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奈那厮乱烧府库还运走了十几船的金银,帝一气之下直接将给他的房屋缩减到了五十间。
这次给周煌的二百五十间虽然也不算少了,不过她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曾进言二百六十间好一点,可帝就是一间也不肯多给,执意二百五十间。
“史官可还满意?”
司马抚儿赶紧收回视线,帝总算跟她说话啦,不过这语气她没品出情绪来,只能赶紧道:“陛下圣明。”
“是么,那朕能名垂青史了。”
语气还是温温的,但司马抚儿觉着还是带了点情绪,于是赶紧笑道:“陛下宽大、含容,自然可以名垂青史了。”
源流偏头看她,“能得史官一句赞美朕真是受宠若惊了。”
司马抚儿眼皮子一跳,“臣惶恐。”
****************************************************
派出去的使者很快就回来了,卢林拒绝投降,依旧到处吆喝南吴还有歙州呐,他要光复南吴。
晋王觐见,请帝屏退左右,他有要事与帝商议。
源流屏退左右,晋王犹不满意,要求屏退史官,他有要事要与帝密谈,容不得第三人在场,源流道:“朕没什么事需要隐瞒史官,袭予但说无妨。”
晋王再度恳请屏退史官,源流不准。
晋王阴着两眼瞪了司马抚儿一眼,司马史官面不改色的接收,但却不方便瞪回去,有点吃亏,不过司马史官思量这厮这么再三要求与帝密谈,想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不管是什么她都将一字不落的载入史册,让你晋王不想什么就来什么,哼哼,就像上次你毒杀郑王未遂那样,想欺瞒大众瞒天过海,有刚正不阿的本史官在,简直门儿都没有。
晋王这才沉声道:“臣弟请杀周煌。”
司马抚儿虽然好奇他有啥不可告人的事要说,但冷不防他竟然说了这么一句,心跳立马慢了半拍,手一抖,差点笔都掉了,幸好稳住,好家伙,赶紧颤着手写下晋王请杀周煌这几个字。
源流的语气倒很平淡:“为何?”
晋王继续沉着嗓子道:“若是南吴没有什么变数,自然可以留他,可现在卢林打着光复南吴的旗号占着歙州不肯投降,那他就是卢林的旗帜,臣弟请杀周煌,一旦周煌去世,卢林的旗号便倒了,那些个还心系南吴的人也就死了心了。”
糟!当初晋王毒杀郑王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理由,因为李骏、季非都是打着光复吉朝的旗号。
司马抚儿又猛地想起蜀地叛乱那次晋王也曾有过类似的提议,因为当时蜀地的叛乱也是打着迎回西蜀女国主这样的旗号。
只是晋王那一次不像这一次说得那么直白,而是有些含糊,带着点试探,不知是不是因为外界一直传言帝对西蜀女国主有情,而晋王也信以为真,所以才不敢太过造次,当时源流的反映也直接让晋王不敢再多说什么,就那么含含糊糊的过去了。
她自己当时虽然听出了晋王的意思,但倒一点没为孟南柯担心,一来是那些传闻,二来是那会儿西蜀女国主还在路上,尚未到达京城,若是亡国之主连汴京都没到就死了,帝以后还怎么劝降其他人。
帝的反映也与她预期的一样,她那会儿也更加坚信传闻不虚了,等到孟南柯一行晃晃悠悠到达汴京的时候西蜀那边已经平定,反正之后晋王没有再要求过杀孟南柯。
只是这次换成了周煌,帝即便跟孟南柯没有儿女私情,但也有兄弟情谊,而且孟南柯到汴京的时候西蜀已经平定,他自然会按照原计划封她蜀王给予她非常好的待遇,但周煌呢,帝与他并无私交,又不喜欢他,现在还有南吴旧臣要光复南吴,帝会采纳晋王的意见吗?
