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卫这里,毛文龙已经命人拉着几车财物来到了卢象升面前:“禀大司马,我等将吴门十三座祖坟悉数拆毁,其守墓家丁也全部歼灭,十五座碑刻也被我们砸毁,三亩林地也被我们浇上火油烧成灰烬,如今共掠得陪葬财物有黄白之物四箱,各类古玩玉器两箱,各类兵器火器七箱。”
“拉入库房,仔细清点”,卢象升吩咐了一句就走下来握着毛文龙的手:“义弟辛苦,兄长我定会为你向陛下请功,不过再次之前,我们得做一件事。”
毛文龙忙问是什么事,而卢象升则是笑而不答,递出一封已经写好的信件:“在这里签署上你的名字,然后派个箭术好的人去一次锦州。”
……
吴三桂的怒吼声响彻了整个天地,但除了引起几声炸雷外,没人告诉他。
而这时候,吴襄也赶了来,整个人也同吴三桂一般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被雨水冲刷的连半口棺材都没看见的他也是双目无神地直接跪在了泥泞的地上:“这,这是怎么回事,是谁竟敢如此对我们吴家。”
的确,他吴家自从投靠祖大寿的关宁军以来便逐渐壮大,如今更是成了名副其实的辽东王,麾下数万精兵,谁也不敢去触逆他吴家的意志,但偏偏就在这他吴家连满清鞑子都能击退的声望如日中天之时,有人居然深入他吴家腹地掘了他家的祖坟。
吴襄和吴三桂都没想到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在将吴三桂祖父的头骨重新埋在土中后,两人才冒着大雨,失魂落魄的往回走去。
最终,两人还是得知了关于自己家祖坟掘的消息,虽然消息内容是说的鞑子来掘了他家的祖父,吴襄也认为是鞑子所为,毕竟刚刚在锦州击退鞑子,现在鞑子对吴家的怨气是最大的,但吴三桂却不选择相信这个消息。
“父亲,鞑子如今刚刚经历挫败,正是人困马乏,继续休整再战时,怎么会能迅速派出如此精锐穿插到我腹地来,且在短时间内灭我数百人,还拆掉我祖坟,而且这里虽然离鞑子近而离东江兵远,但在靠近鞑子的路上有我数万精兵在,鞑子即便再如何骁勇善战也不可能人不知鬼不觉的穿插到后方,而东江兵虽然离我们远,但从他们到我们这里的一路上都因春夏到来而草深叶茂,极易隐蔽行军。”
吴三桂说后就手持着大狼毫在三尺见宽的雪浪纸上写下了“朱由校”三个字,然后狠狠的将笔往上面一戳:“没错,应该是明廷干的,毛文龙部素来擅长做这些背后使刀子的事,上次我数万亩新收麦田在顷刻间被烧成灰烬就跟此人有关。”
吴襄见吴三桂如此说,气得也是拍桌而起:“我儿既如此说,何不即刻点兵找那毛文龙说说理,本王倒要看看朱由校纳斯敢不敢包庇他毛文龙,我现在就写一封参劾他毛文龙的奏章明递通政司。”
吴三桂摆了摆手:“父亲不必如此,你的奏章只怕还没到通政使就被辽东经略王在晋给拦截下来,更何况如果儿臣猜的没错的话,这件事本就是朱由校的意思,到时候即便到了朱由校跟前也会是个‘留中不发’的结局,而毛文龙部现在有了兵部尚书卢象升坐镇,且在兵部的鼎力支持下,现在是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我们刚刚跟鞑子经过一次恶战,实在不宜再起战端,而且只怕一旦与毛文龙部开战,反而给了朱由校趁机联合鞑子消灭我部的借口。”
“那这么说,我们只能忍了,他们可是把我们吴家的祖坟都挖了啊!”
吴襄有些悲愤地说了一句,然后趔趄着坐了下来。
吴三桂也是两眼如鹰隼般盯着窗外海棠:“是的,我们只能忍,忍到日后有十万雄兵时,我们也要掘了他朱家的祖坟,让他朱由校亲眼看见我吴三桂是如何炸毁他朱家太祖皇帝的陵寝!”
