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已经是下军将,等于说获得卿位之后,能够名正言顺地参与国家大事,不再需要作为一名幕后者。
其实也就是那么多年过让很多事情得到了改变,要不然仅仅以智申作为“元戎”的身份,完全能够对晋国大小事务一言而决。
第一个让“元戎”权威遭到质疑的是赵盾,后来栾书搞太多阴谋又加了把力气,轮到韩起就让“元戎”的权威破产,更不用说还有士鞅这个爱玩小能手了。
所以了,有了那么多前任的糟蹋,搞得晋国的“元戎”权势不再持续,到后面甚至因为赵鞅搞的操作,开始让哪个家族实力强大就越有话语权,不再限制于官职的高低。
从那一点就体现出了一个现象,由官职带来的权威,变成谁的拳头硬就谁说了算。
“即使吴国北上之日迟缓,各家不应有所懈怠,励精图治方是正理。”智申讲得无比正经。
众人能说什么?国家是大家的,家族才是自己的,谁不愿意将自己的家族发展强大,问题是要能办得到呀。
智申又说道:“魏氏允诺不占‘专利’,实为众家之福。如若有意,尽可占之。”
去年吧?魏驹就代表智氏放弃了与军事装备相关的独占权利,只不过是单独对智氏退让,并且从智氏这边采购了一批铁质的武器和甲胃。
现在的每一个家族其实都会冶炼和打造装备,看就看掌握了多少匠人,生产出来的质量又是怎么样而已。
之前市场被魏氏独霸,各个家族打造武器或甲胃一般是自用,不会投放到市场上面。
现在嘛?魏氏知道自己生产的武器已经无法与智氏生产的武器竞争,为了避免智氏用武力抢夺市场,选择放弃了独霸市场,只能说是有自知之明,外加很会审时度势了。
现在,不少人的想法很直接,他们能够将铁矿冶炼成为铁定,问题是那些铁锭打造的铁质兵器基本都是不合格的产品,自用是不可能自用的,卖估计也卖不出,清楚魏氏主动让出的市场要被智氏夺去了。
这一点对大家其实有好处,一旦智氏愿意向外贩售合格的铁质兵器,他们也能对自家的武备进行更新换代了。
所以,有资格参加会议的人,他们开始思考各项兵器的价格是多少,自己家有能力采买多少,能不能找智氏定制武器或甲胃等等。
他们为什么无法打造铁质兵器?其实就是没有掌握冶炼技术以及一些锻造技术、配方等等。
哪怕同样是冶炼,其实技术上也是存在区别。
同理,金属也有属于自己的配方,每一种配方下生产的金属都有自己的特点。
狐解将目光转向了魏驹,心想:“我家连恢复青铜科技都有点麻烦,至少再花费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跟得上时代,压根就别想追上领先时代的智氏;魏氏之前就将青铜技术发展到巅峰,他们肯定已经在追赶智氏,需要花费多久才能赶上,乃至于反超呢?”
狐氏之前胡化,确确实实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诸夏化。
如果是其它年代,狐氏还能在牧畜业上领先,比较尴尬是现在很多家族本身就掌握不低的牧畜业技术,等于说他们目前掌握的牧畜业技术被人有,别人有的农耕技术和冶炼技术,等等方面他们需要慢慢恢复。
这么一搞,狐氏虽然是晋国的卿位家族之一,仅从各方各面的实力进行对比,他们真的太弱小了。
而魏氏肯定是在研究关于铁的应用。这一点根本就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能不能掌握,或是什么时候追上智氏,谁都说不准。
魏驹为什么突然间支持支持智瑶联盟楚国的主张呢?魏氏跟楚国有共同的敌人,也就是郑国,只是其一。
不要忘记东方大陆谁最先大规模冶炼铁矿,又是首先将铁质工具大肆应用,其实就是楚国啊!
有点尴尬的是楚国无法生产出优良的铁器,他们的武器依旧是采用青铜,铁则是用在了农具上面。
不是什么全部铁这种金属的农具,部分的部件是,也能是铁片包木,反正比中原列国应用铁要多得多。
另外一件事情,历史没有被智瑶改变的话,中原最先大规模应用铁器的是赵国,后面因为保密不当的关系,列国纷纷掌握了跟赵国差不多的技术,并且还是大量使用铁器,使得中原大部分地区进入到铁器时代,反倒是西边一隅的秦国一直到战国时代被终结都是处在青铜时代。
那是魏氏想去楚国取经了。
智瑶也在用眼角余光观察魏驹,心里想道:“‘邺’城那边一再抓住来历不明的人,其中肯定有来自魏氏的探子。”
知道智瑶为什么要专门建造一座城池来搞工业了吧?产能集中是好处之一,再来就是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技术不被泄漏。
智氏走进铁器时代这件事情,眼睛多瞎才能看不见?
