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十三次相亲91
还有的考生会说:我有的时候思想上会懒惰,会有不愿意主动承担工作的时候。我以后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纠正懒惰思想。
他们可能觉得,这种小毛病是普遍存在于所有人身上的。自己把这些毛病推出来,既能蒙混过关,又不至于给将来“留小尾巴”。
可事实上,考官听到耳朵里就是另一种感受了。
就算是细小如秋毫的小毛病也是毛病。好比一件新买的瓷瓶上有轻微的刮痕。哪怕痕迹很浅,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这也是一件也是有瑕疵的瓷器。
但是很多人形成一种荒谬的思路。他们把面试中的自我批评作答,真的按照考题字面意思去解答。
其实,他们都明白一个事实。哪怕再无伤大雅的缺陷,都会给人留下负面印象。于是乎,他们挖空心思去找一些尽可能造成最小负面影响的缺点。
m君也是近几年才想通一个道理。与其去搜肠刮肚找自己的缺点,为什么不能尽量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夸自己呢?
那个小伙子比别的考生聪明,也比当年的m君机灵,这么年轻就想到了这一点,并且把这想法贯彻的很成功。
他非常诚恳的说了一大堆自己的缺点。
可m君听的明白,这些缺点没有一样是与他自身的主观认识、自身学识、自我修养有关。
那些缺陷是由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工作单位等等外在客观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
他甚至巧妙的用自我批评表达出一个观点,如果能有更高层次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更强有力的支持,他就能做出更多成绩、实现更快的成长,获得更多的成功。
m君听完后,颇有想浮一大白的感觉,简直想起立给这位睿智的考生鼓掌三分钟。
人真是不能横向对比,他深绝自己不如此人,那些考生不如此人,恐怕那些考官年轻时也不如此人。
m君忽然记起来一件往事。
早在他还上中学的时候,就听到过一种说法:当老师的家长更容易看不起自己的孩子。
同学们对此的解释是:老师比别都家长看到的优秀孩子要多。因此,更能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差距。
他当时不过是当做笑话来听,今天才发现可能事实正是如此。
当老师的家长未必是专意做这种对比。很多时候,人不是有意识的把某人与某人相比较,而是被动的发现某人不如某人。
如果一个老师的孩子样样稀松平常,可老师本人每天都看到聪明伶俐、勤修苦学、积极上进、玲珑剔透的优秀人类群体,那种感觉一定不美妙。
大概相当于每天都给他们敲响警钟:你的孩子不属于那个群体。
这的确容易让人产生极强的挫败感,于是就会想赶紧做点什么,以便挽救一片昏暗的未来,可回家之后又发现自己的孩子实在无法与那些人相提并论。
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诗人的豁达,能认识到家长与孩子“可能俱是不如人”。
有的人就会从对未来的恐惧,诸如:因孩子不争气导致本人晚景潦倒凄凉之类的悲苦前景
里生出无尽的焦虑,再从中迸发出愤怒,一旦怒火喷薄欲出,就会越瞅那些小家伙,越像是前世的冤家,进而对他们声色俱厉,甚至因不足道的小错对之饱以老拳,仿佛这些于优秀无望的小动物就不该来到世界上。
其实,这大可不必。
首先,他们不是自己要来到这些家庭里的。如果人生有的选,m君觉得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做个皇帝,或者至少当个诸侯。
反过来想想。没准他们对自己一出生,就有现在这样的父母,也是心怀诸多怨念。
其次,羚羊一辈子也吃不到长颈鹿常吃的那种树叶。可成年羚羊不会因此找小羚羊的晦气。因为它们知道,就算打死这些小东西,它们的小短脖子也伸不到高耸的树冠上。
大千世界里,很多事是无法强求,也强求不来的。
人们不必为此过于痴恼。
就像千里马能纵横天下,但无法奔腾于锅台炉灶之间。老鼠虽见不得光,上不了街,却能在狭巷陋室里如鱼得水。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活法,老鼠再卑微,再不受人待见,既然有来生命,总得咬紧牙关活下去才行。
不可否认,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
有的人可随手拈来一段佳句。有的人苦思冥想一辈子也写不出一句通顺的话。
就像那个笑话,复杂的数学题不是人一着急,加把劲儿就能有正确结果的。
要想把数学题作对,得完全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得有能正确认知数学知识的智商。这是很多人都在回避的根本问题。
人们不吝夸赞别人聪明,却耻于正视自己的愚笨。
智商自是有高,有底。否则,人人都能搞科学研究,国国都可建核能源发电站了。
人人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可大多数人忽略了自己都不是龙。更何况龙生九子,还可能都只是像龙而不是龙。
当然,在传说里,龙这一果报,是可以通过修炼达成的。
以匍匐在地的蛇为例。
蛇勤修五百年,变为有爪无角的虬;
而虬修炼五百年,成为爪角皆具,潜行江河的蛟;
蛟再苦修五百年,化为纵横四海,笑傲天下的蟠龙;
蟠龙生存修五百年后,成功经历雷火炼劫后,才是行云布雨的天上神龙。
也就是说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蛇要化龙得两千年。
这事有多难?
