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起太后的话,尹崇月赶忙前往萧恪日常处理政务的御书房。
昨日萧恪给了她随意进出御书房与天章殿的权力,今天便用上。只见院内满是戴甲禁军与太监,还有些官员似乎在等候。尹崇月知道自己不能冒冒失失出现,正在门口思忖,薛平薛公公见到她,急忙迎出来,将她引至书阁后间。
薛平看样子与萧恪年纪相仿,十分文静平和的长相,虽然也是女扮男装,但扮成公公确实无需太多掩饰,更有说服力。他遣散尹崇月身边宫女后行礼说道:皇上正想找娘娘,但忽然来了急报。
邰州匪患?尹崇月直接问了出来。
薛平似乎已经得了萧恪的指示,并不避讳她,点了点头说道:事发紧急,皇上吩咐过,您来了就从后书阁绕路至书房的内间,那里都是藏书的架子,是可以听到外间说话声音的。
没想到萧恪对自己这般信任,尹崇月很是感激,更要好好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好给他从旁参详。
偌大书阁足有三重回廊,全部墙壁皆由书架连接而成,在薛平的指引下,尹崇月顺利走到内间书架的空当之处,为读书方便,此处正通书房正间,并无加门隔墙,但满是书墙阻隔,她不蹦出去,是不可能有人看见的。
尹崇月也自然看不到外面,声音却是听得清楚极了。
皇上,此等造反之举,务必先查清源头才是。
造反?尹崇月愣住了。
皇上,匪患才出不久,便有如此童谣开始四处流传,定是有所联系。
几个声音反复出现,都是表示匪患与童谣必然有联系,就在尹崇月思索是什么样的童谣有可以与匪患相提并论的杀伤力时,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声音传来。
依臣之见,匪患与童谣未必有联系。匪患自去年邰州安顿流民后逐渐起势,今年年初雪灾最是严重之时已然颇具规模,形成如今的情势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而童谣所指却是春旱无粮,可见是有人见匪患乍起,意在浑水摸鱼。这个声音虽不大且音调徐徐,但音色清朗铿锵犹如鸣金振玉,透过层层书隔,仍有余力颤动尹崇月的耳际。
半晌,萧恪沉静温润的声音才出现。
天闹荒,地无粮,皆因幺儿闹学堂;冠不正,履下脏,师罚不听天罚上无论这首童谣和匪患是否有联系,今后也必然被人攀扯一处,共同消长。匪患要镇压,流言也要查实。这首童谣最先是在中京郡一代有无知孩童唱诵,最近京畿多有邰州流民涌入,如果利用他们传入童谣最是方便且难查,不如从此处下手,着刑部同大理寺暗中同查。至于邰州匪患,枢密院尽快调兵,先平去几处厉害的,与之前商议一致。
尹崇月心中大惊,这童谣比她想得要厉害得多。
天闹荒,地无粮,皆因幺儿闹学堂是说现在邰州民不聊生,都怪光宗起兵篡权。光宗是老皇帝最小的儿子,所以是幺儿。而冠不正,履下脏,师罚不听天罚上就差指名道姓对萧恪说,你爷爷来位不正,你也不配坐这把龙椅,你们家夺权的手段脏极了,是踩着别人血泪登上的皇位,如今的天有不测都是对你们所作所为的天罚。
如果不仔细想,这童谣还挺劝学励志,但细想之后,尹崇月手背都有了细密的冷汗。
萧恪的处理也是尹崇月能想到最缜密的办法,要是大张旗鼓又是剿匪又是严查,就算没脑子把这二者联系在一起的都会往一处想,此时最忌讳的莫过于此。只是童谣来得蹊跷,总要细想才能分明。
她正思索,又听萧恪说道:还有一事,金春耕礼朕早日已行,但穗礼未成,如今后位虚有,宫中只有尹贵妃一人,便让她代行吧。
他说得轻飘飘,也没有和群臣商量的意思,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屋内仿佛忽然炸开了锅,好似一块石头扔进鹅窝,好多声音扬高了八度,仿佛都在扯着脖子喊。
不可如此!
