不了‘龙’这个字眼,这或许……变为为何将二月二和龙如此密切相关的原因吧。”
直播间。
“古人的文字对龙描述的这么清楚吗?”
“二月二似乎还真的到处离不开龙这个字眼,剪头发叫剃龙头,吃水饺叫做吃龙儿。”
“我们这边管二月二吃面条叫做吃龙须面!”
“我们烙饼叫做龙鳞!不过饺子的说法和你们不一样,叫做吃龙牙!”
“好像都和龙的身体部位有关啊!”
“还真的是啊!”
直播间中,聊得可谓是十分的欢快,而趁着大家聊天的李远,擀面杖在手中飞快的旋转,不过片刻的时间,便已然在桌子上杆出了一张偌大的面饼。
右手捏起一把面粉,迅速而均匀的平铺在面饼之上,右手将面饼卷起,只轻轻用力,面饼便快速的卷到了一起。
将边缘修整一番之后,李远已然拿起菜刀开始切面条了。
直播间。
“对了主播,你还没说你们那边到底都有什么习俗呢。”
“对对对,我们聊得起劲,东北到底有什么习俗?”
“肯定和面条有关,刚刚不是有一位东北的朋友说了吗,是要吃面条和猪头肉的!”
“其他的呢?”
麻利的将面条切开,随后放到了一旁已经煮沸的锅内。
用笊篱轻轻的拨动,那些李远一早上手杆的面条便轻轻的在锅中散开,而屋内的桌子上,此时一碗早就已经做好的鸡蛋卤子,此时还正冒着热气。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如今李远的厨艺已经越发的娴熟。
举手投足之间,除了麻利,倒是多了几分从容不迫的大师之感,不说味道,单单是那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就已经是一种异样的享受。
面条入锅差不多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才被李远捞出。
因为是手擀面条,硬度要比平日买回来的要劲道许多,所以煮面条的时间也要多消耗一段时间。
在水开之后,李远再次朝着锅内点了两次凉水,这才将面条捞出,放在了一旁的凉水过凉,随后盛到了碗中。
一碗自制的手擀面,就这样被做好了。
而整个制作面条的过程,却仅仅才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而已。
将面条端上桌子,盛上一些鸡蛋卤子,一口下去,可谓相当的美味。
李远:“东北的习俗,其实和大家说猜的相差不大,第一个,便是你们现在看见吃面条了。”
“不过对于吃的面条也是有讲究的,也就是必须吃农家自己做的手搓面条,也就是俗称的顶门棍。”
直播间。
“顶门棍?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名字有趣啊!是顶住自己家的门不让别人进来吗?”
“为啥要顶门?”
“顶门棍,这名字,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李远笑道:“所谓的顶门,自然不是让所有人都进不了们,而是说顶住邪祟,那那些污秽之物没有办法入门,保佑这一年都太太平平的意思。”
直播间。
“那和我们这里也差不多啊!我们这边早上吃的是饺子。”
“我们这边对于早上吃什么倒是没有太大的限制,只不过一大早上的时候就得去撒草木灰,而且还要在河边、井边一路撒过来,直到撒到自己家的水缸边。”
“这是为了干什么?”
“撒草木灰?这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呢!”
“你们不知道吗?这就是求风调雨顺的意思啊!就是说想要将水引到自己家,也就是让龙王降水降到自家田地的意思!”
“那吃猪头肉呢?这个也是习俗之一吗?”
李远:“当然,这也是我们当地的习俗之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扒猪脸这道菜?其实,这所谓的扒猪脸,才是正宗东北二月二所吃的菜肴。”
“而说道这吃猪头肉的传统,倒是还离不开一个故事……”
“传言王中令平定巴蜀后,觉得腹中饥饿难耐,此时进到了一座村头小庙之中,恰巧此时遇到个喝醉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