源流听他说完,只道:“卢林忠心有余但眼界太窄,一个小小的歙州能成什么事,朕之所以派使者前去劝降,只是为了少生杀戮,并不是就怕了那么一座孤城。更何况此事与郑国公无关。”
虽然听帝这么说,司马抚儿却一点也不敢松口气,即便他此时并无杀周煌之意,但若是晋王一再进言,不排除帝听多了晋王的进言也会开始疑心周煌,毕竟周煌不是孟南柯,晋王这次进言一点顾虑都没有。
而且这是动摇国本的事情,历代帝王在消灭其他国家的时候都会赶尽杀绝,除非是对他们毫无威胁的时候他们可以留着以显自己胸襟广阔宽厚仁慈,但一旦有威胁,都会下狠手。
晋王果然再度进言请杀周煌以绝后患。
源流依旧声音平淡:“别人拿郑国公当枪使,郑国公并没有必要担这个罪责,不过他现在是寰朝臣子,自然也应该为我朝做点事,卢林既然是他的老部下,那就让他自己招降好了,袭予不必多说了,一个小小的歙州还威胁不到我朝。”
晋王有些愤恨的退了出去。
杀郑王、杀蜀王,现在又要杀周煌,这厮真够狠的啊,希望那个卢林别再闹腾了,你知不知道你就要把你的主子害了,现在帝虽然不同意晋王的提议,但帝跟郑王和蜀王都是有旧交的,跟周煌可没有,可别被你闹得真的一气之下把你主子给毒杀了。
遭!往后还是晋王继承大统,到时候都落在他手上,一个都活不了了。
遭!这厮继承大统以后能保证不篡改历史吗,他现在看自己那眼神就跟要活剐了自己似得,以后自己落在他手里会有啥下场?哎哟,陛下您可要多多保重身子,您多活一日,本史官还能秉笔直书刚正不阿一天。
晚间,源流命有司于偏殿设宴招待周煌,周煌惶恐赴席,宴中源流笑谈了卢林到处吆喝要光复南吴的事,周煌极为惊遽的离席跪地请罪,源流让人扶他起来,“朕知此事与郑国公无关 ,郑国公不必代他承担罪责,但卢林毕竟是卿的老部下,不如卿寄书一封让卢林投降,我朝也好少生杀戮。”
周煌当即要了纸笔,立即于宴中修书一封递与源流,源流对他又好一阵安抚,一宴尽欢,君臣和睦,虽然周煌心中依旧忐忑惊遽。
周煌是个不善掩盖情绪的人,从他尴尬悲戚的脸色就能看出他的心情,司马史官又为他哀叹了,大词人国主真是不适合做国主,虽然文采斐然但治国才能是一点没有,还这么不善于掩盖情绪,性情中人啊,喜怒哀乐尽现于脸上,看看帝,成天一脸和润的样子,跟个圣人似的,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下黑手了。希望周煌的这封劝降书管用吧,只要管用,歙州归顺,寰朝再无危机,帝肯定还会继续做他的圣人的,就算晋王要下黑手,帝也肯定会阻止的。
这位忠于周氏的卢大将军在看到使者带给他的寰朝郑国公的劝降书后不再吆喝了,他似乎这会儿才彻底明白他的
这次给周煌的二百五十间虽然也不算少了,不过她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曾进言二百六十间好一点,可帝就是一间也不肯多给,执意二百五十间。
“史官可还满意?”
司马抚儿赶紧收回视线,帝总算跟她说话啦,不过这语气她没品出情绪来,只能赶紧道:“陛下圣明。”
“是么,那朕能名垂青史了。”
语气还是温温的,但司马抚儿觉着还是带了点情绪,于是赶紧笑道:“陛下宽大、含容,自然可以名垂青史了。”
源流偏头看她,“能得史官一句赞美朕真是受宠若惊了。”
司马抚儿眼皮子一跳,“臣惶恐。”
****************************************************
派出去的使者很快就回来了,卢林拒绝投降,依旧到处吆喝南吴还有歙州呐,他要光复南吴。
晋王觐见,请帝屏退左右,他有要事与帝商议。
源流屏退左右,晋王犹不满意,要求屏退史官,他有要事要与帝密谈,容不得第三人在场,源流道:“朕没什么事需要隐瞒史官,袭予但说无妨。”
晋王再度恳请屏退史官,源流不准。
晋王阴着两眼瞪了司马抚儿一眼,司马史官面不改色的接收,但却不方便瞪回去,有点吃亏,不过司马史官思量这厮这么再三要求与帝密谈,想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不管是什么她都将一字不落的载入史册,让你晋王不想什么就来什么,哼哼,就像上次你毒杀郑王未遂那样,想欺瞒大众瞒天过海,有刚正不阿的本史官在,简直门儿都没有。
晋王这才沉声道:“臣弟请杀周煌。”
司马抚儿虽然好奇他有啥不可告人的事要说,但冷不防他竟然说了这么一句,心跳立马慢了半拍,手一抖,差点笔都掉了,幸好稳住,好家伙,赶紧颤着手写下晋王请杀周煌这几个字。
源流的语气倒很平淡:“为何?”