并且,手持铁质武器的智氏士兵早在战场纵横,原本等着看笑话的人,他们脑子没病就该知道进行金属变革的时代已经降临。
在这种背景下,试图探索到秘密的人不会少,相反有眼光的人,他们会一边自己研究,另外就是派出各色人等想从智氏这边获得进入铁器时代的钥匙。
正在想事情的智瑶听到了智申的呼唤声,由于刚才再想事情根本没有听清楚,只能用抱歉的表情盯着智申看。
智申对智瑶是没有半点脾气,重新述说了一遍,随后说道:“如何安排,瑶全权做主。”
事情是这样的。
韩庚最先表达希望能够向智氏采买一批武器和甲胃的请求。
武器主要是戈,一下子要了一万五千。
甲胃方面,韩庚希望能自家出匠人,请求智氏安排那些匠人的要求打造四百五十套甲胃。
智瑶差点脱口而出,吼一句“你特么是痴心妄想”的话出来。
神经病啊!
韩氏派来匠人,是要偷师吧?一定是的!
说到底,智氏的一些技术并不复杂,其他家族只不过是完全没有方向而已,有知根熟底的人去亲自参与,哪怕一时半会没有搞懂,有了方向回去一再重复试验就能搞出来了。
魏驹和钟全都在死死盯着智瑶看,只要智瑶答应了韩氏的请求,他们会立刻打蛇顺棍上。
智瑶对着韩庚摇头说道:“如此数量,短期恐难交付。甲胃之事?韩氏可取之来图,匠人无需前来。”
老智家自己也在换装,由于已经打算淘汰战戈这种兵器,压根就没有剩下多少模具。
重新打造模具再大批生产战戈这种事情?智瑶会先满足自家的需要,再来为客户的需要进行生产。
韩庚意识到了什么,一脸歉意地说道:“我绝无它念。”
真的,还是假的?
派遣技术人员进入智氏科研中心的话都讲出来,再解释完全出于误会,就问谁会信。
然而,智瑶还真信了韩庚的话。
也许韩庚一开始就是出于自身需要,真的没有过多的思考,要不然先将话过一过脑子,正常人都知道其中的不妥之处。
这么说吧!
智氏需要向韩氏采购一批弓,希望派遣智氏的匠人去韩氏那边一起制作,韩氏会不会答应?不用说,韩氏指定不会答应。
毕竟,一起研究再一起制作,参与了全程也就等于学习了理念和手艺,等同于将技术拿到手。
如果是谁都有的技术,一块制作当然没有问题,属于独门“秘笈”的前提下,多大一张脸才敢开那个口。还是说,只有自己是聪明人,把别人当成傻子了?
智瑶不再多说什么,一眼扫过去能发现其余人都很失望。
现场有在记录他们一言一行的人。
怎么还有史官在场?因为这是在宫城,并且晋定公的丧礼正在操办呀。
所以,他们今天的一言一行都会记载在《晋乘》上面。
那个《晋乘》是什么?就是晋国的史书呀。它后来被始皇帝典藏于阿房宫,又在项羽杀进关中占领阿房宫之后,一把火连宫阙带藏书全部焚毁了。
项羽焚毁的可不止是晋国的史书,也就是鲁人会藏才将《春秋》留存于后世,要不然有一本算一本都遭了殃。
至于史书?一个国家就有一本,早期灭亡的国家,他们的史书成了战胜国的战利品,漫长历史中损毁或是丢失了一批,等待始皇帝兼并诸国搞“焚书坑儒”又焚毁了一批,剩下的全陪阿房宫付之一炬。
他们都是正常人,没有谁拿国家大义让智氏将技术交出来。
事实上,以当前的时代当然有国家大义,但是白嫖这种事情真没有贵族做得出来,他们想这么干先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或是什么玩意,反正就是贡献出来再说。
极可能的情况是,有些人拿出来的技术不会被看上眼?
