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愈发压抑。
女使换了一盏茶, 将仰天雪绿奉到董灵鹫的手畔,然后又有人为陛下、公主奉上他们两人各自合口味的热茶, 茶盏刚刚在桌案上落定, 便听太后开了口。
皇帝看好了吗?
孟诚浑身一振,捧着奏疏,抬眼看向母后, 像是在文华殿受教时失神突然被点名一般, 有些愕然和迟钝, 随后才道:儿臣惭愧
董灵鹫道:你不是惭愧,你是心不在焉。
孟诚蓦然沉默。
他的母后不必苛责、不必问罪,光是一言不发,光是让他自己去想,小皇帝就已经慑于她的权威,怀疑自己的做法会惹得母后不悦,可在另一层面上,孟诚也实在不愿意承认母后会为了一个区区外人,对他发脾气。
董灵鹫道:今日你碰见郑太医的事,哀家已经知道了。
孟诚道:母后明鉴。郑玉衡语出不敬,直犯天颜,儿臣儿臣只是想教训他。
董灵鹫轻轻地看了他一眼:他说了什么?
孟诚刚要开口,想到郑玉衡是对已故的父皇不敬,他跟小郑太医居然产生一种相同的默契,并不想让这段矛盾里出现明德帝的身影。只不过孟诚是觉得郑玉衡不配,郑玉衡则是纯粹地不愿意。
他话到嘴边,不得不顿了顿,他对儿臣倨傲不恭。
哀家问你,董灵鹫语调和缓地复述,直视着他,郑太医说了什么?
别说是孟诚了,就是一旁的孟摘月都跟着咽了咽口水,觉得母后不明显发怒的时候、比她情绪外露时还更可怕。
孟诚握着拳,半晌后道:他儿臣记不得他说了什么。
细究起来,除了不愿肖似前人之外,郑玉衡也没有特别可以挑得出的冒犯之言。
董灵鹫向后倚靠,敛袖倚在椅背上。一侧的女使整了整椅背上的绒毯,对太后低语:娘娘,宣都知去太医院探望回来了,并没什么大碍。
董灵鹫轻轻颔首,跟孟诚道:皇帝这样去为难一个随侍太医,竟无缘由,在宫中勃然大怒,到了动用刑罚的地步,不觉得失了体面和身份么?
孟诚转不过心里这个坎儿来,他分明知道,郑玉衡是仗着母后的势,才敢那么大胆、那么不敬的,但他无法指责母后,只是紧咬牙根,眉峰压得很低,吐出几个硬邦邦的字眼:他不配侍奉母后。
董灵鹫于是问他:那皇帝觉得谁合适呢?
孟诚不知如何回答,公主便已经忍不住掩唇,她的紧张情绪一扫而空,差点笑出来,见董灵鹫的目光扫了过来,才轻咳几声,假装什么都没有听懂。
孟诚的手放在膝上,几次舒展又握紧,最后终于忍不住道:母后不是已经有父皇了吗?难道父皇还不够吗?
董灵鹫道:你父亲他不是已经走了吗?
可是孟诚道,可是!
董灵鹫依旧平静地望着他,不疾不徐地喝了口茶,等待他的下文。
孟诚的身心都有点被击碎了,他完全不理解母后跟父皇这二十余年的相敬如宾、相濡以沫,难道还不能一生相知相守?难道就一定要找其他人消遣解闷这不是对父皇的不忠吗?
这种想法出现在封建男人脑海中,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甚至相比来说,孟诚生活在一个父母慈爱的完美家庭环境当中,他对于夫妻同体的向往还更强烈、更深刻。
小皇帝的思想纵然封建,但并不能代表他品德败坏,恰恰相反,这是在这个时代里,许多女人求而不得的夫婿品质。可正因他是皇帝,这种性格反而为他带来了许多痛苦。
孟诚深深地呼吸,拿郑玉衡的存在是睹物思人,由此来安慰自己。在这样的自我催眠当中,他的容忍度稍微提高了,垂着头跟董灵鹫道:可是,母后对父皇不会放不下吗?
董灵鹫沉默了片刻,她很想告诉诚儿,在孟臻还活着的时候,她就已经放下了。
但这种真相对于生活在夫妻佳话里的小皇帝来说,还太过冷酷残忍。董灵鹫斟酌了一下词汇,委婉道:所有事到最后,都是要放下的。
孟诚在这个困惑里出不来,他道:可你们是你们是明君贤后啊,让任何人出现在你们中间,儿臣都儿臣都不能容忍。
董灵鹫又道:任何人?那先帝的淑妃呢?行宫里的德太妃呢?你父皇纳入宫闱的十几位嫔御呢?她们算不算任何人。
孟诚哑口无言,他怔怔地看着母亲,感觉像是有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刺痛难忍,又无法咽下。
董灵鹫轻轻地微笑了一下,你是不是觉得,妻妾有别。夫妻一体,而妾是下人,不堪一提,所以不算在其中。
从小到大,孟诚的心思就没有过几次逃脱过她的慧眼。小皇帝极沉闷地应下,脸上已经出现观念被冲击的痛苦。
董灵鹫道:但在我心中,并非如此。她们不是下人,只是可怜人。
孟诚道:母后
董灵鹫伸出手,随意地捏了捏眉心,她有点倦怠,已经发生轻微的耳鸣旧症,耳畔像是残留着锣鼓重重敲过之后的颤动余音。
--
女使换了一盏茶, 将仰天雪绿奉到董灵鹫的手畔,然后又有人为陛下、公主奉上他们两人各自合口味的热茶, 茶盏刚刚在桌案上落定, 便听太后开了口。
皇帝看好了吗?
