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决战大明宫
自太宗之后。
太极宫似乎就很不受大唐的历代君王所喜爱。
到如今,更是几近闲置的程度。
今天是元日前的倒数第二天。
明日,朝廷各部司衙门官员就会停止办公,封印闭门。
而今天,原本是迟到早退的一天。
但昨日里,朝廷下了命令,今天皇帝要在大明宫上早朝。
这可是大新闻,也预示着有大事情要发生。
不然,已经好些年没有正经上过早朝的皇帝,为何会选择在这么一天召集文武百官早朝。
大明宫就建在太极宫东北方向,依着城墙而建,深入北苑。
已经递了奏章和军令的高水寒,跟随在一众老头子后面,通过大明宫丹凤门,向着宫中走去。
在西市的那一晚,后来并没有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反倒是在他说出最后那句话的事情,自己的胸口都快要被王韫丽的小拳拳给敲断了。
只是临了,自己现在身上倒是多了一个淡紫色的香囊。
手从香囊上捏过,高水寒伸手从鼻间滑过。
淡淡的清香,甜腻腻的散发着牛奶一般的香甜味。
“是不是该向老王提亲了?”
高水寒向着那丫头在家门口,一副想赶人走又舍不得自己离开的模样,不由小声嘀咕着。
在他看不到的地方。
一众上朝的老头子们,心中一阵腻歪,不由的加快脚步,好远离这个疑似有龙阳之好的后辈弄潮儿。
至宣政殿。
广场上,左右羽林军甲胄鲜亮,左右龙武军威武英姿。
看着这些不动如山的宫廷禁卫,高水寒就想到大概不久之后,自己也要站在这里,像个呆头鹅一样无所事事。
走入宣政殿。
大殿里已经进了不少人,正在御史们的呵斥下回到各自应该在的位子上。
宫殿煌煌,熠熠生辉。
满朝皆是绯紫,衮衮诸公。
高水寒只是稍稍一看,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前面尽是不认识的十二卫大将军、王公勋贵们。
而他今日之所以能出现在这里,只是因为他乃是奉旨入京,充任龙武军,在这里乃是为了当朝谢恩。
但这也洽和了他的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殿上也渐渐拥挤起来。
直到右相李林甫慢慢的踱着步子,走入大殿,立即就迎来在场所有人的叉手作揖。
殿内的太监,更是麻利的搬着一张凳子,放在了离着御座最近的位置。
李林甫态度平和,面色如常,静静的走到凳子前。
从殿门到凳子这一段距离,详细的表现出了这位帝国右相的权势和威望。
只是李林甫未曾就坐,双手交叉在一起,静静的注视着上方那张还空荡荡的御座。
只是没用多久。
随着一声沉闷的声音传来。
一身明黄锈团龙圆领袍的李隆基,带着身着紫金蟒袍的高力士,从后殿走了出来。
群臣施礼。
李隆基缓缓落座,微笑示意,看向仍束手站着的李林甫:“右相坐吧。”
李林甫含笑点头,也不催促,缓缓坐下,只落在半个凳面上。
随后,他才叉手抱拳道:“老臣谢过圣人,不知圣人今日召集群臣早朝,所为何事?”
这样的问话,若是在太宗朝,亦或是高宗朝,定然是要被问责乃至于惩治的。
但李林甫就是这样毫无顾忌的说出了口。
而李隆基竟然也视若无睹,用眼扫过殿内群臣。
而后他缓缓开口道:“正值年关,本不愿打搅了诸卿,只是朕想到,今年安西那个高仙芝,小勃律一战大获全胜。朝中总是要庆祝一番,诸位也议一议。”
说完,李隆基便再次目光缓慢的从所有人脸上扫过。
他已经抛出了一个话题。
只是,小勃律一战早已过去半年有余。
就算是要庆祝,也该是在捷报到来的时候庆贺。
如今年关之时,提及这件事情,却根本就不是为了这事。
高水寒早有预料,心知李隆基这是要主动引出执掌河西、陇右两道,却屡屡拒不出兵的王忠嗣。
果然。
只见李隆基话音刚落,殿中就有官员站了出来。
“启禀圣上,安西一战,大获全胜,有功必赏,理应如此。然!自古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臣弹劾原河西、陇右两道节度使王忠嗣,不遵圣意,延误战机,屡不出兵,致使国军之事有失,不可严惩!”
