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另外一个和尚接着道:“这位施主是从外地来的吧,敝寺乃自汉时修建,已有数百年,这几日江南灵隐寺的素信大师正来敝寺讲经说法,施主若是有空,也可去聆听一二。”
听和尚讲佛经方进石是没有兴趣的,不过他还是从怀掏了十枚铜钱捐助给这白马寺修建寺院,这两个和尚接过谢了,忽听身后一人道:“两位小师父,不知素信大师讲论经从何时开始?”
方进石回头一看,这客栈门口站立了两个儒生,当前问话的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他肤色稍稍黝黑,方脸浓眉,身材高大挺拔,身穿着青色的读书人穿的儒衫,这个青年给方进石的感觉是非常敦厚平实。
他身后跟着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儒生,他头戴儒士方巾,身形枯瘦,双手拢在衣袖,这人双目失神,显得呆头呆脑,也不知道是不是读书读的过于多了,变成书呆子了。
一个和尚双手合十答道:“素信大师于今日午后开坛,地点就在敝寺齐云塔下清凉台大殿,几位施主到时可以前往。”
这青年儒生回头对那年人道:“宇兄,看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那宇兄笑着点点头道:“正是,到灵隐寺去寻素信大师不遇,又追到这白马寺,终于让你追着了,要见这素信大和尚也当真不易。”
这青年走上前来,从腰间掏出一个珠子来道:“这是在下所捐建,请小师父收下。”一个和尚接过来谢了,另一个和尚拿了笔墨出来道:“烦请两位施主留下姓名,敝寺日后也好刻碑铭记。”
这青年道:“微薄物事何足挂齿,留名就不必了。”方进石看这青年公子捐了一颗珍珠都不留名,他捐的这十钱更不好意思说出姓名让寺院在碑上留名。
两个和尚再次谢过走了,这青年公子和那个宇兄一转身进了客栈,邓安拉着马车望着那和尚的背影道:“这两个和尚不识货,方才那颗珠子只怕要值一两贯。”
这珠子值钱不值钱,方进石是不知道的,站在他身边的魏崇道:“一两贯?若是我没看走眼,那珠子只怕是南海鱼目珠,品相最差的也要一百贯以上,上品的要五六百贯一颗。”
听了这话方进石和邓安都吃了一惊,方进石是什么都不懂,邓安以前是个衙役,接触的珍珠玉器层次有限,但是魏崇先事秀王,后潜伏安命侯赵子平身边多年,见识比二人强的多了。
方进石不禁又向那走进客栈的青年公子背影望了一眼,这客栈也不算是洛阳城里非常奢华的客栈,连一些贩夫走卒都住了许多,却不想住了这样一位随便出手捐资就是上百贯的大富豪。
反正也是本打算要住在这里,方进石三人就在这客栈找了二间房,只是这客栈虽不豪奢,奈何地方极大,房舍众多,吃饭的地方都有四处,他也没有见到那青年公子和宇兄了。
细雨绵绵的下个不停,拉车的马又好似病了,方进石就打算住上一两天,让人和马都休息一下,给马看看病或是换个拉车的马。
这些事情魏崇去做就是了,方进石在这客栈实在是无聊透顶了,就拉了邓安一到洛阳城里转悠,无奈雨下个不停,二人打了伞转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热闹看。
方进石觉得无趣,对邓安道:“这雨下的,偌大的一个洛阳城,能解闷地方都没有。”邓安一指前面道:“那些玩杂耍的躲在那里呢。”
方进石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前面有个不大的土地庙,几个男女老少正躲在那里避雨,他们身旁放着锣鼓板凳,旗幡铁圈,一面破旧的旗帜上绣着三个字“史家班。”
这果然是一个杂耍团,此时应该因为雨天,无法开工赚钱,只能躲在这土地庙安身。
土地庙共有五人,一个只有六七岁岁的红衣童子正在练习倒立,这童子梳着冲天小辫,小脸崩的通红,他只要稍稍懈怠一点,胳膊就会被旁边的一个老者用手的树枝狠狠打上一下,呵斥一声。
这老者身旁一个老婆婆应该是他的妻子,这老婆婆和一个满脸小痘痘的少年正在修理杂耍用的道具,这少年二十余岁,有些腿脚不利索,走路一颠一拐的。
方进石眼前忽然一亮,原来是一个十五六岁的黑衣少女端了一个木盆从土地庙里出来倒水,她可能正在庙洗衣服,这少女个头不高,肤色不算白皙,双目有神,身形纤弱,一身短打装束更见精神。
