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皇宫的董文炳,内心其实并不像他在忽必烈面前所表现的那样信心满满。(读看看小说网)。因为他的心里有着与他的大汗同样的一根刺,日本。
在这块已经有着几千年历史记录的土地上,同样留下来的是几千年的征战史。但在这些汗牛充栋的战例中,虽有不少水战描述,却鲜有海战的记录,在历代的典籍中可能也就大唐征战高丽的过程还有点沾边。
四年前,帝国攻打日本的失败,使这个宿将第一次感到海战可能远不是他以前所认为的水战。当帝国平定南方的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曾亲自到海边见识了大海。大海的辽阔深远,海上的风云变幻,给他的是无以复加的震撼。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古人有高山仰止,那么面对大海,你只会感到个人的渺小。他过去在江河湖泊中的作战,在这里只能算是区区小池塘里的战斗。
面对海洋的深邃,董文炳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也许他的心里还有点畏惧,那是对未知世界的畏惧。他忽然理解《后汉》中记载的,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西使大秦之时,为什么甘英遇海而归了。
然而今天帝国在南方的征伐已经没有多少陆上的战事了,剩下的更多是海上的搏斗,可这是一个历代名将从未涉足的世界,先人并不能给他多少教益。
当刘深几次三番的放跑张士杰,最终导致忽必烈十分震怒,并将他召回大都,作为一个留心者,他曾仔细地询问了刘深他和张士杰的交战过程。不像其他的人,见过大海的他,还是相信刘深对海战的描述的。只是面对帝国两次海上作战,一次失利、一次也可以说是失败的他,还真的能保持住他过往十足的信心吗?
他反对直接进攻琼州,并不仅仅是从消灭对方主力的角度出发。在那次帝国攻打日本的战争中,帝国实际上损失了九百艘战船和两万五千名士兵,这是帝国建立以来从所未有的事情。以他对帝国的了解,即使从更远一些的草原上崛起算起,帝国也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败。而失败的原因真的找到了吗?并不是每一个帝国的将领都会认真的思索这个问题,他们之中更多的是沉禁在以往的荣光中。但作为一个通览典籍、久经沙场的宿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他不可能不对此慎重。百度搜索读看看)
他心里还有另一个隐忧,哪就是赵?跑到琼州的行为,这完全不符合过往他对南方儒林士人的认识。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后面,他很怀疑其中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变故。
他很想找人商议一下,但放眼帝国,又有谁能够给他解惑呢?也许还是有一个人的,虽然这个人不能从军事上给于他建议,但凭着这个人的知识和眼光,他相信这个人肯定能给他其他方面的教益。但这个人并不和自己亲近,相反还有些疏远,而且如果他这样做还容易引起有心人的猜疑,因为哪个人同样是汉人,虽然他们是分属于两个系统的。最近大汗的行为表明,他已经在有意识的削弱那个人一方的权力。不合适啊,很多事情还是要靠自己来解决。
与大都其它帝国重臣的豪宅相比,北元帝国枢密院事、中左丞董文炳的府邸,并不起眼,甚至还显得有些过于简朴,但这个宅院即使是蒙古的亲贵重臣亦不敢小觑,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不起眼的院落后面所代表的是什么。
北元江东宣慰使张弘范恭敬的坐在客厅里,他刚刚从宫里觐见陛下出来没有多久,就被人请到了这里。他知道,即使是他的父亲张柔,北元帝国最早的汉军元帅之一,到了这府里,也不敢摆老资格。
董文炳走进了客堂,张弘范立即站起身来行礼:“弘范拜见中丞大人。”
“弘范不必多礼,坐吧。见过陛下了?”董文炳微笑着问道。
张弘范拱了拱手言道:“蒙大汗信任,弘范被授予蒙古、汉军都元帅之职,赐锦衣、玉带,同时命我从扬州抽调精锐,帅水步两军进兵岭南,剿灭宋室残余。陛下为使弘范能统一指挥蒙古军和汉军,还特赐我上方宝剑一柄,圣谕有不用命者,以此处之。”
“陛下不愧为一代圣主,国制,无汉人典蒙古军者。他对你是恩宠有加啊。”董文炳叹息着说了一句。
“弘范也要感谢大人的关爱和提携。”张弘范又对董文炳深施一礼。闻言董文炳却摆了摆手。
张弘范接着说道:“陛下虽对弘范信任有加,否决了派遣亲信蒙古大臣与我一同前往的建议,但弘范还是举荐了李恒为南下大军的副帅,与我共同进军包抄围歼张士杰部。”
董文炳赞赏地看了张弘范一眼。推荐李恒为副帅,除了其作战有独到之处,可为助力外,亦可更好地打消陛下心里可能存在的、对汉人领军的顾虑。
但他很快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而改以严肃的神情说道:“弘范,此次岭南作战,非比寻常。你精通韬略,久经战阵,熟悉水军,是个难得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你为人稳重,而又善出奇谋。这一点即使是陛下也深知,虽然是我推荐了你,但陛下他心里其实早就定下由你来进行此次作战了。”
停了一下,他接着说道:“我闻听张士杰曾在你父亲的手下,想必你对他是有一些了解的。孙子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可以告诉我你对此战的看法吗?”