孟诚浑身一振,捧着奏疏,抬眼看向母后, 像是在文华殿受教时失神突然被点名一般, 有些愕然和迟钝, 随后才道:儿臣惭愧
董灵鹫道:你不是惭愧,你是心不在焉。
孟诚蓦然沉默。
他的母后不必苛责、不必问罪,光是一言不发,光是让他自己去想,小皇帝就已经慑于她的权威,怀疑自己的做法会惹得母后不悦,可在另一层面上,孟诚也实在不愿意承认母后会为了一个区区外人,对他发脾气。
董灵鹫道:今日你碰见郑太医的事,哀家已经知道了。
孟诚道:母后明鉴。郑玉衡语出不敬,直犯天颜,儿臣儿臣只是想教训他。
董灵鹫轻轻地看了他一眼:他说了什么?
孟诚刚要开口,想到郑玉衡是对已故的父皇不敬,他跟小郑太医居然产生一种相同的默契,并不想让这段矛盾里出现明德帝的身影。只不过孟诚是觉得郑玉衡不配,郑玉衡则是纯粹地不愿意。
他话到嘴边,不得不顿了顿,他对儿臣倨傲不恭。
哀家问你,董灵鹫语调和缓地复述,直视着他,郑太医说了什么?
别说是孟诚了,就是一旁的孟摘月都跟着咽了咽口水,觉得母后不明显发怒的时候、比她情绪外露时还更可怕。
孟诚握着拳,半晌后道:他儿臣记不得他说了什么。
细究起来,除了不愿肖似前人之外,郑玉衡也没有特别可以挑得出的冒犯之言。
董灵鹫向后倚靠,敛袖倚在椅背上。一侧的女使整了整椅背上的绒毯,对太后低语:娘娘,宣都知去太医院探望回来了,并没什么大碍。
董灵鹫轻轻颔首,跟孟诚道:皇帝这样去为难一个随侍太医,竟无缘由,在宫中勃然大怒,到了动用刑罚的地步,不觉得失了体面和身份么?
孟诚转不过心里这个坎儿来,他分明知道,郑玉衡是仗着母后的势,才敢那么大胆、那么不敬的,但他无法指责母后,只是紧咬牙根,眉峰压得很低,吐出几个硬邦邦的字眼:他不配侍奉母后。
董灵鹫于是问他:那皇帝觉得谁合适呢?
孟诚不知如何回答,公主便已经忍不住掩唇,她的紧张情绪一扫而空,差点笑出来,见董灵鹫的目光扫了过来,才轻咳几声,假装什么都没有听懂。
孟诚的手放在膝上,几次舒展又握紧,最后终于忍不住道:母后不是已经有父皇了吗?难道父皇还不够吗?
董灵鹫道:你父亲他不是已经走了吗?
可是孟诚道,可是!
董灵鹫依旧平静地望着他,不疾不徐地喝了口茶,等待他的下文。
孟诚的身心都有点被击碎了,他完全不理解母后跟父皇这二十余年的相敬如宾、相濡以沫,难道还不能一生相知相守?难道就一定要找其他人消遣解闷这不是对父皇的不忠吗?
这种想法出现在封建男人脑海中,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甚至相比来说,孟诚生活在一个父母慈爱的完美家庭环境当中,他对于夫妻同体的向往还更强烈、更深刻。
小皇帝的思想纵然封建,但并不能代表他品德败坏,恰恰相反,这是在这个时代里,许多女人求而不得的夫婿品质。可正因他是皇帝,这种性格反而为他带来了许多痛苦。
孟诚深深地呼吸,拿郑玉衡的存在是睹物思人,由此来安慰自己。在这样的自我催眠当中,他的容忍度稍微提高了,垂着头跟董灵鹫道:可是,母后对父皇不会放不下吗?
董灵鹫沉默了片刻,她很想告诉诚儿,在孟臻还活着的时候,她就已经放下了。
但这种真相对于生活在夫妻佳话里的小皇帝来说,还太过冷酷残忍。董灵鹫斟酌了一下词汇,委婉道:所有事到最后,都是要放下的。
孟诚在这个困惑里出不来,他道:可你们是你们是明君贤后啊,让任何人出现在你们中间,儿臣都儿臣都不能容忍。
董灵鹫又道:任何人?那先帝的淑妃呢?行宫里的德太妃呢?你父皇纳入宫闱的十几位嫔御呢?她们算不算任何人。
孟诚哑口无言,他怔怔地看着母亲,感觉像是有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刺痛难忍,又无法咽下。
董灵鹫轻轻地微笑了一下,你是不是觉得,妻妾有别。夫妻一体,而妾是下人,不堪一提,所以不算在其中。
从小到大,孟诚的心思就没有过几次逃脱过她的慧眼。小皇帝极沉闷地应下,脸上已经出现观念被冲击的痛苦。
董灵鹫道:但在我心中,并非如此。她们不是下人,只是可怜人。
孟诚道:母后
董灵鹫伸出手,随意地捏了捏眉心,她有点倦怠,已经发生轻微的耳鸣旧症,耳畔像是残留着锣鼓重重敲过之后的颤动余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