陛下三思此事断断不行!
耕礼与穗礼乃是本朝春朝三礼最重要的祭祀,分别由帝后执掌,皇帝行耕礼,亲耕农田以示国重耕稼民本。穗礼则由皇后主持,耕礼后一月的吉日,由皇后率领拥有品级的已婚命妇前往,祭祀后,亲自照料皇帝之前亲耕土地,以去年丰收晒干的稻穗引水灌溉。
自古以来耕礼都极其隆重,必须皇帝亲往,但穗礼偶尔也会有太后和其他后妃在皇后病重或不立时代劳。眼下尹崇月被反对无非是大家觉得这几年都是太后负责穗礼,并无不妥,而尹崇月刚进宫几日,也难服众。
可萧恪似乎铁了心,非要尹崇月去,最后君臣言语撕扯一番,尹崇月去是可以去,然而只能用四分之一皇后仪仗,还得少带许多随从,排场节制,以示恭顺。
穗礼定在三日后,商议结束,群臣离去,嘴碎的礼部王尚书又自己留下,跟萧恪语重心长表示,这三日嘛,尹贵妃要斋戒,皇上千万不能因新婚之乐血气方刚做出有违礼数的事情,这样很不好,但是皇上年纪轻轻刚刚体会夫妻鱼水也是很为难,可万事必须以国事为重,就先忍耐三天吧!
尹崇月听到萧恪客客气气感谢王尚书的直言不讳,自己则差点憋不住笑,还夫妻鱼水新婚之乐,原来礼部尚书不止有命免协管百官的工作,还得管着皇上床上的人事问题,也不知道拿不拿两份俸禄。以她的了解,萧恪怕是已经要气死了,还得吞着火药说话,这皇帝和她这贵妃,看来都是一样辛苦的。
--
昨日萧恪给了她随意进出御书房与天章殿的权力,今天便用上。只见院内满是戴甲禁军与太监,还有些官员似乎在等候。尹崇月知道自己不能冒冒失失出现,正在门口思忖,薛平薛公公见到她,急忙迎出来,将她引至书阁后间。
薛平看样子与萧恪年纪相仿,十分文静平和的长相,虽然也是女扮男装,但扮成公公确实无需太多掩饰,更有说服力。他遣散尹崇月身边宫女后行礼说道:皇上正想找娘娘,但忽然来了急报。
邰州匪患?尹崇月直接问了出来。
薛平似乎已经得了萧恪的指示,并不避讳她,点了点头说道:事发紧急,皇上吩咐过,您来了就从后书阁绕路至书房的内间,那里都是藏书的架子,是可以听到外间说话声音的。
没想到萧恪对自己这般信任,尹崇月很是感激,更要好好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好给他从旁参详。
偌大书阁足有三重回廊,全部墙壁皆由书架连接而成,在薛平的指引下,尹崇月顺利走到内间书架的空当之处,为读书方便,此处正通书房正间,并无加门隔墙,但满是书墙阻隔,她不蹦出去,是不可能有人看见的。
尹崇月也自然看不到外面,声音却是听得清楚极了。
皇上,此等造反之举,务必先查清源头才是。
造反?尹崇月愣住了。
皇上,匪患才出不久,便有如此童谣开始四处流传,定是有所联系。
几个声音反复出现,都是表示匪患与童谣必然有联系,就在尹崇月思索是什么样的童谣有可以与匪患相提并论的杀伤力时,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声音传来。
依臣之见,匪患与童谣未必有联系。匪患自去年邰州安顿流民后逐渐起势,今年年初雪灾最是严重之时已然颇具规模,形成如今的情势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而童谣所指却是春旱无粮,可见是有人见匪患乍起,意在浑水摸鱼。这个声音虽不大且音调徐徐,但音色清朗铿锵犹如鸣金振玉,透过层层书隔,仍有余力颤动尹崇月的耳际。