张弘范站起身来,躬身言道:“多谢大人的抬爱。张士杰是我张氏的族人,他年轻的时候曾跟随父亲在杞县(现河南杞县)戍守,后因违反军纪,南逃至宋,其颇知军旅,但为人比较固执。”
董文炳点点头,他没有追问张士杰犯的是什么罪。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有很多事情是不需要深究,也不能深究的。
“弘范以为,现宋帝手下能战之兵,唯有张士杰一军,其余均为乌合之众。而张士杰所部精锐已在焦山之战中大都丧失,所余人马不过万余,因此弘范只需数万精锐,此战即可大胜。”
“我知道,我不担心宋军的战力,如果仅仅是在岸上交战,我相信弘范你有九成的把握取胜,但你知道我担心的是什么吗?”
“请大人教诲。”张弘范恭敬的言道。
“海战。在瑞安我去见过大海,那里完全不同于江河湖泊,风向、潮水、气候、对海情是否熟悉等等因素均能够影响海上作战效果。我曾问过刘深和张士杰的三次交战过程,他的失利表明,海上区域太大了,在现有条件下是无法进行包围战的,对手即使打不过,也很容易逃逸。因此,击败宋军不难,全歼宋军则很难。可是,如果仅仅击败宋军,而不能全歼,就等于又走了刘深的老路,而这是违背陛下南方作战宗旨的。”董文炳说话时的神情很严肃。
“刘深还告诉过我,他率领的水军完全不适应海上的情况,许多人在船上站都站不稳,更别论打仗,所幸似乎张士杰的人也不适应海战,当时真正上去和张士杰打的是蒲笀庚的人。试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又如何能与张士杰交战?”
“此外,陛下曾提出先攻琼州,但我认为我们对哪里的海情和基本情况根本不熟悉,根本无法做到包围那样一个大岛,赵?很容易逃逸,而张士杰领军在外,一旦回援,变数太大,即使是有蒲笀庚的协助,你也很难达成目的。但先对付张士杰,万一你无法全歼,被他逃逸,赵?同样会逃往海外啊。”
张弘范的脸上露出极其慎重的表情,他明白董文炳这是在提醒他。在这里,董文炳和他之间无需拐弯抹角。忽必烈所建的帝国中,汉臣三大军功世家,真定的董氏、永清的史氏、定兴的张氏本就是相互扶持,否则他们是无法抗衡蒙古军和探马赤军将领对他们的打压的。
“大人的提醒,弘范牢记在心。弘范也认为不应该先攻琼州,那样的话,张士杰在外,就像芒刺在背,弘范不得不分心应付。立足于沿海先对付张士杰,一可以尽量避免不适应海况之情,另一个背靠沿海,我军至少可随时撤至岸上,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如果赵?来援,那正好可以将其在沿海一网打尽。”
董文炳脸上的神情很复杂,他心里有些说不出、道不明的不安。这次岭南作战,史家的史格实际上也在协助张弘范。汉军的两大世家联手出战,一旦失利,对他们这些汉军世家在朝廷中地位的打击可想而知。他叹了一口气:“弘范,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但我还是要提醒你,赵?跑到琼州,大出所有人预料,这里面的隐情还有待查明,我很担心会有什么变故。临行之前,你最好还是向刘深多请教,多了解点情况。”
当张弘范走出董府时,他的脑海里总在晃动一个人的影子,哪是一个倔强、还有些孩子气的脸。也许到了该和他见一面,也进行最后了断的时刻了吧?
