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位侍卫的脸色都变得无比的凝重,这盏灼鬼琶他们是前所未见。虽然是听过这灼鬼琶发出的策天般的轻灵乐曲,但他们毕竟还是没有见识过这灼鬼琶的真实面目,他们对此还是怀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直到下一刻,俞菲一手持着灼鬼琶的青铜色长柄,另一只手抚摸在灼鬼琶的弹性如斯的弦上,弹奏出魔灵大陆上如同高涵悦使用的玉瑶琴一般的空谷传响,缭绕不绝的乐章的时候。这四个侍卫和七个统领军队的指挥这才完全相信了俞菲的身份。也相信了俞菲能够带领他们走向比较光明的未来。
四位侍卫转过身去,互相商量了一下,他们心中其实一开始是犹豫了很久。但是,最终他们四个人还是选择单膝跪下,在俞菲的面前发誓效忠于这位圣女。而随着这四位侍卫的同时跪下发誓效忠,身旁的七位统兵的将领也同时单膝跪下,沉声说道:“我们愿意听从圣女的调遣................”
俞菲脸上露出了无比舒心的笑容,她的计划到现在才算是成功了。她立刻上前扶起这七位将领和四位北长老的亲卫。此时,俞菲脸上这才表现出了一阵难得的笑容,笑着对他们说道:“大家都是我们明族最后残存下来的忠良人氏,我自然是不愿意让你们跟着北长老一起去送死。既然现在你们愿意效忠于我,说白了就是为了我们明族保存下一脉最后的香烟。你们..........”俞菲目光冷冽如刀,静静地盯着面前的十一人。此时,她这位年纪十七岁多的少女,面前的十一人却俨然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当年如同蒋月雪一般,甚至有些超过蒋月雪的心机和控制力。
俞菲的声音并不大,却让他们这十一个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这十一人几乎是鬼使神差般地,就默默地点了点头。其中的两个侍卫有些担忧地问道:“圣女.............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才好............您也知道...........现在的局势实在是非常严峻啊............”
这十一人提起的这件事情确实让俞菲原本舒展开来的眉毛再一次凝固住了。她心底确实有一个计划,但纵然是现在这样十一人已经全数宣布效忠于她的情况之下,俞菲还是不敢就这么贸然提出这么一个大胆的计划。但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直勾勾地盯着她,令俞菲感受到了一种无形之中存在着的压力。她只能默默地说出了自己所在已经思考好的大胆的计划。
“啊.............”半响时分过去,当俞菲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的时候,果然不出她的所料,站在她面前的这十一位能够象征着现在这么一支军队的人物都大吃一惊,他们的表情之中不仅仅透着一股惊愕,也透着一种淡淡如斯般的恐惧。“这..........能行吗?”
俞菲面色苦笑一声,她也大概猜测到了其中的玄机,这十一位明族军队的领袖虽然是有才能的明族族人,也是明族最后遗留下来的重要人物,但是最近的几次战略和计划都遭受到了重创,这件事情让这十一位明族重要人物心中有些战栗和胆寒。不管是对于内战的封国还是虎视眈眈的封国,对于他们都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确实,他们不得不承认,俞菲提出的这个计划虽然有可行性,但却是一个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不愿意选择的一条路。
俞菲的计划很简单,她就是想趁着现在齐国驻守锦城军力不足的机会,将现在尚存留下来的三万明族精锐军队作为和锦城驻守军队的领袖李复谈判的筹码,最好就是将这么一支三万明族精锐军队作为齐国的战力而存在。这样,等于说就是明族和齐国三代以来的恩怨情仇最终还是能够结束的。虽然,俞菲自己都不敢保证,齐国说不定哪个时刻再次回翻脸彻底剿灭他们明族,但至少现在这几年之内,明族不会被灭。而有了这么几年,她就有可能可以跟随冯宇冲他们,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说不定到那个时候,她能够创立下一些功勋保护最后的明族传承。当然,这一切毕竟都是俞菲自己所想,究竟是否能够付诸成为行动谁也说不好。
俞菲悠悠的叹了口气,强作笑容对面前的这十一人说道:“实不相瞒,我是觉得我们这么做,至少能够在几年之内保存下我们最后的明族势力。到那个时候,可能魔灵大陆上就会出现动荡,我们明族只要低调继续生活下去,说不定并不会遭受到齐国最终的打击..........可能以后还有可能翻身...........你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不会强迫你们做出这么一个决定..........因为我也知道.........这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件艰难的选择............但只有真真正正地活下去,一切才有机会............”