这少女回来之时,那个正在修道具的少年赶忙拿了一件衣服放在她手的木盆道:“把我的这件也洗洗。”
这少女木然的没有说话,转身过去了,她好似极不愿意和别人说话,表情始终冷冷的,那少年重新坐了来干活,那个老婆婆低声不知和他说了句什么,这少年憨厚的笑了,神情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方进石看这几人虽然贫穷,不过看来生活的很愉快,忽然有点失落,有点羡慕他们来了,想着自己终日奔波,也不知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和邓安打了雨伞走过这土地庙,街角忽地转过来四个乞丐,准确的说是三个乞丐抬着一个昏死的乞丐,两个壮年乞丐抬着这乞丐的手臂,另外一个老年乞丐抬了他的腿,三人和方进石迎面而过,方进石看这被抬的乞丐约有二十一二岁模样,面目清秀,他双目紧闭,头斜斜的搭拉着,雨水把他本来就苍白的脸冲刷的更是没半点血色。
这少年乞丐胸口的破衣左右分开,能看到这乞丐根根肋骨突,雨水把这乞丐的破衣服早就打湿,他连鞋子也没有,光着的脚上沾了一些污泥,后面抬他腿的乞丐年老力衰,跟不上前面两个壮年乞丐的脚步,只能抬着他的一条腿,另外一只就在地上拖着。
这几名乞丐向这土地庙而来,这里本就是他们平日的住的地方,只是今日却给外地来玩杂耍的史家班给占了。
这土地庙地方不大,能遮雨的地方就那么一片,几名乞丐抬着人奔到庙前,史家班的几人都抬头看着这几名乞丐,前面的那名壮年乞丐走的急,一脚踩在斜在地上的那面史家班的旗帜边上,留下了一个湿湿的水渍脚印。
这几名乞丐把那人放在供桌前面,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那腿脚不方便的少年捡了旗帜冲上去怒骂道:“走路不长眼的狗厮,欠打是么?”
那壮年乞丐挺胸上前想来理论回骂,老年乞丐拦了他向那少年道:“对不住了这位小哥,回头老乞儿给洗干净了。”
他再三赔不是,虽说给踩了旗帜是一件极晦气的事情,但这少年对这些乞丐也无别的办法,再加上那少女也上前道:“算了吧,等下我自己去洗了。”
那少年极听她的话,也就不再争论,几人都围上那名躺着不醒人事的少年乞丐去看,方进石跟着几个路人也凑了近前去,那老年乞丐扶了这人,试了试他的额头温度,又翻看了他的眼皮,然后微微摇了摇头。
旁边的一名乞丐道:“还有救么?”
老乞丐道:“他没什么大病,只是几日没有吃东西又身染湿热之症,几剂对症的药汤灌下去就行。”
边上围观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老乞丐又道:“只是这些药材配齐了至少要好上千,若无钱去治,只怕他也拖不的。”
他说完这话,目光就游向这围观的几人身上,几名路人都赶忙转身离开,那腿脚不利索的少年看这老乞丐望了他忙道:“看我干什么?我也没钱给你。”
那黑衣少女却上前来,从腰间摸了十多铜钱出来交到这老乞丐手上道:“大叔,我这里有一点。”老乞丐忙弯腰谢道:“多谢谢姑娘了。”
这黑衣少女却是双手合十用了佛家的礼回了一下,然后道:“大叔,我那里烧了些热茶,可以先给他灌一点下去暖暖身子。”
这老乞丐又是谢了,那一直坐在远些的老者叫了声:“静慧,你过来。”
这黑衣少女闻言走了过去,老者从怀掏了一把铜钱出来交给她道:“给他。”
方进石看着这几人穷的连住店的钱都不舍得花不,却肯掏钱出来给乞丐看病,心里感叹真是只有穷人才会帮助穷人,他自己当然也不能落后,从身上拿了五六百出来给这老乞丐。
老乞丐一看,忙的高兴的连声言谢,笑了道:“哎呀,他这是遇到贵人了,这下那罗延真的有救了。”
方进石听这老乞丐称这病着的乞丐叫那罗延,感觉像是个异域外邦的名字,可是看这人长相,标准一个原汉人的模样,有点让人怪怪的。
他和邓安打着雨伞走出这土地庙,还在想着这件事,他又想那老者称那少女名字叫静慧,这好似是一个佛家弟子才有的名字,他在这洛阳遇到的人的名字都是如此的奇怪。;
- 肉肉屋
听和尚讲佛经方进石是没有兴趣的,不过他还是从怀掏了十枚铜钱捐助给这白马寺修建寺院,这两个和尚接过谢了,忽听身后一人道:“两位小师父,不知素信大师讲论经从何时开始?”