半晌,萧恪沉静温润的声音才出现。
天闹荒,地无粮,皆因幺儿闹学堂;冠不正,履下脏,师罚不听天罚上无论这首童谣和匪患是否有联系,今后也必然被人攀扯一处,共同消长。匪患要镇压,流言也要查实。这首童谣最先是在中京郡一代有无知孩童唱诵,最近京畿多有邰州流民涌入,如果利用他们传入童谣最是方便且难查,不如从此处下手,着刑部同大理寺暗中同查。至于邰州匪患,枢密院尽快调兵,先平去几处厉害的,与之前商议一致。
尹崇月心中大惊,这童谣比她想得要厉害得多。
天闹荒,地无粮,皆因幺儿闹学堂是说现在邰州民不聊生,都怪光宗起兵篡权。光宗是老皇帝最小的儿子,所以是幺儿。而冠不正,履下脏,师罚不听天罚上就差指名道姓对萧恪说,你爷爷来位不正,你也不配坐这把龙椅,你们家夺权的手段脏极了,是踩着别人血泪登上的皇位,如今的天有不测都是对你们所作所为的天罚。
如果不仔细想,这童谣还挺劝学励志,但细想之后,尹崇月手背都有了细密的冷汗。
萧恪的处理也是尹崇月能想到最缜密的办法,要是大张旗鼓又是剿匪又是严查,就算没脑子把这二者联系在一起的都会往一处想,此时最忌讳的莫过于此。只是童谣来得蹊跷,总要细想才能分明。
她正思索,又听萧恪说道:还有一事,金春耕礼朕早日已行,但穗礼未成,如今后位虚有,宫中只有尹贵妃一人,便让她代行吧。
他说得轻飘飘,也没有和群臣商量的意思,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屋内仿佛忽然炸开了锅,好似一块石头扔进鹅窝,好多声音扬高了八度,仿佛都在扯着脖子喊。
不可如此!
陛下三思此事断断不行!
耕礼与穗礼乃是本朝春朝三礼最重要的祭祀,分别由帝后执掌,皇帝行耕礼,亲耕农田以示国重耕稼民本。穗礼则由皇后主持,耕礼后一月的吉日,由皇后率领拥有品级的已婚命妇前往,祭祀后,亲自照料皇帝之前亲耕土地,以去年丰收晒干的稻穗引水灌溉。
自古以来耕礼都极其隆重,必须皇帝亲往,但穗礼偶尔也会有太后和其他后妃在皇后病重或不立时代劳。眼下尹崇月被反对无非是大家觉得这几年都是太后负责穗礼,并无不妥,而尹崇月刚进宫几日,也难服众。
可萧恪似乎铁了心,非要尹崇月去,最后君臣言语撕扯一番,尹崇月去是可以去,然而只能用四分之一皇后仪仗,还得少带许多随从,排场节制,以示恭顺。
穗礼定在三日后,商议结束,群臣离去,嘴碎的礼部王尚书又自己留下,跟萧恪语重心长表示,这三日嘛,尹贵妃要斋戒,皇上千万不能因新婚之乐血气方刚做出有违礼数的事情,这样很不好,但是皇上年纪轻轻刚刚体会夫妻鱼水也是很为难,可万事必须以国事为重,就先忍耐三天吧!
尹崇月听到萧恪客客气气感谢王尚书的直言不讳,自己则差点憋不住笑,还夫妻鱼水新婚之乐,原来礼部尚书不止有命免协管百官的工作,还得管着皇上床上的人事问题,也不知道拿不拿两份俸禄。以她的了解,萧恪怕是已经要气死了,还得吞着火药说话,这皇帝和她这贵妃,看来都是一样辛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