七位统兵将领,四位亲卫深深地低下了头,他们能够感觉到俞菲眼神和语言中透露出来的一种深深地亲切感和为他们着想的感受。他们都不由自主的沉默了,他们想起了,自从十几年前明族遭受到齐国上任皇帝的毁灭性打击之后,明族这十几年来风雨飘摇,居无定所,心怀仇恨,甚至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当然,这十几年以来,虽然明族一直在那里发动起义,想要复仇,但如今族人们已经损失殆尽,老弱妇孺不敢出门,只能隐居于山林之中。在前线战斗的这三万军队是明族最后的势力了。其中的两位侍卫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自己身后的其他九位同伴,现在俞菲仅仅只是叫了他们前来此商量最终的决策,一是要获得他们的支持,第二点,便是希望这十一人能够支持她。但是,不管如何,他们终究还是不能,让明族毁在他们的手上!纵然失去一切,只要能够保住最后的族人,他们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既然已经意见一致,这十一位足以代表这三万军队的明族主要人物现在已经完全忘却了死于俞菲之手的明族北长老了。将消息传递下去的时候,每个明族将士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无比喜悦和舒畅的神色,他们在这里坚持下去,确实处于一种深度的迷茫之中。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现在这样消耗下去,粮草不济军心涣散,真的没有继续坚持下去的资本了。倒不如在这个齐国也同样面临强敌的时刻拨乱反正,说不定还能保住一条性命呢。
轩乐君二十二年初秋,封国大军强势东征,从东临关出发围攻若城。若城内外五万大军互相呼应,正在奋力坚守。而此时,北方的锦城却意外地接到了明族三万军队的归顺。根据统领这一支明族军队的七位将领所说,他们是感念李丹丞相从一开始就已经颁布的赦令。只是北长老一直把持着军权不肯放手,直到今日,北长老身死。他们就立刻拔起营帐,前来锦城下宣布投诚了。
看到此情此景,锦城守将李复只是微微一笑,便亲自下城接受明族军队的回归。他和父亲李丹早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也知道做出一个接纳明族的姿态的话,对于现在南方尚且看不清楚情况,甚至害怕被齐国朝廷责难的南方百姓们,给他们指引一条明路。再者,就是现在这一支三万精锐的明族军队是他们的一大臂助,或许能够改变现在齐国对于封国已经有些不利的局面。想到此,李复也就将自己的疑心藏了起来,坦然接受了这一支三万明族军队的投诚。命令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两万人南下协助若城,另外一万人北上协助提防盛城的封战会二堂的军队。
而李复,他也会到锦城,整顿了他现在手上还有的两万军队,整备起了四万大军。留下五千人和自己的副将刘裕驻守住锦城,同时统一调度后方的宣城运送而来的粮草。李复自己调三万五千军队南下,配合三股军力会师若城。
于是,当初俞菲的临时起意回到齐国来,现在衍变成了齐国兵不血刃便平定了国内的内乱,并且摆出了一个姿态,让原本以为自己无法被饶恕的齐国会城各县的百姓们重新燃起了希望。在会城的封国军队以为把持住局势,可以北上协助封国圣帝的亲征的时候。会城和周围的十八个县城里的百姓们同时发动了大规模的民众起义,他们在一位年纪尚轻的少年的指挥下,一路攻破县城夺取兵器和粮草,装备了一支三万余人的青壮军队。这支军队趁着封国驻守会城大军北上的机会,一路过关斩将回师会城。现在已经开始进攻由三千军队驻守的会城。只是,由于会城周围的攻城器械大半都被封国北上的军队带走了,再加上这一支三万余人的青壮军队并无攻城的经验。于是这一支军队只能够驻兵会城城下,等待机会。
当然,这一支青壮军队的出现,也同样预示着会城周围局势的变化。封国不得不回兵两万,前来剿灭这一支齐国的军队,尤其是这一支军队的领军人物,封国赐予了杀死他的人两万两黄金的重赏。而这支军队的领军人物,是一位非常年轻,甚至年纪还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这位少年,名叫冯宇冲。
四位侍卫转过身去,互相商量了一下,他们心中其实一开始是犹豫了很久。但是,最终他们四个人还是选择单膝跪下,在俞菲的面前发誓效忠于这位圣女。而随着这四位侍卫的同时跪下发誓效忠,身旁的七位统兵的将领也同时单膝跪下,沉声说道:“我们愿意听从圣女的调遣................”