方进石回头一看,这客栈门口站立了两个儒生,当前问话的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他肤色稍稍黝黑,方脸浓眉,身材高大挺拔,身穿着青色的读书人穿的儒衫,这个青年给方进石的感觉是非常敦厚平实。
他身后跟着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儒生,他头戴儒士方巾,身形枯瘦,双手拢在衣袖,这人双目失神,显得呆头呆脑,也不知道是不是读书读的过于多了,变成书呆子了。
一个和尚双手合十答道:“素信大师于今日午后开坛,地点就在敝寺齐云塔下清凉台大殿,几位施主到时可以前往。”
这青年儒生回头对那年人道:“宇兄,看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那宇兄笑着点点头道:“正是,到灵隐寺去寻素信大师不遇,又追到这白马寺,终于让你追着了,要见这素信大和尚也当真不易。”
这青年走上前来,从腰间掏出一个珠子来道:“这是在下所捐建,请小师父收下。”一个和尚接过来谢了,另一个和尚拿了笔墨出来道:“烦请两位施主留下姓名,敝寺日后也好刻碑铭记。”
这青年道:“微薄物事何足挂齿,留名就不必了。”方进石看这青年公子捐了一颗珍珠都不留名,他捐的这十钱更不好意思说出姓名让寺院在碑上留名。
两个和尚再次谢过走了,这青年公子和那个宇兄一转身进了客栈,邓安拉着马车望着那和尚的背影道:“这两个和尚不识货,方才那颗珠子只怕要值一两贯。”
这珠子值钱不值钱,方进石是不知道的,站在他身边的魏崇道:“一两贯?若是我没看走眼,那珠子只怕是南海鱼目珠,品相最差的也要一百贯以上,上品的要五六百贯一颗。”
听了这话方进石和邓安都吃了一惊,方进石是什么都不懂,邓安以前是个衙役,接触的珍珠玉器层次有限,但是魏崇先事秀王,后潜伏安命侯赵子平身边多年,见识比二人强的多了。
方进石不禁又向那走进客栈的青年公子背影望了一眼,这客栈也不算是洛阳城里非常奢华的客栈,连一些贩夫走卒都住了许多,却不想住了这样一位随便出手捐资就是上百贯的大富豪。
反正也是本打算要住在这里,方进石三人就在这客栈找了二间房,只是这客栈虽不豪奢,奈何地方极大,房舍众多,吃饭的地方都有四处,他也没有见到那青年公子和宇兄了。
细雨绵绵的下个不停,拉车的马又好似病了,方进石就打算住上一两天,让人和马都休息一下,给马看看病或是换个拉车的马。
这些事情魏崇去做就是了,方进石在这客栈实在是无聊透顶了,就拉了邓安一到洛阳城里转悠,无奈雨下个不停,二人打了伞转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热闹看。
方进石觉得无趣,对邓安道:“这雨下的,偌大的一个洛阳城,能解闷地方都没有。”邓安一指前面道:“那些玩杂耍的躲在那里呢。”
方进石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前面有个不大的土地庙,几个男女老少正躲在那里避雨,他们身旁放着锣鼓板凳,旗幡铁圈,一面破旧的旗帜上绣着三个字“史家班。”
这果然是一个杂耍团,此时应该因为雨天,无法开工赚钱,只能躲在这土地庙安身。
土地庙共有五人,一个只有六七岁岁的红衣童子正在练习倒立,这童子梳着冲天小辫,小脸崩的通红,他只要稍稍懈怠一点,胳膊就会被旁边的一个老者用手的树枝狠狠打上一下,呵斥一声。
这老者身旁一个老婆婆应该是他的妻子,这老婆婆和一个满脸小痘痘的少年正在修理杂耍用的道具,这少年二十余岁,有些腿脚不利索,走路一颠一拐的。
方进石眼前忽然一亮,原来是一个十五六岁的黑衣少女端了一个木盆从土地庙里出来倒水,她可能正在庙洗衣服,这少女个头不高,肤色不算白皙,双目有神,身形纤弱,一身短打装束更见精神。
这少女回来之时,那个正在修道具的少年赶忙拿了一件衣服放在她手的木盆道:“把我的这件也洗洗。”
