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郭宣使亲自来了?他在良乡?”
张柔和苗道润吃惊不小,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彼此对视一眼,又齐声喝道:“便是那支山东来的辎重队伍!”
“正是!”
两人一时咋舌。过了半晌,张柔才道:“定海军在直沽寨那边大打出手,好似要全力保住潞水通道,原来那根本是个幌子!好个郭六郎,他一开始就想着从陆路进兵,支援中都!”
苗道润也佩服地道:“郭宣使来这一出,恐怕是把仆散安贞都瞒过了吧?上万人的队伍,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过了河北,真是大胆!”
杜时升哈哈大笑,信心十足:“确是如此!所以两位只管放心,蒙古军到了良乡,见到的绝不是松散无备的辎重队伍……他们只有吃亏的份儿!”
城楼上的守军仓惶依旧。跟随在张柔和苗道润身后的几名护卫刚反应过来郭宁已到,正在吃惊鼓噪。城池里的百姓还不知道蒙古军的目标并非中都,正在把恐慌一波波地传递。有不少动作快的百姓,已经携家带口往东面的城门狂奔,于是道路上又多了女人和孩子的哭喊。
按照惯例,武卫军和中都警巡院在这种时候的反应总是缓慢,所以他们刚开始组织人手出外,试图去管控情绪失控的百姓,但他们的行动本身也混乱不堪,行事更是粗暴,所到之处,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混乱。随即就有暴躁的军士挥刀砍杀,想把那些卑贱的乱民一气解决,结果混乱化作了骚乱,城中开始有建筑冒出浓烟,那时有人趁火打劫。
杜时升稍稍侧身,便将这情形看在眼里。
他是蛮有些悲悯性子的文人,否则也不会和中都城里的三教九流都往来密切。看到百姓们在遭难,他从来都不会愉快。
但他依旧放声大笑,皆因这笑声代表了他对稀烂朝廷的嘲笑,代表了他对郭宁的信心,同时也将他的慌乱强压了下去。
张柔和苗道润都没有注意到,伴随着笑声,杜时升后背的衣衫渐渐被冷汗浸透。
终究蒙古军主力就在附近,定海军刚到良乡,立足未稳就要面临恶战!
在杜时升看来,郭宁此来中都,是希望在中都战场上增加一些变数,进而与中都形成配合的形势,迫使蒙古军放弃攻打中都,而在此过程中,又能依靠中都的慌乱,为定海军谋取一些特殊的利益。骆和尚带着那队人手悄然入城,便是为此。
与蒙古军的大队人马展开恶战,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却未必是对定海军最有利的局面。
郭宁出任定海军节度使以来,杜时升一直作为他的代表常驻中都。所以他并没有亲眼目睹过定海军是怎样一点点组建起来的,更没有目睹过这支军队的威力。
无论定海军击破拖雷所部、击破按陈那颜所部,还是伏杀拖雷,对杜时升来说都只是文字上的记载,但蒙古人的凶残暴虐,却始终发生在他身边,他亲眼见识过许多次了!
对这两者之间的高下判断,杜时升并不似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有信心。
但他又能如何?他是定海军的代表,他若没有信心,苗道润和张柔两人会怎么样?
别慌!杜时升在脑海中不断地对自己说。
眼前的蒙古人有多少?肯定不止五千,那就算他一万好了!
郭宣使身边却有一万五千精锐!定海军在海仓镇能赢得,咸平府黄龙岗能赢得,不久前还在盖州赢了一场,这次出动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更不会有问题!任凭敌人如何,都能打一打!
