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说道:“父皇,马上要开学了,孩儿今后不想再上学了。”
“混账!”李世民一听大怒,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好感,一下子就没了。
三位大臣也微微摇头:到底还是那个顽劣的三害呀!
李世民说道:“你小小年纪,不上学干什么?还是去整天胡闹,你都快14岁了,还这么不懂事?”
长孙无忌感激李愔,看到李世民发火,就为李愔解围。他说道:“梁王殿下,你父皇是为你好,你就要点别的赏赐吧,毕竟你这次立了大功的。”
果然,李世民想起来了,自己的儿子立功了,自己正要给他奖励,怎么又发起火来了。他平息了自己的怒气,说道:“好了,上学的事情不准,你要点别的吧。”
李愔委屈地说道:“父皇,孩儿有些话要说,您能不能听完了再发火?”
李世民说道:“好吧,父皇不发火,你说吧?”
李愔认真地说道:“父皇,孩儿不想上学,不是想贪玩儿,而是孩儿认为,孩儿现在的师父,已经教不了孩儿了。孩儿不想再在他那里耽误工夫。”
李世民一听,火气又上来了,他强忍住怒火,说道:“你们的师父孔颖达,是孔子后裔,是大唐公认的大贤,他怎么就教不了你了?”
李愔说道:“孩儿最近有些长进,是因为孩儿有了新的师父,从去年开始,孩儿的师父,每天夜间都在教孩儿学问。现在,孔(颖达)师父会的,孩儿都会,孩儿会的,孔师父也未必会,他教不了孩儿了。
孩儿与其在他那里耽误时间,还不如学点新的知识呢?”
“你胡说,这怎么可能?”李世民完全不信。
李愔说道:“您要是不信,孩儿敢和孔师父比试,他要是赢了儿臣,儿臣绝没有二话,乖乖上学。”
这时,长孙无忌说道:“皇上,臣觉得梁王殿下说得有些道理,他最近的表现说明了,他进步很快,说不定是真的呢?”
李愔赶紧说道:“父皇,孩儿可以证明,孩儿已经不需要再上学了。”
“怎么证明?”李世民问道。
“曹子建七步成诗,儿臣六步就行,不信,您就出个题目吧?”李愔说道。
在场的人,都是诗词大家。
李世民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出色的诗人,他留下了《旦日》、《咏雪》、《守岁》等大量的优秀诗篇。
长孙无忌的诗有《灞桥待李将军》、《新曲二首》等佳作。
岑文本的诗有《奉和正日临朝》、《奉述飞白书势》等。
房玄龄的诗没有留下多少,但是他的诗中的佳句却有很多流传了下来。“学之染人,甚于丹青。”“喜怒不形于色。”“未知鹿死谁手。”都是他的名言。
听完了李愔的话,唐太宗来了兴趣,他说道:“好,我倒要看看,你有没有真才实学?”
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朝最重军功,你就作一首边塞诗吧。”
“皇上,您换个题目吧。梁王自小在长安长大,没有军中经历,更没有去过边塞,这个题目是不是太难了?”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大人,您不必担心,我虽然没有去过边关,但是,边关将士守卫国土,抗击外敌,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就这个题目吧。”李愔说道。
他在地上踱步,假装思索,打开百度搜索唐诗边塞诗,立马出来了一大堆。
他真的在地上走了六步,说道:“父皇,孩儿有了。”
“好,念来听听。”李世民说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李愔就抄袭来,毫不客气地成为了自己的大作。
“好,很好。”李世民在吟诵了一遍《从军行》之后,由衷地赞叹起来。
长孙无忌拍手说道:“好优美的意境,好豪迈的气势。好,真是好诗呀!”
房玄龄和岑文本也都交口称赞。
李世民有些不相信,认为李愔不知道是从哪儿抄来的,可是,他给儿子留面子,没有直说。他想了想说道:“不错,换个题目行吗?”
