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页
“曹营如今的存量可坚持四月行军,而四月后,夏粮可收。”
“吾等已建有一十四台制式投石机,”
而最令郭奉孝自豪的,则是最后一项:“甲胄配比,已达六成。”
在西汉时代,由于武帝大力发展冶铁业,以及对于盔甲的重视,甲胄到了武帝时期已经基本富余,尤其是边疆,可以保证人人都有,还带替换装的。
但是等后期,西汉官僚腐朽,加上战乱,大量的铁器被融,等到了如今,盔甲反倒是已经称为了稀罕物品。
毕竟这可是一个想要投军你得自带武器,如果没有武器,就得拼着命去战场上抢别人武器的时代呀。
至于能不能活着抢到?对不起,官府不管这件事。
和后世三国的各种人设不同,在历史上,曹操同袁绍打官渡之战的时候,他就曾经说过“本初有铠万领,吾大铠只二十,本初有马铠三百,吾只十具。”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曹操虽已有兖、豫、徐、司隶、四州,按照现在的地图就是从山东到长安的广袤平原土地,但他能够铸造出的完整铠甲也不过只有二十具而已,而马匹使用的铠甲只有十具。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他就惨到了当真没有盔甲的程度了,只不过大部分的盔甲都是零碎配装,是战争中的战利品而已。
为什么袁绍能够有那么多甲胄,一来是因为他家底丰厚,二来就是因为袁绍所占据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北方边境,即便是东汉末年朝廷再腐朽,边境地区的配给都还是充足。
这也是为什么自武帝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即便在三国混战之时也讨不了好的缘故。
三国时代的将领们于此倒也算有志一同。
北方来了人?哥们,停手,我先回头揍他丫的,把人打成饼饼了咱们再来,至于北方游牧民族迎风飙泪,呵呵,谁在乎。
但是如今曹营的盔甲几乎都是他们自己制造的,这要多亏了夏安人提供的灌钢技术和炒钢技术结合,才能使得锻造钢片的时间缩减了很多。
是的,钢片。曹营使用的盔甲以鳞甲为主,外形看上去就像是一片一片的鱼鳞,这是因为在东汉末年,他们主要的敌人使用的武器尚且以砍伐类的武器为主,而鳞甲对于砍伐类的武器伤害防御效果拔群,但是因为甲片之间拥有缝隙,他们对于箭矢的防御就很弱。
除了制作了一部分的鳞甲以外,在夏安然的设计之下,他们还制造了一批的重甲,在后世这种铠甲的模式被人称之为板甲,这是因为板甲所针对的大部分是以箭矢为主,箭头很难穿透板甲层,而在板甲里面,还设计了一层锁子甲。
而且夏安然还鼓捣出了一套可以同时抵御箭矢穿刺攻击以及刀、剑类砍伐武器的铠甲,正是发明于三国时代,却因唐军扬名天下的明光铠.
明光铠工艺复杂,是只有最为富有的鼎盛大唐才能大规模配备的铠甲。
当然受制于锻造技术以及原材料还有时间,这套铠甲总共也只做出了可供首领将军们所使用的量。
明光铠得名缘由是因为胸前有打磨后的圆形甲片,其名为圆护,圆护烈日之下受到光的折射会发出明亮夺目的光泽。
基本等同于你在胸口和后背各挂上2面镜子,当然,制作出这样的效果可不是为了闪瞎别人的双眼,而完全是因为圆弧妆的铁面可以使得箭矢在戳刺的过程中箭尖的力道被分散,从而消减掉利器的攻击力。在保护了主人胸肺的同时,也保护了铠甲本身。
就其保护效果而言,基本就等同于在普通的鳞甲外面又罩了一层护心镜,这是为了保护在近距离厮杀的时候的勇士们的弱点部位。
当然,这一套明光铠不光制作的成本不低,它的重量也非常可观,夏安然虽然经历了一定的锻炼,但是就他个人而言,当他穿上这一身铠甲,走路尚且吃力,更别说跑动和挥舞兵器了。
满身的铁片,加上前后四个铁疙瘩,这东西换算成现代的质量有近五十斤。
所以这套装甲实则只能配备给重甲步兵和骑兵,亦或者骑在马上的指挥官。
但对于曹操帐下的武将们而言,这将近五十斤的负重,并不能使得他们产生多大的困扰,一来是他们长期需要负重训练,二来是……
因为帅啊!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外观配上可靠的防御能力,就已经足够让将领们从铠甲研制有了雏形,到基本配装开始做承伤实验的时候,开始上门骚扰负责研制铠甲的工房了。
甚至于他们不惜以自己为肉盾穿上这身铠甲,让士兵试验其防御能力,还美其名曰这样得到的数据更加的精准。这样的胡来让夏安然心惊肉跳,简直难以想象这群汉子就为了抢先一步先穿上铠甲,居然自我贡献做人肉试验品?