宋景炎三年六月底,张弘范辞别忽必烈前往扬州,在那里,他精选水陆将校二万余人,以他的弟弟张弘正为先锋,分水陆两道开始南下。同时,他又分别传信给泉州的蒲笀庚以及江西的李恒,命前者集结船队准备和他在广南沿海会合,令后者在他的水军到了沿海以后,再按期出兵广州,在广南沿海合围张士杰,务必一战解决。
当张弘范南下开始进行岭南作战的时候,他肯定没有想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地方,还有一个人也在想着他。
- 肉肉屋
在这块已经有着几千年历史记录的土地上,同样留下来的是几千年的征战史。但在这些汗牛充栋的战例中,虽有不少水战描述,却鲜有海战的记录,在历代的典籍中可能也就大唐征战高丽的过程还有点沾边。
四年前,帝国攻打日本的失败,使这个宿将第一次感到海战可能远不是他以前所认为的水战。当帝国平定南方的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曾亲自到海边见识了大海。大海的辽阔深远,海上的风云变幻,给他的是无以复加的震撼。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古人有高山仰止,那么面对大海,你只会感到个人的渺小。他过去在江河湖泊中的作战,在这里只能算是区区小池塘里的战斗。
面对海洋的深邃,董文炳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也许他的心里还有点畏惧,那是对未知世界的畏惧。他忽然理解《后汉》中记载的,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西使大秦之时,为什么甘英遇海而归了。
然而今天帝国在南方的征伐已经没有多少陆上的战事了,剩下的更多是海上的搏斗,可这是一个历代名将从未涉足的世界,先人并不能给他多少教益。
当刘深几次三番的放跑张士杰,最终导致忽必烈十分震怒,并将他召回大都,作为一个留心者,他曾仔细地询问了刘深他和张士杰的交战过程。不像其他的人,见过大海的他,还是相信刘深对海战的描述的。只是面对帝国两次海上作战,一次失利、一次也可以说是失败的他,还真的能保持住他过往十足的信心吗?
他反对直接进攻琼州,并不仅仅是从消灭对方主力的角度出发。在那次帝国攻打日本的战争中,帝国实际上损失了九百艘战船和两万五千名士兵,这是帝国建立以来从所未有的事情。以他对帝国的了解,即使从更远一些的草原上崛起算起,帝国也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败。而失败的原因真的找到了吗?并不是每一个帝国的将领都会认真的思索这个问题,他们之中更多的是沉禁在以往的荣光中。但作为一个通览典籍、久经沙场的宿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他不可能不对此慎重。百度搜索读看看)
他心里还有另一个隐忧,哪就是赵?跑到琼州的行为,这完全不符合过往他对南方儒林士人的认识。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后面,他很怀疑其中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变故。
他很想找人商议一下,但放眼帝国,又有谁能够给他解惑呢?也许还是有一个人的,虽然这个人不能从军事上给于他建议,但凭着这个人的知识和眼光,他相信这个人肯定能给他其他方面的教益。但这个人并不和自己亲近,相反还有些疏远,而且如果他这样做还容易引起有心人的猜疑,因为哪个人同样是汉人,虽然他们是分属于两个系统的。最近大汗的行为表明,他已经在有意识的削弱那个人一方的权力。不合适啊,很多事情还是要靠自己来解决。
与大都其它帝国重臣的豪宅相比,北元帝国枢密院事、中左丞董文炳的府邸,并不起眼,甚至还显得有些过于简朴,但这个宅院即使是蒙古的亲贵重臣亦不敢小觑,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不起眼的院落后面所代表的是什么。
北元江东宣慰使张弘范恭敬的坐在客厅里,他刚刚从宫里觐见陛下出来没有多久,就被人请到了这里。他知道,即使是他的父亲张柔,北元帝国最早的汉军元帅之一,到了这府里,也不敢摆老资格。
董文炳走进了客堂,张弘范立即站起身来行礼:“弘范拜见中丞大人。”
“弘范不必多礼,坐吧。见过陛下了?”董文炳微笑着问道。
张弘范拱了拱手言道:“蒙大汗信任,弘范被授予蒙古、汉军都元帅之职,赐锦衣、玉带,同时命我从扬州抽调精锐,帅水步两军进兵岭南,剿灭宋室残余。陛下为使弘范能统一指挥蒙古军和汉军,还特赐我上方宝剑一柄,圣谕有不用命者,以此处之。”
“陛下不愧为一代圣主,国制,无汉人典蒙古军者。他对你是恩宠有加啊。”董文炳叹息着说了一句。
“弘范也要感谢大人的关爱和提携。”张弘范又对董文炳深施一礼。闻言董文炳却摆了摆手。
张弘范接着说道:“陛下虽对弘范信任有加,否决了派遣亲信蒙古大臣与我一同前往的建议,但弘范还是举荐了李恒为南下大军的副帅,与我共同进军包抄围歼张士杰部。”
董文炳赞赏地看了张弘范一眼。推荐李恒为副帅,除了其作战有独到之处,可为助力外,亦可更好地打消陛下心里可能存在的、对汉人领军的顾虑。
但他很快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而改以严肃的神情说道:“弘范,此次岭南作战,非比寻常。你精通韬略,久经战阵,熟悉水军,是个难得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你为人稳重,而又善出奇谋。这一点即使是陛下也深知,虽然是我推荐了你,但陛下他心里其实早就定下由你来进行此次作战了。”
停了一下,他接着说道:“我闻听张士杰曾在你父亲的手下,想必你对他是有一些了解的。孙子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可以告诉我你对此战的看法吗?”
