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知府
    华阳府。
    如今的华阳府知府已经换人,而这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原本没有任何公民在身,但却有圣旨来封他做了这个华阳府的知府。
    这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可还不是最离谱的,更离谱的是,华阳府的同知一起换人了,而这个人竟然是一个女子, 一个同样不到二十岁的未出阁女子。
    天下哪有如此荒唐的事情!
    此事,朝堂之上有激烈争吵,朱由检不理。
    在华阳府,知道的人也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最严重的是说“如此胡来,大明是要完了吗?”
    还真没说错,大明再不下猛药, 是真的要完了。
    没错, 现在华阳府的知府是张昊, 同知是武则天,两人都是由方正化带着圣旨来任命的,皇帝钦点,地方上谁能阻止呢。
    襄陵城的武家风光了,但这种风光带着异彩,让他们没少被指指点点,因为他们家的女儿做了同知,这是违背常理的荒唐事情。
    武则天现在没在襄陵城住了,与张昊一起搬到了华阳府的府城临汾城!
    要华阳府的知府和同知官职是张昊要求的,本来朱由检想让张昊到内阁任职,但张昊觉得目前在地方更适合,可以做一些尝试来应对天灾。
    同知这个官就是知府的副官,五品官阶,知府是四品官。
    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同知办事衙署称“厅”。
    来到临汾城后,张昊和武则天就开始忙起来。
    第一条政令就是在华阳府大力挺广种植玉米和土豆!
    朱由检在年初也颁布了命令, 在全国大力推广玉米, 土豆, 红薯三种作物!
    这三种农作物是从海外传进来,时间不久,明末时期种植的并不多,占粮食中的比重不超过3%!
    三种农作物是高产,抗旱,耐寒的。在这个小冰河时期的高峰期,大量种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只要将种植面积扩大数倍,朝廷应对灾情,应对外敌,就会好过许多。
    李世民任户部尚书入内阁,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广土豆,玉米,红薯的种植。
    户部可以最方便的调度各省这三种农作物的种子。
    当然,这不容易,因为地方上许多官员你不打着他走,他是不会走,不会积极配合的。
    张昊和武则天留在山西做地方官, 也是有这方面的考量。
    玉米, 土豆, 红薯在明末各地有不同的叫法, 不过这次朱由检下旨时统一了说法。
    不懂的,稍微解释下就明白了。
    有人要问,既然玉米,土豆,红薯如此好,为什么百姓不自己种呢,那样就不会饿肚子了。
    为什么?
    因为在明末百姓拥有的土地并不多,而且不容易得到玉米,土豆,红薯的种子和种植方法。
    明末,田地基本掌握在地主(包括皇室,国戚,勋贵,官员等等)手上。
    地主田地多,不愁吃喝,他们才不愿意吃玉米,红薯,土豆这种粗粮!他们地多,而且是好地好田,种植小米,小麦,水稻等等主粮就够他们吃了,即使荒年也有一些收成,更何况还有存量呢。
    所以,只要朝廷不强制推广玉米,土豆,红薯种植,靠地主们自己种,他们不会做。而普通百姓,你不给种子,不给种植方法,不让他们放心,他们也不会轻易种。
    如此,就只能强制他们种植了。
    “我们有粮食吃,不需要种粗粮吃,要种让那些农民去种,我们不种!”
    政令刚下达,许多地主就不愿意了。
    武则天负责此事,对这些地主说:“这是皇上的圣旨,全国都必须遵循,你们不种,那就把土地拿出来给愿意种的人,不种就是抗旨,你们想杀头吗?”
    这话把大部分地主镇住,他们只能私下抵抗,找各种方法不种,或者少种。
    也有一些人在官场有关系的,让人找关系弹劾张昊和武则天,弹劾这种政策。
    地主的种子自己解决,对于买不起种子的,朝廷可以借,等种出来后照样还就可以了。
    张昊知道如何种这三种农作物,他在现代世界时小时候在农村,种过这些东西。
    他找来一些擅长种庄稼的农民来,以及一些家中有种过的农户,让他们学习,然后帮着官府去教其他人种植。
    除了强制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外,张昊还在华阳府内开建水泥,红砖,钢筋等等工坊。
    山西也快遭遇大旱了,要做好防备,可以用水泥来修建水库,储备水资源。
    同时还可以修建沟渠等水利,方便灌溉。
    华阳府内来自陕西的流民不少,张昊打算以工代赈为主,进行赈济。
    水泥,红砖,玻璃,蜂窝煤,焦炭,纺织等等新的工坊会要不少的人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安置一些流民在华阳府开荒,以种植玉米,土豆,红薯。
    “三姐,你和张大哥都是好人,你们不知道,现在华阳府的百姓都称呼你们是青天大老爷呢,尤其流民,因为你们,他们才有了活路!”
    武家四小姐,武孀是武则天的妹妹,现在帮着武则天和张昊管理原来的工坊和生意。
    武则天将武家支持她的人拉拢过来帮她和张昊做事。
    现在武孀帮着管的生意是玻璃工坊,玻璃大棚,蜂窝煤工坊,飞梭织布机工坊等等。
    这些工坊安置了不少流民,受到百姓,尤其是流民的称赞。
    张昊和武则天成华阳府知府和同知才一个多月,但获得不少民心,百姓不骂他们,骂他们的是地主。
    “三姐,张大哥以后是不是就是我的三姐夫了啊?”
    武孀话说个不停。
    “就你话多!专心做事,要是做不好,我就换人!”武则天没好气道。
    这个武孀跟她亲近,人聪明,喜欢做生意,所以才安排她来管事,目前来看还是不错的。
    武则天今天特意来看看情况,武孀跟在身旁,就是有点话痨。
    武则天叮嘱道:“尽快把工坊开到华阳府各地去,将做出来的东西往东面,南面卖,现在我们需要钱来做更多的事情。”
    十几天后,张昊和武则天他们见到了朝廷派来的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种植的督导,来自户部,是李世民选出来的人,每个省都安排了一个。
    “张大人,来之前尚书大人已经叮嘱过,来到山西要多听你的指点。”
    这位督导叫王忠杰,三十来岁,来之前李世民特意叮嘱了,所以专门过来拜访。
    “户部尚书李为民大人?”
    张昊明白了,“我和李尚书是好友,听闻他得到了陛下的重用……现在他在京城情况如何?”
    王忠杰一听就知道张昊和李世民(李为民)关系是真的不一般,于是如实说道:“尚书大人目前在内阁有些独木难支,不过好在陛下信任……”
    (本章完)
    - 肉肉屋

章节目录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黑桃十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桃十叁并收藏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