他原来都已经问膳房要了羊肉、猪肉了。
自然它的防御效果非常的可观,而且穿上之后充满了属于男性特有的阳刚之气,跨于马上背光而立,亦或者居高临下,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发光体。
因为他的外表和它的实际效果,使得明光铠刚刚交付,曹操家的大门,就已经被各位将领踩破,耿直的军汉们不懂得……亦或者是懒得对曹操拐弯绕角,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曹操本人也是非常想要这一套明光铠的。
于是在这一点上众将领的态度非常的一致,主公只要坐正后方即可冲锋陷阵之事便由吾等代劳,曹操简直要比这群小无赖们气笑了。
--
“吾等已建有一十四台制式投石机,”
而最令郭奉孝自豪的,则是最后一项:“甲胄配比,已达六成。”
在西汉时代,由于武帝大力发展冶铁业,以及对于盔甲的重视,甲胄到了武帝时期已经基本富余,尤其是边疆,可以保证人人都有,还带替换装的。
但是等后期,西汉官僚腐朽,加上战乱,大量的铁器被融,等到了如今,盔甲反倒是已经称为了稀罕物品。
毕竟这可是一个想要投军你得自带武器,如果没有武器,就得拼着命去战场上抢别人武器的时代呀。
至于能不能活着抢到?对不起,官府不管这件事。
和后世三国的各种人设不同,在历史上,曹操同袁绍打官渡之战的时候,他就曾经说过“本初有铠万领,吾大铠只二十,本初有马铠三百,吾只十具。”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曹操虽已有兖、豫、徐、司隶、四州,按照现在的地图就是从山东到长安的广袤平原土地,但他能够铸造出的完整铠甲也不过只有二十具而已,而马匹使用的铠甲只有十具。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他就惨到了当真没有盔甲的程度了,只不过大部分的盔甲都是零碎配装,是战争中的战利品而已。
为什么袁绍能够有那么多甲胄,一来是因为他家底丰厚,二来就是因为袁绍所占据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北方边境,即便是东汉末年朝廷再腐朽,边境地区的配给都还是充足。
这也是为什么自武帝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即便在三国混战之时也讨不了好的缘故。
三国时代的将领们于此倒也算有志一同。
北方来了人?哥们,停手,我先回头揍他丫的,把人打成饼饼了咱们再来,至于北方游牧民族迎风飙泪,呵呵,谁在乎。
但是如今曹营的盔甲几乎都是他们自己制造的,这要多亏了夏安人提供的灌钢技术和炒钢技术结合,才能使得锻造钢片的时间缩减了很多。
是的,钢片。曹营使用的盔甲以鳞甲为主,外形看上去就像是一片一片的鱼鳞,这是因为在东汉末年,他们主要的敌人使用的武器尚且以砍伐类的武器为主,而鳞甲对于砍伐类的武器伤害防御效果拔群,但是因为甲片之间拥有缝隙,他们对于箭矢的防御就很弱。
除了制作了一部分的鳞甲以外,在夏安然的设计之下,他们还制造了一批的重甲,在后世这种铠甲的模式被人称之为板甲,这是因为板甲所针对的大部分是以箭矢为主,箭头很难穿透板甲层,而在板甲里面,还设计了一层锁子甲。
而且夏安然还鼓捣出了一套可以同时抵御箭矢穿刺攻击以及刀、剑类砍伐武器的铠甲,正是发明于三国时代,却因唐军扬名天下的明光铠.
明光铠工艺复杂,是只有最为富有的鼎盛大唐才能大规模配备的铠甲。
当然受制于锻造技术以及原材料还有时间,这套铠甲总共也只做出了可供首领将军们所使用的量。
明光铠得名缘由是因为胸前有打磨后的圆形甲片,其名为圆护,圆护烈日之下受到光的折射会发出明亮夺目的光泽。
基本等同于你在胸口和后背各挂上2面镜子,当然,制作出这样的效果可不是为了闪瞎别人的双眼,而完全是因为圆弧妆的铁面可以使得箭矢在戳刺的过程中箭尖的力道被分散,从而消减掉利器的攻击力。在保护了主人胸肺的同时,也保护了铠甲本身。
就其保护效果而言,基本就等同于在普通的鳞甲外面又罩了一层护心镜,这是为了保护在近距离厮杀的时候的勇士们的弱点部位。
当然,这一套明光铠不光制作的成本不低,它的重量也非常可观,夏安然虽然经历了一定的锻炼,但是就他个人而言,当他穿上这一身铠甲,走路尚且吃力,更别说跑动和挥舞兵器了。
满身的铁片,加上前后四个铁疙瘩,这东西换算成现代的质量有近五十斤。
所以这套装甲实则只能配备给重甲步兵和骑兵,亦或者骑在马上的指挥官。
但对于曹操帐下的武将们而言,这将近五十斤的负重,并不能使得他们产生多大的困扰,一来是他们长期需要负重训练,二来是……
因为帅啊!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外观配上可靠的防御能力,就已经足够让将领们从铠甲研制有了雏形,到基本配装开始做承伤实验的时候,开始上门骚扰负责研制铠甲的工房了。
甚至于他们不惜以自己为肉盾穿上这身铠甲,让士兵试验其防御能力,还美其名曰这样得到的数据更加的精准。这样的胡来让夏安然心惊肉跳,简直难以想象这群汉子就为了抢先一步先穿上铠甲,居然自我贡献做人肉试验品?
他原来都已经问膳房要了羊肉、猪肉了。
自然它的防御效果非常的可观,而且穿上之后充满了属于男性特有的阳刚之气,跨于马上背光而立,亦或者居高临下,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发光体。
因为他的外表和它的实际效果,使得明光铠刚刚交付,曹操家的大门,就已经被各位将领踩破,耿直的军汉们不懂得……亦或者是懒得对曹操拐弯绕角,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曹操本人也是非常想要这一套明光铠的。
于是在这一点上众将领的态度非常的一致,主公只要坐正后方即可冲锋陷阵之事便由吾等代劳,曹操简直要比这群小无赖们气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