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嘱完,婆孙俩才慢慢悠悠出了院门,去李老师家上课。
没一会儿穆建英和穆建华也过来了。
周淑芬还有点惊讶地道:“你们不去学校上学吗?”
平日里过来得不情不愿的姐弟俩今天显然很高兴,“我们过来读书啊,大哥回去没和你说?”
开学快两个周了,上一周末穆建光放假直接回了丰田村,比起在镇里玩得忘乎得以的弟弟妹妹,穆建光还记得回去看看爸妈,第二天下午再赶回来。
穆建光倒说了弟弟妹妹两个在四叔家过得很好,至于穆家孩子一起学习的事,因为他暑假期间当了大家的老师这件事,说出来尤其是和家里的爸妈说,莫名地感觉有一股羞耻感,于是他便直接略过了这段。
穆老头儿尽职尽责催着两个孙子孙女进去,然后才给老大夫妻俩解释了家里孩子们天天一起学习的事,还学会背那什么又是“吐”又是“睡”,还有“废物”,听说外国人数数就是这样念,听得穆老头儿满头雾水。
穆建伯和周淑芬也一脸懵,果然没过多久,堂屋便传出来了各个腔调的“碗”“吐”“睡”……
周淑芬嘀咕:“这外国人讲话可真奇怪啊……”
穆老头儿问穆显伯村里的情况:“家里还好吧?”
穆显伯便道:“都好。”
“猪呢?你们那几头猪能离得了人?你娘还说怕你们忙不过来,叫你们下次来,把家里的鸡杀两只带上来,留两只等着过年吃就行了。”这说的是穆老太太自己养的几只鸡。
穆显伯:“猪离不得人嘞,我们坐坐就走。鸡不碍事,喂一只是喂,喂两只也是喂,顺手的事。”
然后才问穆老头儿:“要不要跟我回去?”
穆老头儿啧啧嘴:“回去个啥?这么多张嘴能撇下?”他指了指堂屋鬼哭狼嚎的动静。
穆显伯早从老二夫妻俩口中知道了老三夫妻俩去省城了。
“老三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吗?”
穆老头儿思量:“就这两天吧,走快十天了。”
穆显伯:“那等老三他们回来,你们就回村吗?还是去老四家也住几天?”
穆老头儿动动嘴:“……回什么?你娘天天都有任务呢。”
他向院门口示意,道:“早中晚都得接送人嘞,老三两个平时忙,又搞生意那头,又搞家里这么多人的吃吃喝喝,没空啊,只得我和你娘去。”
“你三弟家的侄女你知道的,只有三岁大,白白净净,聪聪明明,要是被拍花子拍走,哭都没地儿哭。”
穆显伯如何不知道,罚款宝宝嘛,老三一家稀罕得紧,他也是听老二他们说送去上课了。
听后就有和老四夫妻俩同样的担心:“那孩子还这么小,上课能听得懂吗?老三他们莫不是糊涂了。”
在穆显伯认知里,一个小孩再怎么聪明也就是嘴巴甜一点会说一点,但她终归只是个三岁小孩,哪会像六七岁的孩子能听懂大人和老师的训,他简直不能想象三岁小孩坐在下面乖乖听课是什么模样。
就打老四家的大闺女萍萍来说,穆家人谁不夸一句听话懂事,可萍萍不也常常跑出去玩。
小孩玩心都重,太小的话没定性,对什么事都还处于模模糊糊的概念。
所以穆显伯才觉得老三他们这次做得有点不像话,太着急了些。
穆老头儿不多说,冲他们留下两个字:“等着。”
然后就穿过堂屋的孩子们,回到老俩口睡觉的屋,翻了翻,不一会儿就拿着一叠纸出来了。
没有递给他们,而是站在两人旁,自己眯着眼边翻边讲解。
“这是宁宁第一天上课记的课堂笔记。你别看它们两排都长得差不多,但上头那个才是我们国家的拼音,下头那个是外国人的什么字母。”
“这是宁宁自己默写的加减乘除口诀,背得可溜了,家里的三个哥哥在算术上都比不过她了呢。”
“这些都是宁宁练的字,每天一篇每天一篇,都攒了这么多了啊,你看看,是不是写得越来越好?我看等到过年,咱们家里的春联都不用去买了,宁宁写都行。”
“还有……”
宁宁现在有个坏毛病,写过的东西就不稀罕搭理了,就像是每天固定的练字的纸。穆老太太是每天收拾孙女的书包的,某次好几天都没看到她的练习之作后,问了一句才知道人家写完给李老师瞅了一眼后就直接扔李老师JSG家厨房的灶里当火引子了。
穆老太太听得直瞪眼,然后果断让孙女带回家给她,宁宁也只能不情不愿把自己的黑历史上交了。
倒是自己做笔记和练习题,因为记得要带给隔壁的单玉,倒每次都完整地带回来了。
跟着穆老头一起观摩了侄女近一个月的学习进度,饶是穆显伯和周淑芬两个带着有丁点偏见的人,都能看出人家小孩每天上课肯定是很认真的,每一天进步很明显。
上面的内容还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老师天天教孩子一加一等于几的那种简单问题,至少让小学毕业二十几年的穆显伯来看是看不懂的。
老大夫妻俩顿时理解了老三他们的做法。
听完穆老头儿好一顿夸孙女,周淑芬这会儿也有点明白了,看来二老在老三这里呆得很乐意嘛,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回不去。
到点儿,家里的一群孩子背起自己的书包就直奔奔往学校赶去。
--
没一会儿穆建英和穆建华也过来了。
周淑芬还有点惊讶地道:“你们不去学校上学吗?”