就在吴三桂咬牙切齿地发誓要对朱由校采取报复时,外面突然传来一亲兵的声音:“报告,有人射有一封信件进来。”
吴三桂一听此言,忙命人将信件递上来,吴三桂先递给了自己父亲吴襄。
吴襄也不知道是何内容,见信件上没有署名,便拆开蜡封,看了起来,但看着看着就气得面红耳赤,恨不得即刻就将信件撕掉,但见自己儿子还在一旁,便将信件递给了吴三桂:
“你且看看,果真如你所料,这卢象升真是欺人太甚,惺惺作态,这么快就把吊唁和慰问信送来了,里面还提到说为了慰藉本王,他还送了十三口新漆的红木棺材,让本王再建几个祖先的衣冠冢。”
吴三桂看后则直接把信封撕得更加彻底:“哼,黄鼠狼给鸡拜年,这卢象升只怕也知道我们能猜到是他们所干,所以也干脆不作掩饰,直接来羞辱奚落我们,真是可恶至极!只怕这也是朱由校的授意,原因也许跟我们前些日子杀了他十几个东江百姓有关!”
气归气,恨归恨,吴三桂和吴襄只能隐忍,而卢象升和毛文龙则直接给朱由校上了请功折子。
此举虽然有些卑劣,但也的的确确震慑了吴襄所部,不仅仅是对他采取了报复,使得他明白大明并非不敢对他们动手而是不屑于与他们角斗,而且毛文龙的东江兵也让他们不得不知道大明有战斗力不仅仅是禁卫军还有东江兵,更何况一小股东江兵就能深入腹地让他祖坟被挖,如果是禁卫军出关,那他吴襄和吴三桂负责就得掂量掂量该不该跟大明作对。
打碎了牙齿只能往肚子里咽,吴三桂如今的境遇可谓和他在本来历史中献出山海关为鞑子做先锋军一样的感受一模一样,只是如今给他这样侮辱的变成了朱由校。
而朱由校也是在一月后才收到了卢象升和毛文龙递上的折子,朱由校并没有让这个吴家祖坟被挖的消息淹没于时间长河中,而是让大明日报立即大篇幅宣传讨论让他持续发酵,让普天下都知道大明保护百姓之决心,也让那些不老实的军事地主和实权派仔细掂量掂量朝廷的怒火。
不久之后,由主笔张岱亲笔所写的通稿《辽王吴氏之祖坟被掘,试问范氏祖坟于何处?》开始发布,而对于这些奸臣贼子的祖坟以及历史上的奸臣贼子的祖坟是否全部摧毁,并毁坟造田使得大明耕地面积增加的讨论也开始发酵。
“拉入库房,仔细清点”,卢象升吩咐了一句就走下来握着毛文龙的手:“义弟辛苦,兄长我定会为你向陛下请功,不过再次之前,我们得做一件事。”
毛文龙忙问是什么事,而卢象升则是笑而不答,递出一封已经写好的信件:“在这里签署上你的名字,然后派个箭术好的人去一次锦州。”
……
吴三桂的怒吼声响彻了整个天地,但除了引起几声炸雷外,没人告诉他。
而这时候,吴襄也赶了来,整个人也同吴三桂一般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被雨水冲刷的连半口棺材都没看见的他也是双目无神地直接跪在了泥泞的地上:“这,这是怎么回事,是谁竟敢如此对我们吴家。”
的确,他吴家自从投靠祖大寿的关宁军以来便逐渐壮大,如今更是成了名副其实的辽东王,麾下数万精兵,谁也不敢去触逆他吴家的意志,但偏偏就在这他吴家连满清鞑子都能击退的声望如日中天之时,有人居然深入他吴家腹地掘了他家的祖坟。
吴襄和吴三桂都没想到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在将吴三桂祖父的头骨重新埋在土中后,两人才冒着大雨,失魂落魄的往回走去。
最终,两人还是得知了关于自己家祖坟掘的消息,虽然消息内容是说的鞑子来掘了他家的祖父,吴襄也认为是鞑子所为,毕竟刚刚在锦州击退鞑子,现在鞑子对吴家的怨气是最大的,但吴三桂却不选择相信这个消息。
“父亲,鞑子如今刚刚经历挫败,正是人困马乏,继续休整再战时,怎么会能迅速派出如此精锐穿插到我腹地来,且在短时间内灭我数百人,还拆掉我祖坟,而且这里虽然离鞑子近而离东江兵远,但在靠近鞑子的路上有我数万精兵在,鞑子即便再如何骁勇善战也不可能人不知鬼不觉的穿插到后方,而东江兵虽然离我们远,但从他们到我们这里的一路上都因春夏到来而草深叶茂,极易隐蔽行军。”