正在杜时升不断给自己鼓劲的时候,在他的视线范围内,从金口河大营不断南下的滚滚烟尘,正分出一缕,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向中都靠近。
这举措,立即引起了城上士卒的惊呼。但有经验的武人反倒明显的松了口气,张柔还立即派了人沿城墙奔走呼号,告诉士卒们,这显然是用来继续监视中都的轻骑,并不是来厮杀的。
毕竟中都是大城,蒙古人出于谨慎起见,也得预防万一,免得城里头忽然冲出数万大军。反倒是城中之人个个都明白,中都城里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力量,而主事者更没有这样的胆量。
这队前来监视的轻骑个个骑术精绝,人皆驱策壮硕战马,又毫不顾惜马力,故而奔行速度极快。整队骑兵便如一支巨大的箭失,呼啸着划过原野,转眼就到了城池近处,然后变幻方向,贴近城墙疾驰。
苗道润的脸色瞬间一沉。
他看到这些骑兵们并不似寻常蒙古骑兵那样,往身上裹着肮脏的袍子,而都着右衽方领、统一规格的羊皮袍。皮袍以外,他们的披甲率也比寻常蒙古骑兵要高得多,甚至有几群骑兵着清一色的铁制甲胃。
甲胃的形制大都是金军惯用的那几种,也偶尔能见到党项人的猴子甲。这些显然是在历次战争中缴获的精品。
再看他们的武器,最鲜明的特色,莫过于悬挂在马背的巨大皮制箭筒,还有每个箭筒里密密麻麻装满的箭失。
这样的箭筒,一个就能装五十支箭,通常骑兵上阵,带一个箭筒就足够了。但这支骑兵队伍里,几乎人人都带着三个以上的箭筒,而且每个箭筒都装饰精美,是有身份的蒙古勇士才堪使用。
苗道润倒抽一口冷气,往后退了一步,再退一步。
蒙古语里,把箭筒称为“火儿”,被视为勇士须臾不能离身之物。许多人都以箭筒被夺为奇耻大辱,更有许多人认为,身为男子,死也要跟自己的箭筒、弓和骨头躺在一起。
城下这些纵马奔驰的蒙古骑士,既然这种随身携带多个箭筒,必定是膂力过人,擅长不断奔驰射击的好手。对他们,蒙古军中有个专门的称呼,唤作“火儿赤”,也就是“箭筒士”。
这些火儿赤人人矫健如虎狼,发失能击中太空之鹰,黑夜抛矛能抛出海底之鱼。他们视战斗之日为新婚之夜,把枪尖看成美女的亲吻,是蒙古军中最勇勐的一批战士。
而在大蒙古国建立以后,几乎所有的“火尔赤”,都被抽调入了成吉思汗的怯薛军。虽然其总数不过一千人,地位却要高于同样数量一千的宿卫和八千散班质子。
蒙古军横行天下,所向披靡;怯薛军则是成吉思汗用来震慑也克蒙古兀鲁思十万大军的武力。而火儿赤,更是怯薛军中的核心精锐,是成吉思汗身边的武力担当。
此刻的中都城下,苗道润却一眼就看到了两三百名火儿赤奔行往来,呼号威慑……这代表什么?
苗道润勐地拽住了正在向城头守军发令的张柔:“你看!你看啊!”
张柔定神看了半晌,也不知怎地,脚下忽然打了个趔趄。
“郭宣使亲自来了?他在良乡?”
张柔和苗道润吃惊不小,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彼此对视一眼,又齐声喝道:“便是那支山东来的辎重队伍!”
“正是!”
两人一时咋舌。过了半晌,张柔才道:“定海军在直沽寨那边大打出手,好似要全力保住潞水通道,原来那根本是个幌子!好个郭六郎,他一开始就想着从陆路进兵,支援中都!”
苗道润也佩服地道:“郭宣使来这一出,恐怕是把仆散安贞都瞒过了吧?上万人的队伍,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过了河北,真是大胆!”
杜时升哈哈大笑,信心十足:“确是如此!所以两位只管放心,蒙古军到了良乡,见到的绝不是松散无备的辎重队伍……他们只有吃亏的份儿!”
城楼上的守军仓惶依旧。跟随在张柔和苗道润身后的几名护卫刚反应过来郭宁已到,正在吃惊鼓噪。城池里的百姓还不知道蒙古军的目标并非中都,正在把恐慌一波波地传递。有不少动作快的百姓,已经携家带口往东面的城门狂奔,于是道路上又多了女人和孩子的哭喊。
按照惯例,武卫军和中都警巡院在这种时候的反应总是缓慢,所以他们刚开始组织人手出外,试图去管控情绪失控的百姓,但他们的行动本身也混乱不堪,行事更是粗暴,所到之处,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混乱。随即就有暴躁的军士挥刀砍杀,想把那些卑贱的乱民一气解决,结果混乱化作了骚乱,城中开始有建筑冒出浓烟,那时有人趁火打劫。
杜时升稍稍侧身,便将这情形看在眼里。
他是蛮有些悲悯性子的文人,否则也不会和中都城里的三教九流都往来密切。看到百姓们在遭难,他从来都不会愉快。
但他依旧放声大笑,皆因这笑声代表了他对稀烂朝廷的嘲笑,代表了他对郭宁的信心,同时也将他的慌乱强压了下去。
张柔和苗道润都没有注意到,伴随着笑声,杜时升后背的衣衫渐渐被冷汗浸透。
终究蒙古军主力就在附近,定海军刚到良乡,立足未稳就要面临恶战!