史官记录了这一次“公务丧礼”,秉承节操才没有写下自己的意见,要不然其实是很想赞美的。
主要也是晋国不讲究“死者为大”那一套,追求的是死人要给活人让路。
所以了,众“卿”在国君丧礼上商议国家大事,在其余国家是不尊重,在晋国则是克忠职守了属于是。
……………………
推荐一本同写春秋的书《晋乘》,也是看到这名字愣了愣才点进去阅读,看了几章发现挺不错呀。
写春秋时代的书不多,看到一本是一本了,还能了解一下晋景公时期的事情。
另外,作者菌不认识这位作者,不是PY交易。
------题外话------
抄书评了呀。
另外,第二章会比较晚,大家先不要等了。
其实也就是那么多年过让很多事情得到了改变,要不然仅仅以智申作为“元戎”的身份,完全能够对晋国大小事务一言而决。
第一个让“元戎”权威遭到质疑的是赵盾,后来栾书搞太多阴谋又加了把力气,轮到韩起就让“元戎”的权威破产,更不用说还有士鞅这个爱玩小能手了。
所以了,有了那么多前任的糟蹋,搞得晋国的“元戎”权势不再持续,到后面甚至因为赵鞅搞的操作,开始让哪个家族实力强大就越有话语权,不再限制于官职的高低。
从那一点就体现出了一个现象,由官职带来的权威,变成谁的拳头硬就谁说了算。
“即使吴国北上之日迟缓,各家不应有所懈怠,励精图治方是正理。”智申讲得无比正经。
众人能说什么?国家是大家的,家族才是自己的,谁不愿意将自己的家族发展强大,问题是要能办得到呀。
智申又说道:“魏氏允诺不占‘专利’,实为众家之福。如若有意,尽可占之。”
去年吧?魏驹就代表智氏放弃了与军事装备相关的独占权利,只不过是单独对智氏退让,并且从智氏这边采购了一批铁质的武器和甲胃。
现在的每一个家族其实都会冶炼和打造装备,看就看掌握了多少匠人,生产出来的质量又是怎么样而已。
之前市场被魏氏独霸,各个家族打造武器或甲胃一般是自用,不会投放到市场上面。
现在嘛?魏氏知道自己生产的武器已经无法与智氏生产的武器竞争,为了避免智氏用武力抢夺市场,选择放弃了独霸市场,只能说是有自知之明,外加很会审时度势了。
现在,不少人的想法很直接,他们能够将铁矿冶炼成为铁定,问题是那些铁锭打造的铁质兵器基本都是不合格的产品,自用是不可能自用的,卖估计也卖不出,清楚魏氏主动让出的市场要被智氏夺去了。
这一点对大家其实有好处,一旦智氏愿意向外贩售合格的铁质兵器,他们也能对自家的武备进行更新换代了。
所以,有资格参加会议的人,他们开始思考各项兵器的价格是多少,自己家有能力采买多少,能不能找智氏定制武器或甲胃等等。
他们为什么无法打造铁质兵器?其实就是没有掌握冶炼技术以及一些锻造技术、配方等等。
哪怕同样是冶炼,其实技术上也是存在区别。
同理,金属也有属于自己的配方,每一种配方下生产的金属都有自己的特点。
狐解将目光转向了魏驹,心想:“我家连恢复青铜科技都有点麻烦,至少再花费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跟得上时代,压根就别想追上领先时代的智氏;魏氏之前就将青铜技术发展到巅峰,他们肯定已经在追赶智氏,需要花费多久才能赶上,乃至于反超呢?”
狐氏之前胡化,确确实实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诸夏化。
如果是其它年代,狐氏还能在牧畜业上领先,比较尴尬是现在很多家族本身就掌握不低的牧畜业技术,等于说他们目前掌握的牧畜业技术被人有,别人有的农耕技术和冶炼技术,等等方面他们需要慢慢恢复。
这么一搞,狐氏虽然是晋国的卿位家族之一,仅从各方各面的实力进行对比,他们真的太弱小了。
而魏氏肯定是在研究关于铁的应用。这一点根本就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能不能掌握,或是什么时候追上智氏,谁都说不准。
魏驹为什么突然间支持支持智瑶联盟楚国的主张呢?魏氏跟楚国有共同的敌人,也就是郑国,只是其一。
不要忘记东方大陆谁最先大规模冶炼铁矿,又是首先将铁质工具大肆应用,其实就是楚国啊!
有点尴尬的是楚国无法生产出优良的铁器,他们的武器依旧是采用青铜,铁则是用在了农具上面。
不是什么全部铁这种金属的农具,部分的部件是,也能是铁片包木,反正比中原列国应用铁要多得多。
另外一件事情,历史没有被智瑶改变的话,中原最先大规模应用铁器的是赵国,后面因为保密不当的关系,列国纷纷掌握了跟赵国差不多的技术,并且还是大量使用铁器,使得中原大部分地区进入到铁器时代,反倒是西边一隅的秦国一直到战国时代被终结都是处在青铜时代。
那是魏氏想去楚国取经了。
智瑶也在用眼角余光观察魏驹,心里想道:“‘邺’城那边一再抓住来历不明的人,其中肯定有来自魏氏的探子。”
知道智瑶为什么要专门建造一座城池来搞工业了吧?产能集中是好处之一,再来就是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技术不被泄漏。
智氏走进铁器时代这件事情,眼睛多瞎才能看不见?