晋王继续沉着嗓子道:“若是南吴没有什么变数,自然可以留他,可现在卢林打着光复南吴的旗号占着歙州不肯投降,那他就是卢林的旗帜,臣弟请杀周煌,一旦周煌去世,卢林的旗号便倒了,那些个还心系南吴的人也就死了心了。”
糟!当初晋王毒杀郑王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理由,因为李骏、季非都是打着光复吉朝的旗号。
司马抚儿又猛地想起蜀地叛乱那次晋王也曾有过类似的提议,因为当时蜀地的叛乱也是打着迎回西蜀女国主这样的旗号。
只是晋王那一次不像这一次说得那么直白,而是有些含糊,带着点试探,不知是不是因为外界一直传言帝对西蜀女国主有情,而晋王也信以为真,所以才不敢太过造次,当时源流的反映也直接让晋王不敢再多说什么,就那么含含糊糊的过去了。
她自己当时虽然听出了晋王的意思,但倒一点没为孟南柯担心,一来是那些传闻,二来是那会儿西蜀女国主还在路上,尚未到达京城,若是亡国之主连汴京都没到就死了,帝以后还怎么劝降其他人。
帝的反映也与她预期的一样,她那会儿也更加坚信传闻不虚了,等到孟南柯一行晃晃悠悠到达汴京的时候西蜀那边已经平定,反正之后晋王没有再要求过杀孟南柯。
只是这次换成了周煌,帝即便跟孟南柯没有儿女私情,但也有兄弟情谊,而且孟南柯到汴京的时候西蜀已经平定,他自然会按照原计划封她蜀王给予她非常好的待遇,但周煌呢,帝与他并无私交,又不喜欢他,现在还有南吴旧臣要光复南吴,帝会采纳晋王的意见吗?
源流听他说完,只道:“卢林忠心有余但眼界太窄,一个小小的歙州能成什么事,朕之所以派使者前去劝降,只是为了少生杀戮,并不是就怕了那么一座孤城。更何况此事与郑国公无关。”
虽然听帝这么说,司马抚儿却一点也不敢松口气,即便他此时并无杀周煌之意,但若是晋王一再进言,不排除帝听多了晋王的进言也会开始疑心周煌,毕竟周煌不是孟南柯,晋王这次进言一点顾虑都没有。
而且这是动摇国本的事情,历代帝王在消灭其他国家的时候都会赶尽杀绝,除非是对他们毫无威胁的时候他们可以留着以显自己胸襟广阔宽厚仁慈,但一旦有威胁,都会下狠手。
晋王果然再度进言请杀周煌以绝后患。
源流依旧声音平淡:“别人拿郑国公当枪使,郑国公并没有必要担这个罪责,不过他现在是寰朝臣子,自然也应该为我朝做点事,卢林既然是他的老部下,那就让他自己招降好了,袭予不必多说了,一个小小的歙州还威胁不到我朝。”
晋王有些愤恨的退了出去。
杀郑王、杀蜀王,现在又要杀周煌,这厮真够狠的啊,希望那个卢林别再闹腾了,你知不知道你就要把你的主子害了,现在帝虽然不同意晋王的提议,但帝跟郑王和蜀王都是有旧交的,跟周煌可没有,可别被你闹得真的一气之下把你主子给毒杀了。
遭!往后还是晋王继承大统,到时候都落在他手上,一个都活不了了。
遭!这厮继承大统以后能保证不篡改历史吗,他现在看自己那眼神就跟要活剐了自己似得,以后自己落在他手里会有啥下场?哎哟,陛下您可要多多保重身子,您多活一日,本史官还能秉笔直书刚正不阿一天。
晚间,源流命有司于偏殿设宴招待周煌,周煌惶恐赴席,宴中源流笑谈了卢林到处吆喝要光复南吴的事,周煌极为惊遽的离席跪地请罪,源流让人扶他起来,“朕知此事与郑国公无关 ,郑国公不必代他承担罪责,但卢林毕竟是卿的老部下,不如卿寄书一封让卢林投降,我朝也好少生杀戮。”
周煌当即要了纸笔,立即于宴中修书一封递与源流,源流对他又好一阵安抚,一宴尽欢,君臣和睦,虽然周煌心中依旧忐忑惊遽。
周煌是个不善掩盖情绪的人,从他尴尬悲戚的脸色就能看出他的心情,司马史官又为他哀叹了,大词人国主真是不适合做国主,虽然文采斐然但治国才能是一点没有,还这么不善于掩盖情绪,性情中人啊,喜怒哀乐尽现于脸上,看看帝,成天一脸和润的样子,跟个圣人似的,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下黑手了。希望周煌的这封劝降书管用吧,只要管用,歙州归顺,寰朝再无危机,帝肯定还会继续做他的圣人的,就算晋王要下黑手,帝也肯定会阻止的。
这位忠于周氏的卢大将军在看到使者带给他的寰朝郑国公的劝降书后不再吆喝了,他似乎这会儿才彻底明白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