在杜时升看来,郭宁此来中都,是希望在中都战场上增加一些变数,进而与中都形成配合的形势,迫使蒙古军放弃攻打中都,而在此过程中,又能依靠中都的慌乱,为定海军谋取一些特殊的利益。骆和尚带着那队人手悄然入城,便是为此。
与蒙古军的大队人马展开恶战,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却未必是对定海军最有利的局面。
郭宁出任定海军节度使以来,杜时升一直作为他的代表常驻中都。所以他并没有亲眼目睹过定海军是怎样一点点组建起来的,更没有目睹过这支军队的威力。
无论定海军击破拖雷所部、击破按陈那颜所部,还是伏杀拖雷,对杜时升来说都只是文字上的记载,但蒙古人的凶残暴虐,却始终发生在他身边,他亲眼见识过许多次了!
对这两者之间的高下判断,杜时升并不似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有信心。
但他又能如何?他是定海军的代表,他若没有信心,苗道润和张柔两人会怎么样?
别慌!杜时升在脑海中不断地对自己说。
眼前的蒙古人有多少?肯定不止五千,那就算他一万好了!
郭宣使身边却有一万五千精锐!定海军在海仓镇能赢得,咸平府黄龙岗能赢得,不久前还在盖州赢了一场,这次出动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更不会有问题!任凭敌人如何,都能打一打!
正在杜时升不断给自己鼓劲的时候,在他的视线范围内,从金口河大营不断南下的滚滚烟尘,正分出一缕,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向中都靠近。
这举措,立即引起了城上士卒的惊呼。但有经验的武人反倒明显的松了口气,张柔还立即派了人沿城墙奔走呼号,告诉士卒们,这显然是用来继续监视中都的轻骑,并不是来厮杀的。
毕竟中都是大城,蒙古人出于谨慎起见,也得预防万一,免得城里头忽然冲出数万大军。反倒是城中之人个个都明白,中都城里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力量,而主事者更没有这样的胆量。
这队前来监视的轻骑个个骑术精绝,人皆驱策壮硕战马,又毫不顾惜马力,故而奔行速度极快。整队骑兵便如一支巨大的箭失,呼啸着划过原野,转眼就到了城池近处,然后变幻方向,贴近城墙疾驰。
苗道润的脸色瞬间一沉。
他看到这些骑兵们并不似寻常蒙古骑兵那样,往身上裹着肮脏的袍子,而都着右衽方领、统一规格的羊皮袍。皮袍以外,他们的披甲率也比寻常蒙古骑兵要高得多,甚至有几群骑兵着清一色的铁制甲胃。
甲胃的形制大都是金军惯用的那几种,也偶尔能见到党项人的猴子甲。这些显然是在历次战争中缴获的精品。
再看他们的武器,最鲜明的特色,莫过于悬挂在马背的巨大皮制箭筒,还有每个箭筒里密密麻麻装满的箭失。
这样的箭筒,一个就能装五十支箭,通常骑兵上阵,带一个箭筒就足够了。但这支骑兵队伍里,几乎人人都带着三个以上的箭筒,而且每个箭筒都装饰精美,是有身份的蒙古勇士才堪使用。
苗道润倒抽一口冷气,往后退了一步,再退一步。
蒙古语里,把箭筒称为“火儿”,被视为勇士须臾不能离身之物。许多人都以箭筒被夺为奇耻大辱,更有许多人认为,身为男子,死也要跟自己的箭筒、弓和骨头躺在一起。
城下这些纵马奔驰的蒙古骑士,既然这种随身携带多个箭筒,必定是膂力过人,擅长不断奔驰射击的好手。对他们,蒙古军中有个专门的称呼,唤作“火儿赤”,也就是“箭筒士”。
这些火儿赤人人矫健如虎狼,发失能击中太空之鹰,黑夜抛矛能抛出海底之鱼。他们视战斗之日为新婚之夜,把枪尖看成美女的亲吻,是蒙古军中最勇勐的一批战士。
而在大蒙古国建立以后,几乎所有的“火尔赤”,都被抽调入了成吉思汗的怯薛军。虽然其总数不过一千人,地位却要高于同样数量一千的宿卫和八千散班质子。
蒙古军横行天下,所向披靡;怯薛军则是成吉思汗用来震慑也克蒙古兀鲁思十万大军的武力。而火儿赤,更是怯薛军中的核心精锐,是成吉思汗身边的武力担当。
此刻的中都城下,苗道润却一眼就看到了两三百名火儿赤奔行往来,呼号威慑……这代表什么?
苗道润勐地拽住了正在向城头守军发令的张柔:“你看!你看啊!”
张柔定神看了半晌,也不知怎地,脚下忽然打了个趔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