可以说那如登天。
先不说雷劫这一考验有多难听过。
就算让普通的蛇活够五百年都算是生命的奇迹。
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猴子都可能敲出一篇小说,蛇自然有机会活够五百年。
但是,这种事的成功概率太低了。
总有人爱举朱元璋从乞丐成为皇帝的例子。
可是,自有人类以来,有几个人能像朱元璋一样,完成从最底层到无上层级的跨越?
可以说,绝无仅有。
有不少勇于尝试的。但大多数都失败了。比如,和他同时代的,起点较之稍高的,陈友谅、徐寿辉、刘福通等等。
说得夸张点,这些人在成龙的道路上,或者死于虬,或者死于蛟,又或者在还是蛇的那一刻就灭亡了。
认真想起来,挺可悲。除了龙子龙孙,其他人想进入龙的行列,可行性距离几乎不可能,大概有一个传说的距离。
哪个传说呢?
无非就是,曾经有人成功过。确实有人做成过。
但世界上的成功都不具有可复制性。
就像朱高煦作为靖难之役的主将,想在多年后再来一次靖难之役,结果却成败异位,被侄子施用古老的炮烙之刑。
是他的方法不对吗?
作为上一次造反的实际操控人之一,他参与了政变全过程,可以说熟知每一细节,深谙谋反之道。
那么他有什么失误吗?
作为几百年后旁观者的m君自是无法知晓。
但,可肯定的是一定是有的。
就好比,蛇化龙的征程上,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灰飞烟灭。这位野心家真的化为飞灰了。
(本章完)
- 肉肉屋
还有的考生会说:我有的时候思想上会懒惰,会有不愿意主动承担工作的时候。我以后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纠正懒惰思想。
他们可能觉得,这种小毛病是普遍存在于所有人身上的。自己把这些毛病推出来,既能蒙混过关,又不至于给将来“留小尾巴”。
可事实上,考官听到耳朵里就是另一种感受了。
就算是细小如秋毫的小毛病也是毛病。好比一件新买的瓷瓶上有轻微的刮痕。哪怕痕迹很浅,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这也是一件也是有瑕疵的瓷器。
但是很多人形成一种荒谬的思路。他们把面试中的自我批评作答,真的按照考题字面意思去解答。
其实,他们都明白一个事实。哪怕再无伤大雅的缺陷,都会给人留下负面印象。于是乎,他们挖空心思去找一些尽可能造成最小负面影响的缺点。
m君也是近几年才想通一个道理。与其去搜肠刮肚找自己的缺点,为什么不能尽量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夸自己呢?
