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倭人被激发出了凶性,驻军也不是吃素的,这一战就打了足足三日有余。
以倭人被全歼为结果。
福建驻军收缴了大量倭刀。
本朝的刀剑锻造技术落后于日本,这批倭刀足够让锻造匠人们研究出倭刀的秘密何在了。
此役福建驻军无人死亡,仅有十三人重伤,四十六人轻伤,换取了四百倭人死亡的结局。
如此战果,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而胜利就得归功于福建总督用三合土所加固的能挡住箭矢和倭刀的城墙上头。
“万不可掉以轻心”福建总督在战后会议上头说“今岁贼倭虽折羽而归,但是明年他们很可能会再来,今年我们用城墙挡住了他们,明年他们就会准备攻城器。”
他点了沈戚的名“沈同知此次凿船有功,本官会为你记下一笔。“
他特地点的沈戚名自然不仅仅是凿船这事,事实上,沈戚还有献三合土之功,只是这个不好明说,在场的几位将领中还有当时反对的呢。
总督大人在内心盘算了下,又问了军医官“伤员的救治情况如何?”
李东璧闻言喜笑颜开“启禀总督大人,五十九人,无一起脓,均无大碍,只待修养好了就可。”
“哦?”总督有些意外,现在虽是农历十月上旬,但是福建靠南,暖和,现在的军汉们洗澡都还是随便跳下水冲冲呢。
军士们对于伤口愈合情况心里有数,冬天起脓稍微少一些,但是暖和的天气不起脓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就算如此,隆冬时候都有伤口化脓的呢,万没有像这次一般居然所有伤员都不曾起脓的。
当下有了一个军官问了这个问题,李军医便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一来,是这次兵士身上携带了三角巾,当有了伤口时均都自己包扎,挡住了污浊物进去,二来可能真是永春县县令夏大人所荐之法有了奇效吧。”
“哦?”福建总督挑了挑眉,思索了片刻后问沈戚“这永春夏县令……可是鸿瑞的友人?”
一直面无表情端坐着的沈戚抬眼,长长的睫如羽毛般翕动了一下,他对着问话的总督一拱手“禀大人,正是在下的友人,亦是创三合土之人。”
得到了确认的福建总督更感兴趣了,他点了点军医官“这夏县令,荐了何法?”
于是当夜,一骑快马自徐州向着永春疾驰而去。
==
夏安然:我仿佛听到了钱来的声音.jpg
第52章 红楼(四十六)
来的人当然也是沈戚。
等他快马赶至永春州和福州府交界处时, 便被一道二人多高的土墙所拦住。
原本此处并无土墙,仅有一界碑。福州府靠近永春州的边缘也是一片荒地, 一条土路直挺挺贯穿而过。
但是就如今所见, 沈戚策马靠近,细细观察了下,沿着土路留了一可供两两马车通过的门洞, 有着两个壮汉看守,此外视线所及之处,全数被土墙所遮挡,这是让福州府至永春州,仅留下了一个通道。
沈戚靠近, 壮汉见就他一人,也并不紧张, 见他打量土墙, 还有些自豪的用着不甚标准的官话说道“很厉害吧,我们州府下令所建的。”
在本朝,除却极其发达的中心城区,别的城区一般都是用石头建城墙围住县城所在地, 然后略微富裕的县会在县城外靠近县城的地方建造一堵土墙。
此为城郭,内城墙为城, 主防御, 外城墙为郭,是第一道防线,建造水准就要看县城的富裕程度了, 郭之外的地方,就是野。
城郭之间,百姓有一定的生命保障,若遇到外敌,可快速冲进县城内寻求保护,燃起狼烟后,当地的驻军也会及时赶到救援,一般的城墙能够抵挡住两日敌袭不成问题,县城内又有粮仓,足够撑到驻军来了。
一般来说这时候的匪盗也不会想不开去攻城,他们大多是求粮的,多半会乘机抢些粮草就走,偶尔会有坏心的临走前还得放把火,城中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半年的辛苦被糟蹋。
但是在野外,除非跑的极快能够跑过敌人,生还几率极低。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城池都是在城墙外头造一道郭,用来堆郭的泥土就地取材,挖空后的泥地就是护城河,然后随着经济发展,郭一道又一道得以城为中心向外延展开,可以有十几道,等发展到这种程度,这样的城郭就足够让来敌头疼很久了。
但是因为永春县的地形特殊,是一长条形,又不太富裕,也不是稻米的主产区,所以外敌通常只有西边的山民,故而之前的几任县令都仅修缮内城墙,郭什么的都是随便弄弄的。
但是夏安然此次建土墙就是造的十分上心,盖因永春县县衙较为靠近福州府和兴化府之处,是县内的平原地带,大部分的稻田也都在这个位置,就他所推测,无论是倭寇也好,逃民也好,更多的也是自东边而来,所以他和知州商量后决定,直接以边界线建第一层郭。
动工之后,就是沈戚所见到的。
实则至今这座墙都尚未完全修建完全,毕竟三合土干透需要时间,虽然施工队采用的是多地同时开工的政策,一块地方造好了等风干时候去另一块地方再造,等第一处干透了又往上头继续搭建,然后再去另一处,但是干透的速度反而比不上建造的速度。
直至今日还有一些地方停工了在等它们彻底干透呢,乘着这个机会,百姓们正好可以去补种一季小麦。
--
以倭人被全歼为结果。
福建驻军收缴了大量倭刀。
本朝的刀剑锻造技术落后于日本,这批倭刀足够让锻造匠人们研究出倭刀的秘密何在了。
此役福建驻军无人死亡,仅有十三人重伤,四十六人轻伤,换取了四百倭人死亡的结局。
如此战果,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而胜利就得归功于福建总督用三合土所加固的能挡住箭矢和倭刀的城墙上头。
“万不可掉以轻心”福建总督在战后会议上头说“今岁贼倭虽折羽而归,但是明年他们很可能会再来,今年我们用城墙挡住了他们,明年他们就会准备攻城器。”
他点了沈戚的名“沈同知此次凿船有功,本官会为你记下一笔。“
他特地点的沈戚名自然不仅仅是凿船这事,事实上,沈戚还有献三合土之功,只是这个不好明说,在场的几位将领中还有当时反对的呢。
总督大人在内心盘算了下,又问了军医官“伤员的救治情况如何?”
