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疑神疑鬼好像是成大事者的标配属性?这个其实也是他们经常会把一些不稳定因素提前解决掉,不会遭到各种暗算的前提之一。
当然了,疑神疑鬼是一回事,没有识人之明搞到谁都不相信是另外一回事,真的谁都不愿意信任的话,离众叛亲离那一天肯定是不远了。
智瑶没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幸赖有一个能够如臂使指的家族,家族中的人追求的是家族得到壮大,核心理念上或许不同步,一些基础却是拥有。
那怕是孙武和司马穰苴这种人,他们对智瑶的一些理念也只是懂了个大概,能奢望其余人的思想高度上限或下限吗?
说白了,智瑶跟他们讲什么横扫宇内,使得天下归一,等等雄心壮志之类,大多数人听了不会是振奋到充满干劲,相反会陷入到迷惘之中。
换作智瑶跟他们说,要把家族建设好,一再扩展封地的规模,再使得家族变得更加强大。这种说法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地方,并且还极度符合他们的三观,一下子就能够全盘接受了。
基于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内的才叫理想,谁都不懂又觉得不会实现的想法叫异想天开。
某种程度上来讲,智瑶一直都是个孤独的人,哪怕他尝试过教导出一批思想合拍的人,经过尝试和努力之后,猛然间发现真的那么教,恐怕是会教导出一帮没有底线的野心家。
不开玩笑啊!
智瑶的很多思想,概括起来能用“帝王术”或“屠龙术”的名称,懂得那些理念或知识的人越多,不会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相反会让世界变得更混乱。
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现代人,尤其是天朝人,不用是某个学科的专精,只要九年义务没混日子,他们学到了的知识能够有许多,课本中可是教了不少现代人看着好像没什么用,在古代实际上是“帝王术”或“屠龙术”的知识。
均田懂不懂?古代大多数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懂得这一套的人去到民国以前的年代,哪怕是天下太平的时间节点,先搞上一笔钱拥有私人武装,交出一帮懂得基础数学的人,作乱天下拥有一块根据地,仅仅依靠均田这种手段就能争取到绝大多数人,不被一下子打死为前提,内部也没有短时间内变得乌烟瘴气,滚雪球似得不断壮大会是一种必然的事情,最终肯定能够定鼎天下。
编教科书的人是拿均田制度当作历史片段在教,绝对知道其威力。问题是只有天朝这边有这种内容的教科书,其余国家的情况并不一样。
好些知识学的时候不懂有什么用,其实它们的用处真的是太大了!
均田可以拿来在逐鹿天下时当屠龙术,有条件办理工厂或公司,想一想拿出股份奖励员工是不是有点类似。
说白了,有人就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想让马儿跑就得让马有草吃,军功爵、均田制、奖励股份,其核心就是在争取人心上面。
很多人说学历史没屁用?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两种人很清楚史书作用,一种是国家领导人,另一种是大资本家。
一样是学历史,有些人只是单纯当作过往一个历史片段,有的人则是能从其中领悟出真理。
不怪智瑶会疑神疑鬼,哪怕所知道春秋时期历史不多,总该不会连三家分晋都不知道。
即便是智瑶不知道赵氏、魏氏和韩氏为什么联合灭掉智氏,只光知道这三个家族有联合的历史就行了。
基于这点,智瑶一直努力在维持跟魏氏的关系,有所遗漏的是没有太顾及到另外一层。
比如,智氏强大到令所有人都害怕的时候,智氏也就成了所有人的潜在大敌。
“魏氏一‘师’仍旧屯兵原地,并无集结汇拢迹象。”智林看上去疲惫不堪。
任谁三天之内连轴转都会是那般模样。
智瑶下意识看了一眼智林的大腿,果然看到大腿内侧的裤腿都被磨破,还能看到血迹干枯后的黑色痕迹。
那是骑马连续赶路,两条腿的大腿内侧不断摩擦会出现的情况。
所以了,什么骑马一日百里,乃至十日千里,听着好像挺拉风,真正去干才会明白想办到有多么不容易,真的完成了并且到地头要投入作战,他们的精神意志该是多么的坚韧。
“林辛苦,且寻医匠处置伤口。”智瑶说道。
老智家在智瑶这一辈没有太突出的人才,他们成为智氏这台大机器某些部位的零件却是没有问题的。
智林行礼退下。
出的那一个魏氏“师”仍旧是分散的状态?他们之前被智瑶安排在一些必守的位置,主要是用来保障粮道的安全。
尽管智瑶一直都有防人一手的意识,没有发现赵氏和楚军都在秦国境内或周围,本人又不是真仙,哪能事事算无遗策啊!
现在的情况显得很诡异,之前智瑶安排魏氏分散驻扎在要道,好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会把自己的退路给堵死了?