“请父皇出题。”李愔说道。
“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了,你就以十五为题,作一首诗吧。”李世民说道。
李愔继续踱步,又走了六步,开口吟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的诗人苏道味,距离出生还有16年,李愔就借来用用了。
李世民十分高兴,他忽然觉得,自己对孩子们关心不够,六儿子这么聪明,他竟然一直忽视了他。他觉得自己以前委屈了他,心里有点酸疼,眼角竟然有了一丝潮湿。
他说道:“好,父皇相信你的才能了。不过,孔师父那里,还是你自己却说服吧,只要是他同意了,父皇就不阻拦你了。”
李愔说道:“谢谢父皇。”
李世民说道:“上学的事情不算,你说说,还要什么赏赐?”
李愔早就想好了今后的出路,他说道:“父皇,儿臣想在长安县要一块封地,几十亩就行了。儿臣知道,那里的土地基本上有主了。
儿臣不让你为难,儿臣愿意用自己在襄州的封地,两亩换一亩地就行。”李愔说道。
“你要地干什么?”李世民不解地问道。
“孩儿以前顽劣,给父皇脸上抹黑了,也让您费心了。孩儿现在长大了,要为您分忧。”李愔真心实意地说道。
“好,好孩子。”李世民今天真是有些感动了。说话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李愔也被感动了,他脑子一热,接着说道:“孩儿看出来了,大唐现在真正的敌人,不是薛延陀,也不是什么其它的番邦,而是贫穷和饥饿。
百姓们吃不饱,会流浪,会铤而走险。将士们吃不饱,没有力气去作战。大唐财力不足,无法建设国家。看看父皇您如此节俭,儿臣很心疼。”
贞观初期,李世民真的是十分节俭,他住的太极殿的寝室,竟然会在夏天漏雨。长孙皇后穿的裙子,竟然会露出脚面。他在对待自己和家人上面比较苛刻,把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朝廷的公事上面了。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要帮助您打败这个敌人!”
- 肉肉屋
“混账!”李世民一听大怒,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好感,一下子就没了。
三位大臣也微微摇头:到底还是那个顽劣的三害呀!
李世民说道:“你小小年纪,不上学干什么?还是去整天胡闹,你都快14岁了,还这么不懂事?”
长孙无忌感激李愔,看到李世民发火,就为李愔解围。他说道:“梁王殿下,你父皇是为你好,你就要点别的赏赐吧,毕竟你这次立了大功的。”
果然,李世民想起来了,自己的儿子立功了,自己正要给他奖励,怎么又发起火来了。他平息了自己的怒气,说道:“好了,上学的事情不准,你要点别的吧。”
李愔委屈地说道:“父皇,孩儿有些话要说,您能不能听完了再发火?”
李世民说道:“好吧,父皇不发火,你说吧?”
李愔认真地说道:“父皇,孩儿不想上学,不是想贪玩儿,而是孩儿认为,孩儿现在的师父,已经教不了孩儿了。孩儿不想再在他那里耽误工夫。”
李世民一听,火气又上来了,他强忍住怒火,说道:“你们的师父孔颖达,是孔子后裔,是大唐公认的大贤,他怎么就教不了你了?”
李愔说道:“孩儿最近有些长进,是因为孩儿有了新的师父,从去年开始,孩儿的师父,每天夜间都在教孩儿学问。现在,孔(颖达)师父会的,孩儿都会,孩儿会的,孔师父也未必会,他教不了孩儿了。
孩儿与其在他那里耽误时间,还不如学点新的知识呢?”
“你胡说,这怎么可能?”李世民完全不信。
李愔说道:“您要是不信,孩儿敢和孔师父比试,他要是赢了儿臣,儿臣绝没有二话,乖乖上学。”
这时,长孙无忌说道:“皇上,臣觉得梁王殿下说得有些道理,他最近的表现说明了,他进步很快,说不定是真的呢?”