李东璧闻言喜笑颜开“启禀总督大人,五十九人,无一起脓,均无大碍,只待修养好了就可。”
“哦?”总督有些意外,现在虽是农历十月上旬,但是福建靠南,暖和,现在的军汉们洗澡都还是随便跳下水冲冲呢。
军士们对于伤口愈合情况心里有数,冬天起脓稍微少一些,但是暖和的天气不起脓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就算如此,隆冬时候都有伤口化脓的呢,万没有像这次一般居然所有伤员都不曾起脓的。
当下有了一个军官问了这个问题,李军医便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一来,是这次兵士身上携带了三角巾,当有了伤口时均都自己包扎,挡住了污浊物进去,二来可能真是永春县县令夏大人所荐之法有了奇效吧。”
“哦?”福建总督挑了挑眉,思索了片刻后问沈戚“这永春夏县令……可是鸿瑞的友人?”
一直面无表情端坐着的沈戚抬眼,长长的睫如羽毛般翕动了一下,他对着问话的总督一拱手“禀大人,正是在下的友人,亦是创三合土之人。”
得到了确认的福建总督更感兴趣了,他点了点军医官“这夏县令,荐了何法?”
于是当夜,一骑快马自徐州向着永春疾驰而去。
==
夏安然:我仿佛听到了钱来的声音.jpg
第52章 红楼(四十六)
来的人当然也是沈戚。
等他快马赶至永春州和福州府交界处时, 便被一道二人多高的土墙所拦住。
原本此处并无土墙,仅有一界碑。福州府靠近永春州的边缘也是一片荒地, 一条土路直挺挺贯穿而过。
但是就如今所见, 沈戚策马靠近,细细观察了下,沿着土路留了一可供两两马车通过的门洞, 有着两个壮汉看守,此外视线所及之处,全数被土墙所遮挡,这是让福州府至永春州,仅留下了一个通道。
沈戚靠近, 壮汉见就他一人,也并不紧张, 见他打量土墙, 还有些自豪的用着不甚标准的官话说道“很厉害吧,我们州府下令所建的。”
在本朝,除却极其发达的中心城区,别的城区一般都是用石头建城墙围住县城所在地, 然后略微富裕的县会在县城外靠近县城的地方建造一堵土墙。
此为城郭,内城墙为城, 主防御, 外城墙为郭,是第一道防线,建造水准就要看县城的富裕程度了, 郭之外的地方,就是野。
城郭之间,百姓有一定的生命保障,若遇到外敌,可快速冲进县城内寻求保护,燃起狼烟后,当地的驻军也会及时赶到救援,一般的城墙能够抵挡住两日敌袭不成问题,县城内又有粮仓,足够撑到驻军来了。
一般来说这时候的匪盗也不会想不开去攻城,他们大多是求粮的,多半会乘机抢些粮草就走,偶尔会有坏心的临走前还得放把火,城中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半年的辛苦被糟蹋。
但是在野外,除非跑的极快能够跑过敌人,生还几率极低。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城池都是在城墙外头造一道郭,用来堆郭的泥土就地取材,挖空后的泥地就是护城河,然后随着经济发展,郭一道又一道得以城为中心向外延展开,可以有十几道,等发展到这种程度,这样的城郭就足够让来敌头疼很久了。
但是因为永春县的地形特殊,是一长条形,又不太富裕,也不是稻米的主产区,所以外敌通常只有西边的山民,故而之前的几任县令都仅修缮内城墙,郭什么的都是随便弄弄的。
但是夏安然此次建土墙就是造的十分上心,盖因永春县县衙较为靠近福州府和兴化府之处,是县内的平原地带,大部分的稻田也都在这个位置,就他所推测,无论是倭寇也好,逃民也好,更多的也是自东边而来,所以他和知州商量后决定,直接以边界线建第一层郭。
动工之后,就是沈戚所见到的。
实则至今这座墙都尚未完全修建完全,毕竟三合土干透需要时间,虽然施工队采用的是多地同时开工的政策,一块地方造好了等风干时候去另一块地方再造,等第一处干透了又往上头继续搭建,然后再去另一处,但是干透的速度反而比不上建造的速度。
直至今日还有一些地方停工了在等它们彻底干透呢,乘着这个机会,百姓们正好可以去补种一季小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