智瑶将籍秦召唤过来,问道:“楚军并无异动?”
渭水两岸都有着茂密的丛林,受限于视野障碍的关系,除非是早就知道哪里有敌军,要不然想要躲藏的难题仅限于生火造饭升起炊烟暴露行踪。
智氏的斥候就是看到密密麻麻升起的炊烟,才大略窥探到楚军的位置,摸过去就近侦查受限于视野障碍,很努力观察还是得出一个楚军在三万以上五万以下的猜测。
没法子的呀!
无法一眼全览,只能尽力辨别敌军的旗号,再从旗号去推敲有多少人。
比较尴尬的是,楚国的军队编制一直挺乱,他们不讲究什么“军”、“师”、“旅”、“卒”、“两”、“什”、“伍”,玩的是哪个贵族带来多少,以一个家族为基础编制单位,大贵族就兵多,小贵族就兵少。
贵族会有自己的编制,可是他们亮出的是家族的旗号,不像中原的军队“军”就是军团级别的旌旗,“师”会有属于师级别的战旗。
这个也就导致很多时候连楚军统帅,他们都不知道自己麾下到底有多少人,光听贵族自行报出数量,再做一个数据汇总了。
智瑶决定再等等。
现在,智瑶想要的是派回国内的人赶紧回来,好知道国内有没有出现异动。
在智氏这一路军队内外皆防的时候,三四万秦军经过八天的行军抵达了“高陵”附近,驻扎在“高陵”西北方向一座山体的东面。
到来的秦军很谨慎地跟晋军保持十里的距离,选择依山傍水的位置驻扎,随后赵伯鲁充当秦国使节进行了出使。
智瑶没有让韩庚得知自己在哪个地方,对“高陵”那边的动向则是能够做到大体掌握。
当赵伯鲁成了秦国使节去晋军营地的事情发生之后,人在当地的韩庚怎么想或会怎么做,智瑶不想去多猜。
智瑶只觉得世间再怎么变幻无常,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们再怎么落魄都会过得比普通人更好。
怎么说呢?不说赵伯鲁成了丧家之犬,带上几十人逃到秦国,他现在成了秦国的封号大夫,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封地,治下也有了数万人。
这种操作对于贵族出身的人太寻常了,要么是祖上积德仍在,不然就是自己掌握的知识就是依仗,反正到哪了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以时代而言真心是普通人羡慕又不可得的待遇。
“瑶闻赵伯鲁已成秦国公族?”
“然也。”
好吧,谁让两赵是一家,他们也还没有变得水火不容呢。
秦国立刻吸纳赵伯鲁并给予公族的待遇,看上去显得有情有义,何尝不是一大帮秦人内心狂喜,觉得可算是有超规格的带路党来投。
这件事情不止对秦国东出在山川地理上的能够弥补劣勢,根本内核還是的政治意义極大。
简单的道理,别看赵氏在晋国除名,赵氏在晋国经营了两三百年,不可能短暂时间内影响力消失,必定会保存着一些人脉关系。那些人或许做不到雪中送炭,某天锦上添花总是可以的。
智瑶还是在等,等着韩庚会不会主动汇報赵伯鲁都讲了些什么,上报的信息跟智瑶掌握的信息是不是一致。
至于说韩庚被赵伯鲁劝说得退兵之类?小说绝对不敢这么写,现实倒是有可能发生。
毕竟,现实有时候比小说还离奇。
“秦君邀我会猎,行以诡诈手段,藏兵于北地、渭水之南。韩氏一‘军’在‘高陵’,方克‘高陵’,以秦对阵并无后顾之忧。”
“若秦军与韩氏酣战,便是楚军渡河北上之日,北地藏兵现身袭我粮道之时。”
“届时,狐氏可袭扰秦军后路,瑶袭楚军半渡之时,魏氏善守必不使我军后路有失。”
籍秦听着,一再忍住没有说话。
那是在几个家族没有勾结外部谋算智氏为前提。
战前智瑶将该做的准备和方案都进行部署,针对的是秦军、楚军和赵氏、白翟、等外部敌军。
可以说,没有发生魏氏、韩氏或加上其他家族跟外部合谋算计智氏的事情,他们这一次出征哪怕敌人增加了楚国、赵氏或其他什么敌人,晋军顶多是看出现多少死伤,根本没有输掉战争的可能!
看就看,事态到底是怎么个回事。
智瑶能够忍着耗费十多年,乃至于用更多的时间来发展智氏,碰上了这么扑朔迷离的现状,会有更大的耐心。
反正,该做的准备已经安排了,智瑶等着看便是!
