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祜禄氏是个好选择。
一来,康熙亲自下旨赐婚,便已经表明了态度,太子紧随着亲近四阿哥,更显得父子一心,兄友弟恭。
二来,她在后宫如今还算得宠,作为后宫名副其实的第一人,她将来也许还能往更高的位置上走,与其一昧提防敌视,倒不如互相合作。
太皇太后此举,正是在替太子表明自己的善意。
若不是太子将来会被废,这的确是个好法子。
可元栖知道,历史上那位鼎鼎有名的十三爷,年轻时极受康熙看重,却在一废太子中因为包庇胤礽,而就此遭到康熙厌弃,直到雍正一朝才被起复。
亲儿子尚且是这个下场,她作为后宫之人亲近太子党,将来要受到的猜忌会远比阿哥们来的更多。
毕竟枕边人最难防。
元栖连连苦笑,她倒是想通了,可问题也接踵而来了。
太皇太后给的金册既然已经收下,断没有再还回去的道理,不过,现在还是低调些吧。这么想着,元栖拒了宜妃提出办一场赏花宴庆祝的提议,又吩咐宫人不许胡乱吹嘘,只另外赏了两月的月钱,便算是提前庆祝一二。
毕竟还未行册封礼,她这做法没什么问题。
但宜妃却更加不解,怎么说通了,反而看着更加发愁了?
元栖勉强笑着,我想着,还是先跟皇上说一声吧。
宜妃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得把这归结为她一贯谨慎的缘故,无奈摇摇头,也罢,问问也好。
她这边叫停了赏花宴,又不许下人胡乱说话的事情传到慈宁宫去,太皇太后第二日又单独把她留下了。
太皇太后一点都不顾忌自己着人打听永寿宫的事,直截了当道:听人说你不办宴,也不许底下人恭贺,怎么行事这么拘谨小心?不必顾忌着许多的,是件好事,就该好好庆祝一次才行。
元栖浅笑着,敛眉恭顺道:只是想着等到册封礼过后,妾再上言请皇上大封六宫,届时大家一起高兴才好,如今宫里留着的人并不多,就算办了,也没那么热闹呢。
这是个正当理由,太皇太后也没法反驳,但她老人家早有准备,笑眯眯道:既然宫里庆贺不够热闹,不如你带些人回家去看看你额娘?一家人许久未见了,一定是很热闹的。
元栖笑意一僵,太皇太后是铁了心要把她往太子一方拉了,这每一句话都是显着为她好。
但她们都心知肚明,今日她带着人出宫回家去了,自有喜欢揣摩上意的朝臣留意到,心里这么一琢磨,再把钮祜禄氏和赫舍里氏的联姻一联系,最后再想想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一贯偏向太子,不难得出皇贵妃和太子关系不错的结论来。
经过这些自翊聪明人的朝臣们私底下交流,到时候她可就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将来若是太子再和后宫有牵扯,引起康熙疑心,再把这件事翻出来,她没得也要跟着吃挂落。
帝王疑心,她可从来都不敢赌。
在得罪没几年就要仙逝的太皇太后,和超长待机四十多年的康熙之间,元栖毫无疑问会选择前者。
但太皇太后也不是好相与的人物,她老人家要是想给她使绊子,那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她立在原地,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拒绝太皇太后又不叫她震怒的法子,太皇太后浑不在意似的,优哉游哉等着她想。
元栖只觉得自己鼻尖上都爬满了汗珠。
其实推脱是推脱不了的,太皇太后和她都知道彼此的意图,表面上说了些什么不重要,潜台词无非是想要逼着她亲近太子。
元栖给自己找了好些理由,想了想都觉得不妥,干脆心一横,噗通往地上一跪,忍着那股子钻进骨头缝儿的痛意,颤着声音强作镇定道:太皇太后之意,妾身明白,但妾身此生只会是皇上的妃嫔。
哦?果不其然,太皇太后的声音里瞬间带上了寒意,只会是皇帝的妃嫔,那四阿哥和十阿哥呢?