平日里过来得不情不愿的姐弟俩今天显然很高兴,“我们过来读书啊,大哥回去没和你说?”
开学快两个周了,上一周末穆建光放假直接回了丰田村,比起在镇里玩得忘乎得以的弟弟妹妹,穆建光还记得回去看看爸妈,第二天下午再赶回来。
穆建光倒说了弟弟妹妹两个在四叔家过得很好,至于穆家孩子一起学习的事,因为他暑假期间当了大家的老师这件事,说出来尤其是和家里的爸妈说,莫名地感觉有一股羞耻感,于是他便直接略过了这段。
穆老头儿尽职尽责催着两个孙子孙女进去,然后才给老大夫妻俩解释了家里孩子们天天一起学习的事,还学会背那什么又是“吐”又是“睡”,还有“废物”,听说外国人数数就是这样念,听得穆老头儿满头雾水。
穆建伯和周淑芬也一脸懵,果然没过多久,堂屋便传出来了各个腔调的“碗”“吐”“睡”……
周淑芬嘀咕:“这外国人讲话可真奇怪啊……”
穆老头儿问穆显伯村里的情况:“家里还好吧?”
穆显伯便道:“都好。”
“猪呢?你们那几头猪能离得了人?你娘还说怕你们忙不过来,叫你们下次来,把家里的鸡杀两只带上来,留两只等着过年吃就行了。”这说的是穆老太太自己养的几只鸡。
穆显伯:“猪离不得人嘞,我们坐坐就走。鸡不碍事,喂一只是喂,喂两只也是喂,顺手的事。”
然后才问穆老头儿:“要不要跟我回去?”
穆老头儿啧啧嘴:“回去个啥?这么多张嘴能撇下?”他指了指堂屋鬼哭狼嚎的动静。
穆显伯早从老二夫妻俩口中知道了老三夫妻俩去省城了。
“老三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吗?”
穆老头儿思量:“就这两天吧,走快十天了。”
穆显伯:“那等老三他们回来,你们就回村吗?还是去老四家也住几天?”
穆老头儿动动嘴:“……回什么?你娘天天都有任务呢。”
他向院门口示意,道:“早中晚都得接送人嘞,老三两个平时忙,又搞生意那头,又搞家里这么多人的吃吃喝喝,没空啊,只得我和你娘去。”
“你三弟家的侄女你知道的,只有三岁大,白白净净,聪聪明明,要是被拍花子拍走,哭都没地儿哭。”
穆显伯如何不知道,罚款宝宝嘛,老三一家稀罕得紧,他也是听老二他们说送去上课了。
听后就有和老四夫妻俩同样的担心:“那孩子还这么小,上课能听得懂吗?老三他们莫不是糊涂了。”
在穆显伯认知里,一个小孩再怎么聪明也就是嘴巴甜一点会说一点,但她终归只是个三岁小孩,哪会像六七岁的孩子能听懂大人和老师的训,他简直不能想象三岁小孩坐在下面乖乖听课是什么模样。
就打老四家的大闺女萍萍来说,穆家人谁不夸一句听话懂事,可萍萍不也常常跑出去玩。
小孩玩心都重,太小的话没定性,对什么事都还处于模模糊糊的概念。
所以穆显伯才觉得老三他们这次做得有点不像话,太着急了些。
穆老头儿不多说,冲他们留下两个字:“等着。”
然后就穿过堂屋的孩子们,回到老俩口睡觉的屋,翻了翻,不一会儿就拿着一叠纸出来了。
没有递给他们,而是站在两人旁,自己眯着眼边翻边讲解。
“这是宁宁第一天上课记的课堂笔记。你别看它们两排都长得差不多,但上头那个才是我们国家的拼音,下头那个是外国人的什么字母。”
“这是宁宁自己默写的加减乘除口诀,背得可溜了,家里的三个哥哥在算术上都比不过她了呢。”
“这些都是宁宁练的字,每天一篇每天一篇,都攒了这么多了啊,你看看,是不是写得越来越好?我看等到过年,咱们家里的春联都不用去买了,宁宁写都行。”
“还有……”
宁宁现在有个坏毛病,写过的东西就不稀罕搭理了,就像是每天固定的练字的纸。穆老太太是每天收拾孙女的书包的,某次好几天都没看到她的练习之作后,问了一句才知道人家写完给李老师瞅了一眼后就直接扔李老师JSG家厨房的灶里当火引子了。
穆老太太听得直瞪眼,然后果断让孙女带回家给她,宁宁也只能不情不愿把自己的黑历史上交了。
倒是自己做笔记和练习题,因为记得要带给隔壁的单玉,倒每次都完整地带回来了。
跟着穆老头一起观摩了侄女近一个月的学习进度,饶是穆显伯和周淑芬两个带着有丁点偏见的人,都能看出人家小孩每天上课肯定是很认真的,每一天进步很明显。
上面的内容还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老师天天教孩子一加一等于几的那种简单问题,至少让小学毕业二十几年的穆显伯来看是看不懂的。
老大夫妻俩顿时理解了老三他们的做法。
听完穆老头儿好一顿夸孙女,周淑芬这会儿也有点明白了,看来二老在老三这里呆得很乐意嘛,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回不去。
到点儿,家里的一群孩子背起自己的书包就直奔奔往学校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