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之后,名扬天下,天下学子提起您,不再纠缠于女子之身,而是饱学之士,朝中无人之危可解,何乐而不为。”
崔漾心中盛赞,听得外间动静,知此时邀先生入朝任官不是时机,便暂且不提,让愤怒出离的陆子明、宴归怀稍安勿躁。
“即是学术上无君臣尊卑,姑且便无需动怒,他们要如何核验,叫他们选出一人来照旧做喉舌便是,无妨。”
刘序方才去内堂,与众判官商议,欲把十五子问答整理成册,以便纳入太学藏书阁,供后辈学子们参详学习,出来听外间学子吵闹着说不可能,登时大怒,“无知竖子!”
这些人不敢直言陛下作假,便只说十五人有可能与文武试判官、文博士、武博士勾结,事先背诵课考答案,需要核查核验。
十个判官都怒涨了脸,文博士张芝山、武博士岑参年亦气得差点没晕过去,别说这些题目无法泄露,便是当真泄露,要在六日里叫学子们把上万册书倒背如流,试问谁能做到?
他们坚持要办文武试,本就是为了抗诏,如何会泄题,但他们的目的是十月征召贤良课考,便也佯做气急的模样,哄闹声越响,心中也越暗自得意。
刘序见许多学子跟风喊不公,气急败坏,“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都说宠辱不惊,现在的学子都只有这么点气量么?”
如此咄咄逼人,输也输得难看,陆子明身为男子,都觉面上无光,火辣辣的。
杨明轩亦是怒火中烧。
宴归怀叫两人冷静,“要叫这群男子承认自己不如一名女子,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再者三人都知晓,大多学子不是上京城勋贵,也是州郡上的世袭大族,眼下大成这般情形,要治学与政治分开,是绝无可能的。
刘序朝陛下请令,崔漾微微颔首,“去罢,只应一题,叫他们午时前结束,该用膳了。”
自女帝登上帝位那日起,这是杨明轩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世道如此鲜明的不公,洛神公子沈恪、丞相王铮亦曾拔得头筹,皆是满堂喝彩传为美谈,现在陛下略胜一筹,却闹成这般模样。
女帝神情淡淡,不似动怒,公羊丘却沉了面色,叫了太学右丞上来,吩咐说,“你下去看看,不要阻止,但把闹事的、凑热闹的、未出言相权的名字都记下,事后再处置,我太学不收这等品德不端,心胸狭隘之人。”
太学右丞躬身应下,这便去了。
呼声中以清河孟康最为激烈,又有苏孝、殷和,费绩几人附和。
贺汀洲出列相劝,“圣人云治学之前先有修行,知礼二德,君子坦荡,小人长戚,败便败,诸位何必恼羞如此,失了君子仪态。”
许多学子应和,“就是,你这是连师长们的品德也怀疑上了,全部课考题目都是抽签,公开公正,你想作弊,做一个看看。”
“你这是无理取闹,还是休要失了读书人的礼仪,闹得也太难看了。”
贺汀洲道,“子康兄,往后潜心修学便是。”
孟康并不理会,只高声道,“怎么可能满筹,当年洛神公子亦只得十九筹,丞相王铮有不世之材,亦才十九筹,这是我们的事,与你贺汀洲无关,闪开。”
贺汀洲自知我们与你们,是勋贵与寒门之分,却并不以为辱,反以对方为辱,他认为学子读书,不该是忠于谁,而该是为百姓奔走,正所谓,民贵君轻,既然民最重要,那么君王是贤德,还是昏聩,是男是女,又有何分别。
君王贤德,需要读书人入仕,若君王昏聩,便更需要读书人为百姓奔走。
君王博学至此,是百姓之福,是天下之福,孟康一流为家族利益,呼吁学子抗诏,已污化‘圣人绝学’四字,他绝不敢苟同。
贺汀洲扬声道,“我贺汀洲敬重陛下学识,明日便去贤良馆应诏,是为天子门生,维护师长君威,天理应当。”
他话语落,已有不少人应和,“我们也是!”
司礼见尚有学子明事理,暗自点头,上前宣读圣令,学子们便都安静下来,孟康、苏孝等人最终推举孟康为首。
司礼颔首道,“出题便是。”
几人商议一刻钟,最终由孟康的家臣快马去客舍取来一卷孤本,这是已失传的上古书籍,已遗失百余年,月前孟家自先人古墓中所得,绝对算是世间独一份。
两刻钟后,家臣小心翼翼捧着箱笼奔进来,打开箱笼时,不少学子看见竹简上残字,都不认识这是什么文籍,孟康心中得意,料定这上古遗书除他孟家外,无人能知晓。
有学子念出只言片语。
崔漾听了,便知是已经遗失的四奇书之二,《三坟》《九丘》。
孟康刚拆下一片竹简呈给司礼,压着志得意满请喉舌猜这典籍的由来,并背出全文,忽而身体一震,面色煞白,猛地翻动竹简,不敢置信。
耳侧那道声音缓和清越,字字清晰,流畅无滞涩,非但与竹简相合,还将竹简上的缺字悉数补齐了。
苏孝等人亦是听见了,翻看竹简对比,震惊骇然,捧着竹简再说不出一个字,天啊,这真是闻所未闻,闻所未闻……
司礼请孟康当好喉舌,孟康面色灰败,跪于地上,古籍艰涩,他便是通闻一遍,对照古籍,也念得磕磕绊绊,苏孝等人从旁辅助,方才复述完。
--
崔漾心中盛赞,听得外间动静,知此时邀先生入朝任官不是时机,便暂且不提,让愤怒出离的陆子明、宴归怀稍安勿躁。
“即是学术上无君臣尊卑,姑且便无需动怒,他们要如何核验,叫他们选出一人来照旧做喉舌便是,无妨。”
刘序方才去内堂,与众判官商议,欲把十五子问答整理成册,以便纳入太学藏书阁,供后辈学子们参详学习,出来听外间学子吵闹着说不可能,登时大怒,“无知竖子!”