李隆基的眉角微微一抖。
他之所以选择在今天召集群臣早朝,为的就是王忠嗣的事情。
但绝非是因为他想要严惩王忠嗣,若是当真如此,当日兴庆宫中,他完全可以直接下令处斩不遵圣意的王忠嗣。
选择今天,只是他想借着安西和年关的由头,将王忠嗣的事情,在朝堂之上轻轻抹过。
但是。
即便如此,这些人仍然是要强硬的追究王忠嗣的责任。
只是……
李隆基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沉声开口:“让王忠嗣进来。”
一旁的高力士当即领命,小跑着走出宣政殿,竟然是要去亲自带早就候在殿外的王忠嗣入殿。
少顷。
高力士便已领着王忠嗣走了进来。
李隆基当即开问:“王忠嗣,汝执掌河西、陇右,最是清楚边疆局势,朕问汝,当初为何拒不出兵,致使攻伐石堡城之事延误?”
“罪臣王忠嗣拜见圣人。”王忠嗣昂首挺胸环顾朝野,随后面朝李隆基:“回禀圣人,石堡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攻下此城,我朝至少需付出万余将士性命。且即便攻下此城,亦会面临吐蕃援军攻打,而在高山之上,我军将士不适,必将陷入苦战,致使我朝陷入困局,长此以往,后果难料。”
王忠嗣重复着已经解释过无数次的原因。
然而,就在他话音刚落之时。
朝中又有官员出班:“王忠嗣!你是要行那将在外有所不受的大逆不道之事吗!攻伐石堡城,朝中早有定论,圣人亦是期盼,汝为节度,统领兵马,却拒不出兵,便是大逆,乃死罪!”
王忠嗣面露愤怒。
李隆基心生不满。
他想要绕过王忠嗣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但这些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逼迫他严惩王忠嗣。
不由的,李隆基将目光投向老神在在坐在凳子上的李林甫。
这位帝国右相,向来都是他的知心人。
在朝中,更是事事为他着想。
他看向李林甫的眼神中不禁露出一丝鼓励和期望。
李林甫感受到了皇帝的注视。
他缓缓的抬起头,因为昨夜看得奏章有些格外的多,让他略感吃力的撑着腰,才能慢慢站起身来。
“启禀圣人,臣有本要奏。”
- 肉肉屋
太极宫似乎就很不受大唐的历代君王所喜爱。
到如今,更是几近闲置的程度。
今天是元日前的倒数第二天。
明日,朝廷各部司衙门官员就会停止办公,封印闭门。
而今天,原本是迟到早退的一天。
但昨日里,朝廷下了命令,今天皇帝要在大明宫上早朝。
这可是大新闻,也预示着有大事情要发生。
不然,已经好些年没有正经上过早朝的皇帝,为何会选择在这么一天召集文武百官早朝。
大明宫就建在太极宫东北方向,依着城墙而建,深入北苑。
已经递了奏章和军令的高水寒,跟随在一众老头子后面,通过大明宫丹凤门,向着宫中走去。
在西市的那一晚,后来并没有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反倒是在他说出最后那句话的事情,自己的胸口都快要被王韫丽的小拳拳给敲断了。
只是临了,自己现在身上倒是多了一个淡紫色的香囊。
手从香囊上捏过,高水寒伸手从鼻间滑过。
淡淡的清香,甜腻腻的散发着牛奶一般的香甜味。
“是不是该向老王提亲了?”
高水寒向着那丫头在家门口,一副想赶人走又舍不得自己离开的模样,不由小声嘀咕着。
在他看不到的地方。
一众上朝的老头子们,心中一阵腻歪,不由的加快脚步,好远离这个疑似有龙阳之好的后辈弄潮儿。
至宣政殿。
广场上,左右羽林军甲胄鲜亮,左右龙武军威武英姿。
看着这些不动如山的宫廷禁卫,高水寒就想到大概不久之后,自己也要站在这里,像个呆头鹅一样无所事事。
走入宣政殿。
大殿里已经进了不少人,正在御史们的呵斥下回到各自应该在的位子上。
宫殿煌煌,熠熠生辉。
满朝皆是绯紫,衮衮诸公。
高水寒只是稍稍一看,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前面尽是不认识的十二卫大将军、王公勋贵们。
而他今日之所以能出现在这里,只是因为他乃是奉旨入京,充任龙武军,在这里乃是为了当朝谢恩。
但这也洽和了他的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殿上也渐渐拥挤起来。
直到右相李林甫慢慢的踱着步子,走入大殿,立即就迎来在场所有人的叉手作揖。
殿内的太监,更是麻利的搬着一张凳子,放在了离着御座最近的位置。
李林甫态度平和,面色如常,静静的走到凳子前。
从殿门到凳子这一段距离,详细的表现出了这位帝国右相的权势和威望。
只是李林甫未曾就坐,双手交叉在一起,静静的注视着上方那张还空荡荡的御座。
只是没用多久。
随着一声沉闷的声音传来。
一身明黄锈团龙圆领袍的李隆基,带着身着紫金蟒袍的高力士,从后殿走了出来。
群臣施礼。
李隆基缓缓落座,微笑示意,看向仍束手站着的李林甫:“右相坐吧。”
李林甫含笑点头,也不催促,缓缓坐下,只落在半个凳面上。
随后,他才叉手抱拳道:“老臣谢过圣人,不知圣人今日召集群臣早朝,所为何事?”
