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钱藏大米袋子里,要是小偷真来了,他能放过米袋子咋地。
真是偷一送一了。
如今最大的人民币面值是十块。
手绢里有六张十块的,剩下的五块、两块、毛分都有。
加起来一共有八十二块七毛四分。
除了钱,还有两张二尺布票,一张半斤油票和半斤白糖票。
农民一年也见不到几张票,除了油票、布票、棉花票属于必发,其他的都是冒一年有冒年没有。
她手里能有这么多票也是因为是秋收后生产队结算才发的,之后原身丈夫又出了事,原身哪有心思去县城逛百货商场。
缺了那张一斤棉花票是借给大伯家了。
这在农村很正常,谁家也没那个条件年年做衣服。
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
再赶上有的要办喜事,就会和亲戚朋友借票,然后慢慢还。
林小红对几张有时代特色的票据很有兴趣。
发现居然有期限的。
看来回头还得去镇上或者县城一趟,可不能浪费了。
别看油票有半斤,但这可是明年一整年的豆油。
半斤大概是二百五十毫升,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个月大约是二十毫升,然后一个月按照三十天来算,二十毫升除了三十,得的结果为零点六毫升多点。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二十五克油,也就是二十七毫升左右。
别忘了这半斤油是一家子的,她家现在是四口。
看看这巨巨巨大的缺口。
好在生产队年前会杀猪分肉。
分到肥肉、板油就能耗油,也是油的重要来源之一。
林小红回忆自己看过的视频,好像坚果也能提供优秀油脂。
北方的坚果最常见的就是松子和榛子了。
每年秋收后,大队长会带着村民们进山,采山珍打松子、榛子,然后卖给回收站。
不过回收站给的价格很低,也挣不了几个钱。
有不少人家会留一些,不是留给家人吃的,是留到过年待客的。
林小红想到碗架子里的半篮子松子,好像有点少啊。
她可不准备留过年了,平时当个零嘴,还能补充一波营养。
她家生活在大队上算是不错的,可三个孩子都是黄瘦黄瘦的(皮肤发黄,头发黄,身体瘦),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
她自己也是。
既然这个身子换成她了,再没糟蹋的道理。
那仨娃,她也会用心养滴。
搓搓手,还有点小激动呢!
作者有话说:
跪求收藏~
美妞呢,元宵节快乐~
第4章
◎给自己缝小裤裤…◎
不提林小红养崽崽们的雄心壮志。
她现在是一门心思的做小裤裤。
其他三口箱子她都是略略翻翻。
大部分是原身丈夫和三个娃娃的衣物,针线笸箩和半成品的鞋底子。
这么一比较,还是原身的衣服最新,怪不得要锁起来。
这也不能怪原主只顾自己,毕竟她是小学老师,总要注意一下仪表。
不过在林小红眼中,家里最新的衣服也没好看到哪里去就是了。
不过这个年代就这个审美,她也没想过挑战大环境。
“做好了!”
林小红拎起小裤裤欣赏了一下。
非常潮的,一边带绑绳的三角小裤裤。
其实她也不想的,可她没找到皮筋,就只能出此下策了。
她准备多做两条,咋地也得有个换洗的不是。
没有手表没有挂钟,林小红不知道具体时间,只能出去看看太阳,来个大约数。
大概是下午三四点了。
她得抓紧点时间,还得去接孩子呢。
最终林小红又做了一条,总共两条,暂时够用了。
其实新小裤裤最好过遍热水,杀菌么。
她是没这个时间了。
立马换上了。
然后去厨房舀了小半瓢的苞米面,再找个盘子盖在葫芦瓢上。
主要是外头刮着大风,怕苞米面被吹跑了。
她要去接孩子们了。
这个“们”就很有灵性。
后世,家里基本都一个,还有不少一个也不想要的。
这个年代孩子都是成串的,跟葫芦娃似的。
甚至有的妇女接连生十个往上。
就…吓得她头皮发麻。
还好,她喜当娘了。
不用再生了。
三个够够的了。
重质量不要重数量嘛。
林小红离李大伯家不远,也就六七分钟的样子,很快就到了。
“大伯娘,我来接小江他们,没闹你吧。”林小红冻的够呛,赶紧往屋里走。
特别是脸,被风吹的生疼,感觉风里卷着冰渣子似的。
怪不得北方一到冬天就猫冬。
这天气确实不太适合长时间室外。
“闹啥闹,可老实了。”李大伯娘看到林小红手上的瓢,心情更好了。
“大伯娘,我把这苞米面给你放盆里啦。”林小红怕大伯娘推辞,还得撕吧,索性直接先倒了。
“咋这么多啊,仨娃娃还小,可吃不了这么多。”李大伯娘笑的合不拢嘴。