并且,手持铁质武器的智氏士兵早在战场纵横,原本等着看笑话的人,他们脑子没病就该知道进行金属变革的时代已经降临。
在这种背景下,试图探索到秘密的人不会少,相反有眼光的人,他们会一边自己研究,另外就是派出各色人等想从智氏这边获得进入铁器时代的钥匙。
正在想事情的智瑶听到了智申的呼唤声,由于刚才再想事情根本没有听清楚,只能用抱歉的表情盯着智申看。
智申对智瑶是没有半点脾气,重新述说了一遍,随后说道:“如何安排,瑶全权做主。”
事情是这样的。
韩庚最先表达希望能够向智氏采买一批武器和甲胃的请求。
武器主要是戈,一下子要了一万五千。
甲胃方面,韩庚希望能自家出匠人,请求智氏安排那些匠人的要求打造四百五十套甲胃。
智瑶差点脱口而出,吼一句“你特么是痴心妄想”的话出来。
神经病啊!
韩氏派来匠人,是要偷师吧?一定是的!
说到底,智氏的一些技术并不复杂,其他家族只不过是完全没有方向而已,有知根熟底的人去亲自参与,哪怕一时半会没有搞懂,有了方向回去一再重复试验就能搞出来了。
魏驹和钟全都在死死盯着智瑶看,只要智瑶答应了韩氏的请求,他们会立刻打蛇顺棍上。
智瑶对着韩庚摇头说道:“如此数量,短期恐难交付。甲胃之事?韩氏可取之来图,匠人无需前来。”
老智家自己也在换装,由于已经打算淘汰战戈这种兵器,压根就没有剩下多少模具。
重新打造模具再大批生产战戈这种事情?智瑶会先满足自家的需要,再来为客户的需要进行生产。
韩庚意识到了什么,一脸歉意地说道:“我绝无它念。”
真的,还是假的?
派遣技术人员进入智氏科研中心的话都讲出来,再解释完全出于误会,就问谁会信。
然而,智瑶还真信了韩庚的话。
也许韩庚一开始就是出于自身需要,真的没有过多的思考,要不然先将话过一过脑子,正常人都知道其中的不妥之处。
这么说吧!
智氏需要向韩氏采购一批弓,希望派遣智氏的匠人去韩氏那边一起制作,韩氏会不会答应?不用说,韩氏指定不会答应。
毕竟,一起研究再一起制作,参与了全程也就等于学习了理念和手艺,等同于将技术拿到手。
如果是谁都有的技术,一块制作当然没有问题,属于独门“秘笈”的前提下,多大一张脸才敢开那个口。还是说,只有自己是聪明人,把别人当成傻子了?
智瑶不再多说什么,一眼扫过去能发现其余人都很失望。
现场有在记录他们一言一行的人。
怎么还有史官在场?因为这是在宫城,并且晋定公的丧礼正在操办呀。
所以,他们今天的一言一行都会记载在《晋乘》上面。
那个《晋乘》是什么?就是晋国的史书呀。它后来被始皇帝典藏于阿房宫,又在项羽杀进关中占领阿房宫之后,一把火连宫阙带藏书全部焚毁了。
项羽焚毁的可不止是晋国的史书,也就是鲁人会藏才将《春秋》留存于后世,要不然有一本算一本都遭了殃。
至于史书?一个国家就有一本,早期灭亡的国家,他们的史书成了战胜国的战利品,漫长历史中损毁或是丢失了一批,等待始皇帝兼并诸国搞“焚书坑儒”又焚毁了一批,剩下的全陪阿房宫付之一炬。
他们都是正常人,没有谁拿国家大义让智氏将技术交出来。
事实上,以当前的时代当然有国家大义,但是白嫖这种事情真没有贵族做得出来,他们想这么干先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或是什么玩意,反正就是贡献出来再说。
极可能的情况是,有些人拿出来的技术不会被看上眼?
史官记录了这一次“公务丧礼”,秉承节操才没有写下自己的意见,要不然其实是很想赞美的。
主要也是晋国不讲究“死者为大”那一套,追求的是死人要给活人让路。
所以了,众“卿”在国君丧礼上商议国家大事,在其余国家是不尊重,在晋国则是克忠职守了属于是。
……………………
推荐一本同写春秋的书《晋乘》,也是看到这名字愣了愣才点进去阅读,看了几章发现挺不错呀。
写春秋时代的书不多,看到一本是一本了,还能了解一下晋景公时期的事情。
另外,作者菌不认识这位作者,不是PY交易。
------题外话------
抄书评了呀。
另外,第二章会比较晚,大家先不要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