元栖深吸了一口气,紧盯着地面道:四阿哥和十阿哥先是皇上的儿子,而后才是妾身的孩子。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若四阿哥和十阿哥对皇父不尊,她自然也不会认这两个孩子。
死寂一般的沉默。
元栖紧绷着神经等待许久,却没听到上方有一丝一毫的动静。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后知后觉自己的膝盖处开始有刺痛袭来,小声吸了几口冷气,那痛感才似有几分减弱。
上方的太皇太后忽而悠悠长叹了一声,也罢,也罢。
元栖心底一松。
既然你说你此生只会是皇帝的妃嫔,那你可敢在我面前下立誓言,此生不会插手诸阿哥之间的一切事宜?不在皇帝面前为自己的孩子进言?若违此誓,必叫漫天漫天神佛降下罪罚,永生永世不得解脱。太皇太后锐利的目光直直向她刺来,容不得她有丝毫的闪躲。
元栖脊背挺直,目光坦荡:妾愿在太皇太后面前立下此誓,此生不会插手诸阿哥之间的所有事宜,不会插手朝政,不在皇上面前为四阿哥和十阿哥进言邀功。
纵然如此,但她知道自己今日所说不过是一番托词。
她一贯是不信神佛的,更遑论太皇太后口中所说不过是满人自己信奉的神明罢了。
--
一来,康熙亲自下旨赐婚,便已经表明了态度,太子紧随着亲近四阿哥,更显得父子一心,兄友弟恭。
二来,她在后宫如今还算得宠,作为后宫名副其实的第一人,她将来也许还能往更高的位置上走,与其一昧提防敌视,倒不如互相合作。
太皇太后此举,正是在替太子表明自己的善意。
若不是太子将来会被废,这的确是个好法子。
可元栖知道,历史上那位鼎鼎有名的十三爷,年轻时极受康熙看重,却在一废太子中因为包庇胤礽,而就此遭到康熙厌弃,直到雍正一朝才被起复。
亲儿子尚且是这个下场,她作为后宫之人亲近太子党,将来要受到的猜忌会远比阿哥们来的更多。
毕竟枕边人最难防。
元栖连连苦笑,她倒是想通了,可问题也接踵而来了。
太皇太后给的金册既然已经收下,断没有再还回去的道理,不过,现在还是低调些吧。这么想着,元栖拒了宜妃提出办一场赏花宴庆祝的提议,又吩咐宫人不许胡乱吹嘘,只另外赏了两月的月钱,便算是提前庆祝一二。
毕竟还未行册封礼,她这做法没什么问题。
但宜妃却更加不解,怎么说通了,反而看着更加发愁了?
元栖勉强笑着,我想着,还是先跟皇上说一声吧。
宜妃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得把这归结为她一贯谨慎的缘故,无奈摇摇头,也罢,问问也好。
她这边叫停了赏花宴,又不许下人胡乱说话的事情传到慈宁宫去,太皇太后第二日又单独把她留下了。
太皇太后一点都不顾忌自己着人打听永寿宫的事,直截了当道:听人说你不办宴,也不许底下人恭贺,怎么行事这么拘谨小心?不必顾忌着许多的,是件好事,就该好好庆祝一次才行。
元栖浅笑着,敛眉恭顺道:只是想着等到册封礼过后,妾再上言请皇上大封六宫,届时大家一起高兴才好,如今宫里留着的人并不多,就算办了,也没那么热闹呢。
这是个正当理由,太皇太后也没法反驳,但她老人家早有准备,笑眯眯道:既然宫里庆贺不够热闹,不如你带些人回家去看看你额娘?一家人许久未见了,一定是很热闹的。
元栖笑意一僵,太皇太后是铁了心要把她往太子一方拉了,这每一句话都是显着为她好。
但她们都心知肚明,今日她带着人出宫回家去了,自有喜欢揣摩上意的朝臣留意到,心里这么一琢磨,再把钮祜禄氏和赫舍里氏的联姻一联系,最后再想想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一贯偏向太子,不难得出皇贵妃和太子关系不错的结论来。
经过这些自翊聪明人的朝臣们私底下交流,到时候她可就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将来若是太子再和后宫有牵扯,引起康熙疑心,再把这件事翻出来,她没得也要跟着吃挂落。
帝王疑心,她可从来都不敢赌。
在得罪没几年就要仙逝的太皇太后,和超长待机四十多年的康熙之间,元栖毫无疑问会选择前者。
但太皇太后也不是好相与的人物,她老人家要是想给她使绊子,那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她立在原地,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拒绝太皇太后又不叫她震怒的法子,太皇太后浑不在意似的,优哉游哉等着她想。
元栖只觉得自己鼻尖上都爬满了汗珠。
其实推脱是推脱不了的,太皇太后和她都知道彼此的意图,表面上说了些什么不重要,潜台词无非是想要逼着她亲近太子。
元栖给自己找了好些理由,想了想都觉得不妥,干脆心一横,噗通往地上一跪,忍着那股子钻进骨头缝儿的痛意,颤着声音强作镇定道:太皇太后之意,妾身明白,但妾身此生只会是皇上的妃嫔。
哦?果不其然,太皇太后的声音里瞬间带上了寒意,只会是皇帝的妃嫔,那四阿哥和十阿哥呢?
元栖深吸了一口气,紧盯着地面道:四阿哥和十阿哥先是皇上的儿子,而后才是妾身的孩子。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若四阿哥和十阿哥对皇父不尊,她自然也不会认这两个孩子。
死寂一般的沉默。
元栖紧绷着神经等待许久,却没听到上方有一丝一毫的动静。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后知后觉自己的膝盖处开始有刺痛袭来,小声吸了几口冷气,那痛感才似有几分减弱。
上方的太皇太后忽而悠悠长叹了一声,也罢,也罢。
元栖心底一松。
既然你说你此生只会是皇帝的妃嫔,那你可敢在我面前下立誓言,此生不会插手诸阿哥之间的一切事宜?不在皇帝面前为自己的孩子进言?若违此誓,必叫漫天漫天神佛降下罪罚,永生永世不得解脱。太皇太后锐利的目光直直向她刺来,容不得她有丝毫的闪躲。
元栖脊背挺直,目光坦荡:妾愿在太皇太后面前立下此誓,此生不会插手诸阿哥之间的所有事宜,不会插手朝政,不在皇上面前为四阿哥和十阿哥进言邀功。
纵然如此,但她知道自己今日所说不过是一番托词。
她一贯是不信神佛的,更遑论太皇太后口中所说不过是满人自己信奉的神明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