张弘范站起身来,躬身言道:“多谢大人的抬爱。张士杰是我张氏的族人,他年轻的时候曾跟随父亲在杞县(现河南杞县)戍守,后因违反军纪,南逃至宋,其颇知军旅,但为人比较固执。”
董文炳点点头,他没有追问张士杰犯的是什么罪。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有很多事情是不需要深究,也不能深究的。
“弘范以为,现宋帝手下能战之兵,唯有张士杰一军,其余均为乌合之众。而张士杰所部精锐已在焦山之战中大都丧失,所余人马不过万余,因此弘范只需数万精锐,此战即可大胜。”
“我知道,我不担心宋军的战力,如果仅仅是在岸上交战,我相信弘范你有九成的把握取胜,但你知道我担心的是什么吗?”
“请大人教诲。”张弘范恭敬的言道。
“海战。在瑞安我去见过大海,那里完全不同于江河湖泊,风向、潮水、气候、对海情是否熟悉等等因素均能够影响海上作战效果。我曾问过刘深和张士杰的三次交战过程,他的失利表明,海上区域太大了,在现有条件下是无法进行包围战的,对手即使打不过,也很容易逃逸。因此,击败宋军不难,全歼宋军则很难。可是,如果仅仅击败宋军,而不能全歼,就等于又走了刘深的老路,而这是违背陛下南方作战宗旨的。”董文炳说话时的神情很严肃。
“刘深还告诉过我,他率领的水军完全不适应海上的情况,许多人在船上站都站不稳,更别论打仗,所幸似乎张士杰的人也不适应海战,当时真正上去和张士杰打的是蒲笀庚的人。试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又如何能与张士杰交战?”
“此外,陛下曾提出先攻琼州,但我认为我们对哪里的海情和基本情况根本不熟悉,根本无法做到包围那样一个大岛,赵?很容易逃逸,而张士杰领军在外,一旦回援,变数太大,即使是有蒲笀庚的协助,你也很难达成目的。但先对付张士杰,万一你无法全歼,被他逃逸,赵?同样会逃往海外啊。”
张弘范的脸上露出极其慎重的表情,他明白董文炳这是在提醒他。在这里,董文炳和他之间无需拐弯抹角。忽必烈所建的帝国中,汉臣三大军功世家,真定的董氏、永清的史氏、定兴的张氏本就是相互扶持,否则他们是无法抗衡蒙古军和探马赤军将领对他们的打压的。
“大人的提醒,弘范牢记在心。弘范也认为不应该先攻琼州,那样的话,张士杰在外,就像芒刺在背,弘范不得不分心应付。立足于沿海先对付张士杰,一可以尽量避免不适应海况之情,另一个背靠沿海,我军至少可随时撤至岸上,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如果赵?来援,那正好可以将其在沿海一网打尽。”
董文炳脸上的神情很复杂,他心里有些说不出、道不明的不安。这次岭南作战,史家的史格实际上也在协助张弘范。汉军的两大世家联手出战,一旦失利,对他们这些汉军世家在朝廷中地位的打击可想而知。他叹了一口气:“弘范,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但我还是要提醒你,赵?跑到琼州,大出所有人预料,这里面的隐情还有待查明,我很担心会有什么变故。临行之前,你最好还是向刘深多请教,多了解点情况。”
当张弘范走出董府时,他的脑海里总在晃动一个人的影子,哪是一个倔强、还有些孩子气的脸。也许到了该和他见一面,也进行最后了断的时刻了吧?
宋景炎三年六月底,张弘范辞别忽必烈前往扬州,在那里,他精选水陆将校二万余人,以他的弟弟张弘正为先锋,分水陆两道开始南下。同时,他又分别传信给泉州的蒲笀庚以及江西的李恒,命前者集结船队准备和他在广南沿海会合,令后者在他的水军到了沿海以后,再按期出兵广州,在广南沿海合围张士杰,务必一战解决。
当张弘范南下开始进行岭南作战的时候,他肯定没有想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地方,还有一个人也在想着他。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