------题外话------
大佬新书《原始人日记》:穿越成母系氏族母系氏族的单身狗,只能靠搓绳编筐打发时间,带领原始人打猎种田讨生活,为了纪念自己的发明创造,他坚持天天写日记。
- 肉肉屋
当然了,疑神疑鬼是一回事,没有识人之明搞到谁都不相信是另外一回事,真的谁都不愿意信任的话,离众叛亲离那一天肯定是不远了。
智瑶没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幸赖有一个能够如臂使指的家族,家族中的人追求的是家族得到壮大,核心理念上或许不同步,一些基础却是拥有。
那怕是孙武和司马穰苴这种人,他们对智瑶的一些理念也只是懂了个大概,能奢望其余人的思想高度上限或下限吗?
说白了,智瑶跟他们讲什么横扫宇内,使得天下归一,等等雄心壮志之类,大多数人听了不会是振奋到充满干劲,相反会陷入到迷惘之中。
换作智瑶跟他们说,要把家族建设好,一再扩展封地的规模,再使得家族变得更加强大。这种说法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地方,并且还极度符合他们的三观,一下子就能够全盘接受了。
基于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内的才叫理想,谁都不懂又觉得不会实现的想法叫异想天开。
某种程度上来讲,智瑶一直都是个孤独的人,哪怕他尝试过教导出一批思想合拍的人,经过尝试和努力之后,猛然间发现真的那么教,恐怕是会教导出一帮没有底线的野心家。
不开玩笑啊!
智瑶的很多思想,概括起来能用“帝王术”或“屠龙术”的名称,懂得那些理念或知识的人越多,不会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相反会让世界变得更混乱。
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现代人,尤其是天朝人,不用是某个学科的专精,只要九年义务没混日子,他们学到了的知识能够有许多,课本中可是教了不少现代人看着好像没什么用,在古代实际上是“帝王术”或“屠龙术”的知识。
均田懂不懂?古代大多数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懂得这一套的人去到民国以前的年代,哪怕是天下太平的时间节点,先搞上一笔钱拥有私人武装,交出一帮懂得基础数学的人,作乱天下拥有一块根据地,仅仅依靠均田这种手段就能争取到绝大多数人,不被一下子打死为前提,内部也没有短时间内变得乌烟瘴气,滚雪球似得不断壮大会是一种必然的事情,最终肯定能够定鼎天下。
编教科书的人是拿均田制度当作历史片段在教,绝对知道其威力。问题是只有天朝这边有这种内容的教科书,其余国家的情况并不一样。
好些知识学的时候不懂有什么用,其实它们的用处真的是太大了!
均田可以拿来在逐鹿天下时当屠龙术,有条件办理工厂或公司,想一想拿出股份奖励员工是不是有点类似。
说白了,有人就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想让马儿跑就得让马有草吃,军功爵、均田制、奖励股份,其核心就是在争取人心上面。
很多人说学历史没屁用?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两种人很清楚史书作用,一种是国家领导人,另一种是大资本家。
一样是学历史,有些人只是单纯当作过往一个历史片段,有的人则是能从其中领悟出真理。
不怪智瑶会疑神疑鬼,哪怕所知道春秋时期历史不多,总该不会连三家分晋都不知道。
即便是智瑶不知道赵氏、魏氏和韩氏为什么联合灭掉智氏,只光知道这三个家族有联合的历史就行了。
基于这点,智瑶一直努力在维持跟魏氏的关系,有所遗漏的是没有太顾及到另外一层。
比如,智氏强大到令所有人都害怕的时候,智氏也就成了所有人的潜在大敌。
“魏氏一‘师’仍旧屯兵原地,并无集结汇拢迹象。”智林看上去疲惫不堪。
任谁三天之内连轴转都会是那般模样。
智瑶下意识看了一眼智林的大腿,果然看到大腿内侧的裤腿都被磨破,还能看到血迹干枯后的黑色痕迹。
那是骑马连续赶路,两条腿的大腿内侧不断摩擦会出现的情况。
所以了,什么骑马一日百里,乃至十日千里,听着好像挺拉风,真正去干才会明白想办到有多么不容易,真的完成了并且到地头要投入作战,他们的精神意志该是多么的坚韧。
“林辛苦,且寻医匠处置伤口。”智瑶说道。
老智家在智瑶这一辈没有太突出的人才,他们成为智氏这台大机器某些部位的零件却是没有问题的。
智林行礼退下。
出的那一个魏氏“师”仍旧是分散的状态?他们之前被智瑶安排在一些必守的位置,主要是用来保障粮道的安全。
尽管智瑶一直都有防人一手的意识,没有发现赵氏和楚军都在秦国境内或周围,本人又不是真仙,哪能事事算无遗策啊!
现在的情况显得很诡异,之前智瑶安排魏氏分散驻扎在要道,好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会把自己的退路给堵死了?
智瑶将籍秦召唤过来,问道:“楚军并无异动?”