这些人不敢直言陛下作假,便只说十五人有可能与文武试判官、文博士、武博士勾结,事先背诵课考答案,需要核查核验。
十个判官都怒涨了脸,文博士张芝山、武博士岑参年亦气得差点没晕过去,别说这些题目无法泄露,便是当真泄露,要在六日里叫学子们把上万册书倒背如流,试问谁能做到?
他们坚持要办文武试,本就是为了抗诏,如何会泄题,但他们的目的是十月征召贤良课考,便也佯做气急的模样,哄闹声越响,心中也越暗自得意。
刘序见许多学子跟风喊不公,气急败坏,“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都说宠辱不惊,现在的学子都只有这么点气量么?”
如此咄咄逼人,输也输得难看,陆子明身为男子,都觉面上无光,火辣辣的。
杨明轩亦是怒火中烧。
宴归怀叫两人冷静,“要叫这群男子承认自己不如一名女子,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再者三人都知晓,大多学子不是上京城勋贵,也是州郡上的世袭大族,眼下大成这般情形,要治学与政治分开,是绝无可能的。
刘序朝陛下请令,崔漾微微颔首,“去罢,只应一题,叫他们午时前结束,该用膳了。”
自女帝登上帝位那日起,这是杨明轩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世道如此鲜明的不公,洛神公子沈恪、丞相王铮亦曾拔得头筹,皆是满堂喝彩传为美谈,现在陛下略胜一筹,却闹成这般模样。
女帝神情淡淡,不似动怒,公羊丘却沉了面色,叫了太学右丞上来,吩咐说,“你下去看看,不要阻止,但把闹事的、凑热闹的、未出言相权的名字都记下,事后再处置,我太学不收这等品德不端,心胸狭隘之人。”
太学右丞躬身应下,这便去了。
呼声中以清河孟康最为激烈,又有苏孝、殷和,费绩几人附和。
贺汀洲出列相劝,“圣人云治学之前先有修行,知礼二德,君子坦荡,小人长戚,败便败,诸位何必恼羞如此,失了君子仪态。”
许多学子应和,“就是,你这是连师长们的品德也怀疑上了,全部课考题目都是抽签,公开公正,你想作弊,做一个看看。”
“你这是无理取闹,还是休要失了读书人的礼仪,闹得也太难看了。”
贺汀洲道,“子康兄,往后潜心修学便是。”
孟康并不理会,只高声道,“怎么可能满筹,当年洛神公子亦只得十九筹,丞相王铮有不世之材,亦才十九筹,这是我们的事,与你贺汀洲无关,闪开。”
贺汀洲自知我们与你们,是勋贵与寒门之分,却并不以为辱,反以对方为辱,他认为学子读书,不该是忠于谁,而该是为百姓奔走,正所谓,民贵君轻,既然民最重要,那么君王是贤德,还是昏聩,是男是女,又有何分别。
君王贤德,需要读书人入仕,若君王昏聩,便更需要读书人为百姓奔走。
君王博学至此,是百姓之福,是天下之福,孟康一流为家族利益,呼吁学子抗诏,已污化‘圣人绝学’四字,他绝不敢苟同。
贺汀洲扬声道,“我贺汀洲敬重陛下学识,明日便去贤良馆应诏,是为天子门生,维护师长君威,天理应当。”
他话语落,已有不少人应和,“我们也是!”
司礼见尚有学子明事理,暗自点头,上前宣读圣令,学子们便都安静下来,孟康、苏孝等人最终推举孟康为首。
司礼颔首道,“出题便是。”
几人商议一刻钟,最终由孟康的家臣快马去客舍取来一卷孤本,这是已失传的上古书籍,已遗失百余年,月前孟家自先人古墓中所得,绝对算是世间独一份。
两刻钟后,家臣小心翼翼捧着箱笼奔进来,打开箱笼时,不少学子看见竹简上残字,都不认识这是什么文籍,孟康心中得意,料定这上古遗书除他孟家外,无人能知晓。
有学子念出只言片语。
崔漾听了,便知是已经遗失的四奇书之二,《三坟》《九丘》。
孟康刚拆下一片竹简呈给司礼,压着志得意满请喉舌猜这典籍的由来,并背出全文,忽而身体一震,面色煞白,猛地翻动竹简,不敢置信。
耳侧那道声音缓和清越,字字清晰,流畅无滞涩,非但与竹简相合,还将竹简上的缺字悉数补齐了。
苏孝等人亦是听见了,翻看竹简对比,震惊骇然,捧着竹简再说不出一个字,天啊,这真是闻所未闻,闻所未闻……
司礼请孟康当好喉舌,孟康面色灰败,跪于地上,古籍艰涩,他便是通闻一遍,对照古籍,也念得磕磕绊绊,苏孝等人从旁辅助,方才复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