吴三桂说后就手持着大狼毫在三尺见宽的雪浪纸上写下了“朱由校”三个字,然后狠狠的将笔往上面一戳:“没错,应该是明廷干的,毛文龙部素来擅长做这些背后使刀子的事,上次我数万亩新收麦田在顷刻间被烧成灰烬就跟此人有关。”
吴襄见吴三桂如此说,气得也是拍桌而起:“我儿既如此说,何不即刻点兵找那毛文龙说说理,本王倒要看看朱由校纳斯敢不敢包庇他毛文龙,我现在就写一封参劾他毛文龙的奏章明递通政司。”
吴三桂摆了摆手:“父亲不必如此,你的奏章只怕还没到通政使就被辽东经略王在晋给拦截下来,更何况如果儿臣猜的没错的话,这件事本就是朱由校的意思,到时候即便到了朱由校跟前也会是个‘留中不发’的结局,而毛文龙部现在有了兵部尚书卢象升坐镇,且在兵部的鼎力支持下,现在是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我们刚刚跟鞑子经过一次恶战,实在不宜再起战端,而且只怕一旦与毛文龙部开战,反而给了朱由校趁机联合鞑子消灭我部的借口。”
“那这么说,我们只能忍了,他们可是把我们吴家的祖坟都挖了啊!”
吴襄有些悲愤地说了一句,然后趔趄着坐了下来。
吴三桂也是两眼如鹰隼般盯着窗外海棠:“是的,我们只能忍,忍到日后有十万雄兵时,我们也要掘了他朱家的祖坟,让他朱由校亲眼看见我吴三桂是如何炸毁他朱家太祖皇帝的陵寝!”
就在吴三桂咬牙切齿地发誓要对朱由校采取报复时,外面突然传来一亲兵的声音:“报告,有人射有一封信件进来。”
吴三桂一听此言,忙命人将信件递上来,吴三桂先递给了自己父亲吴襄。
吴襄也不知道是何内容,见信件上没有署名,便拆开蜡封,看了起来,但看着看着就气得面红耳赤,恨不得即刻就将信件撕掉,但见自己儿子还在一旁,便将信件递给了吴三桂:
“你且看看,果真如你所料,这卢象升真是欺人太甚,惺惺作态,这么快就把吊唁和慰问信送来了,里面还提到说为了慰藉本王,他还送了十三口新漆的红木棺材,让本王再建几个祖先的衣冠冢。”
吴三桂看后则直接把信封撕得更加彻底:“哼,黄鼠狼给鸡拜年,这卢象升只怕也知道我们能猜到是他们所干,所以也干脆不作掩饰,直接来羞辱奚落我们,真是可恶至极!只怕这也是朱由校的授意,原因也许跟我们前些日子杀了他十几个东江百姓有关!”
气归气,恨归恨,吴三桂和吴襄只能隐忍,而卢象升和毛文龙则直接给朱由校上了请功折子。
此举虽然有些卑劣,但也的的确确震慑了吴襄所部,不仅仅是对他采取了报复,使得他明白大明并非不敢对他们动手而是不屑于与他们角斗,而且毛文龙的东江兵也让他们不得不知道大明有战斗力不仅仅是禁卫军还有东江兵,更何况一小股东江兵就能深入腹地让他祖坟被挖,如果是禁卫军出关,那他吴襄和吴三桂负责就得掂量掂量该不该跟大明作对。
打碎了牙齿只能往肚子里咽,吴三桂如今的境遇可谓和他在本来历史中献出山海关为鞑子做先锋军一样的感受一模一样,只是如今给他这样侮辱的变成了朱由校。
而朱由校也是在一月后才收到了卢象升和毛文龙递上的折子,朱由校并没有让这个吴家祖坟被挖的消息淹没于时间长河中,而是让大明日报立即大篇幅宣传讨论让他持续发酵,让普天下都知道大明保护百姓之决心,也让那些不老实的军事地主和实权派仔细掂量掂量朝廷的怒火。
不久之后,由主笔张岱亲笔所写的通稿《辽王吴氏之祖坟被掘,试问范氏祖坟于何处?》开始发布,而对于这些奸臣贼子的祖坟以及历史上的奸臣贼子的祖坟是否全部摧毁,并毁坟造田使得大明耕地面积增加的讨论也开始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