俞菲脸上露出了无比舒心的笑容,她的计划到现在才算是成功了。她立刻上前扶起这七位将领和四位北长老的亲卫。此时,俞菲脸上这才表现出了一阵难得的笑容,笑着对他们说道:“大家都是我们明族最后残存下来的忠良人氏,我自然是不愿意让你们跟着北长老一起去送死。既然现在你们愿意效忠于我,说白了就是为了我们明族保存下一脉最后的香烟。你们..........”俞菲目光冷冽如刀,静静地盯着面前的十一人。此时,她这位年纪十七岁多的少女,面前的十一人却俨然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当年如同蒋月雪一般,甚至有些超过蒋月雪的心机和控制力。
俞菲的声音并不大,却让他们这十一个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这十一人几乎是鬼使神差般地,就默默地点了点头。其中的两个侍卫有些担忧地问道:“圣女.............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才好............您也知道...........现在的局势实在是非常严峻啊............”
这十一人提起的这件事情确实让俞菲原本舒展开来的眉毛再一次凝固住了。她心底确实有一个计划,但纵然是现在这样十一人已经全数宣布效忠于她的情况之下,俞菲还是不敢就这么贸然提出这么一个大胆的计划。但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直勾勾地盯着她,令俞菲感受到了一种无形之中存在着的压力。她只能默默地说出了自己所在已经思考好的大胆的计划。
“啊.............”半响时分过去,当俞菲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的时候,果然不出她的所料,站在她面前的这十一位能够象征着现在这么一支军队的人物都大吃一惊,他们的表情之中不仅仅透着一股惊愕,也透着一种淡淡如斯般的恐惧。“这..........能行吗?”
俞菲面色苦笑一声,她也大概猜测到了其中的玄机,这十一位明族军队的领袖虽然是有才能的明族族人,也是明族最后遗留下来的重要人物,但是最近的几次战略和计划都遭受到了重创,这件事情让这十一位明族重要人物心中有些战栗和胆寒。不管是对于内战的封国还是虎视眈眈的封国,对于他们都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确实,他们不得不承认,俞菲提出的这个计划虽然有可行性,但却是一个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不愿意选择的一条路。
俞菲的计划很简单,她就是想趁着现在齐国驻守锦城军力不足的机会,将现在尚存留下来的三万明族精锐军队作为和锦城驻守军队的领袖李复谈判的筹码,最好就是将这么一支三万明族精锐军队作为齐国的战力而存在。这样,等于说就是明族和齐国三代以来的恩怨情仇最终还是能够结束的。虽然,俞菲自己都不敢保证,齐国说不定哪个时刻再次回翻脸彻底剿灭他们明族,但至少现在这几年之内,明族不会被灭。而有了这么几年,她就有可能可以跟随冯宇冲他们,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说不定到那个时候,她能够创立下一些功勋保护最后的明族传承。当然,这一切毕竟都是俞菲自己所想,究竟是否能够付诸成为行动谁也说不好。
俞菲悠悠的叹了口气,强作笑容对面前的这十一人说道:“实不相瞒,我是觉得我们这么做,至少能够在几年之内保存下我们最后的明族势力。到那个时候,可能魔灵大陆上就会出现动荡,我们明族只要低调继续生活下去,说不定并不会遭受到齐国最终的打击..........可能以后还有可能翻身...........你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不会强迫你们做出这么一个决定..........因为我也知道.........这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件艰难的选择............但只有真真正正地活下去,一切才有机会............”