那个小伙子比别的考生聪明,也比当年的m君机灵,这么年轻就想到了这一点,并且把这想法贯彻的很成功。
他非常诚恳的说了一大堆自己的缺点。
可m君听的明白,这些缺点没有一样是与他自身的主观认识、自身学识、自我修养有关。
那些缺陷是由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工作单位等等外在客观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
他甚至巧妙的用自我批评表达出一个观点,如果能有更高层次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更强有力的支持,他就能做出更多成绩、实现更快的成长,获得更多的成功。
m君听完后,颇有想浮一大白的感觉,简直想起立给这位睿智的考生鼓掌三分钟。
人真是不能横向对比,他深绝自己不如此人,那些考生不如此人,恐怕那些考官年轻时也不如此人。
m君忽然记起来一件往事。
早在他还上中学的时候,就听到过一种说法:当老师的家长更容易看不起自己的孩子。
同学们对此的解释是:老师比别都家长看到的优秀孩子要多。因此,更能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差距。
他当时不过是当做笑话来听,今天才发现可能事实正是如此。
当老师的家长未必是专意做这种对比。很多时候,人不是有意识的把某人与某人相比较,而是被动的发现某人不如某人。
如果一个老师的孩子样样稀松平常,可老师本人每天都看到聪明伶俐、勤修苦学、积极上进、玲珑剔透的优秀人类群体,那种感觉一定不美妙。
大概相当于每天都给他们敲响警钟:你的孩子不属于那个群体。
这的确容易让人产生极强的挫败感,于是就会想赶紧做点什么,以便挽救一片昏暗的未来,可回家之后又发现自己的孩子实在无法与那些人相提并论。
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诗人的豁达,能认识到家长与孩子“可能俱是不如人”。
有的人就会从对未来的恐惧,诸如:因孩子不争气导致本人晚景潦倒凄凉之类的悲苦前景
里生出无尽的焦虑,再从中迸发出愤怒,一旦怒火喷薄欲出,就会越瞅那些小家伙,越像是前世的冤家,进而对他们声色俱厉,甚至因不足道的小错对之饱以老拳,仿佛这些于优秀无望的小动物就不该来到世界上。
其实,这大可不必。
首先,他们不是自己要来到这些家庭里的。如果人生有的选,m君觉得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做个皇帝,或者至少当个诸侯。
反过来想想。没准他们对自己一出生,就有现在这样的父母,也是心怀诸多怨念。
其次,羚羊一辈子也吃不到长颈鹿常吃的那种树叶。可成年羚羊不会因此找小羚羊的晦气。因为它们知道,就算打死这些小东西,它们的小短脖子也伸不到高耸的树冠上。
大千世界里,很多事是无法强求,也强求不来的。
人们不必为此过于痴恼。
就像千里马能纵横天下,但无法奔腾于锅台炉灶之间。老鼠虽见不得光,上不了街,却能在狭巷陋室里如鱼得水。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活法,老鼠再卑微,再不受人待见,既然有来生命,总得咬紧牙关活下去才行。
不可否认,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
有的人可随手拈来一段佳句。有的人苦思冥想一辈子也写不出一句通顺的话。
就像那个笑话,复杂的数学题不是人一着急,加把劲儿就能有正确结果的。
要想把数学题作对,得完全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得有能正确认知数学知识的智商。这是很多人都在回避的根本问题。
人们不吝夸赞别人聪明,却耻于正视自己的愚笨。
智商自是有高,有底。否则,人人都能搞科学研究,国国都可建核能源发电站了。
人人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可大多数人忽略了自己都不是龙。更何况龙生九子,还可能都只是像龙而不是龙。
当然,在传说里,龙这一果报,是可以通过修炼达成的。
以匍匐在地的蛇为例。
蛇勤修五百年,变为有爪无角的虬;
而虬修炼五百年,成为爪角皆具,潜行江河的蛟;
蛟再苦修五百年,化为纵横四海,笑傲天下的蟠龙;
蟠龙生存修五百年后,成功经历雷火炼劫后,才是行云布雨的天上神龙。
也就是说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蛇要化龙得两千年。
这事有多难?
可以说那如登天。
先不说雷劫这一考验有多难听过。
就算让普通的蛇活够五百年都算是生命的奇迹。
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猴子都可能敲出一篇小说,蛇自然有机会活够五百年。
但是,这种事的成功概率太低了。
总有人爱举朱元璋从乞丐成为皇帝的例子。
可是,自有人类以来,有几个人能像朱元璋一样,完成从最底层到无上层级的跨越?
可以说,绝无仅有。
有不少勇于尝试的。但大多数都失败了。比如,和他同时代的,起点较之稍高的,陈友谅、徐寿辉、刘福通等等。
说得夸张点,这些人在成龙的道路上,或者死于虬,或者死于蛟,又或者在还是蛇的那一刻就灭亡了。
认真想起来,挺可悲。除了龙子龙孙,其他人想进入龙的行列,可行性距离几乎不可能,大概有一个传说的距离。
哪个传说呢?
无非就是,曾经有人成功过。确实有人做成过。
但世界上的成功都不具有可复制性。
就像朱高煦作为靖难之役的主将,想在多年后再来一次靖难之役,结果却成败异位,被侄子施用古老的炮烙之刑。
是他的方法不对吗?
作为上一次造反的实际操控人之一,他参与了政变全过程,可以说熟知每一细节,深谙谋反之道。
那么他有什么失误吗?
作为几百年后旁观者的m君自是无法知晓。
但,可肯定的是一定是有的。
就好比,蛇化龙的征程上,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灰飞烟灭。这位野心家真的化为飞灰了。
(本章完)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