这样的问话,若是在太宗朝,亦或是高宗朝,定然是要被问责乃至于惩治的。
但李林甫就是这样毫无顾忌的说出了口。
而李隆基竟然也视若无睹,用眼扫过殿内群臣。
而后他缓缓开口道:“正值年关,本不愿打搅了诸卿,只是朕想到,今年安西那个高仙芝,小勃律一战大获全胜。朝中总是要庆祝一番,诸位也议一议。”
说完,李隆基便再次目光缓慢的从所有人脸上扫过。
他已经抛出了一个话题。
只是,小勃律一战早已过去半年有余。
就算是要庆祝,也该是在捷报到来的时候庆贺。
如今年关之时,提及这件事情,却根本就不是为了这事。
高水寒早有预料,心知李隆基这是要主动引出执掌河西、陇右两道,却屡屡拒不出兵的王忠嗣。
果然。
只见李隆基话音刚落,殿中就有官员站了出来。
“启禀圣上,安西一战,大获全胜,有功必赏,理应如此。然!自古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臣弹劾原河西、陇右两道节度使王忠嗣,不遵圣意,延误战机,屡不出兵,致使国军之事有失,不可严惩!”
李隆基的眉角微微一抖。
他之所以选择在今天召集群臣早朝,为的就是王忠嗣的事情。
但绝非是因为他想要严惩王忠嗣,若是当真如此,当日兴庆宫中,他完全可以直接下令处斩不遵圣意的王忠嗣。
选择今天,只是他想借着安西和年关的由头,将王忠嗣的事情,在朝堂之上轻轻抹过。
但是。
即便如此,这些人仍然是要强硬的追究王忠嗣的责任。
只是……
李隆基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沉声开口:“让王忠嗣进来。”
一旁的高力士当即领命,小跑着走出宣政殿,竟然是要去亲自带早就候在殿外的王忠嗣入殿。
少顷。
高力士便已领着王忠嗣走了进来。
李隆基当即开问:“王忠嗣,汝执掌河西、陇右,最是清楚边疆局势,朕问汝,当初为何拒不出兵,致使攻伐石堡城之事延误?”
“罪臣王忠嗣拜见圣人。”王忠嗣昂首挺胸环顾朝野,随后面朝李隆基:“回禀圣人,石堡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攻下此城,我朝至少需付出万余将士性命。且即便攻下此城,亦会面临吐蕃援军攻打,而在高山之上,我军将士不适,必将陷入苦战,致使我朝陷入困局,长此以往,后果难料。”
王忠嗣重复着已经解释过无数次的原因。
然而,就在他话音刚落之时。
朝中又有官员出班:“王忠嗣!你是要行那将在外有所不受的大逆不道之事吗!攻伐石堡城,朝中早有定论,圣人亦是期盼,汝为节度,统领兵马,却拒不出兵,便是大逆,乃死罪!”
王忠嗣面露愤怒。
李隆基心生不满。
他想要绕过王忠嗣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但这些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逼迫他严惩王忠嗣。
不由的,李隆基将目光投向老神在在坐在凳子上的李林甫。
这位帝国右相,向来都是他的知心人。
在朝中,更是事事为他着想。
他看向李林甫的眼神中不禁露出一丝鼓励和期望。
李林甫感受到了皇帝的注视。
他缓缓的抬起头,因为昨夜看得奏章有些格外的多,让他略感吃力的撑着腰,才能慢慢站起身来。
“启禀圣人,臣有本要奏。”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