渭水两岸都有着茂密的丛林,受限于视野障碍的关系,除非是早就知道哪里有敌军,要不然想要躲藏的难题仅限于生火造饭升起炊烟暴露行踪。
智氏的斥候就是看到密密麻麻升起的炊烟,才大略窥探到楚军的位置,摸过去就近侦查受限于视野障碍,很努力观察还是得出一个楚军在三万以上五万以下的猜测。
没法子的呀!
无法一眼全览,只能尽力辨别敌军的旗号,再从旗号去推敲有多少人。
比较尴尬的是,楚国的军队编制一直挺乱,他们不讲究什么“军”、“师”、“旅”、“卒”、“两”、“什”、“伍”,玩的是哪个贵族带来多少,以一个家族为基础编制单位,大贵族就兵多,小贵族就兵少。
贵族会有自己的编制,可是他们亮出的是家族的旗号,不像中原的军队“军”就是军团级别的旌旗,“师”会有属于师级别的战旗。
这个也就导致很多时候连楚军统帅,他们都不知道自己麾下到底有多少人,光听贵族自行报出数量,再做一个数据汇总了。
智瑶决定再等等。
现在,智瑶想要的是派回国内的人赶紧回来,好知道国内有没有出现异动。
在智氏这一路军队内外皆防的时候,三四万秦军经过八天的行军抵达了“高陵”附近,驻扎在“高陵”西北方向一座山体的东面。
到来的秦军很谨慎地跟晋军保持十里的距离,选择依山傍水的位置驻扎,随后赵伯鲁充当秦国使节进行了出使。
智瑶没有让韩庚得知自己在哪个地方,对“高陵”那边的动向则是能够做到大体掌握。
当赵伯鲁成了秦国使节去晋军营地的事情发生之后,人在当地的韩庚怎么想或会怎么做,智瑶不想去多猜。
智瑶只觉得世间再怎么变幻无常,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们再怎么落魄都会过得比普通人更好。
怎么说呢?不说赵伯鲁成了丧家之犬,带上几十人逃到秦国,他现在成了秦国的封号大夫,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封地,治下也有了数万人。
这种操作对于贵族出身的人太寻常了,要么是祖上积德仍在,不然就是自己掌握的知识就是依仗,反正到哪了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以时代而言真心是普通人羡慕又不可得的待遇。
“瑶闻赵伯鲁已成秦国公族?”
“然也。”
好吧,谁让两赵是一家,他们也还没有变得水火不容呢。
秦国立刻吸纳赵伯鲁并给予公族的待遇,看上去显得有情有义,何尝不是一大帮秦人内心狂喜,觉得可算是有超规格的带路党来投。
这件事情不止对秦国东出在山川地理上的能够弥补劣勢,根本内核還是的政治意义極大。
简单的道理,别看赵氏在晋国除名,赵氏在晋国经营了两三百年,不可能短暂时间内影响力消失,必定会保存着一些人脉关系。那些人或许做不到雪中送炭,某天锦上添花总是可以的。
智瑶还是在等,等着韩庚会不会主动汇報赵伯鲁都讲了些什么,上报的信息跟智瑶掌握的信息是不是一致。
至于说韩庚被赵伯鲁劝说得退兵之类?小说绝对不敢这么写,现实倒是有可能发生。
毕竟,现实有时候比小说还离奇。
“秦君邀我会猎,行以诡诈手段,藏兵于北地、渭水之南。韩氏一‘军’在‘高陵’,方克‘高陵’,以秦对阵并无后顾之忧。”
“若秦军与韩氏酣战,便是楚军渡河北上之日,北地藏兵现身袭我粮道之时。”
“届时,狐氏可袭扰秦军后路,瑶袭楚军半渡之时,魏氏善守必不使我军后路有失。”
籍秦听着,一再忍住没有说话。
那是在几个家族没有勾结外部谋算智氏为前提。
战前智瑶将该做的准备和方案都进行部署,针对的是秦军、楚军和赵氏、白翟、等外部敌军。
可以说,没有发生魏氏、韩氏或加上其他家族跟外部合谋算计智氏的事情,他们这一次出征哪怕敌人增加了楚国、赵氏或其他什么敌人,晋军顶多是看出现多少死伤,根本没有输掉战争的可能!
看就看,事态到底是怎么个回事。
智瑶能够忍着耗费十多年,乃至于用更多的时间来发展智氏,碰上了这么扑朔迷离的现状,会有更大的耐心。
反正,该做的准备已经安排了,智瑶等着看便是!
------题外话------
大佬新书《原始人日记》:穿越成母系氏族母系氏族的单身狗,只能靠搓绳编筐打发时间,带领原始人打猎种田讨生活,为了纪念自己的发明创造,他坚持天天写日记。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