“这阵子可麻烦大伯、大伯娘不少。我现在也想开了,日子还要过,我还有仨娃呢。”这也是林小红早就想好的台词。
--
真是偷一送一了。
如今最大的人民币面值是十块。
手绢里有六张十块的,剩下的五块、两块、毛分都有。
加起来一共有八十二块七毛四分。
除了钱,还有两张二尺布票,一张半斤油票和半斤白糖票。
农民一年也见不到几张票,除了油票、布票、棉花票属于必发,其他的都是冒一年有冒年没有。
她手里能有这么多票也是因为是秋收后生产队结算才发的,之后原身丈夫又出了事,原身哪有心思去县城逛百货商场。
缺了那张一斤棉花票是借给大伯家了。
这在农村很正常,谁家也没那个条件年年做衣服。
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
再赶上有的要办喜事,就会和亲戚朋友借票,然后慢慢还。
林小红对几张有时代特色的票据很有兴趣。
发现居然有期限的。
看来回头还得去镇上或者县城一趟,可不能浪费了。
别看油票有半斤,但这可是明年一整年的豆油。
半斤大概是二百五十毫升,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个月大约是二十毫升,然后一个月按照三十天来算,二十毫升除了三十,得的结果为零点六毫升多点。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二十五克油,也就是二十七毫升左右。
别忘了这半斤油是一家子的,她家现在是四口。
看看这巨巨巨大的缺口。
好在生产队年前会杀猪分肉。
分到肥肉、板油就能耗油,也是油的重要来源之一。
林小红回忆自己看过的视频,好像坚果也能提供优秀油脂。
北方的坚果最常见的就是松子和榛子了。
每年秋收后,大队长会带着村民们进山,采山珍打松子、榛子,然后卖给回收站。
不过回收站给的价格很低,也挣不了几个钱。
有不少人家会留一些,不是留给家人吃的,是留到过年待客的。
林小红想到碗架子里的半篮子松子,好像有点少啊。
她可不准备留过年了,平时当个零嘴,还能补充一波营养。
她家生活在大队上算是不错的,可三个孩子都是黄瘦黄瘦的(皮肤发黄,头发黄,身体瘦),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
她自己也是。
既然这个身子换成她了,再没糟蹋的道理。
那仨娃,她也会用心养滴。
搓搓手,还有点小激动呢!
作者有话说:
跪求收藏~
美妞呢,元宵节快乐~
第4章
◎给自己缝小裤裤…◎
不提林小红养崽崽们的雄心壮志。
她现在是一门心思的做小裤裤。
其他三口箱子她都是略略翻翻。
大部分是原身丈夫和三个娃娃的衣物,针线笸箩和半成品的鞋底子。
这么一比较,还是原身的衣服最新,怪不得要锁起来。
这也不能怪原主只顾自己,毕竟她是小学老师,总要注意一下仪表。
不过在林小红眼中,家里最新的衣服也没好看到哪里去就是了。
不过这个年代就这个审美,她也没想过挑战大环境。
“做好了!”
林小红拎起小裤裤欣赏了一下。
非常潮的,一边带绑绳的三角小裤裤。
其实她也不想的,可她没找到皮筋,就只能出此下策了。
她准备多做两条,咋地也得有个换洗的不是。
没有手表没有挂钟,林小红不知道具体时间,只能出去看看太阳,来个大约数。
大概是下午三四点了。
她得抓紧点时间,还得去接孩子呢。
最终林小红又做了一条,总共两条,暂时够用了。
其实新小裤裤最好过遍热水,杀菌么。
她是没这个时间了。
立马换上了。
然后去厨房舀了小半瓢的苞米面,再找个盘子盖在葫芦瓢上。
主要是外头刮着大风,怕苞米面被吹跑了。
她要去接孩子们了。
这个“们”就很有灵性。
后世,家里基本都一个,还有不少一个也不想要的。
这个年代孩子都是成串的,跟葫芦娃似的。
甚至有的妇女接连生十个往上。
就…吓得她头皮发麻。
还好,她喜当娘了。
不用再生了。
三个够够的了。
重质量不要重数量嘛。
林小红离李大伯家不远,也就六七分钟的样子,很快就到了。
“大伯娘,我来接小江他们,没闹你吧。”林小红冻的够呛,赶紧往屋里走。
特别是脸,被风吹的生疼,感觉风里卷着冰渣子似的。
怪不得北方一到冬天就猫冬。
这天气确实不太适合长时间室外。
“闹啥闹,可老实了。”李大伯娘看到林小红手上的瓢,心情更好了。
“大伯娘,我把这苞米面给你放盆里啦。”林小红怕大伯娘推辞,还得撕吧,索性直接先倒了。
“咋这么多啊,仨娃娃还小,可吃不了这么多。”李大伯娘笑的合不拢嘴。
“这阵子可麻烦大伯、大伯娘不少。我现在也想开了,日子还要过,我还有仨娃呢。”这也是林小红早就想好的台词。
--