这少女木然的没有说话,转身过去了,她好似极不愿意和别人说话,表情始终冷冷的,那少年重新坐了来干活,那个老婆婆低声不知和他说了句什么,这少年憨厚的笑了,神情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方进石看这几人虽然贫穷,不过看来生活的很愉快,忽然有点失落,有点羡慕他们来了,想着自己终日奔波,也不知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和邓安打了雨伞走过这土地庙,街角忽地转过来四个乞丐,准确的说是三个乞丐抬着一个昏死的乞丐,两个壮年乞丐抬着这乞丐的手臂,另外一个老年乞丐抬了他的腿,三人和方进石迎面而过,方进石看这被抬的乞丐约有二十一二岁模样,面目清秀,他双目紧闭,头斜斜的搭拉着,雨水把他本来就苍白的脸冲刷的更是没半点血色。
这少年乞丐胸口的破衣左右分开,能看到这乞丐根根肋骨突,雨水把这乞丐的破衣服早就打湿,他连鞋子也没有,光着的脚上沾了一些污泥,后面抬他腿的乞丐年老力衰,跟不上前面两个壮年乞丐的脚步,只能抬着他的一条腿,另外一只就在地上拖着。
这几名乞丐向这土地庙而来,这里本就是他们平日的住的地方,只是今日却给外地来玩杂耍的史家班给占了。
这土地庙地方不大,能遮雨的地方就那么一片,几名乞丐抬着人奔到庙前,史家班的几人都抬头看着这几名乞丐,前面的那名壮年乞丐走的急,一脚踩在斜在地上的那面史家班的旗帜边上,留下了一个湿湿的水渍脚印。
这几名乞丐把那人放在供桌前面,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那腿脚不方便的少年捡了旗帜冲上去怒骂道:“走路不长眼的狗厮,欠打是么?”
那壮年乞丐挺胸上前想来理论回骂,老年乞丐拦了他向那少年道:“对不住了这位小哥,回头老乞儿给洗干净了。”
他再三赔不是,虽说给踩了旗帜是一件极晦气的事情,但这少年对这些乞丐也无别的办法,再加上那少女也上前道:“算了吧,等下我自己去洗了。”
那少年极听她的话,也就不再争论,几人都围上那名躺着不醒人事的少年乞丐去看,方进石跟着几个路人也凑了近前去,那老年乞丐扶了这人,试了试他的额头温度,又翻看了他的眼皮,然后微微摇了摇头。
旁边的一名乞丐道:“还有救么?”
老乞丐道:“他没什么大病,只是几日没有吃东西又身染湿热之症,几剂对症的药汤灌下去就行。”
边上围观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老乞丐又道:“只是这些药材配齐了至少要好上千,若无钱去治,只怕他也拖不的。”
他说完这话,目光就游向这围观的几人身上,几名路人都赶忙转身离开,那腿脚不利索的少年看这老乞丐望了他忙道:“看我干什么?我也没钱给你。”
那黑衣少女却上前来,从腰间摸了十多铜钱出来交到这老乞丐手上道:“大叔,我这里有一点。”老乞丐忙弯腰谢道:“多谢谢姑娘了。”
这黑衣少女却是双手合十用了佛家的礼回了一下,然后道:“大叔,我那里烧了些热茶,可以先给他灌一点下去暖暖身子。”
这老乞丐又是谢了,那一直坐在远些的老者叫了声:“静慧,你过来。”
这黑衣少女闻言走了过去,老者从怀掏了一把铜钱出来交给她道:“给他。”
方进石看着这几人穷的连住店的钱都不舍得花不,却肯掏钱出来给乞丐看病,心里感叹真是只有穷人才会帮助穷人,他自己当然也不能落后,从身上拿了五六百出来给这老乞丐。
老乞丐一看,忙的高兴的连声言谢,笑了道:“哎呀,他这是遇到贵人了,这下那罗延真的有救了。”
方进石听这老乞丐称这病着的乞丐叫那罗延,感觉像是个异域外邦的名字,可是看这人长相,标准一个原汉人的模样,有点让人怪怪的。
他和邓安打着雨伞走出这土地庙,还在想着这件事,他又想那老者称那少女名字叫静慧,这好似是一个佛家弟子才有的名字,他在这洛阳遇到的人的名字都是如此的奇怪。;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