李愔赶紧说道:“父皇,孩儿可以证明,孩儿已经不需要再上学了。”
“怎么证明?”李世民问道。
“曹子建七步成诗,儿臣六步就行,不信,您就出个题目吧?”李愔说道。
在场的人,都是诗词大家。
李世民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出色的诗人,他留下了《旦日》、《咏雪》、《守岁》等大量的优秀诗篇。
长孙无忌的诗有《灞桥待李将军》、《新曲二首》等佳作。
岑文本的诗有《奉和正日临朝》、《奉述飞白书势》等。
房玄龄的诗没有留下多少,但是他的诗中的佳句却有很多流传了下来。“学之染人,甚于丹青。”“喜怒不形于色。”“未知鹿死谁手。”都是他的名言。
听完了李愔的话,唐太宗来了兴趣,他说道:“好,我倒要看看,你有没有真才实学?”
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朝最重军功,你就作一首边塞诗吧。”
“皇上,您换个题目吧。梁王自小在长安长大,没有军中经历,更没有去过边塞,这个题目是不是太难了?”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大人,您不必担心,我虽然没有去过边关,但是,边关将士守卫国土,抗击外敌,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就这个题目吧。”李愔说道。
他在地上踱步,假装思索,打开百度搜索唐诗边塞诗,立马出来了一大堆。
他真的在地上走了六步,说道:“父皇,孩儿有了。”
“好,念来听听。”李世民说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李愔就抄袭来,毫不客气地成为了自己的大作。
“好,很好。”李世民在吟诵了一遍《从军行》之后,由衷地赞叹起来。
长孙无忌拍手说道:“好优美的意境,好豪迈的气势。好,真是好诗呀!”
房玄龄和岑文本也都交口称赞。
李世民有些不相信,认为李愔不知道是从哪儿抄来的,可是,他给儿子留面子,没有直说。他想了想说道:“不错,换个题目行吗?”
“请父皇出题。”李愔说道。
“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了,你就以十五为题,作一首诗吧。”李世民说道。
李愔继续踱步,又走了六步,开口吟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的诗人苏道味,距离出生还有16年,李愔就借来用用了。
李世民十分高兴,他忽然觉得,自己对孩子们关心不够,六儿子这么聪明,他竟然一直忽视了他。他觉得自己以前委屈了他,心里有点酸疼,眼角竟然有了一丝潮湿。
他说道:“好,父皇相信你的才能了。不过,孔师父那里,还是你自己却说服吧,只要是他同意了,父皇就不阻拦你了。”
李愔说道:“谢谢父皇。”
李世民说道:“上学的事情不算,你说说,还要什么赏赐?”
李愔早就想好了今后的出路,他说道:“父皇,儿臣想在长安县要一块封地,几十亩就行了。儿臣知道,那里的土地基本上有主了。
儿臣不让你为难,儿臣愿意用自己在襄州的封地,两亩换一亩地就行。”李愔说道。
“你要地干什么?”李世民不解地问道。
“孩儿以前顽劣,给父皇脸上抹黑了,也让您费心了。孩儿现在长大了,要为您分忧。”李愔真心实意地说道。
“好,好孩子。”李世民今天真是有些感动了。说话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李愔也被感动了,他脑子一热,接着说道:“孩儿看出来了,大唐现在真正的敌人,不是薛延陀,也不是什么其它的番邦,而是贫穷和饥饿。
百姓们吃不饱,会流浪,会铤而走险。将士们吃不饱,没有力气去作战。大唐财力不足,无法建设国家。看看父皇您如此节俭,儿臣很心疼。”
贞观初期,李世民真的是十分节俭,他住的太极殿的寝室,竟然会在夏天漏雨。长孙皇后穿的裙子,竟然会露出脚面。他在对待自己和家人上面比较苛刻,把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朝廷的公事上面了。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要帮助您打败这个敌人!”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