七位统兵将领,四位亲卫深深地低下了头,他们能够感觉到俞菲眼神和语言中透露出来的一种深深地亲切感和为他们着想的感受。他们都不由自主的沉默了,他们想起了,自从十几年前明族遭受到齐国上任皇帝的毁灭性打击之后,明族这十几年来风雨飘摇,居无定所,心怀仇恨,甚至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当然,这十几年以来,虽然明族一直在那里发动起义,想要复仇,但如今族人们已经损失殆尽,老弱妇孺不敢出门,只能隐居于山林之中。在前线战斗的这三万军队是明族最后的势力了。其中的两位侍卫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自己身后的其他九位同伴,现在俞菲仅仅只是叫了他们前来此商量最终的决策,一是要获得他们的支持,第二点,便是希望这十一人能够支持她。但是,不管如何,他们终究还是不能,让明族毁在他们的手上!纵然失去一切,只要能够保住最后的族人,他们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既然已经意见一致,这十一位足以代表这三万军队的明族主要人物现在已经完全忘却了死于俞菲之手的明族北长老了。将消息传递下去的时候,每个明族将士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无比喜悦和舒畅的神色,他们在这里坚持下去,确实处于一种深度的迷茫之中。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现在这样消耗下去,粮草不济军心涣散,真的没有继续坚持下去的资本了。倒不如在这个齐国也同样面临强敌的时刻拨乱反正,说不定还能保住一条性命呢。
轩乐君二十二年初秋,封国大军强势东征,从东临关出发围攻若城。若城内外五万大军互相呼应,正在奋力坚守。而此时,北方的锦城却意外地接到了明族三万军队的归顺。根据统领这一支明族军队的七位将领所说,他们是感念李丹丞相从一开始就已经颁布的赦令。只是北长老一直把持着军权不肯放手,直到今日,北长老身死。他们就立刻拔起营帐,前来锦城下宣布投诚了。
看到此情此景,锦城守将李复只是微微一笑,便亲自下城接受明族军队的回归。他和父亲李丹早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也知道做出一个接纳明族的姿态的话,对于现在南方尚且看不清楚情况,甚至害怕被齐国朝廷责难的南方百姓们,给他们指引一条明路。再者,就是现在这一支三万精锐的明族军队是他们的一大臂助,或许能够改变现在齐国对于封国已经有些不利的局面。想到此,李复也就将自己的疑心藏了起来,坦然接受了这一支三万明族军队的投诚。命令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两万人南下协助若城,另外一万人北上协助提防盛城的封战会二堂的军队。
而李复,他也会到锦城,整顿了他现在手上还有的两万军队,整备起了四万大军。留下五千人和自己的副将刘裕驻守住锦城,同时统一调度后方的宣城运送而来的粮草。李复自己调三万五千军队南下,配合三股军力会师若城。
于是,当初俞菲的临时起意回到齐国来,现在衍变成了齐国兵不血刃便平定了国内的内乱,并且摆出了一个姿态,让原本以为自己无法被饶恕的齐国会城各县的百姓们重新燃起了希望。在会城的封国军队以为把持住局势,可以北上协助封国圣帝的亲征的时候。会城和周围的十八个县城里的百姓们同时发动了大规模的民众起义,他们在一位年纪尚轻的少年的指挥下,一路攻破县城夺取兵器和粮草,装备了一支三万余人的青壮军队。这支军队趁着封国驻守会城大军北上的机会,一路过关斩将回师会城。现在已经开始进攻由三千军队驻守的会城。只是,由于会城周围的攻城器械大半都被封国北上的军队带走了,再加上这一支三万余人的青壮军队并无攻城的经验。于是这一支军队只能够驻兵会城城下,等待机会。
当然,这一支青壮军队的出现,也同样预示着会城周围局势的变化。封国不得不回兵两万,前来剿灭这一支齐国的军队,尤其是这一支军队的领军人物,封国赐予了杀死他的人两万两黄金的重赏。而这支军队的领军人物,是一位非常年轻,甚至年纪还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这位少年,名叫冯宇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